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王家衛電影”是許多文青的心頭好。

所謂“王家衛電影”,並不特指王家衛拍的電影,而是泛指一對對衣食無憂的曠男怨女傷春悲秋的小資電影。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這類電影的情緒永遠大於故事。

喜歡它的人願意沉溺在影片營造的小情緒裡獲得一種顧影自憐的滿足感,不喜歡它的人也無情奚落:真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

要說王家衛電影的始祖還真不是王家衛本人,而是日本的森田芳光,只不過是王家衛將這種風格的電影在華語圈發揚光大,我們才以他的名字命名。

今天皮哥就給大家介紹森田芳光的一部經典作品——《其後》。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其後》可以看做日版的《花樣年華》,兩部電影從故事情節到演員氣質再到影片風格都出奇的一致,甚至於豆瓣評分都是8.6分。

但考慮到《其後》拍攝於1985年,《花樣年華》拍攝於2000年,從時間上看,將《花樣年華》稱作中國版的《其後》更為合適。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其後》改編自夏目漱石的同名小說,由松田優作和滕谷美和子主演。

松田優作是上世紀80年代日本最著名的男星之一,1980年他主演的《人證》在內地上映而被我們熟知,有人形容他長得像張學友,氣質像梁朝偉,而皮哥認為他比烏蠅哥更陽剛,比梁朝偉更憂鬱,遺憾的是1989年這位當紅男星因為癌症去世,年僅40歲。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而女主演美和子相比張曼玉,贏了樣貌,輸了氣質。

張曼玉在《花樣年華》裡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旗袍秀”,美和子則在《其後》中來了一段“和服秀”,兩人展現了東方女性不同的韻味,可謂可有千秋。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既然是“王家衛電影”,那《其後》故事情節自然相對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我愛你,但我打死也不說。

20世紀初,日本正處於明治時期,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長井水代助(松田優作飾)是個富家公子哥,他遊山玩水,看上去放浪形骸,可內心卻有個解不開的心結。

原來求學時,他和女同學三千代(美和子飾)互有好感,但這對靚男俊女都比較傲嬌,誰也不捅破那層窗戶紙,這事就這麼黃了。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後來代助君出於一種“報復”心理,把三千代介紹給了自己的好友岡常次郎,三千代竟然也處於同樣的“報復”心理,嫁給了心上人的男友。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愛情裡性格太強勢的兩個人往往走不到一起,本片中男女主角的一個決定葬送了三個人的幸福,皮哥這裡心疼一波岡常次郎兄,他招誰惹誰了,成了別人愛情的接盤俠,那句歌詞唱得好:“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三千代結婚後,代助才意識到自己深愛著對方,可是為時已晚。

我愛你,過去不說是因為彼此年輕氣盛,現在不說則是因為一個在婚姻的圍牆內,一個在圍牆外,一層窗戶紙變成了厚厚一堵牆。

這裡插一句,《其後》裡單身男主和已婚女主的設定與《花樣年華》也是一樣的,嚴重懷疑王家衛拍片時借鑑了本片。

結婚後的三代子生活並不幸福,她孕期患上了心臟病,腹中的孩子不幸夭折,一下子鬱鬱寡歡;而丈夫事業也不順,經濟拮据,重壓之下破罐子破摔,流連於風月場所。夫妻二人的感情基礎本來就不牢固,這下子徹底名存實亡了。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另一邊代助家境優渥,兄長開著公司,自己不用工作,僱著傭人,每日就是看書和養花,他想幫助好友和心上人,可又害怕傷害對方自尊,也處於一種糾結擰巴的狀態。

故事到這裡就停滯不前,岡常次郎被踢出局,代助和三代子開始了一段只屬於他們兩個的“精神出軌”遊戲。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遊戲的規則只有一個:我愛你,但我打死也不說。

窗外悽風苦雨,三代子來拜訪代助,兩人肅穆對坐,淺淺交談,語氣客氣得如同初次見面,可內心早已滾燙炙熱,情感越是熾熱越是隻可意會不可說,這杯用痛苦釀的酒也就越香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畫面閃回,那是多年前拱橋紙傘下,他低頭蹙眉去嗅她手中的百合花香,雨聲無聲無息墜落,安靜得驚心動魄。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雖然原版小說裡有大量對中產階級的質疑,可電影化的過程中,導演大刀闊斧地削去了這些部分,將鏡頭全部聚集在二人的情感世界裡,故事立意或許受損,但影片情感卻比小說更加濃烈。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導演也將鏡頭大膽運用停格處理,畫面彷彿凝固一般,再加上構圖,配樂以及剪輯的處理,更是呈現出一種極致的靜態美。在這種氛圍的烘托下,兩位主角的一嗔一喜都纖毫畢現。

影片最經典的一幕是,三代子進入代助家喝水被制止,代助說這水杯我用過太髒,我給你找個新的來。

代助轉身之際,柔弱的三千代突然做出了驚人之舉,她拿過代助用過的杯子,從身旁的玻璃花瓶裡掬一泓清水,那是沾染了代助氣息的水,三千代彷彿使出雷霆萬鈞的氣勢,一仰脖將愛恨一起飲下,可待代助歸來後,她又恢復了端莊柔弱的氣質。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這倆人啊,一個剋制謹慎地獻殷勤,一個病態扭曲地釋放喜悅,這其中的快感完全超越了唇齒廝磨之歡,這是部讓人恢復審美力的佳作。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影片最後,三代子染上了惡疾,彌留之際她來拜訪代助,代助熬不住思念之苦,終於選擇了表白,有的表白是為了吹響勝利的衝鋒號,而代助的表白則是為了給這段苦戀一個完整的結尾。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我愛你,但我打死也不能說。

代助違反了遊戲規則,他不僅輸掉了愛情,更輸掉了人生,三代子含恨離他而去,而他的家人得知他這種情感,認為他離經叛道不可理喻,將他逐出家門。

電影的名字叫《其後》,看到這裡你或許也會問:然後呢?

就像大多數故事一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劇情細節高度相似,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曾抄襲過這部1985年的日本片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