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孤芳自賞》能讓那麼多人感同身受?

桑梓說娛


      成年人的脆弱都藏在堅強的表面之下

        “我承認我自卑,我真的很怕黑”這句話是歌曲《孤芳自賞》裡的高潮部分,這句話裡面的“自卑”我想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有那麼一段故事。

        我最開始聽到《孤芳自賞》這首歌曲是在某音上,那個視頻講的是著名男演員段奕宏因為自己年輕時因為能力不足自卑而錯過了自己最喜歡的女孩陶虹,當段奕宏說自己自卑時,剛好視頻背景音樂就在唱“我承認我自卑”,我的頓時思緒萬千,彷彿進入了時空隧道,我隱約看到了我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時因為自卑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走在路上不敢抬頭直視他人的目光,坐車時不敢喊停,如果有在同一個車站的人就會覺得特別幸運,對喜歡的女孩也不敢表白....

        現在,時光荏苒,我們也和這個世界有過數不清的交手,年輕時的少年氣息早已消失不見,我們也學會了如何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我們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便用盔甲把自己全副武裝起來,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內心和外表是完全相反的,我們其實很渴望同他人交流,渴望無論是走路或者在做其他的一些什麼事有人陪在我們身邊,渴望被人堅定的選擇。而《孤芳自賞》正好把我們內心的想法用音樂的方式表達了出來,讓我們找到了共鳴,我相信很多人曾經都單曲循環過這首歌。

       作家村上春樹說過“人,人生,其實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很多時候明明自己身邊有很多東西,但我們還是感覺自己是孤身一人,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遇見和自己相似的靈魂,當我們遇見那個靈魂之後,我們便會找到生命的意義,也就不會再有自卑的想法。

        最後,希望我們都像《孤芳自賞》裡的歌詞唱的那樣找到自己心中的玫瑰。







阿海先森


歌曲裡讓一個人漸漸地習慣了一種生活,習慣了孤獨,學會了接受,接受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失敗,接受已經無法改變的災難。也許這樣的變化真的很無力,但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定義這種變化,應該算是成長吧。可是,那又怎樣呢,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繼續配合著生活呢。真實的人生就是這樣,殘忍且短暫,黎明前總歸是有一段黑暗的,過去了,就還是一樣美好光明的人生。“要等到時間等到大雁向南飛,我暖著我的玫瑰不讓它枯萎。”感受孤芳自賞帶給自己的那份沉澱和洗禮。


若來聊情感


我個人的感覺是,這首歌的歌詞寫的很是貼合生活,能引發共鳴,但是旋律和唱法容易把我從那個意境拉出來,感覺聽著比較吵、略微有點刺耳,尤其是高潮部分,一下子就給我鬧出來了。


娛樂找樂


《孤芳自賞》的歌詞寫了當代年輕人的內心被城市裡過快的生活節奏帶來的壓力錶現,焦慮不安,又無力訴說,只能在黑夜下隱藏起來


0359山西運城


如同知道小狗(小孩)會怕黑……太小還在依賴期!如果是我們成年人那隻能是壓力!長大了也要在堅強中微笑!沒人會同情可憐你的、


屋裡有狗


《孤芳自賞》歌詞

壹個人的房間

漆黑的夜晚

看著妳的故事和妳的朋友圈

誰會喜歡孤單

是不想人看穿

最後壹點點溫暖 也被妳 打散

孤獨的人晚上

最害怕有燈光

妳關了那燈光 心裡卻有壹點憂傷

妳流淚的眼眶

他走後的模樣

深深刺痛的心告訴自己要堅強

我承認我自卑 我真的很怕黑

每到黑夜來臨的時候我總很狼狽

我徹夜在買醉 但我不曾後悔

只是想讓自己清楚為什麼掉眼淚

這孤單的滋味 我慢慢的體會

時間它會讓我遇見我心中的玫瑰

要等到時間對 等大雁向南飛

我暖著我的玫瑰不讓她枯萎

抖音中聽到這首歌,瞬間產生共鳴,瞬間喜愛。

自己有個習慣,對於喜愛的東西,一定要抄寫一遍,彷彿這樣就完成了自己設定的一種信仰儀式。

這首歌,之所以這麼火被不斷的翻唱,是因為,它表達了一個成年人的孤獨,可怕的孤獨。

曾經聽到人越長大越孤單的時候已經止不住內心的同聲和鳴,如今聽這句“我真的很怕黑”,那股只有成年人才懂的心酸湧上來讓你感覺無處發洩。

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會不斷地思考人生的意義,不斷審視自己已經形成的周遭,你是否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莫名失眠,你是否也會覺得自己的存在真的毫無意義。

有時候我們可能突然明白了那些名人為什麼覺得人間不值得,選擇離開。

有時候我們也覺得自己突然看透了一切,對什麼都失望透頂,提不起興趣。

我們總是習慣按部就班的生活,按部就班的活著。

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們就上學,到了工作的時候我們就工作,到了結婚的年紀就結婚,到了生孩子的時候就生孩子,然後為了生計、家庭的過活努力工作,然後為了升官或者財富拼搏,然後到了該退休或者離職的時候回家催子女按照這個模式趕緊前進。

一代代都這樣循環著。不順從者會飽受詬病和言語傷害。更有甚者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惜這樣的人撞得頭破血流,最後也沒有找到更好的出路或者模式,還是得回頭乖乖地走上晚途。

習慣了平常,我們總是希望出現一種能夠瞬間帶動我們熱情的東西。遊戲也好,運動也好,癖好也好…

可是我們仍然在不同的時刻感受到孤單。

孤單不是一個人的狂歡,也可能是一群人的狂歡。

聚會感覺索然無味,閒聊也興趣全無。

時間成了最大的敵人。

相比於與人相處,我們寧願獨自看看夜色,看看燈光。

這就是TMD成熟,這就是TMD成年人。

悲觀,成了我們的座右銘。

孤單,可能就是墓誌銘。

年少時喜歡“心若向陽,無畏悲傷”,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喜歡“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如今,喜歡“我承認我自卑 ,我真的很怕黑,每到黑夜來臨的時候我總很狼狽”。

初聽不知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人生往往存在著“欲而不得”和“得而不欲”。

這兩個詞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我們往往不是選擇這個和那個,我們得選擇不要這個和不要那個。

往往我們卑鄙地想兩者都要。

人性自私論雖然被批判,可是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做的呢。更可怕的是自己還感覺不到呢。

也許孤單會有天敵。

那樣美好的所在。

它如人間四月天,如湛藍中的大片潔白,如生命垂危的一根不會跌落的稻草,如年初餘寒勇敢的一次溫暖,如許諾不離的毅然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