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自2015年CBA選秀設立後,CBA聯盟已經歷經五屆的選秀。從目前來看,和星光熠熠的NBA選秀大會在國內的關注度相比,CBA的選秀的反響平平,仍處於非常初級的起步階段。

CBA選秀髮展的緩慢,與大環境是息息相關的。當下的中國還處於從國家力量辦體育的模式到體教結合、全民體育環境的逐步轉換之中,籃球的發展亦是其中正進行的重要一環。

每年參與選秀的那批球手並非代表著最佳的青年籃球戰鬥力。CBA青年隊球員>CBA選秀參選球員,這是當下CBA選秀髮展的最大瓶頸。

五年選秀下來,真正能通過CBA選秀打出來的球員實在少之又少;只有選秀球員中的佼佼者,才有機會與能力在CBA聯賽立足。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那麼從目前來看,現役CBA聯賽最強的選秀球員又該怎麼分檔呢?

第一檔:姜宇星、王少傑、袁堂文、陳盈駿、周儀翔、郭凱

這一檔次的六位球員,是目前CBA母隊的輪換球員,有衝擊主力的機會。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姜宇星,2018屆狀元。

在參選CBA之前,姜宇星已經在NBL聯賽打出名堂。他是該聯賽最好的本土球員,場均可以交出19.1分4籃板和2助攻的成績單。

CBA選秀,正是這一位成名已久的本土悍將所渴望往上攀登的跳板。上賽季,效力于吉林隊的姜宇星表現不俗,場均可貢獻7.9分2助攻1.9搶斷。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王少傑,2019屆選秀狀元。

下個賽季CBA聯賽最受矚目的新人王。在過去幾年的CBA賽季中,王少傑是CUBA賽場上最強大的新星,曾多次率領北京大學奪得CUBA總冠軍。

從季前賽的表現以及馬布裡的口風來看,擁有全面的攻防技術的王少傑會在下賽季成為北控的重點培養對象。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袁堂文,2019屆探花。

來自廈門大學的袁堂文,是CUBA在過去幾個賽季中最好的控衛,靈氣十足。

在最近的季前賽,袁堂文曾交出過單場12分8助的亮眼表現,足夠證明自己是極好的苗子,具備打上重要輪換的實力。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陳盈駿,2017屆狀元。

17/18賽季,陳盈駿場均出戰29分鐘,可以交出場均9.8分1.9助攻1搶斷的數據。

18/19賽季,陳盈駿更進一步,在27分鐘的時間內就可以交出10.6分2.2助攻1搶斷的數據。

從目前來看,來自寶島臺灣的後衛陳盈駿,絕對是目前最成功的CBA選秀球員。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周儀翔,2017屆榜眼。

有“臺版LBJ”之稱的周儀翔,與陳盈駿一起參與了17屆CBA選秀,並在榜眼位置被江蘇摘走。

處子賽季,周儀翔場均出戰17分鐘,交出3.5分0.6助攻的數據。二年級,即上賽季,周儀翔轉投新疆廣匯,依然可以殺進球隊輪換。在場均19分鐘的出場時間內,周儀翔交出4.4分1.1助攻的數據。

在CBA有一戰之力的選秀球員 可能只有這六位

郭凱,2016屆狀元。

郭凱的CBA之路,對於後續的CUBA球員,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

學界籃球過渡到職業籃球中最重要的一個障礙,就是位置和球風不能直接過渡。2.03米左右的郭凱在大學一直打中鋒,顯然他在CBA的內線群裡是無法生存;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另外一位CBA選秀球員萬勝偉身上。

第一個賽季的郭凱,在隊內只能充當幾乎的純飲水機管理員,也就出場18次,場均出戰不到10分鐘,交出1.8分。第二個賽季,郭凱因傷報銷;第三個賽季復出的郭凱,開始往前鋒轉,重新練前鋒技術,賽季打完,場均6.1分4.4籃板1.1搶斷,殺入球隊的輪換陣容。

至於再往下細排,其實意義已經不大了。

第二檔次的CBA選秀球員,孫思堯、萬聖偉、王睿澤、谷玥灼、何思雨,王睿澤、王洪,孟博龍,劉育辰,班鐸等等通通都可以算入在內。

他們目標也只有一個:從球隊的飲水機管理員爭取成為穩定的輪換球員。當然,無論成敗如何,這一批吃螃蟹的球員以及每一年的CBA選秀也還是值得球迷去關注的。

從0到1,CBA的選秀制度的發展,註定了過程會十分漫長。發展CBA選秀,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結構性問題,會動到非常多的層面,之於大學體育生的選送、大學聯賽的發展、俱樂部球隊人才選拔體系甚至基礎籃球體教的發展。

從只有方君磊一人被選上,到下賽季能在CBA立足的球員個數可能超過5個,回顧五年之路,CBA每年選秀都在進步,這種進步不會停止。對於未來的CBA選秀,以及未來CBA高順位秀的實力,筆者是保持信心與耐心的。

這麼一天總會到來:當孩子想當職業籃球運動員,他的父母會耐心地告訴他,他要先努力考上大學,並加入大學的籃球隊,並最終爭取在CBA選秀夜上再次“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