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用推恩令削弱諸侯,為何沒有人能起來進行抵制?

羅玉波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他和削藩令本質是一樣的,屬於削藩令第三代版本,推恩令的實施引起了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的謀反,不能說沒有反抗。



漢武帝劉徹

分封天下是推行削藩令的前因

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落下帷幕,劉邦稱帝,依據軍功分封了八位異姓功臣為諸侯王和一百四十餘人徹侯,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韓王信、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閩越王無諸。徹侯一百四十餘人中包括鄼侯蕭何、平陽侯曹參、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汝陰侯夏侯嬰、潁陰侯灌嬰、留侯張良、曲逆侯陳平等。


漢高祖分封天下圖

這些諸侯王除了楚王韓信,與劉邦更多隻是盟友關係,劉邦分封也是對其既定地盤的承認,因此西漢初年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國內諸候林立,和春秋戰國沒有很大的區別。這對於漢高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所以在分封后不久,劉邦就以造反或者“莫須有”的罪名將這些諸侯王一一清除,只留下比較弱小的長沙王與鞭長難及的閩越王。



在解決異姓王后,劉邦又先後分封一批同姓王,其中有劉邦的堂兄荊王劉賈、劉邦的兄長代王劉喜、劉邦的弟弟楚王劉交、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以及劉邦的兒子齊王劉肥、趙王劉如意、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梁王劉恢、代王劉恆、燕王劉建等,希望能依靠劉氏子弟作為漢室江山的藩屏。令劉邦沒有想到的是,他以為的家天下為後來的七國之亂埋下了伏筆。

漢文帝的第一代削藩令-治安策


賈誼

在劉邦去世後代王劉恆即位為漢文帝。不久,先後發生濟北王劉興居、淮南王劉長舉兵判亂事件,這表明同姓王也不一定可靠,在這樣的情況下,梁王太傅賈誼寫下《治安策》來警示文帝。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其中“可為痛哭者”,就是指諸侯王勢力越來越大,國家雖然暫時安定,但是隱患重重,等到諸候更加強大了,即使堯舜也治理不了。對此,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辦法,具體是讓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割父親的封地,這樣一來雖然諸侯王越來越多,但每個諸侯國地盤越來越小,就無法合力與中央進行對抗了。可以發現,賈誼的對策可行性很高,也正是如此漢文帝時期一直致力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改革,諸侯國地盤越來越小,淮南國實力被削弱,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漢景帝的第二代削藩令-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晁錯

公元前157年漢景帝劉啟即位後,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削藩政策,他採用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晁錯認為,中央與諸侯的矛盾日益加劇,所以不如利用諸侯王犯法,趁機削減諸侯王的封國。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這種激進的削藩政策可以說過於直白和粗暴,這導致被削地的諸侯王甚為不滿,而且未削地的諸侯王也惶惶不安。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下詔削吳國的會稽、豫章二郡,吳王劉濞暗中勾結楚王劉戊、趙王劉遂、齊王劉將閭、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濟北王劉志、淮南王劉安、廬江王劉賜、衡山王劉勃等反叛,形成了七國之亂,最終晁錯以被腰斬收場,七國之亂也被很快平定,而各諸候經此一役也不再有與中央抗衡的實力了,更為重要的是諸侯王失去了任免官員的權力,這樣一來諸侯王封國的政治權力愈加微弱。

漢武帝的第三代削藩令-推恩令

漢景帝駕崩後漢武帝即位,雖然漢景帝的改革讓諸候失去了與中央直接對抗的資本,然而漢武帝仍然不放心,諸候之間仍然有聯合反叛的可能。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主張將諸侯王庶子封為侯,將過去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更為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成幾個部分傳給各個兒子,分別形成直屬於漢廷的更小的王國與侯國,達到分化、削弱諸侯王國勢力的效果。這一建議既符合了漢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同年春正月,武帝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


主父偃

但此舉讓淮南王劉安非常不滿,與弟衡山王劉賜圖謀反叛。結果東窗事發,武帝未動一兵一卒,派遣宗正將淮南王、衡山王治罪,淮南王、衡山王自殺而死。其他諸侯王雖然沒有再叛變,然而武帝也找出各種理由廢除封國,比如——

  • 濟川王劉明因射殺中尉被廢為庶人,濟川國除;
  • 燕王劉定國與父親的姬妾、弟弟的妻子、自己的女兒通姦,自殺國除
  • 濟東王劉彭離喜夜間殺人越貨,被廢為庶人國除
  • 常山王劉勃居父喪時玩樂,被廢為庶人國除

公元前112年,諸侯王、列侯來給朝廷進貢用來祭祀的貢金,而武帝卻認為許多“酎金”成色不合格,下令將“王削縣,侯免國”,一次性被剝奪侯爵的竟然多達上百人,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加強,漢朝才真正完成大一統局面。

結論:漢武帝的推恩令為什麼沒有引起更大的判亂最主要的原因是經過漢文帝、漢景帝的削藩已讓諸候國的勢力大大削弱,到漢武帝時,諸候實力已不足以對抗中央政權。


寂寂無人


漢武帝的推恩令為什麼沒有諸侯抵制?

其一,還是有抵制的,但是失敗了。

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後,諸侯門當然知道這是削弱他們的政策,比如淮南王,就因不滿漢武帝,一直想著自己當皇帝進行了謀反活動。

話說淮南王,還是比較有才的,《淮南鴻烈》就是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的,也許正是劉安自持有才,才不甘心只當一個諸侯王,夢想著哪天也能成為皇帝。



這種機會終於有可能了,漢武帝初期,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想成為大有為之君,一上臺就著手進行改革,想以儒家的有為思想代替無為而治的黃老學說。

但是,竇太后是朝廷大權的實際掌控者,看著漢武帝越鬧越歡,信奉黃老學說的大臣不斷在竇老太太面前煽風點火,終於身為太皇太后手握軍權的竇漪房開始干預,漢武帝改革被迫終止,漢武帝的地位也受到威脅。

淮南王劉安一看,急忙派人到京城活動,以黃老學說取悅竇老太太,憑藉《淮南鴻烈》賣弄才華,為了取得大臣們支持,劉安女兒劉陵勾引朝臣,刺探朝中內情,甚至暗通匈奴。



竇老太太可是明白人,知道淮南王想幹什麼,她干預漢武帝也是為了震懾嚇唬他,可沒打算真的廢了他,劉安的異想天開自然泡湯。

人就怕想象,尤其是有過可能性的想象過。雖然當皇帝的夢想化為泡影,但在劉安心裡卻永遠有了這個念頭,漢武帝的推恩令就像一把火,又點燃了劉安的皇帝夢。

劉安懷著對推恩令的不滿、當皇帝的幻想,私下裡準備著謀反,不料事情走漏,被漢武帝得知,最終自刎而死。



其二,無力抵制。

在漢武帝之前漢景帝時期,各諸侯國互相串聯,發動了著名的“七國之亂”,結果沒過多久七國之亂就被朝廷平定,發動叛亂的諸侯國或被削奪封國,或實力被大規模削弱,有實力的諸侯國所剩無幾。

到漢武帝時期,經過七國之亂後的諸侯國實力已經大不如以前,朝廷也加強了對各諸侯國的管制,推恩令推行時,各諸侯國是敢怒不敢言,無力抵制朝廷的命令。



結語。

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時,各諸侯國想抵制,但不是無力抵制就是失敗了,推恩令得以順利實行。

可見,推恩令的成功推行是因為有強大的朝廷實力做後盾,才不至於出大亂子。

篇篇原創,給你獨特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漢王朝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由主父偃提出,這項政令的核心就是讓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所有的子弟。

秦朝時為了中央集權而取消分封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導致失去舊時蛋糕的六國貴族藉著農民起義的風紛紛復國。

劉邦顯然明白推行中央集權不能過於急躁,所以在漢朝建立之初推行郡縣分封並行的制度,利用殘酷的手段,剷除異性王之後,利用白馬盟誓確保劉姓子弟才能封王。

呂后執政時期又出現了呂姓王,最終在周勃陳平鏟平諸呂的行動中覆滅,自此劉家天下才真正形成,而中央集權的問題留給了漢文帝。

文景時期劉姓諸侯王尾大不掉,當晁錯的削藩策觸動到諸侯王的蛋糕時,七國之亂爆發,雖然被周亞夫平定,但之後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一勞永逸的解決諸侯王的問題,中央不可能永遠保持強大的武備,周天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主父偃推恩令的實施就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個政策抓住了諸侯王的痛點。

當時諸侯王的王位只能嫡長子繼承,而劉家人有個特質,就是特別能生,比如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

但除了嫡長子能繼承封地和王位,其他子嗣頂多封個侯保其一世無憂,這對於其他子嗣來說,心裡不免酸溜溜的。

所以當推恩令出來,除了嫡長子,其他子嗣自然舉雙手加雙腳贊成,從無到有就跟白得得一樣,嫡長子畢竟是少數群體,這個政策是得到了大多數諸侯王子嗣的支持。

當時也有諸侯王試圖反對,比如淮南王,但造反還沒頭緒就被漢武帝剿滅了。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時漢朝中央的武力遠超諸侯王,經過七國之亂後被削弱,諸侯王當時的武力已經無力再威脅漢朝中央了,因此也沒有諸侯王敢出頭反對中央。

推恩令推出的時機是其成功的關鍵。




不惑閒談


推恩令的提出者,是漢武帝的謀臣也是私人顧問主父偃,這主父偃確實是才華斐然,皇帝的家事,國事他都能想出獨特的解決辦法。

推恩令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削蕃措施,目的無非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消除諸侯勢大造反的隱患,這也是歷朝歷代皇帝都頭疼並的事情。削蕃這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小則引起諸侯造反,大則亡國,然而漢武帝用的這一招都不聲不響沒有一絲血腥就解決了這個大難題,這是為何呢?

首先,漢武帝時期國力已經達到鼎盛時期,經濟和軍事力量空前強大。

經過文帝和景帝兩代人歷行節約,與民生息的柔和政策,到武帝繼位的時候,國庫的銅錢多到穿錢的繩子都爛了,倉庫的穀子都發黴的程度了,軍事上面大家都知道武帝時期有不少有名的武將,從這兩方面來講,別說底下那些小諸侯王了,就是兇猛善戰的匈奴也不敢輕易造次啊。

其次,經過文景兩代皇帝的削蕃運動,蕃王實力已經被削弱,老實了。

造反這事情,一是得實力允許,二是得有出頭鳥,缺一不可。經過文景兩代的帝的削蕃,實力已經不允許,但是萬一聯合起來還有可能成威脅的。二是,出頭鳥已經讓景帝打光了,剩下的畢竟有所忌憚,不逼到一定份上是不會輕易出來找事的。

最後,武帝是以以賞賜的名義來分解諸侯國,諸侯王的爵位依然在。

封地也只是讓分給他們的子女,並沒有沒收,對諸侯王來說,名聲未受影響,財富傳給子女,雖然分給庶出子的封國直接劃規中央管轄了,但終究還是自己的子女啊,也沒有落入外人之手。比起九死一生的反抗而言,還是老實的接受推恩令更靠譜。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特別不聽話有野心非要起來謀反的,就是淮南王劉安和他的弟弟劉賜,那武帝正好拿他們殺雞儆猴。

不過,不要以為武帝就這樣就完了,蕃還是要削的,等幾個王聽話了的執行了推恩令,後面還是要找理由把他們除掉的,不然留著等他們明白過勁了,終究還是隱患,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個溫水煮青娃的策略,結果一樣,但過程不會讓你疼。


歷史隨筆


任何政策的出臺和效果,都不是憑空出現的。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漢武帝的“推恩令”的是建立在他爺爺和他爹不斷削弱諸侯王實力的基礎之上。就好像趙匡胤的所謂“杯酒釋兵權”是建立在五代列位皇帝不斷的打壓軍頭的地位的基礎上一樣。

漢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諸侯王不反對。不是不想,實是不能。

文景二帝已經極大削弱了諸侯國的實力

他爺爺漢文帝以藩王繼位,深知漢初藩王的實力。尤其是東方強藩齊國,楚國吳國等。他爺爺任內就把齊國分為七國。使齊國不再有對抗中央的能力。

他爹景帝任內發生著名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被平定後。能夠威脅中央的有實力的諸侯國基本上被一網打盡了。景帝趁機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二、支持的人比反對的人多很多

通過景帝以上的措施,其實諸侯王已經僅僅變為取食租稅的閒散王爺,不再有封國的軍隊控制權,政治控制權,官吏控制權,也就變為待宰的羔羊。

加上推恩令不是明面上的削藩,至少地位還是能保證的,只不過把原先比較大的王國土地平分給王爺所有的兒子,而不再像之前一樣其他兒子無繼承權。

這樣其他兒子其實是支持推恩的,至於諸侯王世子。孤掌難鳴,反對無效。

在這樣的基礎上武帝再推出“推恩令”要求各諸侯國把土地分給所有兒子。那諸侯國明知是陽謀。也只能接受了。

況且,除了諸侯國的王爺和太子。其他兒子本來沒有繼承權的反而能分一杯羹。何苦反抗來著。


丁強888


誰抵制?!


這隻關係諸侯們的利益,要抵制也是諸侯們抵制。可漢武帝的推恩令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他們內部。諸侯們諸子都支持推恩令,因為他們可以獲得更多,而嫡長子本來可以繼承上一代全部封地和爵位,可現在推恩令搞得啥都縮水。要有矛盾,不是諸侯對漢武帝,是嫡長子對哥哥弟弟們。這就是漢武帝的高明之處,調轉了矛頭,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消滅掉諸侯國,這是很有政治智慧的決定。


過去即歷史


我們在談論諸侯為什麼沒有起來抵制的時候,需要考慮一個嚴肅的問題,諸侯有實力抵制嗎?

我們先看看漢朝諸位君王在“諸侯問題”上做的努力。

1、漢高祖開國後殺了一大波有可能或者有實力造反的功臣名將,諸如韓信之流。消滅了異姓王。

2、漢文帝採用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戰略,分化了部分大諸侯國的實力。比如齊國齊王逝世後,齊國被分為了7個諸侯國,趙國也被一分為二,給後來的漢武帝起了個很好的頭。

3、漢景帝時期實行“削藩”策略,雖引起“七國之亂”,最後不僅解決了吳楚七國之亂,還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為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七國之亂”後,漢朝剩下的諸侯基本喪失反抗能力,所有人都知道漢武帝的“推恩令”名為恩賜,實為“削藩”。可沒有戰鬥力,這誰能起來反抗?好比一個瘦子被胖子壓住,手裡還沒有武器,只能選擇屈服。

漢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實施,也是得益於父輩幾代人的努力,才使得推恩令順利實施。彼時各個諸侯國,最高領導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後輩也已經沒了反叛之心,縱然心有不甘,又奈何。

再加上“推恩令”並非削爵奪位,乃是使得所有的諸侯的子嗣都得做個“侯爵”,面子上也搞得不難看,故而推恩令的實施很成功。那位被大家戲稱為“位面之子”的光武帝劉秀,就是推恩令下流落民間的貴族。

總的來說沒人抵制的原因有三:

1、沒有實力與中央政權抗衡

2、經過兩朝諸侯已經沒有反叛之心

3、對諸侯庶出子弟有擺在眼前的利益

綜上所述自然就沒有人會抵制了。

推恩令的實施預示著古代封建社會即將沿襲千年的大趨勢,中央集權統治。


雲發學院


推恩令是西漢漢武帝為了收回諸侯國手中的土地權利,消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所頒發的一部政令,與削藩不同推恩令的實施並沒有遭到太大的阻礙而且成功實施,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來介紹一下為什麼會有這個推恩令,在秦末漢初的時候,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劉邦勝出,這時候劉邦分封很多異姓王為諸侯,這個時候諸侯國對中央威脅很大,擁有大面積的土地而且擁有強大的軍隊。所以漢初劉邦對異姓王進行了消除,並於大臣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劉邦總結了秦朝的經驗,覺得秦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實行了郡縣制沒有封自己兒子為諸侯所導致,所以劉邦把自己的劉姓子弟封為諸侯王。漢初這些劉姓王跟劉邦的血緣關係很近,雖然也有用很多軍隊土地但是並沒有對中央形成威脅。劉邦死後,呂雉違背“非劉氏而王”這個約定,封諸呂為王最後遭到反對。後來呂氏被消除漢文帝即位,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保證中央安全,如派列侯前往封地,採用賈誼的策略把一些大國變成小國。

此時的還是有很多強大的諸侯國如吳王劉濞,劉濞自持有功,盜造銅錢,販賣私鹽,吳國經濟發達,但有一次吳王太子入朝與漢文帝太子劉啟下棋起了爭論,失手將吳王太子殺了,自此之後吳王稱病不入朝,也有了反叛之心。後來漢景帝劉啟即位,就是砸死吳王兒子那位,上臺之後發現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越來越大,而且此時的劉姓與皇帝的血緣也是比較久遠了。漢景帝採取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實行削藩,削藩政策引起諸侯國劇烈反對,最後導致騎過叛亂,最後漢景帝派周亞夫等將領才平叛,七國之亂之後諸侯國勢力受到打壓。但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漢武帝即位之後,國力強盛,但是諸侯國依然是威脅中央的存在,諸侯國依然存在軍事威脅中央,而且土地兼併嚴重,影響穩定。這個時候漢武帝聽了手下大臣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什麼是推恩令呢?以前諸侯王死了之後有權繼承土地封國的是諸侯王的長子繼承,而且其他的兒子就不能繼承王位和國土了。推恩令是讓原來本來只由長子繼承王位國土改為其他的兒子都可以繼承,這樣諸侯國由原來國土不變,變成無數個小國,這樣對中央的威脅就變了。雖然遭到諸侯國長子反對,但是其他的兒子可是很贊成的,以前不能享受封國現在可以了,雖然土地小了點,但也是皇恩浩蕩啊,比沒有強吧。所以自然受到其他諸侯王沒有繼承權兒子們的接納了。這樣一方面瓦解了強大的諸侯國,也以皇帝的恩賜賞給其他諸侯王兒子,所以是推恩令。而推恩令不同於削藩那麼強勢。推恩令下的諸侯國位置與郡相當,這時候諸侯國為中央直屬,諸侯國也無力與中央抗衡了。

推恩令的實現也就有了之後諸如劉秀,劉備這樣的皇族最後沒落為平民老百姓,因為到了最後已經無法分封土地了。推恩令是比削藩更好的解決中央與諸侯國矛盾的法令,大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想名字腦殼痛


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實行的一項削藩政策,說是藩王,其實就是弱化版的諸侯。這還得細細道來。

首先,諸侯並不是在漢朝時突然冒出來的。它一直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每個氏族都相當於一方諸侯。到了夏商時亦是如此。周時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周王大封八百諸侯,周天子與其說是天子,還不如說是武林盟主更配合實際,他就是強一點的諸侯罷了。因為每個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內都有財政軍事人事大權,對周王只有象徵性的朝貢和跟隨周作戰義務,對於諸侯國內事務那是根本插不上手的。

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各諸侯突然發現,自己完全不必遵守周王“禮”的約束。於是開始群雄爭霸,周王開始時還會拉拉偏架,無奈諸侯都沒把他放在眼裡,也就索性不管了,安心做自己的太上皇去啦,這時的春秋霸主相當於爭的是二當家,嗯,掌握實權的二當家。及至戰國的時候,周王再次發現不好了,諸侯兼併得只剩下七個,每個的實力都遠超這個盟主了。更何況秦出了個猛人——嬴政,一下子統一了六國。這下週天子可真的無地自容了,順手就被秦給廢了。

可是統一後的秦實在太猛了,猛到百姓都受不了了,於是揭竿而起。這時又出現一個猛人——項羽,砍瓜切菜一般把秦給滅了。然後他又恢復了秦以前的模式,封了十八路諸侯。但是因為分贓不均,這個霸主註定不好當的。分贓當年,漢王劉邦便率領各諸侯反抗項羽。無奈項羽實在太厲害了。劉邦為了鼓勵大家團結一致,就邊打邊封王。

當打完項羽,漢朝建立的時候,劉邦發現自己又成了另一個西楚霸王了。他可不想步項羽後塵,於是趁實力尚強的時候,便找個藉口先滅了有苗頭成為下任霸王的韓信,順帶把那些不是本家的諸侯都削了。事情可不是削完就結束了,那些偏遠的地方天高皇帝遠,還得人來管理不是?派遣官員吧?不太合適,畢竟來回就得個把月,外人又不放心,還得自己人來。

劉邦就把自己的兒子們封為了王,還定了個規矩“非劉姓而王者,天下人共擊”,意思就是外人永遠不能稱王。

那麼自己人就沒問題了嗎?利益面前哪還有什麼親戚了。到了景帝的時候,雖然中央經過文景之治,實力有所增長。但是七個同姓諸侯卻也同時做大,隱隱有與中央抗衡的趨勢。謀臣晁錯建議景帝削藩,諸侯知道後紛紛舉起誅殺晁錯的大旗來反對削藩。而景帝呢?他平素就喜愛黃老學說,人也比較得過且過,既然你們反對晁錯,那我殺了他總可以了吧。諸侯眼看中央如此懦弱,信心大增,誓要一爭到底。景帝沒辦法,那就打吧。結果一開打,才發現七國都是軟柿子,一捏就爛。景帝樂了,為了一勞永逸,就宣佈諸侯王除了能得到封國內中央規定的賦稅,不得再插手治理,至於軍事財政大權也一併擼了。

所以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劉徹面對的就是這麼些嚴重被削弱的諸侯。但是這些諸侯雖然沒了實力,但是名義上還是王呀,一旦起事,那影響力也是相當大的。主父偃為頭疼不已的劉徹送來一條良計——推恩令。

以前諸侯王位按制度只能由一個子孫世襲,吳王子孫仍是吳王,勢力範圍是沒有變化的。推恩令的發佈,使次子三子可以名正言順的要求獲得封地,使得諸侯封地一小再小,到最後只竟和平常富人區別不大了。

推恩令之所以沒有遭到大規模反對,實際上是皇帝在慷他人之慨,而對於諸侯來說,無論接受與否,都是失敗的命運。接受了,中央得益。不接受,同室操戈,一樣中央得益。


小學究


比如吧,你是楚王,你有十個兒子,按以前只有一個兒子繼承王位,其他的靠邊站。現在呢有了推恩令,十個兒子都有土地繼承權,類似分成了十個小王國,每個兒子都高興,如果抵制,相當於觸犯了其他兒子的利益,怎麼抵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