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名同姓的皇后,命运同样都是悲哀的

这两个皇后同名同姓:一个被太监毒毙胎儿,一个到死仍是处女。史上第一个海选出的皇后,进宫后遭皇帝冷落,被太监坑得终身不孕。

在古代,最大的豪门当是皇家了,其实,嫁作帝王妇,能幸福终老的还真不太多。比如,在中国封建后宫史上,就有两位同名同姓的女子,都有幸嫁入帝王家,并最终都成为皇后,但是,她们的人生却并不幸福,确切地说,是凄惨。这两位同名同姓的皇后,就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与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嫣。

两个同名同姓的皇后,命运同样都是悲哀的

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的长子,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年仅6岁的刘盈被立为王太子,刘邦称帝后,改立为皇太子。张嫣是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论辈分,她是汉惠帝的亲外甥女。舅舅娶外甥女,这在现代是令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但是,在那个崇尚皇权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吕后为了控制惠帝,她想到了“亲上加亲”的大招,将年仅十一岁的亲外孙女张嫣立为自己亲儿子刘盈的皇后。对于这样的安排,年仅十一岁的张嫣是懵懂的,但是,刘盈却很清醒,让他与自己的亲外甥女如此这般,他做不到。婚后,两人可以说是“同床异梦”,难有真情。

不能从张嫣那里索取温情的刘盈,一头扎进后宫,将自己的皇后冷落一边。急着要孙子的吕太后见张嫣嫁进皇家后,肚子一直没有动静,便又使毒招——对外假称张嫣怀孕,然后再强夺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然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两个同名同姓的皇后,命运同样都是悲哀的

面对强势的母亲,刘盈的心头就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由于常常受到来自母亲极大的压力,很快就抑郁了。后来,还被母亲逼着去茅厕参观戚夫人被残害成“人彘”的惨状,刘盈的抑郁更加严重。加上纵情声色,刘盈的身子很快就被掏空,二十三岁就崩了。

吕后的强势与残暴,最终引至群情共愤,刘盈与吕后死后,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因为是吕后的亲外孙女,张嫣皇后之位也被废黜。此后,张嫣未央宫后面的一处极为幽静的院落中寂寞度日,无声无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汉文帝后元年(公元前163年)三月,张嫣病逝,终年四十岁, 谥号“孝惠皇后”。

张嫣死后入殓时,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惊人地发现,张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个处女。一代皇后的人生,却如此不堪。张嫣的不幸遭遇传开后,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称为“花神庙”。

两个同名同姓的皇后,命运同样都是悲哀的

与汉惠帝的皇后张嫣相比,明熹宗朱由校皇后的遭遇则更惨。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是受害于自己的亲姥姥,而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则是遭小人暗算,以至于胎死腹中,终生不孕。

天启元年(1621年),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张嫣,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 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为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在明代后期混乱的局势中,张嫣皇后始终清醒,经常对明熹宗正言匡谏。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张嫣怀孕时,遭客氏与魏忠贤陷害流产致不能生育。明熹宗病危时,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朱由检登基后,为皇嫂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熹宗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经常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皇后的身份亲自惩处客氏,因此使魏忠贤与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但因为张嫣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因此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皇后张嫣是盗犯孙二的女儿,而不是张国纪的女儿;孙二因为犯有死刑,就将女儿托付给生员张国纪,所以,张国纪将这段隐情不据实反映,犯有欺君之罪。顺天府丞刘志选趁机弹劾张嫣的父亲张国纪。御史梁梦环也乘机兴风作浪。幸好明熹宗惟一理智的地方, 似乎就是尚存有一份夫妇之情,不致于因完全没有证据的流言而惩办张皇后,而相反是果断地下旨谴责刘志选,从而使阉党不敢妄动。

两个同名同姓的皇后,命运同样都是悲哀的

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张皇后怀有身孕,突然腰痛,要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按摩。客氏害怕皇后产下皇子,出了个主意,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冒充,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故意下重手,捶之过猛,竟损元子。致使张皇后流产生下死胎,此后张皇后未再生育。即怀冲太子朱慈燃。 这一事,后来成为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十条罪状。除去痛恨客氏与魏忠贤两人的行径外,张皇后经常劝谏明熹宗,期望熹宗能“远小人而近贤人”。

后来,张皇后在信王朱由检即位一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熹宗临死前不久,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明熹宗对张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我说后宫有二人怀孕了,以后生男就立为皇帝。张皇后表示反对,认为应当早立信王朱由检。僵持很久后,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朱由检想推辞,张嫣自屏风后走出,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信王才愿意继承皇位。

两个同名同姓的皇后,命运同样都是悲哀的

相比汉惠帝皇后张嫣,天启帝皇后张嫣唯一幸福的恐怕就是明熹宗对她的感情吧,明熹宗对于张皇后,始终爱惜。他临死之时,将张皇后托付于弟弟信王朱由检,命曰:“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朱由检登基后,对皇嫂亦非常敬重,为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当日李自成进入皇宫,懿安皇后从此再无下落。《明史》中记载,张嫣在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将张氏和明熹宗合葬于德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