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注:本文內容節選自文獻“翟通,李文蘭.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專利文獻分析[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9,16(05):49-54.”

對在中國申請的區塊鏈專利進行檢索,檢索日期為2019年3月。對檢索的專利進行去重和清洗後,共獲得5418件中國專利申請。

區塊鏈技術已有近10年的發展歷史,但是直到最近幾年,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才受到產業界的廣泛關注。從圖1中可以看出,中國有關於區塊鏈的專利申請最早出現在2014年。2015年區塊鏈的專利申請量略有增加,但數量仍然較少(17件)。2015年下半年以來,“區塊鏈”這個詞開始成為全球各大公司、政府機構、普通民眾爭相討論的對象,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受到產業界的高度重視。2016年到2018年,區塊鏈專利的申請量有了爆發式的增長。區塊鏈專利的公開趨勢與申請趨勢類似,在2017年和2018年呈現爆發式的增加。由於對於發明申請公佈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故2019年的專利申請數量和公開數量不具有代表性。

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圖1 區塊鏈中國專利的申請量和公開量變化趨勢

目前,國內的區塊鏈專利申請主要集中的金融商業領域和數據安全與通信領域。國際專利分類(IPC)是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專利分類體系,其按所屬不同技術領域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進行分類。在IPC分類中,整個技術領域被分為5個不同等級:部、大類、小類、大組、小組,下一等級承接上一等級的類號。當一件專利涉及多個技術領域時,該專利文獻可能被給予多個分類號。其中,第一個分類號被稱為主分類號,是該專利文獻最接近的技術領域。對於IPC主分類號-小類(圖2(A)),區塊鏈相關專利主要分佈在G06Q、H04L和G06F這三個小類,三者佔到區塊鏈專利申請總數的86.7%。G06Q小類下專利申請最多,該分類代表的領域是“專門適用於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於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其次分別是H04L:“數字信息的傳輸”和G06F:電數字數據處理。對於IPC主分類號-大組(圖2(B)),排名前十的IPC主分類大組專利數量佔總數的82.5%。數量最多的大組是H04L29,主要涉及數字信息的傳輸。其餘專利數量較多的大組:G06Q20(支付方案,體系結構或協議),G06Q40(金融,例如銀行業、投資或稅務處理;保險,例如,風險分析或養老金),G06Q30(商業,例如行銷、購物、簽單、拍賣或電子商務),H04L9(保密或安全通信裝置)。從專利分佈的IPC分類可以看出,產業界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商業領域和數據安全與通信領域率先實現商業化抱有很大的期望。

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圖2區塊鏈專利數量排名前十的IPC主分類號-小類(A)和IPC主分類號-大組(B)

對區塊鏈專利申請人進行分析,申請人類別分佈如圖3所示。區塊鏈中國專利申請以企業為主,企業申請的專利佔總數的78.67%。其次,分別是大專院校(10.04%)和個人(9.24%)。專利申請數量前10的申請人如圖4所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數量最多。前10名申請人申請的專利總數佔所有區塊鏈專利申請的17.39%,專利集中度還比較低,目前在區塊鏈相關技術領域還沒有出現壟斷性的機構,各機構均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和增長潛力。

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圖3 申請人類別分佈

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圖4 專利申請數量前10的申請人

對申請人所屬國別/地區進行分析。國內申請人申請專利數量為5111件,佔總數的94.3%。國外申請人在中國大陸申請專利307件,國外申請人的國別/地區分佈如圖5所示。國外申請人申請的專利在所有中國專利申請中的佔比較小。而且,數量最多的開曼群島,其申請人只有一個,即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國內申請人在中國大陸區塊鏈專利申請中有較大的優勢。中國大陸申請人的省市分佈情況如圖6所示。廣東省的專利申請量最多,為1496件。從申請數量上看,北京市(1418件)、浙江省(455件)、上海市(406件)和江蘇省(235件)分別位列第二到第五位。從中國申請人省市分佈來看,經濟發達地區的專利申請數量較多。

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圖5 國外申請人國別/地區分佈

中國區塊鏈產業研究熱點和現狀:基於中國區塊鏈專利分析

圖6 中國申請人省市分佈情況

權利要求及其數量反映專利保護的範圍,專利要求保護的權利要求項越多,專利的技術特徵就越多,其保護的強度就越大,部分學者認為專利權利要求數實際上比專利數量更能代表創新主體的創新產出水平。權利要求數量排名前10的區塊鏈專利申請的申請人分別為:惠眾商務顧問(北京)有限公司(CN105959119A)、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CN108833081A)、華為技術有限公司(CN108270836A、CN109150943A)、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N109218079A)、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CN107341702A、CN107395659A)、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CN108667717A)、科因普拉格株式會社(CN108369697A)和曲立東(CN108664795A)。其中,專利CN105959119A有高達155項權利要求。權利要求數量排名前10的區塊鏈專利中有9件屬於中國申請人,這說明國內的申請人較為重視區塊鏈專利的保護強度,儘可能保護髮明不受侵害。

同族專利是基於同一優先權文件,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以及地區間專利組織多次申請、多次公佈或批准的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組專利文獻。一般而言,專利家族的規模越大,說明該發明在全球範圍內需要保護的地域越多,其技術價值和國際化價值越大。對於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分析同族數專利數量最多的前10件專利。其中,有8件專利的申請人屬於安提瓜和巴布達,分別是區塊鏈控股有限公司(CN109074433A、CN109074434A、CN109074462A、CN109074563A、CN109074576A和CN109155034A)和恩鏈控股有限公司(CN108292402A和CN108352015A)。美國申請人有兩件,分別是黑金幣公司(CN108701136A)和萬事達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CN107743632A)。同族數專利數量最多的前10件專利全部屬於國外機構。這一方面這說明了國外企業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重視。但是,另一方面也說明本土企業區塊鏈技術主要佈局在中國大陸,需進一步優化中國本土企業區塊鏈專利在的全球的佈局情況,增強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