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留守儿童——访爱心老人刘传真

情系留守儿童

——访爱心老人刘传真

她曾美了家乡一座城,如今又美了全中国。

河南开封有位八旬老人,经营“筑梦爱心辅导站”18年,免费精心照顾留守儿童和务工人员子女。她曾救过7条人命,帮助过178多个孩子。十多年前,她患上食道瘤后,做过4次手术、被下3次病危,但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老人叫刘传真,曾获评河南省优秀母亲、河南好人、中国好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荣誉称号。

因为爱所以爱

花白的短发,瘦削的身材,在曹门新城刘传真的家里,右手打着石膏的刘传真正用蹩脚的英文大声朗读文章。她说,读熟了要教给孩子们。

她其貌不扬,甚至有些土,可是,80岁的她却是178多个孩子的“妈”。她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成立“筑梦爱心辅导站”,免费为留守儿童和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课外辅导。

刘传真一生坎坷,幼年丧父,中年丧子,老年丧夫。更不幸的是,十多年前,她患上食道瘤,只能吃流食维持生命。

“做过4次手术,医生先后下过3次病危通知。”刘传真说,没想到她活下来了。

“那时候手头拮据,早上只能买5角钱的胡辣汤,附近的摊主总会给我多盛一些。”刘传真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照顾,让她活了下来。

怀着感恩的心,她开启了自己的慈善之行。

刘传真助人为乐的事迹要追溯到40多年前。

1968年6月,刘传真骑自行车路过包公湖,突然看见湖里有人在扑腾着喊“救命”。刘传真毫不犹豫,跳入湖中救起了落水者。

这位落水者叫李二林,如今已经60多岁。几年前因为得病卧床不起,可他始终惦记着这个“妈”,总督促自己的妻子前去看望。

几年前,有个姑娘叫琪琪(化名),因为父亲患上癌症,母亲在医院照顾,年幼的她没人看管。看孩子可怜,刘传真便将琪琪接到家里,并每天接送她上下学。一天下午,琪琪因为没看到身后的汽车,跑到了路中间,险些被撞。刘传真反应迅速,把琪琪推到一边,可是,她却被卷入车轮下,右腿打上钢板。

“奶奶因为救我胳膊摔断了,我以后都不淘气了。”10月25日上午,刘传真救过的“家里”的孩子建建(化名)愧疚地说,那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当时,他和同伴从正在拆迁的危房通过,谁料,悬空的钢筋摇摇欲坠,刘传真冲过去推开了孩子,自己却右手骨折,打上石膏。

刘传真的邻居小海,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还有智力障碍,刘传真每天都要看他,为他买吃的,精心照料他的生活。邻居们都说,要是没有刘传真老人的照顾,小海早就命了。

算上二林和琪琪、建建等,刘传真说,这么多年来,她共救过7条人命。

筑梦爱心辅导站”

为孩子插上追梦的翅膀

18年前,偶然的一天,刘传真和老伴上街买菜时,看到菜市场摊贩的孩子趴在小摊上写作业,有人买东西时,这些孩子都会抬头看看,不能专心学习。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问孩子家长:“怎么不让孩子在家里学习呢?在这儿写作业,人来人往的孩子怎能专心?”孩子家长说:“我们来自农村,租的房太小,孩子回家也无处写作业。再说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我们又不放心,实在没有办法才让孩子在这儿写作业。”刘传真和老伴回家后一直商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家里有一间闲置的屋子,何不提供给孩子们学习用呢?第二天,刘传真和老伴就找到孩子们的父母,说明他们愿意无偿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场所、义务辅导孩子的想法,家长和孩子们听后都非常高兴。于是,“筑梦爱心辅导站”就此诞生。

从此,刘传真开启了她长达18年助人为乐爱的征程。征程中,她先后获得开封市十佳母亲、第四届河南省优秀母亲、2011年度开封市希望工程贡献奖(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她创办的筑梦爱心辅导站荣获开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刘传真老人的儿子前些年因意外离世,刘传真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孤独,都化作对来开封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关爱上,默默无闻地做着感动世人的好事。

刘传真老人的老伴去世后,刘传真独立承担起爱心辅导站,18年无偿照顾、辅导来汴务工子女。 从最初只有3个孩子,到后来的7个、26个、28个,筑梦爱心辅导站先后辅导照顾了178名孩子.他们都习惯亲切地称刘传真为“刘奶奶”。 这些来自周围各县区以及湖北、山东、四川、河北等地来开封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都很懂事,学习也刻苦。这些孩子放学后直接来刘传真家写作业,并在她家吃饭、睡觉,孩子们感觉这就是他们的家。刘传真不仅分文不收,还经常贴补孩子们吃饭、学习的开销。孩子们多了,刘传真就把家里的柜子、桌子、凳子、木板都腾出来,供孩子们学习用。

孩子们放学后来到这个温暖的家学习。刘传真规定,每周周六学习文化课,周日学习英语和书法,一个月抽出两个半天到书店看书、到体育场锻炼身体,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她还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学习程度,把他们分为高、中、低三个班组,选出班组长,编制点名册,在表现好的孩子的名字旁画五角星。每月她都评出优秀孩子,并奖励其本和笔,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通过刘传真的努力,筑梦爱心辅导站的孩子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个个成了班里的好同学。孩子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们为了表示对刘传真的感激之情,有的送锦旗,有的亲手绣匾。“春雨润物,育人楷模”,刘传真家中挂满了孩子家长送的锦旗。

刘传真退休后,手头并不宽裕,每个月所有的花销都靠着她几百块钱的退休金。孩子们多了,支出也多了,退休金渐渐不够用。为了保障孩子们良好的饮食条件,刘传真做了一根细钩铁丝,拿着编织袋,走街串巷捡破烂,有时为了拣一个瓶子跟人好远,有时从湖里捞,当天拣当天卖补贴日常生活开支。

18年间,刘传真爱心辅导站共免费为178个务工子女补课、指导学习。这期间,辅导站的孩子们一茬又一茬长大了,有的已结婚生子,有的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有的已事业有成,而刘传真的这份执着也一直在继续着。

刘传真的爱心辅导站成立之初,便得到了街坊四邻的爱心助力。许多街坊邻居不断主动到“爱心之家”找活干,帮助做饭、洗衣服、拆洗被褥、办板报、写标语、辅导孩学习。

好事传千里。刘传真的爱心故事传遍了古城开封,古城人开始了爱心火炬的传递。开封汽车西站张站长和职工为孩子们买学习用具,送方便面,送适合孩子们的衣服;公交二公司陈经理时常把“爱心之家”的孩子们放在心上,连续多年不间断给孩子们送来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还安排孩子们免费乘公交车游公园;顺河回族区宣传部、组织部不定期为孩子们送去衣物;开封市各大景点、公园让孩子们免费进园游玩;开封市星火燎原爱心协会的成员也多次到“爱心之家”献爱心,万宝集团公司为孩子们送来了学习用的电脑、生活用的冰箱……事例之多,不胜枚举。

刘传真爱心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断有郑州、新乡、南阳、漯河、浙江、山东等地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帮扶的队伍中。郑州大学的学生代表来到刘传真家中,轮流为爱心辅导站的孩子们辅导功课。目前,这里已经成为郑大、河大等高校学生一个特殊的社会实践基地。公安民警、企业家、干部、职工等社会各界人士也不约而同地自发来到爱心辅导站,看望和慰问爱心老人刘传真,为这里学习生活的孩子们送来学习和生活用品。刘传真与山东“喜饼哥” 臧海涛爱心接力连鲁豫的故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18年来,刘传真把每一个给“爱心之家”献爱心的人的名字、送来的物品和数量详细地记录在她珍藏的爱心手册上面,以便日后答谢。 刘传真说,我虽是一名孤寡老人,但我并不孤单,我有着数不清的“子女”。

在刘传真的枕头底下,还有一本红色通讯本,发黄的纸张上记着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而在这些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的背后又有着她与诸多“子女”之间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我45岁的‘女儿’汤俊萍在商丘开了一家饭馆,我河北的‘儿子’赵金堂现去了深圳打工,小‘女儿’李素云前几年刚组建了家庭……”每次提起“子女”,刘传真老人脸上都乐开了花。她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子女”了,没事时,她总拿起通讯本,想想这个,又想想那个,看他们过得好不好。当然,她也不断接到“子女”们的问候电话,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也割不断他们之间的牵挂,而接到“子女”的电话和来信是刘传真最幸福的时候。

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刘传真是一名普通群众,她未想过成名,但她的行为让她注定与众不同。有人说她固执,有人说她“不开窍”。但,她做好事,做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刘传真身患癌症,却胸怀大爱,18年如一日用自身的凡人善举诠释和践行着雷锋精神,着实可敬。她对自己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却把钱花给别人。她也曾受委屈,但反过来一想:雷锋当年不也被人称为“傻子”吗?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他一样?就这样,无私奉献已成了她刻在骨头里的习惯。

刘传真说:“人老了,能为社会做点事,我感觉很快乐,也圆了老伴的心愿。我把爱送给了孩子,也得到了社会大家的关爱。在有生之年,我会坚持把爱心辅导站办下去,把爱送给更多的孩子,传递爱,只有永远,没有终点。( 开封日报: 王予杰 )

情系留守儿童——访爱心老人刘传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