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安娜是怎樣的形象?

九-王子


俄國的名著很多,但是有一本是歷代評述家都繞不開的,那就是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自出版至今,《安娜·卡列尼娜》就收穫了眾多的目光,或褒或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是世界名著之中不可或缺的一本書籍。

這本書成書於十九世紀,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而這本書也貫徹了作者的美學思想,真實的反映了過渡時期俄國社會生活的風貌,尤其是主人公安娜的命運,她是和這個時期緊密聯繫的。通過安娜的命運,我們將能夠更加直觀清晰的瞭解那個震盪的時代。

一、安娜的美麗

安娜的形象是美麗的,是極其生動的,但是這種形象並不是通過所謂的人物刻畫而描繪出來的,小說所使用的是一種“陌生化”的手法來描寫安娜的,這樣的方式其實是直接阻斷了文學和現實的直接聯繫的,這樣的寫法使得文學變成了另一種個體,這種個體是有其實體的,而且這種實體是自給自足的,也是帶著其自我目的的,這種“陌生說”的寫法使得安娜的美不再是清楚的,而是神秘的,是朦朧的。

中國自古就有“燈下觀美人”的傳統,這就是因為燈下的美人的美不是清楚的,而是朦朧的,是帶著可塑性的,而安娜的美正是這種美。就像是托爾斯泰藉著書中人物的口所說:“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與影構成的”,光與影的朦朧造就了安娜獨特的美。

在很多人眼中,安娜是美麗的,但是這份美麗卻是不可及的,就比如說在吉提眼中,安娜就是遙不可及的,但是托爾斯泰並沒有明寫,只是說安娜心中有一個“複雜的、富有詩意、更崇高的境界”,但是這樣的境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沒有人知道,但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進行猜測,而這其實也是文學作品相比較影視作品最大的優勢——每個人都有進行合理猜測甚至於不合理猜測的權利,只要你的想象空間足夠大,你有權利進行想象,一千個人不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有一千個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究竟有多美?她能讓貴婦們妒忌,她能讓放浪的公子哥們傾心,能獲得別人的痴迷與好感,而這都是她的外貌美所帶來的“福利”。

但是安娜並不是只有外貌是美麗的,她的內心世界也十分的豐富。只有魅力的外表沒有足夠的內涵作為支撐,終究會露怯,只有美麗的內涵沒有絕佳的外貌則不會在後世留下那麼大的影響力,而安娜卻屬於外貌和心靈都十分美麗的那種,也因此,她留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安娜的內心十分的單純,而在感情方面確實熱烈的,她十分的良善,對於不幸的人保留有同情,並且會給予安慰,就像她來到莫斯科的目的就是為了調節哥嫂關係。按照常理來說,安娜和自己的哥哥關係更加親近,應當是站在自己親哥哥的角度上,但是她對於自己的嫂嫂卻投注了更多的感情。這樣的一個美好的女性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她卻只想擁有一份忠貞的愛情與一份母性,可在那個時代裡,這樣看上去簡單渺小的願望卻顯得如此難以實現。

二、安娜的悲劇人生

安娜還在少女時代的時候,就被父母做主嫁給了彼得堡沙皇政府的高級官吏卡列寧,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份不錯的婚姻,但是卡列寧比安娜大了整整二十歲!而且卡列寧並不是一個好丈夫的人選,先說外貌,他的外貌並不帥氣風雅,和美貌的的安娜的差距是在有點大。除去外貌,他也是一個純理性的人,根本不可能給熱烈的安娜她想要的愛情,而他們倆就這樣,度過了整整八年,原本說這樣平淡無波的婚姻要繼續進行下去,但是她卻來到了莫斯科,遇到了渥倫斯基。

渥倫斯基對美貌的安娜一見鍾情,他並沒有把這種感情埋在心底裡,而是把這樣感情表露了出來,他開始熱烈的追求安娜,這讓在無愛的婚姻中度過了八年的安娜重新燃起了對愛情的渴望。隨著和渥倫斯基的關係越來越近,安娜越來越受不了那種平淡無波的生活,她越來越覺得曾經的生活十分的空虛與寂寞,她覺得自己曾經是生活在虛偽和欺騙之中的,這種生活除了給她所謂貴婦人的名分外,再無其他,於是,她越來越矛盾,對於所謂的貴族社會,也越來越厭惡。

貴族社會是黑暗而混亂的,刨去那一層金光閃閃的遮羞布,下面滿是蛆蟲,假仁假義遍佈這個階層的每一個角落,而在所謂的端正嚴明之下,盡是些醜惡荒淫的故事。

卡列寧為什麼要娶安娜?是因為想要一個家庭嗎?不是,他只是需要一個家庭,一個妻子,一個得體美貌的妻子是他在仕途之上所必要的點綴,這樣的點綴會讓他的履歷更加的好看。但是卻並非必要,他想要得到的只有勳章與官爵,至於愛情,是荒誕的,夫妻只需要維持一個表面上的讓人羨慕的關係就好,其他,都是累贅。

伊凡諾夫娜伯爵夫人也是那個時候貴族階層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是一個基督教徒,但是這也不過是她的“保護色”而已。伊凡諾夫娜伯爵夫人在結婚沒多久的時候就出軌和其他人偷情,而且是不止一個,大臣、傳教士、醫生等等,都曾經是她的裙下之臣,甚至連主教她也沒有放過,而在安娜離家出走後,她更是直接和卡列寧勾搭在了一起,她代表的正是當時貴族階層的偽善一面。

在當時的貴族階層之中,欺瞞是正常的,偷情是普遍的,及時行樂是他們的行為宗旨,這樣的在我們現在看來甚至有點噁心的,要受到道德譴責的行為,在當時卻不會,甚至會受到當時輿論的保護,不過,這樣的行為是在暗中進行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他們都不說,他們把一切都掩蓋在那層金光閃閃的遮羞布下,因此,他們不能夠原諒安娜和丈夫決裂的行為,他們認為這是叛逆的,而安娜背叛的是什麼呢?正是那個虛偽醜陋的貴族資產階級社會,是那個她不願意共同沉淪的黑暗。只不過,在那個時代裡,安娜這樣的行為,註定了她的悲劇結局。

安娜愛著渥倫斯基,她為了這個男人,基本上將自己的一切都犧牲了,家庭、名譽、社會地位,甚至於是她的兒子,她只想要擁有他的愛情。可是,渥倫斯基和那些貴族又有什麼不一樣呢?所謂一見鍾情不過只是見色起意,他對安娜也是如此,至於真的愛,可能並沒有多少。只不過到了後來,在安娜的熱烈之下,他也逐漸對愛情進行了改觀,他覺得自己可能是愛著安娜的,但是安娜把他當成了全部,他卻沒有回覆同等的感情,他想要的是隻有情慾,他並不瞭解安娜的內心,這也是安娜悲劇的一個原因。

最終,安娜看透了渥倫斯基,他其實並不是自己所想的英雄,也不過只是一個虛偽自私的人而已,而這份愛情的幻滅,讓安娜徹底的絕望,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對於這個黑暗的社會,於是安娜選擇了死亡作為自己的結局,而這個結局,對於這個原本天真單純的姑娘而言,無疑是最佳結局。


夏目歷史君


不幸婚姻的犧牲品 安娜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她的悲劇首先來自不幸的婚姻生活。托爾斯泰曾說:“為了寫好一部作品,必須喜愛其中的主要思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喜愛家庭思想……”(雷成德:1985:47)他在初稿的題詞裡說:“結婚,一些人把它看成極其嚴肅的莊重的生活事件,而另一些卻視作無足輕重的兒戲。”(雷成德:1985:48)這種思想一直在小說裡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小說開頭寫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2005:1)而安娜的不幸就在於:“安娜的婚姻是悲慼的,無奈的,是建立在沒有愛情基礎之上的‘包辦婚姻’。卡列寧將安娜僅視為婚姻書上無生命的文字,從不付出自己的愛心與關心。

愛情幸福的追求者 安娜的悲劇處境從其肖像上即顯示出來,那就是:“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128)這股被壓抑的生氣成為安娜肖像上引人注目的特殊力量,她的美與其說是她的天生的肖像,而不如說是這種被壓抑的生氣所造成的神韻、氣色與表情。 安娜的那種難以壓抑的生氣,那種超凡的美貌吸引了與她擦肩而過的握倫斯基,而安娜同樣對彬彬有禮、英俊瀟灑的握倫斯基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心理,不山自主地決定了一種神奇的選擇。儘管安娜有追求愛情幸福的強烈願望,但作為貴夫人,作為妻子和母親,她深知自己無力對抗保護著她和卡列寧婚姻的法律、社會道德觀念和強人的輿論,她認為她的願望本身也是一種有罪的慾念,強烈的恐懼(她預感到她的追求必將導致悲慘的結局)和罪惡感使她用理智和意念築起一道堤防,擋住心中奔湧的情思。但是,她的理智,她的抗爭都無力阻擋愛情的激流,握倫斯基的不斷追求使她的防線徹底崩潰。最終她孤注一擲地踏上了一條充滿險風惡浪的追求愛情幸福的坎坷道路。

社會道德倫理觀的囚徒 安娜的不顧一切的選擇,表現出她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自由的勇氣,這使她的形象更添魅力,是贏得人們稱讚的主要原因。然而,雖然安娜有追求愛情自由、衝破社會傳統道德準則的願望和行動,但她的意識並未脫離貴族的樊籠,貴族社會的道德觀念始終是她評判自己行為的準則。卡列寧在察覺到安娜和握倫斯基的關係時,警告過安娜:“我們的生活不是憑人,而是憑上帝結合起來的。這種結合只有犯罪才能破壞,而那種性質的犯罪是會受到懲罰的。" < 280)卡列寧的話闡明瞭社會公認的道德原則,而這也正是安娜自己所接受的教育。這種道德原則是維繫安娜和卡列寧婚姻的道德基礎,安娜自始至終都沒有徹底擺脫這種社會道德倫理觀的束縛。根據這種道德觀念,安娜嚴正地批評了自己,從心裡給自己追求愛情自山的行為貼上有罪的標籤。她愛握倫斯基,崇尚愛情,但她真誠地認為她獲得握倫斯基愛情的代價是她貞潔女人的名聲。

孤獨的抗爭者 安娜的痛苦還在於她是一個孤獨的抗爭者,因為握倫斯基根本不能理解她內心深處的那種矛盾掙扎。安娜作為一個反叛者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不能忘記她是一個女人,女人的母愛天性使得她可以離開丈夫,卻不能拋棄兒子。安娜的母愛既不能在卡列寧的家庭中與愛情統一,更不能與握倫斯基的愛情相統一。卡列寧奪走兒子加深了安娜的痛苦,而握倫斯基不愛她的兒子,使得她的愛情與母愛,家庭與義務無法統一。 劇院風波更凸顯了安娜的孤獨形象。“當安娜拋棄丈夫和兒子,在合法權利不能得到的情況下,不顧一切和握倫斯基生活在一起時,違反了封建社會的禮法。於是整個上流社會都輕視她、仇視她,把她看成是墮落的不道德的女人,認為她人逆不道。”


每日一安利


託翁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第一局話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家庭不僅是安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公爵和女教師的偷情。也包括安娜的偷情(也可以說追求幸福)

安娜在我最初的印象裡就是個蕩婦。(現在也一樣)一個俄國的潘金蓮似的人物,他的丈夫卡列寧長的雖然不咋滴,但卻是俄國上流社會的人物,工作出色,追求事業的完美。對安娜很好。至少他沒有干預安娜私生活。二人是沒有共同的語言和意識。也似乎缺乏共同的愛好,卡列寧對a安娜的行為似乎很放縱。至少沒有干涉,只不過希望安娜在和和他共同出現的場合的時候配合他一下,畢竟官場人物需要一個面子。

我很難想象安娜為何看上軍官渥倫斯基。除了外貌以外,他真不如卡列寧,他們的偷情卡列寧知道了,但他知道以後,原諒的渥倫斯基和安娜,卡列寧大度不僅渥倫斯基感到吃驚,羞愧,自責,也我也不解,卡列寧如此大度??是因為卡列寧不愛安娜,僅僅是為了面子而維護和安娜的婚姻。這是卡列寧自私的一面,安娜與渥倫斯基在外面快活三個月,卡列寧也沒有在意。為何會這樣,應該是因為嚴格的宗教信仰和個人前途使得卡列寧不願意離婚, 但他對安娜的行為並沒有太在意,或者說,卡列寧也未必愛安娜,但卡列寧本人個人操守也十分高尚。 安娜的的行為遭到所有人反對,渥倫斯基是既想要面子,也想要美女,我很懷疑他僅僅是玩弄安娜而已,但安娜卻當真,渥倫斯基希望安娜儘量避免和他共同出現在一個場合,因為他們的事情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當渥倫斯基鼓足勇氣希望安娜離婚和他結婚(如果我沒有記錯,就一次)安娜卻捨不得孩子,我覺得是安娜捨不得卡列寧給她帶來的上流社會的生活,這種生活是渥倫斯基無法給予的。安娜是既想享受上流社會生活給她帶來的奢侈,也希望個人生活也同樣的幸福。書上說卡列寧虛偽而冷酷,我卻不這樣認為.卡列寧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物。

安娜的自殺與其說是輿論的壓迫和社會的不理解,還不如說是個人的羞愧和自責。


清水空流


托爾斯泰是懷著強烈的激情來塑造安娜這個形象的,她以一個貴族叛逆者形象出現,是一個對真正生活有追求的人,最後卻以臥軌自殺的悲劇收尾。


01

安娜生活在俄國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正值一八六一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以後,俄國處於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急劇演變的時期。

在世界資本主義勢力的衝擊之下,俄國封建的農奴制度迅速地崩潰了,貴族地主日趨腐化墮落,新興的資產階級日益嶄露頭角。隨著俄國社會的風雲變幻,政治、經濟制度,思想、道德觀念也在急劇變化。

安娜的愛情悲劇,正是發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裡,與當時俄國社會的動盪相呼應。


在這“一切都翻了一個身”的俄國封建社會,雖然由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正在開拓著新的出路,兆示出它的不能持久;但是,要從這個傳統的社會力量的囚禁中衝出來,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然而,畢竟還是有人大膽地、勇敢地這樣做了,安娜就是其中的一個。

安娜的性格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作為貴族階級的叛逆者出現。她雖然是彼得堡一個顯赫官僚的貴夫人,有著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但安娜深知這種婚姻只不過是一場政治交易的結果。

官僚勢力和地方豪紳為了他們的“家世利益”,毫不顧及安娜“個人的意願”,活活斷送了她的青春和愛情。

安娜極其厭惡丈夫卡列寧家那種無生氣的舊生活,憧憬著美好自由的人生。當著俄國的舊秩序從上到下都維持不下去了的時候,安娜也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下覺醒過來,懷著莫大的勇氣衝破貴族官僚家庭的牢籠,從思想、道德、倫理上向舊的傳統觀念挑戰。

安娜以一個反抗者的形象,出現在黴爛的貴族生活的環境裡,出現在死抱著傳統的道德標準不放的人群中,從追求真正的愛情和婦女的平等地位開始了反抗。

這種形象具有極大的典型意義,她是俄國農奴制度改革後與貴族階級傳統觀念決裂的先進婦女的典型。

從表面上看來,安娜背叛的是不自主的婚姻,但在本質上,她對真摯愛情的追求是對整個貴族社會的叛逆。

安娜與卡列寧的矛盾,實際上是和專制制度之間的矛盾。卡列寧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官僚,安娜是一個孤獨無告的婦女。

在卡列寧的背後,站著整個社會的統治力量。為了使安娜就範,卡列寧幾乎用盡了一切手段,有家庭的羈絆,宗教的感化,輿論的譴責,法律的威脅等等。

他用“不能違反基督教的教規行事”這個虛偽的幌子,固執地拒絕了。安娜提出離婚的要求,唯恐這樣會鬧到法庭上去使他公開出醜;他也不會把兒子交給安娜,企圖用思念孩子這種精神痛苦來折磨她;他也曾想過與伏倫斯基決鬥,但膽小怕死的卡列寧又耽心自己會受傷或中彈死亡;他又不甘心與安娜分居,以使她可以自由地與情人來往。

最後他決定要求安娜與他一起戴上假面具,和他維持虛偽的家庭關係,以保持他的名譽和體面,卻使安娜忍受著難耐的精神痛苦。

在卡列寧這個人物身上,托爾斯泰把俄國沙皇制度的全部虛偽和殘忍都具體化了。俄國的宗教和法律,都遭到了極其尖銳的諷刺和抨擊。

安娜稱俄國的法律為“愚蠢的法律”,這“愚蠢的法律”並不保護安娜要求合理生活的權利,卻幫助萬惡的丈夫奪去了她的愛子。

俄國的宗教比法律更為可惡,卡列寧什麼時候都可以把宗教當做一面旗幟,用以掩飾自己的虛偽和殘忍,並達到壓迫和損害安娜的目的。

整個貴族社會都起來反對安娜,這都不能使她屈服,唯其如此安娜的叛逆行為就超出了擺脫丈夫的束縛這一狹隘的範疇,而具有向整個社會挑戰這一更為深刻的內容。

02

安娜叛逆性格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對“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求,並由此擴大到對於貴族上流社會做人標準的否定。

在安娜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

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要求把她們的地位提高到與社會平等的程度。

她極端厭惡卡列寧的虛偽,說他“樂於游泳在虛偽裡,正象魚在水裡游泳一樣。”而安娜具有正直、誠懇的秉性,一旦她愛上了伏倫斯基以後,就再也不能容忍丈夫的虛偽了,她替自己的行為辯解道:

“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騙自己了,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造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

安娜毫不隱晦自己的要求,併為爭取這種自由生活權利而掙扎著。她寧願冒犯法律和傳統的道德習慣,也不願意象上流社會其他人那樣假仁假義,荒淫無恥。

安娜為了自由的愛情公然與丈夫決裂的光明行為,卻不能見容於這個社會。


無論從精神生活或道德面貌來說,安娜都高出於上流社會那班無恥之徒,但她卻受到了社會不公正的待遇,從此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社會已經墮落到無可挽救的境地了。

03

安娜叛逆的性格,還體現在她對愛情的理解,是有著深刻內容的。

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汙泥裡,極力想得到超脫,尋求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的人格。

於是,她認為愛情是一條出路,能夠藉以擺脫上流社會密佈的蛛網,可以得到真正自由幸福的人生。在她與伏倫斯基相識還不久的時候,安娜就曾對他說過這樣的話:“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

她是把爭取自由的愛情當做擺脫虛偽生活的一種手段,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著極其深刻韻內涵。

正因為如此,安娜所體現的個性要求,就不單純是屬於她自己的,而是屬於她這一階層命運同樣不幸的婦女共有的。

她所追求的愛,是與反抗這不合理的社會交織在一起,不同於那班貴族男女對“物慾”或“肉慾”的追求,因而有著更深刻的含義。

但是,伏倫斯基是個不值得安娜愛的人物,安娜獻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感情,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換來的卻是欺騙。

伏倫斯基並不理解安娜嚴肅認真的愛情,他追求安娜,只是因為安娜能夠滿足他“虛榮的勝利”感。

一個精神豐富,一個感情淺薄,一個有持久真摯的愛情,一個只有瞬息即逝的衝動,這種精神世界的差異就鑄成了安娜命運的悲劇結局。

這個倔強的女性,在和殘酷的現實不斷的衝突中,逐漸陷入到悲觀的深淵裡去。

安娜棄家離子,為的是擺脫卡列寧的虛偽和欺騙,可是現在,她發現自己處於比以前更加虛偽得多的境地,她所追求的真正的人的生活,仍然是個泡影。

當環境剝奪了她藉以生存的一切手段以後,安娜只有在痛苦與絕望中臥軌自殺了。安娜悲慘的死,是對整個貴族社會的虛偽和暴行的控訴,使她叛逆的性格達到了完美的境地。

在臨死前,安娜曾對自己的將來作過各種選擇:回到那個把她養育成人的姑母家去,或者搬到哥嫂家去住,不然的話,就隻身出國。

但她那犀利的目光,早就透徹地看穿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到處都是一樣,在這沒有真正的人的生活裡,要想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是必然要碰壁的。

社會給安娜這種反叛的女性安排的只有兩條出路:或者回到她全力反抗的貴族社會中去,向卡列寧屈服,與他們同流合汙;或者是以死來完成自己,別的出路是沒有的。

安娜勇敢地選擇了後一條道路。她是在強烈的抗議聲中離開這個社會的,臨死前安娜說:“這全是虛偽的,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死雖然不是真正的出路,但這一行為卻宣告了安娜反叛俄國封建貴族社會到底的意志與決心,她在臥軌自殺的那一剎那,精神是高昂的。

面對著飛滾的車輪,安娜想到的是:“螺絲釘不靈啦了⋯⋯我一定要擺脫這一煩惱,到那⋯⋯路軌中間去,我要懲罰他,擺脫所有的人和我自己!”

儘管安娜有過猶豫和傍徨,但她在臨死前的思想,已從對宗教、道德的屈從轉移到對社會的懲罰上去了。

安娜在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的生活道路上,勇敢地越過了貴族階級設置的法律、宗教、道德的重重障礙,安娜與之挑戰的,是整個罪惡社會的黑暗勢力,這就使安娜的悲劇具有更加鮮明的社會意義。

正像作品卷首題辭所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含冤而死的是叛逆者安娜,一切加害於她的社會惡勢力,必將得到應有的報應!就是在安娜死後,殘酷的貴族社會也不能掩飾其兇惡面目,誹謗的石塊仍像雪片一樣投向安娜。

安娜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多麼可怕,多麼恐怖。正因為安娜的死也不能得到社會的饒恕,就更加突出了她的悲劇意義。


蕭鳳拙


安娜卡列寧娜,這部作品我小說和電影都看過,電影大部分還原了小說,主人公安娜是個悲劇人物。而這個悲劇是她自己“作出來的”,當然也是時代環境影響。



在那個時代裡,女人更像是男人的附著物,人們提到一個已婚女士的時候只會提及他的先生,某某先生的夫人,女子不能出來拋頭露面。不然就會被別人異樣的目光看待,安娜的婚姻就是父母策劃的,沒有戀愛,一切只是家族聯盟。而安娜在外的一舉一動丈夫都會告誡她,她代表自己的臉面。她的丈夫是個麻木的政治客,在他眼裡只有政治才是活的,其他都是附著物。包括安娜,比較明顯的是安娜在一次賽馬中,安娜因為騎手從馬上摔下來而驚嚇的尖叫,丈夫馬上讓安娜離開場地。他和安娜的結合用他的話講是“神的意志”。


那個年代,男人不知道專情是何物,安娜的哥哥已經是5個孩子的父親卻還是出軌家庭教師。幸運的是安娜的丈夫對於愛情是麻木的,他只愛名利。所以安娜不會被背叛,但是安娜自己呢?很明顯她是個有個性的人,這與丈夫相反,她喜歡上了比自己年輕的英俊的軍官渥倫斯基。這兩人的愛情下的社會大環境是怎樣的呢?




這時候的俄國在鬥爭中復甦,在矛盾中尋求方向。整個社會處於由古老、守舊的封建社會向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急劇轉變的特殊時期。人性開始覺醒,渴望解放、戀愛自由、婚姻自主,訴求擺脫封建思想道德的羈絆。而安娜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安娜追求個性和自由,但是他沒有獨立,他的經濟、地位、名譽都依賴於丈夫,即使離婚後又依賴於渥倫斯基。但是一個離異的婦女憑什麼讓英俊未婚的男子對自己保持尊重呢?安娜做的最多的事只是等待,在他們合租的公寓裡面看著窗外,等候渥倫斯基的到來。然而等來的卻是今晚不回來了。



渥倫斯基因為年輕所有會對愛不顧一切,但是一旦得到後,他回過頭來又會後悔之前做的到底值不值得。就是他對安娜的 愛產生了猶豫。轉而又接受家裡人的聯姻安排,無疑渥倫斯基是安娜從幸福到絕望的罪魁禍首,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反感姐弟戀的原因,男人相對於女人是晚熟的,他們一開始是瘋子轉而又會成熟理智、所以安娜才會最終被拋棄,因為渥倫斯基認清了現實,現實是他不能沒有功名,沒了它們他什麼都不是。



所以整本書,讀完後,不少人會發出疑問:渥倫斯基和安娜是不是真愛?結局說不了什麼,安娜的死,渥倫斯基去參軍但求一死,是愧疚?還是後悔?我們不知道,也許只有列夫托爾斯泰知道這個答案。


尼采講歷史


在讀《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我天真的以為安娜應該是一個類似於瓊瑤女主角似的單純善良的姑娘,只是因為感情被渣男欺騙,所以才臥軌自盡。等看完書後,才知道原來安娜是如此飽受詬病的一個形象,讓我們先看看書中所描述的安娜是什麼樣的女人?

安娜,一個穩重正直的政治家的妻子,一個懂事男孩的母親,一個優雅美麗的少婦,因為經受不住浪蕩公子伏倫斯基的深情誘惑而出軌。因此,從一個受人尊重的貴族婦女變成了飽受社會鄙視的墮落女人,最終在社會壓力、慾望和執念難以抑制的情況下,臥軌自盡。

在瞭解她的人生後,很多人可能會大跌眼鏡,這麼墮落的女人怎麼會是一本世界文學名著的主角呢?若想理解這個問題,對於安娜的理解,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表象,還需要結合她的內在來看,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和評價安娜這個人物。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內心充滿對愛情的慾望。安娜之所以出軌,是因為她無法從丈夫那裡感受到愛情。他的丈夫卡列寧,自幼父母雙亡,由叔叔帶大,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可能像他丈夫那種人的確不懂愛,不能給她風花雪月,但可以給她幸福美滿的家庭。而安娜在結婚生子之後,越是無法從丈夫那裡得到愛,內心就越是對愛情充滿慾望。因此,在瀟灑不羈的伏倫斯基一路從莫斯科追到聖彼得堡的濃情厚意之下,安娜終於縱身跳入了愛情的火海之中,拋棄家庭,走上了墮落之路。

2、單純善良的女人。安娜的善良主要體現在她對離婚的態度變化上。剛開始她要求離婚並且獲得兒子撫養權,卡列寧不同意。後來在伏倫斯基開槍險些自盡和安娜哥哥的勸說之下,卡列寧終於同意了,但此時安娜卻又開始不忍心離婚了。為何?主要是因為安娜對卡列寧的大度產生歉意,還有不忍心兒子離開自己的親生父親。但她唯獨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處境,一旦她不離婚,她和伏倫斯基在一起生活的關係將是非常可恥的,全社會都會看不起她、排除她。她將成為過街老鼠,大家避之不及。而且,這種巨大的壓力只會落到女方安娜頭上(被認為下賤,貶義),不會落到男方伏倫斯基的頭上(被認為風流,無貶義)。這就相當於,一切過錯最終都要由安娜一人來承擔。

但是,安娜就這樣放棄了最好的離婚機會。錯過了這次機會,直接導致後來安娜處境艱難,最終走向了人生的悲劇。這就是安娜的單純善良之處,她和卡列寧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卡列寧關心別人之前,先關心自己;安娜是關心別人時,就不關心自己了。

3、執念太深的女人。往往人越是單純,就會對那些無法滿足的慾望越是執念。在她後來飽受社會歧視,在孤獨和驚慌的心態下,需要伏倫斯基陪伴左右時,她對伏倫斯基的要求極為苛刻,恨不得他每分每秒地常伴其左右。但這對於伏倫斯基這種人來說,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安娜和伏倫斯基越來越賭氣,爭吵越來越多,使得這段非法的情人關係顯得越來越不穩定。其實伏倫斯基依然愛她,只是可能稍有顧慮和猶豫,但他想要和她結婚的想法並未改變。但因為安娜的執念太深,最終被那種難以滿足的慾望所折磨摧殘,不知不覺地走向了絕路。甚至直到她跳入車軌的那一刻,才清醒過來,但為時已晚!

總而言之,安娜其實代表的就是人性追求慾望的一種“極端”。開始她因為追求慾望而滿足,後來她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而滅亡。這跟好壞無關,跟善惡無關,她並非想傷害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她所做的事僅僅是一種源自於人性“慾望”的選擇。但是,生而為人,我們要想活得像個人,首先應該學會遵循人類的天理良知,要壓制住違反天理良知的慾望,否則很容易重複安娜的悲劇。儒家有“滅人慾,存天理”之說,世人往往將其誤讀為“滅掉人類的正常慾望”,認為這是不人道的異端邪說。其實“滅人慾”之“欲”,並非是指所有的慾望,而是指違背天理良知的“惡欲”、“邪欲”。當今之世,就是惡欲邪欲太盛,天理良知難存。

至於安娜的這種拋夫棄子,追求愛情的慾望,算是邪欲嗎?每個人問問自己的心中良知,就會有答案。


董鏡亮


放一篇以前的閱讀筆記,有提到對安娜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小說以安娜和列文兩個人物為線索,一邊是安娜走向悲劇的道路,一邊是列文走向光明的道路。

安娜,一個聰慧美麗的女子,有自己見解並廣泛接觸新事物,不僅深知自己的個人魅力點並能加以利用,只要她想,迷倒的人大概也是排長隊的吧。她前半生和一個沒有自己不愛的男人結婚生子,因為一場偶遇遇到弗龍斯基,偷情,掙扎,逃脫,離婚,臥軌,自此以後生活便只有甜蜜的憂傷了。誰又能夠知道呢,一次偶遇,一次對話,下半生的軌跡就已經悄然改變了。不知道後來的安娜在想起這一次相遇時,有沒有後悔呢。

她和弗龍斯基的悲劇只能說是當時社會背景所導致的吧。貴族社會不容許一個偷情離婚的女人出現在公眾場合,但是男人卻可以。弗龍斯基得到了愛情,但是男人還需要更多的社交、權利,弗龍斯基一次次的外出讓只能獨自相處的安娜一次次陷入更深的崩潰境地。最可惜的是他們沒有真正認識到當時自己的處境,以為有迴環的餘地,如果認識到了,一起到國外重新生活也未嘗不可。但世間名貴最難捨。

婚內遇到真愛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爭議最多的話題。好在在現在,大不了一紙離婚,跟了新人去。今天在看《鄉土中國》的時候,看到作者寫的一句話“離婚法稍稍寬了一些,夫婦間感情聯繫的本相,表露得就不太好看了”。可不是嗎?在古代尚沒有那麼多一生一世人的故事,在光怪陸離的今天,即便婚姻法沒有寬少許,也總有萬千種辦法達到目的。分開便分開,撕心裂肺也好,痛不欲生也好,但現在人再卻不介意分開時的醜相。

安娜的事情如果放在現在,根本不是大事。我最意外的是安娜和弗龍斯基在一起後的一次次爭吵、一次次和好,她想好要脫口而出的話,想好哪一個點要佔上風,也知道爭吵的底線是什麼,看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已經基本知道她和弗龍斯基的結局了。我是以為會有什麼更大的事情才導致他們決裂的,因為既然安娜選擇了弗龍斯基在一起就應該知道在一起後兩人的境遇好不到哪裡去,但是隻要他們兩人自己還愛著,我以為就夠了,但是摧毀愛情的往往就是一開始我們自動選擇忽略的小事。這麼聰明富有魅力的安娜,在愛情面前,同樣那麼渺小。

看過的俄國小說不是很多,此前看過《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基本都會探討死亡的問題,另外還有宗教信仰、人活著的意義,這些基本是避不開的。這些小說中總有一個人在思索人生的真諦,信仰的意義以及對死亡的思考。在《安娜》中列文就是這個人,他的人物形象很“俄羅斯小說式”。他的哥哥的生病給他帶來死亡的思考,由一開始的恐懼到後來苦苦思索再到最後的領悟,他在婚姻、勞動和自己的事業中得出信仰的平靜。

原文總有一句“死亡擁有一切的力量”。的確,不管是現實中,還是小說中,一個將死的人總是能獲得所有的諒解。安娜丈夫以為安娜快死了,於是欣欣然原諒她去照顧她,然後被自己崇高的感情所感動。但是當安娜快好了的時候,所有仇恨又理所當然回來了。只能說這描寫的很真實。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將死之人,可以原諒一個落魄之人,但是前提是他必須是將死,他必須是真落魄。所以可以想象史記裡伍子胥鞭屍是有多麼濃烈的仇恨(這個情節好像也是假的)。古人覺得以死謝罪是最大的懲罰,從這個角度來說則不然。

還記得安娜渾渾噩噩跳下去腦袋還在想著自己在幹什麼,想起身的時候轉眼就被火車碾過去了。想起楊過16年後跳下斷腸崖後大難不死,對郭襄說我已死過一回不會想著再死了。事情是很容易解決的,大不了一死,想不開的人是真真想死的,但是若是有重活一次的機會,也是毫不猶豫想活著的吧。出軌被出軌、傷害被傷害,難過的時候盡情的難過,但是別忘了世間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再看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