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呂梁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一部《呂梁英雄傳》,是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真實寫照。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與創造者,呂梁是英雄之地,正是無數的呂梁兒女開闢了新中國的新天新地,創造了山西未來的騰飛,但是今天的呂梁市卻是一個發展新區,2003年才撤地設市,是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更要命的是呂梁市由於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等原因,經濟非常落後,而其中尤其以興縣最為落後。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雖然興縣的經濟水平非常落後,但是它卻是山西版圖最大的縣,常年來,如何提高興縣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是國家與省政府關心的大事。興縣是一個革命老區,1936年,紅軍東征在次強渡入晉,抗戰期間,黑峪口更是晉綏邊區連接陝甘寧邊區重要戰略要地和儲運戰略物資的重要渡口。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興縣的紅色革命旅遊文化非常豐富,"四八"烈士紀念館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而晉綏革命紀念館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就是這麼一個流淌著紅色血液,為中國的解放與山西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縣城卻在21世紀初被列為山西省35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首。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丘陵遍佈,群山逶迤,溝壑縱橫,地形破碎,艱難的地理環境與崎嶇的地形地貌限制了興縣的發展,如何讓貧困山區的經濟與外界勾連,如何提高當地居民的勞動收入成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作為山區經濟的代表,興縣農業還是非常發達的,農作物主要以玉米、穀子、大豆為主,而且在近代化經濟進程,興縣已經形成了特色農業特產,興縣的大明綠豆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而黃豆通過山西省地方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另外像興縣的大粒葵花、軟米都是極富盛名的農產品。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興縣雖然經濟落後,但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有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旅遊,自然風景也是非常的秀美,石樓山風景區位於興縣縣城以東13-25公里處的惡虎灘鄉境內,區內峰巒疊嶂,夏秋之時林木蓊鬱,景色宜人。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隨著現代農村電商的興起,興縣可以憑藉自己的特產優勢打開電商市場的大門,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同時提高農民的勞動收入。而旅遊業的興起也註定會助興縣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如何促進興縣脫貧致富,依靠農業優勢,結合電商優勢,促進產品的銷售是重要方法,同時大力開發旅遊資源,促進當地的旅遊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為。

山西版圖最大的縣曾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之首,作為革命老區如何脫貧

我們期待興縣的騰飛,期待這個號稱山西最大版圖的縣有一天真正符合自己的定位,成為全山西“最大”的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