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區有幾個以“營門”命名的地名,如“大營門”、“小營門”、“南營門”、“北營門”、“西營門”、“營門東”等。這些“營門”當年都是軍事防禦設施,清咸豐年間,由統兵大臣僧格林沁下令修建天津城防。當時在距城裡五六里的地方挖壕築牆,以增強天津城的軍事守衛設施。
所築的圍牆,俗稱“牆子”,圍牆中間設14個“營門”(其中包括東西南北四個營門和十個偏營門);圍牆外所挖壕溝就是“牆子河”,原長18公里。
1970年因修建地鐵已填平,部分道路現名南京路。
原牆子河到海河的閘口
河北鴻順裡附近有“操場下坡”,就是清朝天津駐軍訓練士兵的操場遺址,在地勢上稍微向西傾斜成坡狀,故名。
紅橋芥園大堤到青年路一段,有“教軍場大街”,這裡是明清兩代操練軍隊的“教軍場”遺址。
另外,在天津市區邊緣還有幾處以“靶”為名的街巷,如河東區的靶檔村、靶檔道、靶檔裡等,派生於二十世紀初期英國人設立的打靶場;而南開區的靶檔道(後稱靶檔大街),還有靶檔東街等,則派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侵華日軍駐津部隊的打靶場。
後來南開靶檔街成了天津有名的“破爛市兒”。
薊縣有“王指揮莊”、“劉總兵莊”,武清有“韓指揮營”,寶坻有“王指揮莊”等以軍事長官命名的地名。
武清村鎮中有“二百戶”、“三百戶”、“四百戶”、“五百戶”、“六百戶”,一直到“九百戶”、“十百戶”等名,這是元代政府為了保護漕運安全,而設立在沿河地段的管理機構。薊縣地名也有“二百戶”、“三百戶”、“四百戶”、“五百戶”、“六百戶”,一直到“九百戶”、“十百戶”的村鎮名,這些村落形成於遼前鮮質可汗時期,當局以漢俘聚落排列序數得名。二者名同而事異。
武清“南口哨”,在遼運糧河的南岸,歷史上曾是為護衛漕糧所設的軍事哨所。
寧河東棘坨鄉有一村落叫“躲軍澱”,傳說明永樂年間,一戶董姓人家為躲逃兵役遷至此處,故名。
而南開區海光寺西的“炮臺莊”,是明崇禎十二年(1639)為防清兵在城周建造的7座炮臺遺址之一。其他6座炮臺分設在今天的馬家口、三岔口北岸、河北區窯窪南岸、紅橋區西沽、邵公莊東和雙廟街。
壯觀的炮臺和城裡的鼓樓、西北城角的鈴鐺閣(讀gǎo)並稱為“天津衛三宗寶”。
閱讀更多 津沽一頁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