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曲可能將顛覆音樂產業:下一個貝多芬會是AI嗎?

AI作曲可能將顛覆音樂產業:下一個貝多芬會是AI嗎?

1770年12月,德國波恩市平靜的一天,一個叫貝多芬的小男孩出生了。

不曾想,18、19世紀的音樂界,將會因“貝多芬”這個名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每一個偉大人物的誕生,都逃不開命運的嘲弄。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兩次打擊,然而這不僅沒有打垮他,反而促成了偉大音樂家的誕生。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貝多芬“交響樂之王”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被迫學音樂,卻年少成才

貝多芬的父親約翰·範·貝多芬是男高音歌手,兼鋼琴與唱歌教師,可是約翰資質普通,人到中年也沒有什麼成就,還終日酗酒。

於是,約翰把自己的夢想轉嫁給了兒子,開始著重培養貝多芬,一心想讓他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

孩子常有,但神童不常有。

貝多芬4歲練鋼琴,從白天到黑夜,後來為了不耽誤訓練,父親直接就不讓貝多芬上學了。

但是,從一開始貝多芬就不喜歡音樂,無奈父親逼得緊,而他又心性要強,做什麼事都要做到極致才肯罷休。

1787年,貝多芬遇到了31歲的莫扎特,這位大師對貝多芬的演奏大加讚賞。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貝多芬信心倍增,他開始喜歡上音樂,並決心做出屬於自己的音樂。

在22歲這一年,貝多芬定居維也納,開始學習作曲,可就在貝多芬意氣風發,準備在音樂界大幹一場的時候,第二個致命打擊悄然接近了。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突發性失聰,激發創作靈魂

失去聽力這件事,無論放在誰身上,這個人的一生就被毀了。

然而這對意志力超強的貝多芬來說,反而激發了深藏在他內心的鬥志。

正如哪吒大師的著名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

貝多芬在徹底失去聽力之後,創作出了《第三交響曲》,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英雄交響曲》1805年4月,貝多芬親自擔任首演的指揮,此曲一出,震驚了整個音樂界。

這部作品標誌著貝多芬的交響曲正式進入了成熟階段。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之後,貝多芬創作出了6部交響曲,其內容豐富多樣,最突出的的特點是音樂中表現出的英雄氣概和積極因素,增強了對比性和戲劇性。

貝多芬因此被賦予了“交響樂之王”的稱號。

他極大地擴展了交響音樂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題材,同時也突破了交響樂的傳統形式,讓音樂從古典主義邁進了浪漫主義的階段。

從古至今,無論是貝多芬的勵志故事,還是莫扎特的天才加持,音樂的發展都依附於偉大作曲家的誕生。

而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會給音樂創作帶來顛覆性改變的,將會是什麼呢?

答案是:AI作曲。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我和我的祖國》

近幾年,AI開始變得流行起來,從尖端科技的產業應用人工智能產品,到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家居, AI成為了新時代科技發展的新寵。

隨著AI技術的日臻完善和成熟,AI能夠作用於人類社會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音樂創作也逐步成為被AI突破的方向之一。

日前,中國平安創作了全球首部AI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為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獻禮。

《我和我的祖國》的原曲是由著名作曲家秦詠誠製作完成的。

當時中國著名詞作家張藜,對秦詠誠譜寫的《海濱音詩》愛不釋手,懇求秦詠誠再作一首相同情調旋律不同的歌曲,秦詠誠欣然同意了。

藝術家的靈光閃現是不可捉摸的,秦詠誠也不例外。

當時他坐在鋼琴面前深思,腦海中不斷回想著譜寫過的樂章,這時,秦詠誠發現有一段不同尋常的上行旋律,定格了數次,隨即他就寫出了對應的下行旋律。一下子找到主旋律的秦詠誠馬上圍繞著這段旋律,運用復調、對位和分解和絃等作曲手法,不斷地展開、變奏、昇華。

不到半小時,《我和我的祖國》曲的部分就完成了。

這部AI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在原作的基礎上,又融入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經典曲目,並且該樂曲以展現中國近現代脈絡為基礎情感路線,描繪了從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共和國曲折發展、改革開放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5個民族發展的重要歷史進程,蘊含了充沛的民族情感與豐富的時代情緒,可以讓編曲表現多種風格、凸顯時代特徵。

那麼,AI在音樂領域的創造力能有多強呢?

在分類方面,平安首先建立了龐大的歷史數據曲庫和完整的標籤化體系。給曲子的不同章節、段落、節奏都貼上不同的標籤,比如情緒、風格、主題、和聲、曲式、對位、配器、調性、調式、拍號等各類音樂元素。同時,基於人工精選數據集開發了自動標註分析系統, AI系統可實現對音樂音頻進行自動分析。

其次,在節奏、和聲、織體、配器等方面建立了專家變奏規則庫。這個規則庫可以通過和聲約束、對位約束、曲式結構約束等來約束AI,使得最終的成品更接近於當代交響樂審美。

接下來,運用平安首創的AVM自動變奏模型,再使用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的聯合方案,經過了超過一個月的模型訓練,最終讓AI初步學會了變奏手法和人類的作曲邏輯。

在整個AI編曲項目的過程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創作中,最大的難點是——

如何設計出可以表達對祖國濃厚情感的故事脈絡、並且能夠用音樂語言表達出來,同時還要保存《我與我的祖國》原曲的元素,基於此進行變奏,表現多種風格、凸顯時代特徵,乃至成為經典作品。

但是最終依靠不懈的努力,對難點的

一一突破,不僅研發出了行業排名前列的技術,還對音樂產業起到了開拓發展空間的積極作用。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讓更多人成為“作曲家”

從古至今,人們對音樂的創作和突破,正在逼近人類極限,無論是西方作曲大師,還是國內的優秀音樂家,一直以來,都是他們在維持著音樂的創新和發展。然而,單靠人類的才思與祖先留下的音樂積澱,是很難讓音樂發展有質的飛躍。

AI的出現將打破僵局,為音樂創作和發展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音樂情感的表達方面,音樂是一種“二級信息”,作為情緒語言的一種,人類能感受到超越音樂本身所表達的內容,這種敏感纖細的表達與感受,可以在AI技術的幫助下提升音樂闡述內容的豐富度。

在音樂的創作層面,AI作曲極大提高了創作效率。

在音樂人工智能發展研討會上,專家表示,音樂是一種有規律的排列,有長時程和短時程的規律。AI就是根據這些特點設計層次化模型,通過大數據深度學習訓練,模型就可以自動產生類似人類作曲家作出的曲子。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AI作曲的誕生大幅降低了作曲的門檻,幫助更多人加入到音樂創作中,不僅提高了音樂的創作效率,擴大了享受音樂創作的普及面,同時也豐富了創作音樂的類型。

對於職業作曲家來說,則會給予音樂創作者更多靈感及可能性,這些都會讓音樂創作的多元化以及多樣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對於普通人來說,人人都可作曲,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音樂審美和大眾的音樂鑑賞能力,音樂教育也會隨之帶動發展。

這是人類第一次將AI在真正意義上與音樂結合,並通過AI學習分析輸出了——集冼星海、秦詠誠等大家之長,符合當代編曲美感,又融入了包含祖國曆史進程故事脈絡和對祖國具有強烈熱愛和濃烈情感的作品。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可以說,這個作品的誕生在人類人工智能發展史和音樂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個作品的圓滿完成,並不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只是機器人會寫歌了”,更標誌了AI進一步進入人類的精神生活,為未來人類情感生活的精彩紛呈打開了更大的天窗。

中國平安打造的全球首部AI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在AI藝術探索方面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同時也使我們深信AI音樂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本文參考來源

[1].搜狗百科 貝多芬

[3].《先鋒派實驗音樂之涅槃--基於算法的頻譜作曲技法研究》 吳粵北 上海音樂學院

[4].《我和我的祖國》的幕後故事 張小芳 黨史縱橫

[5].《人民的知音》 傅庚辰 人民日報

[6].【中華網 財經】

https://finance.china.com/news/11173316/20190717/36628688_1.html

*如果對內容版權問題有所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AI作曲可能将颠覆音乐产业:下一个贝多芬会是AI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