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入秋之后,人们以吃螃蟹为盛事。最近这几年,各大卖场里的“阳澄湖大闸蟹”越卖越贵,却又泛滥成灾。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上述问题是吃货们要解决的事情,我们今天,来看看“青藤”徐渭的蟹画,然后再看看声称要做“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的蟹画。

山水有相逢,后继有人乎?

青藤之蟹


论蟹画,一般广为人知的是青藤徐渭的《黄甲图》,不过,笔者以为,徐渭的另外一张颇值得先睹一下。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所谓“郭索”,蟹行之音的意思。清人谭嗣同《菊花石秋影砚铭》有句:“郭索郭索,墨声如昨。”自注:“池有半蟹,其半掩於叶,名之曰秋影。”这位烈士,文情也是很赞的。当然,文人士大夫,历来喜欢的是林逋的句子:欧阳修说:“处士林逋居於杭州西湖之孤山。逋工笔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輈’,颇为士大夫所称。”

此画中,青藤徐渭自题:“郭郭索索何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如何解读,个人有个人的感受吧。

再来看徐渭最为有名的《黄甲图》: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看看局部放大,酣畅淋漓的大胆墨色,硕大的荷叶,却是离人心上无法排遣的秋凉之愁。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螃蟹落笔成形,高度概括却又生猛鲜活。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青藤的字,自题诗云:“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关于这个“珠”字有争议,有论者云应该是“铢”字,按下不表。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有人在此画中读出了徐渭愤世嫉俗的嘲讽之意,有人读出了青藤遗世独立的傲骨之心。作为一幅画蟹的画,它成为了中国画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更是徐渭画艺才情的典范之作。

白石的蟹


近现代画家齐白石,极力推崇徐渭。

齐白石曾言,“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求为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予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甚至还说:“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意思是,甘做门下走狗,拜师学艺。

齐白石如此心仪徐渭,也画过很多的蟹图。我们来看看,白石老人学青藤,到底学了几何?会了几分?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青藤的螃蟹,郭郭索索,白石能吃得下吗?



以上选取了三幅齐白石晚年的蟹图。大家可以对比这看看,青藤之蟹与白石之蟹,有何不同?

比对,总是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比对中,看传承、看扬弃、见分晓。

关于笔墨之事,青藤徐渭曾说: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他的画,确实是很难看到师法所在的,纯出己意、信手拈来,都是自家东西。

我们或可在辨读中分析技法,摹取学习,但是内心的气质、态度,或者说气格、人格,却是学不来的。

即使声名如齐白石之大者,在徐渭的门下,纵使“求为君磨墨理纸”,恐怕青藤也是会断然“不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