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作者 | 一味清歡

最近,“謝娜取代董卿主持《我要上春晚》”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有網友不禁產生疑問:董卿是要退出央視了嗎?

但很快這疑問就被推翻,因為最近央視推出了一檔新的綜藝節目,叫《故事裡的中國》,由董卿擔當主持人。

根據豆瓣介紹,《故事裡的中國》,“不僅演繹經典,更由主持人董卿邀請故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登臺講述,深入挖掘經典背後的真實過往,甚至是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從介紹來看,《故事裡的中國》是一檔有深度、有家國情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節目,由知識淵博、優雅知性的董卿擔任主持人,再合適不過。

董卿果然也不負眾望,憑藉豐富淵博的學識和富有感情的話語,將節目主持得有聲有色。目前,節目僅播出2期,豆瓣評分就已高達8.5分。

“優秀”二字,在董卿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1973年11月17日,董卿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安徽淮北工作,小董卿不得不跟隨父母去安徽上小學。

在董卿的記憶裡,從小學到中學畢業的這段時間,充滿了痛苦和眼淚。

作為家裡的獨生女,董卿沒享受到家裡的寵愛,反而時刻都生活在父親的嚴苛教育下。

父親對董卿要求十分嚴格,要求她學習好,課餘時間看書、抄書、背書,每天早上跑1000米,不準浪費時間在穿衣打扮上,還要分擔家裡的家務,寒暑假去打零工。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在父親的“魔鬼式”教育下,董卿滿腹委屈,對父親充滿了怨言,但與此同時,她又收穫了受益終身的淵博知識與強大內心。

多年後,在回憶這段時光時,董卿完全理解了父親的苦心,並認同了他的教育方式,說如果沒有父親這樣嚴格地要求她,就沒有現在的她。

1991年,董卿考入浙江藝術學院表演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浙江省話劇團。1994年,董卿陪一個朋友去考浙江電視臺,沒想到竟意外被錄取,成為浙江電視臺主持人。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在浙江電視臺兩年間,董卿的生活多彩又充實,最忙的時候,她兼職導演、主持、撰稿、剪帶,一人幹幾個人的活兒。

雖然很忙碌,但董卿卻十分享受忙碌且充實的狀態。那時,董卿骨子裡女強人的性格就已初見端倪。

隨後,父親從報紙上看到東方電視臺向全國招聘的消息,便鼓勵董卿去報名,沒想到命運再一次眷顧了她,她最終成功進入東方電視臺。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進入東方電視臺後,由於是新人,董卿沒有節目可做,一下子閒了下來,於是她就去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邊工作邊上學。

但金子總會發光,1998年,董卿受邀主持新節目《相約星期六》,她那清新自然的主持風格,讓觀眾很快就喜歡上了她,她開始小有名氣。

後來上海衛視成立,董卿為了追尋更大的舞臺,毅然放棄了已有的位置,在新頻道重新做起。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一開始,董卿的才能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閒的時間又變多了起來,她失落、彷徨。為了沉澱下來,她在家裡讀古典文化,並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攻讀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或許上天對優秀且努力的人都是偏愛的,上海衛視的改革逐漸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董卿突然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檔節目。

2000年,董卿受邀主持上海—悉尼雙向傳送音樂會,憑藉熟稔的英語和大氣的風格,一舉奪得2001年中國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這次獲獎,也給董卿帶來新的機會。2002年,一位“金話筒”的評委邀請她加盟央視西部頻道《魅力12》,她考慮再三後,答應了。

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東部的姑娘,董卿對西部的印象還很模糊,更別提西部的文化、習俗等。為了瞭解西部,使工作更順利,董卿查了大量的資料,做了很多功課。

在進入央視的前兩年,董卿主持了130多場晚會和文娛節目,大氣沉穩的風格不僅讓觀眾喜歡上了她,還讓央視綜藝頻道向她遞來橄欖枝,她毫不猶豫就接了過來。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而更大的機會還在等著她,2004年的一天深夜,董卿正在新家打掃衛生,突然接到央視頻道總監郎昆的電話,邀請她主持2005年春晚。她特別淡定地掛了電話,但卻在掛完電話後,拿著掃把在房間裡高興地轉圈。

或許那時的董卿還沒想到,在以後的13年,她都會站在春晚舞臺中央,陪伴全國人民度過除夕,並在一檔檔節目和一場場晚會的磨鍊中,形成愈加成熟大氣的主持風格,成為觀眾心中最好的主持人之一。

可在主持了10年春晚後,董卿卻迷茫了,這個舞臺不會永遠屬於她,她總有一天要退出,到時候她該怎麼辦?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經過深思熟慮後,董卿決定暫停工作一年,於2014年4月,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南加州大學進修。

這一年,董卿的生活全部被瑣事所填滿,但她卻有時間好好思考人生和未來。她發現主持已經限定了她的發展,必須做點什麼來尋求成長。她心裡有隱隱約約的想法,卻並不明晰。

這想法在2016年變得愈加清晰,董卿決定做一個從前不曾有過的嘗試——當製作人,於是,她將自己的想法寫成策劃案,交到臺裡,後來她就成了《朗讀者》的製作人和主持人。

《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看過《朗讀者》的人,沒有不喜歡董卿的,她的淵博、知性、努力、執著、優雅,都深深地打動著觀眾,許多觀眾甚至覺得董卿的這些特質,讓她美到了骨子裡。

從浙江、上海到北京,從浙江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到華東師範大學,從話劇團演員、主持人到製作人,董卿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尋求成長,最終變得愈加優秀和強大,成為許多人仰望的偶像。

董卿說:“我們最好永遠都不要長大,我們最好永遠都在成長的過程中。這是最最美好的一種狀態。”

抓住一切機會成長,不斷向前邁進,成就了董卿光輝璀璨的一生。

我相信,從董卿從不放棄成長的性格來看,《朗讀者》製作人,絕不是她的終點站,未來董卿將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