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第一節安排體育課

寄語:我心中的學校應該是教室裡傳來書聲琅琅,教學樓上空迴盪歌聲嘹亮,操場上孩子們盡情奔跑的,所有的天性在這裡盡情舒展釋放,心之所依在我學堂,情之所歸在我學校。

早上第一節安排體育課

01

一、緣起——教室裡的空座位

因為先到北校區參加會議,今天我八點五十分才踏進學校本部的大門。

“校長好,校長好……”迎面是一張張汗涔涔的笑臉向我問好。

“孩子們,累不累?”“不累不累……”“喜歡零點體育嗎”“喜歡……”幾乎是異口同聲,髮絲間都是汗水的孩子搶著回答。

目送著一張張經過運動洗禮的、紅暈猶在的笑臉,思緒回到了兩年前的冬天,連續一週我巡視班級的時候發現,幾乎每個班級每天都會有孩子缺課,記錄本上幾乎都是相同的原因——感冒。起初,我想也許是久未下雪的緣故。一天的工作結束後,照例在操場上跑步,猛然停下腳步,一個念頭冒出來——孩子們感冒是缺乏鍛鍊;同時,我也想到我做班主任時和孩子們一同跑步,這是我當班主任一直堅持的事情,那時候的我和孩子們都極少生病;而且,如今有的孩子要麼瘦如豆芽,要麼胖如小熊,於是各種疾病自然找上門來,這樣體質的孩子未來如何建設祖國呢。這一晚,我輾轉反側一夜未眠,我在思索麵向未來的教育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是基礎,核心素養、“五育”並舉體育是前提,我也在思索如何引導孩子們強身健體,讓孩子們有充沛的精力學習的問題,用體育錘鍊品質實現育人目標……

第二天(2017年5月9日)東方未白,一個決定已然形成:在學校推廣實施“零點體育”。我開始了科研準備尋找科研依據,立即召集相關領導及體育教師開會,讓課程研發中心主任金術超詳細的向大家推薦了美國的“零點體育”。大家認為校長重視體育是好事,但是家長質疑怎麼辦,學生的安全問題怎麼辦,第一節就上體育課效果會怎麼樣,以及如何實施等細節……這也是我一直思索過的問題,針對大家的疑問,我也提出一個問題“今天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最終大家達成一致——“零點體育”有科學依據,勢在必行。今天想來,我那時說服大家的無非是從辦學理念出發,實施“負責任的”“舒展生命的”教育,即對孩子的體質負責,對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讓孩子盡情地舒展生命。

早上第一節安排體育課

02

二、踐行——“改變體育課型,試行零點體育”

京城五月鮮花競放的時候,我們的“零點體育”開始實施。從那時起,藉助開發區體育中心的場地,小學部一年級9個班每天的第一節課都是體育課。體育組的老師們全體行動,進行足球、籃球、軟式排球、繩梯、健美操、武術、踢毽子、跳皮筋、跳繩9項體育課程,每個班每兩週輪流一次。也是從那時起,清晨的校園熱鬧起來。足球場上,一群孩子邊踢球邊討論著技法;整齊的軟式排球前,幾個男孩有序地發球;踢毽子的孩子,左踢右拐不亦樂乎……不時傳來吶喊聲、歡笑聲,運動中的孩子從頭到腳都充滿著喜悅。

體育課的時間改了,體育課的授課內容改了,但是初衷依舊。

經過一段時間的嚴密監測和嚴謹操作之後,我們的學生有了很大的變化:運動興趣漸濃,有了堅持運動的自覺性,甚至會自主安排飲食,有的孩子開始主動要求喝牛奶;其他學科的老師一致表示孩子們的課堂注意力有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運動中彼此幫助,互相關心,更加團結;老師們還發現:運動越多的孩子,學習成績也越好。其實早在內帕維爾高中零點體育課開展之後,相關科學家就曾跟蹤調查和科學研究相佐證,此後“運動有助於學習”的理念漸漸深入人心。體育的課型改變了,核心不會變,我們願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康的體、智慧的腦、溫暖的心。

儘管我們的嘗試源於既有的經驗和做法,只要能夠讓孩子們受益,我們願意在繼承中創新,在摸索中前進。例如從受學校教育的起始年級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剛剛離開幼兒園的環境,受學校正統教育的影響比較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有愛跳愛跑的天性,多增加孩子的體育運動量,不是耽誤了學習,而是順應了天性,同時也是在為更好地更有效地學習打下基礎,為孩子們今後的健康體魄打下堅實的基礎。既能讓孩子開心、健康,又能讓孩子精力充沛,這正是我們的追求。

早上第一節安排體育課

03

三、所得——孩子的喜歡,家長的支持

孩子們每天清晨的一句“零點體育,跑起來”,足見孩子們對運動的喜歡;每次運動後亮晶晶的汗珠、紅撲撲的笑臉,運動後每節課上專注的眼神,都讓老師欣慰。孩子的喜歡,正是我們的期待,我們知道運動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收穫無限。

零點體育從開始到今天一致得到家長的支持。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睡懶覺了,主動喝水喝牛奶了,放學不拿著手機不放而是要求下樓踢毽跳繩打球了,自覺性強了,比以前更開心更健康更有自信了,聽課更專心了,解決難題挑戰困難的信心也提升了。一年下來,我的學生們近視率、肥胖率、肺活量都有了很大改善。家長們由衷希望我們能堅持下去,並表示他們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欣慰之餘,我深知體育之表是強身健體,而體育之裡是一種精神。誠如孩子所得,亦如家長所見,運動的習慣獲益的是孩子的身體,而勇攀高峰的精神將豐盈孩子的全世界。

作為校長,作為一個堅持跑步的老師,我希望我的老師們每天運動一小時,樂觀向上,向美前行,愉悅地工作,幸福地生活;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在運動中養成優秀的習慣,締造完美的品質,健康快樂每一天,幸福人生一輩子。

早上第一節安排體育課

什麼是“零點體育課”

在內帕維爾高中,每天7點到7點40分,第一節課上課前,先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鍛鍊,體育課上完,再上一天中最難的一堂課。

而且這個體育課的精髓在於,它傳授的是健身之道而不是運動項目。學生們在瞭解他們身體如何運作的同時,也會培養健康的習慣和興趣愛好。通過指導孩子們如何監測和保持自身的健康,體育課將令他們受益終生。

零點體育課的成效之二:提高學習能力

TIMSS項目是為了比較世界各國學生知識水平而設計的一種測試,內帕維爾的學生在這個考試中取得了傑出的成績。1999年,38個國家的23萬名學生參加了TIMSS考試,其中美國學生有5.9萬人。內帕維爾203學區也獨立註冊了TIMSS考試。結果,在TIMSS的科學測試部分,內帕維爾的學生第一個完成考試,203學區獲得了世界第一,學習能力得到了全球化的肯定。

零點體育課的成效之三:運動越多,成績越好

在過去的五年,美國加州教育部(CDE)把標準考試的分數和體能測試的記錄分數關聯在一起,結果發現,體能成績好的學生考試成績也同樣好。在2001年研究中,體能好的學生成績是體能差的學生的兩倍。在具體分析學習成績後,專家組發現,體育活動對記憶力、注意力和課堂行為都有積極的影響,從而使學生的整體課堂成績得到提升。

零點體育課的成效之四:凝聚注意力

神經生理學家查爾斯.希爾曼的研究同樣顯示出了體能和學習之間的關聯性。他發現,更好的體能等於更好的注意力。希爾曼挑選了40個學生組成小組。他評估了他們的注意力、工作記憶以及處理信息的速度。腦電圖顯示,體能好的學生大腦更活躍,他們的注意力加工能力大大高於體能差的學生,從而能夠更完整的完成任務。

零點體育課的成效之五:社交潤滑劑

體育課還對提升學生的社交技巧,提高他們的自尊心有著顯著的作用。不用特意被安排到某個技能班上,學生們就能在良性的環境下練習如何與人交談和互動。運動起到社交潤滑劑的作用,緩解了焦慮的情緒;它讓我們的大腦做好準備,並建立起這種經歷的記憶神經迴路,讓人能夠更快的融入社交氛圍當中。

在“零點體育課”這個項目中,體育老師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們選擇他們喜歡的運動類型,“盡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是這些老師的信條之一。恰恰是這樣一種寬容自由的氛圍,讓學生們開始喜歡體育課,能夠在整個中學期間沉浸其中,進而形成了影響這些孩子們一生的生活習慣。

學習零點體育課

這並不是老式的標準體育課,而是零點體育課,它是由一群特立獨行的體育老師進行的一系列教育實驗中最大的一個項目。這群體育老師不但讓美國內珀維爾203學區的1.9萬名學生成了全美國最健康的學生,而且還讓他們成了最聰明的學生。零點體育課的目的是希望確定,上文化課之前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是否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

最新的研究也支持這種觀點。研究表明,身體的活動能引發生物學上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可以促進大腦細胞彼此間的連接。如果大腦要學習,那麼就必須建立這些連接,而且這些連接還反映了大腦應對各種困難的基本能力。越來越多的神經學家發現了這個過程,因此對這個過程的瞭解也就越來越清楚: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建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大腦能夠做好準備、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學習。有氧運動可產生明顯的調節作用:調整可能已經失衡的系統,同時優化那些還未失衡的系統—對任何想要發揮出自己全部潛能的人而言,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

參加零點體育課的學生都是新生中的積極志願者。按學校規定,為了幫助新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達到標準,新生要上一門讀寫能力課。而零點體育課上學生們的運動強度要高於本校其他上體育課的學生。按要求,這些學生的心率要保持在其最大心率的80%到90%之間。鄧肯說:“實際上我們所做的,是嘗試通過嚴格的體育鍛煉來讓學生做好學習的準備。實際上就是增強他們的意識狀態後,再把他們送入課堂。”

成為鄧肯先生的實驗對象,學生們的感受如何呢?“我覺得挺好!”米歇爾說,“除了要早起床、滿身大汗和狼狽不雅之外,我覺得一整天都更清醒了。我的意思是,去年我從早到晚都是迷迷糊糊的。”

除了改善情緒之外,事實還將證明,米歇爾的閱讀能力也有了提高,而零點體育課的其他同學們也是如此:到上半學期結束時,他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了17%;與之相比,喜歡睡覺以及參加標準體育課的學生們,他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了10.7%。

對於此事,學校管理層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於是他們把零點體育課更名為“學習準備型體育課,並作為全校新生每天的第一節課,並還在繼續,所有上讀寫能力課的學生被分成兩個班:一個班的讀寫能力課安排在第二節課上,那時學生們還能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效果;而另一個班則被安排在第八節課上。正如人們所料,第二節上讀寫能力課的學生學習效果最佳。這項實驗不僅適用於那些需要提高閱讀分數的新生們,還向老師提出建議,將所有學生把最難的學科安排在體育課之後,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鍛煉的有效影響。”

通過上面的資料論證,聯想到體能中心的學員,據調查經常體能訓練的學員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到目前還沒有因為體能訓練而影響學習,學員成績下滑的呢。所以科學的運動勢必會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專注能力。

讓運動陪伴孩子一生,對於孩子將會終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