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脫鉤跑魚?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中鉤的魚一條也別想跑

每個釣魚人都遇到過脫鉤跑魚的現象,只不過大家脫鉤跑魚的幾率不一樣。或許有些釣友不太重視這點,總覺得跑了就跑了,大不了再釣上來就是了,但你別忘了,脫鉤跑魚可是很容易驚窩的。哪怕你的魚情再好,連續的幾次脫鉤跑魚也會讓你窩子裡的魚跑得乾乾淨淨的。再說了,咱們總會覺得跑掉的那條魚是最大的,你也不想留下這個遺憾,對吧。但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找到原因所在,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大致就出在這幾點上:

總是脫鉤跑魚?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中鉤的魚一條也別想跑

一,魚鉤和魚情不匹配

魚鉤作為和魚直接接觸的一個環節,對中魚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魚鉤太大,那麼餌團也會相應的變大。雖說大鉤有利於中大魚,但如果窩子裡全是小魚或者魚鉤太大的時候,那就悲劇了。魚嘴根本沒辦法把餌料吸入嘴裡,或者只吸到嘴巴邊上,雖然有動作但提竿要麼是空軍要麼就脫鉤。同樣魚鉤太小也容易脫鉤,因為很容易被吸得很深,但魚嘴裡都是軟肉,魚鉤又小,很容易出現刺得不深而跑魚。在一個就是鉤型了,有的魚鉤的鉤尖是內彎的(比如說伊勢尼),雖說能夠有效防止跑魚,但同樣對我們刺魚也有了一定的阻礙。

總是脫鉤跑魚?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中鉤的魚一條也別想跑

二,調釣和魚情不匹配

調釣是個靈活度相當高的環節,可以靈一點也可以鈍一點。當調得比較靈的時候,信號會出現得比較繁雜,假信號多,對我們抓口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尤其是碰到魚情特別好,水裡的魚甚至都有搶食的情況出現的時候,釣靈簡直就是災難。比如說釣魚時遇到一大群鯽魚搶食,但是你這會兒有釣得比較靈,就很容易出現雜亂信號,提竿難免出現失誤,連續幾次失誤之後難免驚窩。

但是釣得太鈍呢?也不行,信號出現延遲,提竿時間太晚,魚兒都已經吐鉤或者處於吐鉤的邊緣,那麼經常出現空竿和脫鉤也就很正常了。尤其是釣得太鈍的時候,信號也比較弱,很容易忽略一些小動作錯過中魚的機會。

總是脫鉤跑魚?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中鉤的魚一條也別想跑

三,刺魚太用力

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都習慣性的用很大力氣,感覺水裡全是十幾斤的大魚一樣。先不說別的,當年在用力提竿的一瞬間,產生的力氣可能就會讓你的子線承受不了,只要魚稍微大一點,就是切線的結局,然後這個窩子算是被你親手毀掉了。還有些魚的嘴唇比較薄,比如說翹嘴,鯽魚之類的,提竿力氣大了就直接掛個魚嘴上來,自然會脫鉤。哪怕是嘴唇比較厚實的鯉魚,你提竿力氣太大了也會給它們造成極大的痛感,它們掙扎的力度也會更大,切線脫鉤的幾率自然更大。路人甲建議有這種習慣的釣友,先改改習慣,提竿時讓鉛墜不出水面最好。

總是脫鉤跑魚?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中鉤的魚一條也別想跑

四,餌料和魚情不符合

魚口好不好很大程度是看餌料的味型和狀態的。很多釣友都在奇怪為啥自己釣魚時浮漂的動作總是有氣無力的,怎麼調整線組和調釣都沒用,其實很可能就是餌料的原因。比如說水裡的魚不喜歡這種味型,除非它肚子很餓,不然吃餌時肯定是慢吞吞的,小口吞食,浮漂的動作自然也是有氣無力。餌料狀態也是一樣,比如說寒潮來了降溫,魚兒活躍度受到很大影響,但是餌料卻很硬,很黏,魚兒想吸入嘴裡都沒那個力氣。即使再想吃,可它就是吃不進去,這時候你抓再小的口也無濟於事,要麼是空竿要麼是掛到一點點然後跑魚。

總是脫鉤跑魚?這4個細節調整一下,中鉤的魚一條也別想跑

​最後:脫鉤跑魚是個很常見的事情,但絕不能忽視,有時候一開始魚情很好,但是釣了幾條卻停口,很可能就是中途提竿跑魚過於頻繁造成的。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魚鉤的選擇和調釣的問題,在氣候比較異常的時候才會出現餌料的問題。至於提竿的習慣那是最容易改的,實在不行就換個軟竿來緩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