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你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小北和陳念,名字很喜歡,尤其是陳念,舊日的念想,這是我第一個想到的。

年少的你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一開始看,我的感受是認為兩個人互為救贖,後來再看,感覺又不太一樣,覺得:其實,陳念才是把小北從看不見前路的黑暗中,拉扯出來的那個人啊。

小北說,陳念是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人,對於早已看透成年人的世界“不是欺負別人,就是被別人欺負”的小北來說,陳念就像是一道光,乾淨得讓他覺得不容有一點欺辱,任何人都不可以,小北這樣的人,認準了一個人,就會一直守護下去,用心,用命。

千璽的流淚,都是默默的,看得出來,他很走心。

年少的你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電影中兩個地方最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小北替陳念推頭的時候,還有一個就是他俯身親吻陳唸的時候。無聲的眼淚,讓我讀出了太多的深情,那一刻,能感受得到,看到受委屈的陳念,小北比他自己捱打還要痛心,從他的眼神裡,讀懂了心理的起伏,這裡必須要為千璽點贊,十幾歲的少年啊,我想不用等到他28歲,就可以成為一個有所成就的好演員了。

陳唸的哭戲,也很出彩,感覺貢獻了周冬雨有史以來最好的演技,很自然,尤其是給媽媽打電話的那一幕,拼命控制傷心,不想讓媽媽擔心,還問媽媽留夠錢了嗎?陳唸的身後,不是空無一人,可正是如此,她才更不能倒下。

在審訊室裡,陳念和小北的默契,讓我覺得很難得,太懂對方心裡的想法了,才能達到那樣的默契,可就是因為太懂了,才讓我的心更疼了,生疼。在這樣的情形下,用事實見證了彼此的默契,一念之差,就有可能從此再也見不到了,這是怎樣的糾結啊。

年少的你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陳唸的那一巴掌,扇在小北臉上,其實更是打在了她自己心裡。

後來,陳念去看望小北,兩個人沒有說話,看著對方笑,含淚地笑,原本孤單的兩個人,第一次把彼此的心貼得這麼近,這一幕,拍得很高級。

兩個人的緣分,從陳念最開始決定掏手機報警的一瞬間,就已經註定了,小北從她的舉動裡,就鑑別出了陳唸的善良,沒有被善意對待過的人,最能甄別善良。陳念被逼迫親吻小北,那個吻,其實已經印在了小北心裡。

他們,是命運註定要相遇的人。

年少的你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其實,一開始想把題目起成“北之陳念”的,可想了想,又覺得不對,陳念,是小北一生的惦念,與新舊無關。

警官說的那句話“你我都不會,可他們是少年啊。”少年之心,可貴在:愛恨都很坦蕩。不像成年後的我們,顧慮得太多了。

兩個人都像一場春風,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