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大家好!我是攝影J先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買個單反、微單越來越容易了。拿到機器後總想著外出給親戚朋友拍照。在行動之前我有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Let`s go!


和被攝對象溝通

拍攝前要溝通,把你的計劃告訴人家;拍攝中要溝通,隨時調整模特姿態;拍攝後要溝通,詢問對方對後期的需求。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溝通的原因是要保證拍攝的效果,還有就是要關注對方的感受。誰不希望拍攝過程是愉快而輕鬆的呢?從某種意義上講溝通幾乎和拍攝過程同樣重要。

考慮天氣情況

北方的天氣冷了,出門拍照一定要穿秋褲了。(哈哈!開玩笑的,說正題)

提前個一兩天查看一下天氣情況,有陽光還被薄雲遮住是最好的狀態,那是天然的柔光布。陰天拍照效果對比不強烈,適合拍出柔和的感覺。如果陽光強烈就要考慮補光或者多把模特定位在陰影裡的位置。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如果因為忽略天氣而不能順利拍攝,下回可能不那麼好約了。

選擇正確的時間段

早上和傍晚有著又柔又暖的陽光,這是最適合拍照的兩個時間段。通常我建議傍晚去拍照,畢竟沒有多少人願意起大早。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可以約在中午先吃午飯,順便在核對一下拍攝細節,飯後可以在室內拍照或者把這段時間用在路程上。

按快門前先分析光線

攝影是光的藝術,養成分析光線的習慣對攝影師是非常重要的。每次變換場景都要分析光線,這對調整模特姿態,選擇拍攝角度都很重要。

畫面不要截在關節處

畫面的邊緣截止在人物的關節處是十分尷尬的,視覺上給人殘缺的印象。向上或向下移動一下都是可以接受的。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變換角度

模特要移動,拍攝者也要移動。垂直或水平的位置變換可能會帶來人們平時不常用到的視角,避免拍出的照片千篇一律。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正確選擇焦段

通常認為廣角鏡頭適合拍帶有環境的場景;中焦拍攝人物為主的畫面;長焦適合拍攝特寫。我個人認為也不那麼絕對。可以先按照普遍的認知拍攝,再進行嘗試和突破,不要被限制所謂的規則裡,能拍出你想要的效果的就是正確的焦段。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弱光條件下臉面向光源

路燈、櫥窗、霓虹燈等弱光就把臉朝向光源,否則臉會淹沒在陰影裡。即使僅有一點光線也要先滿足面部的需求。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正確的設置光圈

拍攝人像用大光圈是很多人的認知,這樣背景的虛化效果很明顯,能很好的突出了人物。但最大光圈不是最佳光圈,在最大光圈的基礎上縮小兩檔在看看效果。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焦點放在眼睛上

很多朋友拍人像的時候喜歡用淺景深來獲得好的虛化效果,在景深很淺的情況下焦點務必對在眼睛上。稍有偏移眼睛就虛了,整張照片也就失敗了。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按快門不要等

如果模特保持一個表情超過3秒就會從自然變成尷尬,所以不要猶豫,在表情和姿態都到位的時候果斷按下快門。用連拍來做保障也是很好的方法。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抓拍更自然的瞬間

不一定非得擺拍,那對於非專業的模特來說還是挺難的,讓她(他)動起來,抓拍自然的瞬間。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巧用道具

手裡有道具就有了事情可做,擺姿態也有了想法。比起空著手難度低而且更有自信也更自然。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把機頂閃光燈拿下來

如果你有一個機頂閃光燈,記得不要直接對著模特補光。“直閃不如不閃”是攝影人的共識,朝著其他方向閃用反射回來的光線給模特補光,或者再添置一個引閃器。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帶塊反光板

帶塊反光板,把光線反射在暗影的部分可以降低光比,使面部柔和起來。當然這需要另外多一個助手。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如果光線角度合適,牆壁、玻璃甚至地面都可以反射光線,跟反光板的作用一樣。

保存RAW文件

存儲卡有空間就把JPG和RAW格式都存著,雖然文件大一些但做後期的時候可調節空間非常大,有事甚至能挽救很多原本要作廢的照片。

戶外拍攝人像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好了就到這裡吧,我是J先生,與您分享有關攝影的一切。歡迎大家轉、贊、評。

有想法就告訴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