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平安、浙商...銀行掀起區塊鏈軍備競賽

昨天,領導人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在區塊鏈這場軍備競賽中,銀行業也在大力佈局。

自2019年2月《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實施以來,網信辦先後公佈了兩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合計一共500多個服務備案。為什麼要備案?根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其對外提供服務的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顯著位置標明其備案編號。

輕金融統計發現,一共有6家銀行公佈了14個區塊鏈服務,在500多個備案服務產品中,銀行業整體的佔比非常低。大行的備案數量,與BATJ相比也要少很多。

從涉及銀行來說,國有大行中僅有1家為工行、股份行有2家(平安銀行與浙商銀行)、城商行有1家(江蘇銀行)、民營銀行有2家(微眾銀行和蘇寧銀行)。

具體情況可以看輕金融整理的清單:

工行、平安、浙商...銀行掀起區塊鏈軍備競賽

當然,這並非銀行沒有對區塊鏈進行大力研究與佈局,而只是銀行區塊鏈應用的冰山一角。這些備案產品都具體應用於哪些領域?銀行業整體在區塊鏈領域還進行了哪些佈局與應用?

一、6家備案銀行拆解

(一)、工行

作為備案的唯一大行,工行備案了工銀璽鏈區塊鏈服務和中國工商銀行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

據輕金融瞭解,“工銀璽鏈”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底層,實現了對雄安雲平臺各銀行節點的對接工作。具體來看,工行已經構建了包括區塊鏈平臺在內的七大新技術創新平臺,其中多是自主研發、業內首創。

從區塊鏈平臺來看,工行打造了行業領先的、集區塊鏈基礎服務、一站式組網運維、金融級安全為一體的企業級區塊鏈技術平臺,實現了跨機構系統快速對接和信息安全存儲;

此外,在雄安新區,管委會啟動運行的雄安徵遷安置資金管理區塊鏈平臺,也應用了工行的區塊鏈技術,實現徵遷原始檔案和資金穿透式撥付的全流程鏈上管理。工行在雄安的金融科技落地還有很多,例如,拓寬“區塊鏈+”平臺,其研發的工程資金管理系統已用於雄安集團及其子公司的大部分項目。

另一個值得提到的案例,是工商銀行與貴州省政府聯合共建的“脫貧攻堅基金區塊鏈”。通過銀行金融服務鏈和政府扶貧資金行政審批鏈的跨鏈整合和信息互信,聯合創新共建了一個服務於精準扶貧的區塊鏈平臺,實現了扶貧資金管理中的“透明”和“精準”。

詳見輕金融此前文章:工行金融科技佈局首度曝光!

(二)、平安銀行

平安銀行備案了SAS 區塊鏈平臺和區塊鏈投票表決

SAS 區塊鏈平臺的前身,是平安銀行2017年保理雲平臺的基礎上上線的“平安易貝”,針對特定供應鏈內供銷企業提供應收資產管理及交易,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2017年底,更名為“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簡稱SAS)平臺”。

SAS平臺全量應用“平安區塊鏈”四大核心技術,建立多方互信機制,穿透管理底層資產;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對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實施智能核驗和持續監測。

工行、平安、浙商...銀行掀起區塊鏈軍備競賽

(SAS業務模式示意圖)

平安銀行在2019年半年報中還提到,不斷豐富區塊鏈應用場景,為供應鏈金融、電子政務、扶貧等業務領域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

(三)、浙商銀行

浙商銀行在2019年3月一口氣備案了浙商銀行同有益平臺、浙商銀行個人理財產品轉讓平臺、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倉單通、浙商銀行場外交易平臺等5大平臺;

根據浙商銀行微訊,這5大平臺的應用,小至客戶間相互轉讓一筆理財,大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被廣泛應用到金融服務中。

NO.1應收款鏈平臺

這是浙商銀行“企業流動性服務”三大平臺之一。採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模式,盤活了原本流動性較差的應收賬款資產,為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成員單位、上下游企業等提供拓展了創新型融資渠道。

詳情可見輕金融以往文章:浙商銀行另闢蹊徑!力推三大平臺幫企業降成本

NO.2倉單通平臺

這是浙商銀行與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全國首個油品交易區塊鏈倉單通平臺,實現了快捷倉單簽發、便利倉單轉讓、特色質押融資以及高效提單取貨等四大基本功能。

NO.3個人理財轉讓平臺

個人理財轉讓平臺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的,為個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轉讓服務的開放平臺。客戶可以購買或轉讓浙商銀行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且所有交易行為都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記錄,交易數據可追溯。

NO.4同有益平臺

同有益平臺於2018年1月由浙商銀行攜手35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是立足於浙商銀行“平臺化服務銀行”定位,依託互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為金融機構客戶打造的集信息發佈、業務撮合和用戶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平臺。

NO.5場外交易平臺

平臺作為全行債權、物權和存單等資產交易門戶入口,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應收賬款、倉單和存單等資產種類交易;對接浙商銀行各類可交易資產,支持資產證券化管理。

(四)、江蘇銀行

在全國城商行中,江蘇銀行率先選擇“區塊鏈”技術作為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的突破口,“蘇銀鏈”跨行貼現業務區塊鏈交易平臺成功上線,提高了信息透明度,降低了融資成本。

江蘇銀行自主設計開發的“物聯網智能貸後監控預警平臺”,也依託蘇銀鏈,將物聯網工控信號數據同步至貸後監控預警平臺,監控平臺對倉儲監控數據進行實時分析、核對,及時發現質押物的異常出入庫行為。

(五)、微眾銀行

微眾銀行備案了BCOS、金鍊盟區塊鏈底層開源平臺和WeIdentity

等3個平臺;

BCOS是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矩陣元三方共同研發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現已完全開源,為行業提供了通用的底層技術;金鍊盟區塊鏈底層開源平臺也是定位於金融領域的區塊鏈底層平臺,由金鍊盟開源工作組協作打造,其成員包括華為、騰訊、微眾銀行等,

WeIdentity是實體身份標識與可信數據解決方案,2019 年 2 月,微眾銀行與澳門政府設立的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簽署合作協議,合作的首個項目即是將 WeIdentity 應用於對澳門居民的培訓證書進行實時認證。

(六)、蘇寧銀行

蘇寧銀行備案了區塊鏈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平臺。

2018年9月,蘇寧銀行成功開發出基於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的動產質押融資平臺。依託區塊鏈技術,大宗貨物出入庫記錄在該平臺上可以實時查看。

二、銀行業區塊鏈佈局前景

總體來看,銀行備案的區塊鏈服務集中於底層開源平臺、供應鏈金融、民生等領域。不過,銀行的區塊鏈應用已經比較廣泛。

天風證券一份研報中指出,目前,全球各大銀行在資產業務、中間業務和跨境業務三大方面已開始進行區塊鏈佈局。

一是貿易領域銀行業務。

比如,16家核心商業銀行已經加入其全球支付創新項目 SWIFT gpi,逐步開展跨境銀行支付項目;2017 年7月,民生、中信銀行合作打造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BCLC系統成功上線;建設銀行也在開展國內福費廷與國際保理業務探索。

二是資產業務。

在供應鏈金融領域,農業銀行推出“e鏈貸”平臺,向電商供應鏈的法人客戶提供完整的電商融資服務。

在土地補償與抵押貸款領域

,國有大行對接“數字雄安”,運用區塊鏈參與新區的土地補償,代理發放臨時佔地補償款。

在網貸融資領域,微眾銀行開發並上線試運行了基於聯盟鏈的聯合貸款備付金管理及對賬平臺,可用於兩家銀行“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與清算。

在2018年年報中,中信銀行也表示,發佈了首個“區塊鏈+供應鏈”試點創新項目,以區塊鏈技術構建開放合作的新型供應鏈生態圈。

三是中間業務。

(1)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主要包括浙商銀行推出的移動數字彙票、江蘇銀行開發的聯盟鏈“蘇銀鏈”;

(2)綜合性金融平臺:包括工行研發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平臺,應用於供應鏈金融、存證溯源、資產交易與監管審計等多領域;

(3)零售銀行業務:比如,光大銀行聯手中國銀聯,開發區塊鏈電子籤購單系統;江蘇銀行上線“蘇銀豆”積分區塊鏈,加強銀行積分營銷。

總體而言,目前商業銀行對區塊鏈的應用還是探索階段,需要為未來大規模的應用項目積累經驗和能力。不過,對金融業區塊鏈技術存在的應用侷限和風險隱患也應予重視。

據鏈得得,在“2018區塊鏈應用大會”上,工行前行長楊凱生提到,金融業在開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時,需要在實際決策和實施中統籌考慮業務適用性、技術成熟度等各方面的問題。

具體來看,一是如何找到區塊鏈的最佳適用場景。“在節點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區塊鏈技術的效率真的比傳統數據庫效率更高嗎?鏈上的數據是不可篡改,但如何保證上鍊之前的數據是真實的、準確的?”二是需要儘快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三是要充分解決區塊鏈系統的效率問題。

對此,天風證券認為,商業銀行應在以下四個方面加緊著手佈局。一是積極參與組建銀行業的區塊鏈大聯盟;二是深入研究數字貨幣;三是力爭在多個業務領域積極佈局區塊鏈,搶佔先發優勢;四是內外並舉,開闢金融服務新範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