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生孩子?沒門!除非離婚!”丁克老公堅持己見,最後淨身出戶

01

現在有一些人在結婚後,因為不想要孩子成為社會的“異類”,

違背主流的的方式,也成了稀缺的人群,選擇丁克的家庭或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也有個人想法。

但是,想法歸想法,在你沒有發聲之前,或許已經被周圍的人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籤”,特別是在這個提倡生二胎為主流的社會而言,丁克的家庭顯得格格不入。


“想生孩子?沒門!除非離婚!”丁克老公堅持己見,最後淨身出戶


02

老楊是位標準的70後,他與妻子結婚八年,由於自己是外來人口,妻子是本地戶口,婚後一直居住在岳父母家。他有著堅定的丁克思想,後來,妻子想要生一個孩子,找老楊商量此事,老楊是個直性子的人,“想生孩子?沒門!你愛找誰生找誰生去!不要找我,如果你堅持要這麼做,只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離婚!”本來岳父母就這一個女兒,想讓他們生個孩子,將來女兒不至於老年孤獨。他們聽到老楊這麼一說,就勸女兒把婚離了,“你吃住都在我們家,不生孩子結哪門子婚!


“想生孩子?沒門!除非離婚!”丁克老公堅持己見,最後淨身出戶


後來,老楊淨身出戶搬離了,並辦了離婚手續。在鄰居看來,這是一個孤苦伶仃的人。但是老楊卻不這麼認為,沒有二三十萬,就沒有辦法把孩子生下來,況且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又很低,不想讓孩子跟著自己受罪,丁克是他這樣的階層必須的生活方式。

所有的事情說到最後都是一個“錢”字,紙尿褲、奶粉、衣服……哪個不得花錢,養個孩子等於拿著錢往外扔。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哪個不得花錢?孩子上學還要考慮學區房、擇校、上補習班的問題。老楊曾看到有一家賣蔬菜的孩子,父母忙活著生意,孩子坐在路邊自己玩耍,弄得一身髒兮兮的,跟一個沒人要的“流浪小狗”一樣。當時就是一個念頭,與其讓孩子這樣受苦,還不如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


“想生孩子?沒門!除非離婚!”丁克老公堅持己見,最後淨身出戶


自己因為沒能考上大學,後來上的職高,到社會上也沒找到穩定的工作,老楊不想讓孩子也這樣。所以,現在堅決不生孩子,既然選擇了丁克,一定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你要無視朋友、家人的異見。同時,你也要做好面對老年的無依無靠。

03

小蘭和老公是標準的丁克家庭,她每次回老家,奶奶總是她拉到一邊,語重心長地講,你考慮生個孩子吧!你看從小跟你一起長大的女孩,人家的孩子已經五六歲了。小蘭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審問”方式,有時候不想面對時,就選擇了不回家。她不想經歷懷孕時的不適,分娩時的疼痛,以及育兒的長路漫漫。


“想生孩子?沒門!除非離婚!”丁克老公堅持己見,最後淨身出戶


小蘭的老公與她的想法一樣,感覺二人世界挺好的,他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如果懷孕了,不僅要確保自己不缺營養,還要保證自己不出什麼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順利出生。如果孩子出生後,有什麼缺陷、畸形、唐氏兒,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接受不了這樣的情況。為了生孩子,再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他們感覺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做什麼事情都要帶著孩子,小蘭不想面對這樣的生活。


“想生孩子?沒門!除非離婚!”丁克老公堅持己見,最後淨身出戶


04

是否要孩子,女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些其他人無法干涉。但是,如果社會上的人,有99%的人都在做“錯誤”的事情,只有1%在堅持自認為“對”的事情,那麼,既使這1%的人在做正確的事,那麼,他們也會在“被錯誤”道路上要走很長的路。經歷不同的考驗,有別人的看法、眼光、非議、勸說、嘲笑。時過境遷之後,或許這些都變得無足輕重了,也不會有人再想起,你只是宇宙中的一粒算不上塵埃的塵埃。於是,做好自己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