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实干比落实 重产业提质量——潼关县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行动观摩侧记

渭南日报 记者彭斌

硕大鲜红的软籽石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潼关县城关街道办顺丰村、庆丰村的产业园,软籽石榴结出“脱贫果”;在秦东镇十里铺村,刚从水塘虾笼里打捞上来的澳洲龙虾个头雄壮,身披蓝色“盔甲”,一斤售价60元,成了脱贫“致富虾”;在寺角营村,元旦前后上市的巧克力草莓让人吊足了胃口;在桐峪镇三泰村,一只只雪白可爱的兔子成了这里受欢迎的“致富小可爱”;在桐峪社区,每月定期开展政策解读、技能培训,脱贫攻坚讲习所里开出了“智慧花”;在安乐镇中军帐村,说起村子的南塬果蔬专业合作社及劳模创新工作室,村党委书记如数家珍;在代字营镇西姚村,以黄花菜加工、花椒加工、苦参加工为产业链的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产业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径;在太要镇欧家城村,生猪养殖基地是产业发展的亮点工程,成为助力脱贫的“梦工厂”;老虎城村在原种鸭养殖的基础上,引进新型果木,开发火龙果、蟠桃、蟠枣种植,令人期待……

10月23日一大早,潼关县召开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行动观摩会,在家的县级领导、各镇办、部门负责人、各村党委(总支)书记、第一书记等120多人,深入全县12个村听取介绍、实地观摩,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查看和了解。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以开展好“三比一提升”行动为契机,持续做好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工作。

产业扶贫是脱贫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花椒、软籽石榴、生猪、种鸭……潼关县产业扶贫遍地开花。同时,该县各帮扶部门倾心倾力,切实担负起责任。县扶贫办紧扣软籽石榴产业,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助推人居环境改善、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全面落实帮扶职责;县交通运输局硬化绿化道路、整治村容村貌,在产业上扶持龙虾养殖、组建扶贫专业合作社,组织“北斗星”志愿服务队为贫困户做实事;县人社局采取“资金入股享年金、土地流转享租金、劳动务工享佣金、种植养殖享补金”四大新举措,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县民政局通过“四抓四打造”抓组织建设、打造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抓阵地建设、打造一流化的服务阵地,抓民风建设、打造治理有效民风淳朴的乡风氛围,抓产业引导、打造村级集体经济……

脱贫攻坚,拼的是实干,拼的是落实。此次现场观摩会,是展示也是一次检验。可以看得出,该县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包联责任全面落实,产业扶贫尤其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推广较好,有效确保“三比一提升”行动任务落实。下一步,该县还将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夯实责任,优化作风建设,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