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在重慶這座山水交割的城市,橋對於重慶人民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在山城,橋樑大大小小就有一萬三千座,堪稱世界之最。在2005年,經茅以升橋樑委員會認定:重慶是中國唯一的“橋都”!

重慶,依靠著長江和嘉陵江建設發展,而其險要地勢也阻斷著兩岸的交通與聯繫,於是一座座令人稱奇叫絕的跨江大橋由此而生。在重慶諸多的橋樑中,光長江上就架起了32座大橋,而這其中,主城區的這幾座大橋尤為精美,是無數外地遊客的打卡勝地。

千廝門大橋

橫跨嘉陵江的千廝門大橋,不僅是連接渝中區與江北區的重要過江通道,更是連接解放碑、江北嘴和彈子石三大商圈的重要紐帶。2015年建成後,因其獨特的設計,接連榮獲各項大獎“十大最美橋樑稱號”、2016年重慶市市政工程金盃獎以及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在設計上獨具匠心,選址於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吊腳樓群”風貌的洪崖洞旁,將橋樑整體融入重慶山水之中,充分展示了城市山水人文特點,這把巨大的“織布梭”將兩岸山水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現在,正是因為這一匠心設計,讓千廝門大橋與洪崖洞完美結合,成為了無數遊客的打卡勝地,成為了重慶最響亮的名片之一。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這座氣勢磅礴的兩用大橋上層為雙向四車道城市快速路,下層是雙線軌道城市交通。加上獨特的燈光設計,夜晚時分,整座大橋流光溢彩,車流川息。不僅如此,設計者在大橋主塔內安裝了電梯,主橋上層車道兩邊設置了“觀光長廊”,旅客在大橋上吹著江風一覽嘉陵江兩岸風光。

東水門大橋

<strong>東水門長江大橋與千廝門嘉陵江大橋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雙子橋”,合稱為“重慶兩江大橋”。是連接渝中區與南岸區的重要公軌兩用橋,自2014年通車後同姊妹橋一樣,成為了山城的地標性城市景觀。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東水門長江大橋北起渝中區湖廣會館,南連南岸區龍門浩。夜晚下,不論是在繁華的南濱路龍門浩還是現代與古風結合的湖廣會館看東水門大橋,都極為壯觀。大橋的雙主塔同千廝門大橋一樣,採用天梭設計,設覺效果極為震撼,在夜晚的燈光下,猶如天梭一般,串聯起了兩岸煙火。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其各項設計不僅拿下無數設計大獎更是創下了許多的世界紀錄:在”公路+軌道”模式的大橋中,其與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兩座橋的跨度均是世界第一、索梁錨固形式為世界首創、索塔錨噸位世界第一等等。

朝天門長江大橋

朝天門是重慶響亮的名片,朝天門長江大橋更是重慶現代化的城市之門。是長江水道上連接江北區與南岸區的過江通道,建成時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橋。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朝天門長江大橋始稱王家沱長江大橋,經過幾次改名最終才定名為朝天門長江大橋。大橋歷史悠久,早在1998年4月19日,時任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重慶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中、葡、澳三方就簽定了合作建設、經營重慶長江王家沱大橋等橋樑的最後協議書。

大橋在設計之初就定位為“城市之門”,意為江上城市之門,將解放碑和朝天門這兩張城市名片也融為一體。這一設計不僅要突出景觀效果,在橋上就可觀渝中半島景象,還要通過這座城市之門,觀一城之發展。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此外,大橋除橋墩外通體紅色,大橋有兩座主墩,主跨達552米,為目前世界第一大跨徑拱橋,比世界著名拱橋--澳大利亞悉尼大橋的主跨還要長。大橋採用BT模式興建,橋面上層為雙向6車道公路,下層為2條雙向軌道交通,不僅便利了交通,其設計還還極具視覺效果,遠看婉若游龍盤旋於江上。

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這裡有一萬三千座橋,號稱世界之最

自朝天門長江大橋建成後,創造了兩項世界第一:第一項是主跨552米為世界已建成的跨度最大的拱橋;第二項是主橋中支點支座採用了145000kN的球型抗震支座,是已建成世界同類橋型承載力最大的球型支座。可見,重慶的橋樑設計建築已經非常成熟,大橋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有關研究成果對促進中國橋樑的建設技術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社會效益巨大,重慶冠以“橋都”之名是名副其實。

橋樑對於山城人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座橫跨兩岸,每日來往奔走的橋樑那麼簡單了,它也是山城發展的見證,更是重慶人民情感的寄託和強烈城市自豪感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