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博薩德與羅伯特•卡帕在中國"的影像軌跡

展覽前言 • 直面衝突

彼得•普夫倫德

瑞士攝影基金會館長

對中國而言,20世紀30年代是至關重要的十年。從九一八事變到華北事變,再到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軍侵佔中國東北,蠶食華北,直至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漫長的抗日戰爭,日本人曾試圖佔領整個亞洲——這些導致了中國主要城市連續遭遇侵略、數百萬中國民眾受害。西方世界則隔岸觀火,試圖在中國人民極力反抗裝備精良的日軍戰爭中維護自己的利益。

阿格內斯•斯梅德利,瓦爾特•博薩德,羅伯特•卡帕和埃萬斯•F•卡爾松(從左至右),阿奇博爾德•T•斯蒂爾拍攝

© 阿奇博爾德•T•斯蒂爾

在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之後的1938年,許多外國記者、外交官和知識分子聚集在漢口(瓦爾特•博薩德和羅伯特•卡帕也在其中),見證這個在日軍長期轟炸下即將淪陷的城市。

《中國空中武裝力量(雙重曝光)》

瓦爾特•博薩德 20世紀

30年代

© 瑞士攝影基金會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羅伯特•卡帕是當時聲名遠揚的戰地記者,來中國一行是為荷蘭製片人尤里斯•伊文思的影片《四萬萬人民》擔當攝像師;卡帕把中國人民對日軍的抵抗看作歐洲反法西斯鬥爭的平行運動,他期望能在前線捕捉到振奮人心的報道。

《受傷的士兵,徐州前線,臺兒莊》

羅伯特•卡帕 1938

© 美國國際攝影中心 / 瑪格南圖片社

瓦爾特•博薩德是《柏林日報》、《圖片郵報》和《生活》等重要雜誌的瑞士記者,曾經在中國生活和旅行八年,並作為中國抗日戰爭無偏見的專家揚名在外。他的聲音被西方世界所傾聽,他的攝影為世界所關注

《北京附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據點》

瓦爾特•博薩德 1933

© 瑞士攝影基金會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瓦爾特•博薩德和羅伯特•卡帕曾是好友,也是《生活》雜誌的競爭對手。他們不約而同地報道類似的事蹟、洞察相同的戰爭畫面。

《日本空襲後正在滅火的平民,漢口》

羅伯特•卡帕 1938

© 美國國際攝影中心 / 瑪格南圖片社

然而他們的表達方式卻有所不同:博薩德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入的瞭解,在中國擁有廣泛的人脈,其中不乏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一群人。他多次親身遠行考察瞭解中國,曾長期居住在北京,浸染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之中。

《抗日軍政大學的演講,延安》

瓦爾特•博薩德 1938

© 瑞士攝影基金會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不同的是,羅伯特•卡帕是懷著理想主義願景來到中國的,他在中國僅僅停留了幾個月。作為一位流動攝影工作者,他的拍攝任務充滿困難,因為他是影片團隊中的一員,而這個團隊被國民黨持續地監控。他總是感到自己的才華被束縛,即便如此卻還是記錄了大量令人震撼的故事。

《觀看中日空戰的人群,漢口》

羅伯特•卡帕 1938

© 美國國際攝影中心 / 瑪格南圖片社

當我們試圖用影像還原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悲痛歷史時,總會引用羅伯特•卡帕的攝影作品,但這些作品的歷史背景卻很少被人關注。它們應該被置於國際新聞和攝影報道興起的大環境下進行解讀,而這一點在瓦爾特•博薩德的報道中尤為明顯。

《抗日軍政大學的學生,延安》

瓦爾特•博薩德 1938

© 瑞士攝影基金會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縱觀兩位攝影師的拍攝軌跡,以1931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為開端,我們便能夠感知當時那複雜的歷史背景。在那個時代,恐怕很難再找到像他們一樣如此全面展現1931-1938年中國風貌的攝影師。

《空襲警報響起時尋找避難所的人群,漢口》

羅伯特•卡帕 1938

© 美國國際攝影中心 / 瑪格南圖片社

本次展覽由瑞士攝影基金會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首次同時展出這兩位傑出攝影師的作品,包括大量迄今為止鮮為人知的原版照片、影像和文獻。

展覽前言 • 鏡頭和眼睛,身體與身份

蘇 丹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

瓦爾特•博薩德和羅伯特•卡帕都試圖成為戰爭中的第三隻眼睛,但二人成功的路徑不同。瓦爾特•博薩德利用的是身份,作為中立國的記者,他可以在殘酷的戰時狀態下自由穿梭於幾個對立的陣營之中;羅伯特•卡帕利用的則是身體,他出發於其中一個陣營,在依靠勇氣和機智接近衝突的前沿。身份是一個社會概念,它更多的是政治的產物,因此瓦爾特•博薩德看到的是戰爭的幕後風雲,包括政治家的斡旋、國家和社會的動員等。身體和勇氣是情感驅動的,它的價值在行動中捕捉,意義在行動中體現。

《去往曲阜孔廟途中》

瓦爾特•博薩德 1938

© 瑞士攝影基金會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鏡頭是一部忠實的機器,反映著眼睛的構造形式。決定它輸出結果的是躲在其後攝影家的眼睛,那些眼睛代表著意識本身,它們隨著身體在移動以尋找立場、角度。勇敢的身體和特殊的身份經常成為傑出攝影作品產生的決定性因素,因為身份和身體是進入事實現場的載體。

《等待疏散的兒童,漢口》

瓦爾特•博薩德 1938

© 瑞士攝影基金會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2018年受邀訪問瑞士攝影基金會,在那裡看到了一張大幅的合影,羅伯特•卡帕的身體和瓦爾特•博薩德不同身姿罕見地組合在一起,一個端坐在畫面的中心,另一個貼近地面把頭依附於前者身上。身體的兩種姿態其實就是二人對待攝影的態度,是兩位傑出攝影家潛意識的表現形式。

瓦爾特•博薩德與羅伯特•卡帕在中國

展覽時間

2019年10月29日 – 2020年5月3日

展覽地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二層展廳

總 策 劃

蘇 丹

策 展 人

彼得•普夫倫德

項目統籌

王晨雅 王 兆 王 瑛

視覺統籌

王 鵬

視覺設計

駱 佳

展覽執行

王 兆 劉徽建 駱 佳

檔案研究

馬德琳•德普拉澤斯

卡塔琳娜•裡普斯坦因

萊亞•菲雷爾

數碼印刷

蘇黎世實驗室

文本翻譯

馬 閱

國際事務

王 瑛 張 瑋

行政事務

馬豔豔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瑞士攝影基金會

支持單位

瑞士駐華大使館

瑞士文化基金會上海辦公室

瑞士聯邦文化辦公室

借展機構

瑞士攝影基金會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代歷史檔案館

德國烏爾斯泰因圖片報

美國國際攝影中心

學術支持

北京博物館學會歷史與藝術影像專業委員會

《中國攝影》

《中國攝影報》

《大眾攝影》

中國攝影出版社

開館時間

9:00-17:00(16:30停止入館)

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地址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校內,主樓東側。

校外遊客參觀請走清華大學東三門、東南門。

地鐵路線

13號線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號線 清華東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線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運通126。

清華東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913、 運通110、快速直達專線82。

藝博官網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內容統籌/王兆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帶您走進藝術殿堂

活動推薦:

重返喜馬拉雅飛地,《盲國薩滿》北京加場

「導筒」微信號 directube2016

推廣/合作/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