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戰役國軍靠貼身肉搏取勝

臺兒莊大戰期間,著名戰地攝影記者卡帕冒著生命危險用相機記錄臺兒莊戰役的慘烈,拍攝了一百多張揭露日本侵略軍罪行的照片在美國《生活》雜誌刊發。如今,臺兒莊大戰已經過去了75週年,這位戰地記者回憶臺兒莊大戰往事,仍為國民黨當時的艱難抗戰所感動。應該說,儘管國軍在內戰中曾執迷不悟,但抗戰中,他們的確付出了努力與犧牲。

臺兒莊戰役國軍靠貼身肉搏取勝

1938年1月21日,卡帕和費恩豪特從法國馬賽登上了“阿米拉”號郵輪,駛往香港。導演伊文思在愛國華僑的資助下,受美國當代歷史電影公司的委派,從美國洛杉磯乘飛機到香港。這三個人,是伊文思中國抗戰紀錄片攝製組的全部成員。4月1日,卡帕一行從武漢動身前往中國抗戰的最前線,也是當時戰鬥最為激烈的地方——臺兒莊。這時,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者已經在臺兒莊地區鏖戰了半個月。

臺兒莊戰役國軍靠貼身肉搏取勝


攝製組從武漢乘火車到達鄭州,在那裡他們遇到了更多的記者。4月3日早晨6點,攝製組到達徐州火車站。當天下午,攝製組見到了正在指揮徐州會戰的李宗仁。大戰正在進行,李宗仁只給了一個小時的採訪時間。他在桌子上勾畫了一幅草圖,為攝製組介紹戰局。這段影片是由卡帕掌鏡拍攝的。伊文思說卡帕拍下了這場戰爭中難得的鏡頭,“很顯然,我們到的正是時候,中國軍隊包圍了日本人。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她的軍隊是團結的。”

臺兒莊戰役國軍靠貼身肉搏取勝

當晚,攝製組再次乘上火車,繼續向臺兒莊進發。沿途皆是源源不斷開往前線的中國軍隊。為防止日軍轟炸,火車燈光全部關閉,在一片漆黑中隆隆行進。4月4日清晨,他們到達了設在臺兒莊南部楊家樓村的前敵指揮部,中國軍隊的前線指揮官孫連仲接待了他們。孫連仲對他們說,日軍的裝備和訓練都強於中國軍隊,但到了巷戰,大炮不如手榴彈有效,手榴彈沒有大刀有效。中國軍隊的制勝之法只有貼身肉搏。

臺兒莊戰役國軍靠貼身肉搏取勝

4月7日早晨6點,卡帕醒來的時候,一位中國軍官興高采烈地來到攝製組的駐地,告訴他們“我們把臺兒莊打下來了!”而伊文思等人對這條好消息的反應卻是“我們幾乎要瘋了!”特別是卡帕,幾乎是懊惱地看著手舞足蹈的中國軍官——他還沒有拍到一個真正的戰鬥場面,戰鬥卻結束了。

中國軍隊已經佔領了臺兒莊,伊文思的攝製組錯過了日軍潰敗的景象和中國人在這場戰爭中的第一次勝利的情景。此時,卡帕能做的只有儘快趕到臺兒莊去彌補一些鏡頭。當他們進入臺兒莊時,呈現在眼前的已經是一片廢墟。卡帕拍攝了站在臺兒莊城牆上的中國士兵,以此標誌中國軍隊的勝利。

臺兒莊戰役國軍靠貼身肉搏取勝

5月23日的美國《生活》雜誌這樣報道了臺兒莊大捷:“歷史上作為轉折點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臺兒莊……這次勝利使臺兒莊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村莊。”同時刊發了大量卡帕在臺兒莊拍攝的照片。

1938年3月24日,日軍反覆向臺兒莊古城發起猛攻。卡帕記錄的畫面顯示,一位中國的少年敢死隊員在老兵的幫助下,正將手榴彈一顆顆往身上綁。57名夜襲的敢死隊戰士們綁著手榴彈,手握大刀,義無反顧地衝入敵陣,與敵人展開肉搏血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殺敵60人,57名中國敢死隊員僅有13人倖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