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為什麼說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時常有人提,說價值投資那一套早就過時了,早就在中國玩不轉了。導演認為,要說一個東西會怎麼樣,是怎麼樣,應該先搞清楚這東西到底是什麼。因此,說價值投資會過時也好,不會過時也好,都應該先深入思考一下,什麼是價值投資。

同名公號:導演的菸蒂,默默求波關注~

價值投資是什麼?

最初的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是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產生的。當時美國的股票市場由於悲觀預期,下跌程度十分誇張,絕大部分股票的價格都低到令人髮指。下跌的股票裡,業績差的跌的最多,也最便宜;業績好的股票也難以倖免遇難,我們現在有一個指標叫市淨率,當市值等於賬面淨資產的時候,市淨率是1,在當時市淨率能達到0.8就已經是相當高的水平了,大部分股票的價格都處於0.5倍PB上下,績優股在那個年代幾乎沒有幾個不破淨的。

這時一個叫格林厄姆的人出現了,開發出了初代版本的價值投資體系——大量購買價格遠低於賬面價值的股票,然後通過股東權益變賣掉公司的淨資產,獲得差價利潤。這種方法後來被叫做“菸蒂投資”,說白話叫撿菸屁股,意思是把別人扔了的煙撿起來,取出菸絲,包裝成新的煙賣掉。打個比方,你手裡有個空調,8000買的,用了10年要扔掉,低價處理,500賣掉。這時價值投資把這空調買了,然後拆成金屬殼、壓縮機、風扇等等零件,再分別賣給不同的人,總價1000,賺了500。本質上這種方法和收破爛的沒什麼區別,可能只是利潤空間大了那麼一點。

這個方法被開發出來得益於當時美國的背景,也就是大蕭條,當時遍地都是這種機會,這種方法確實很賺錢。後來美國結束戰爭迎來和平發展期,“菸蒂”的價格已經不再處於窪地,這種方法開始變得越來越難以下手。

價值投資的發展

這個時候巴菲特接過了格林厄姆的衣缽,發揚了“內在價值”的概念。大意是,既然低於賬面價值買不到股票了,那麼接近或等於,甚至略大於賬面價值買股票也未嘗不可。因為公司的內在價值不會真的等於賬面價值,本質上內在價值是一種動態價值,而賬面價值是靜態的。賬面價值沒有衡量企業管理層、品牌、渠道等一系列不體現在賬面上的財富。不過,真正提出這種投資方法的其實也不是巴菲特,而是費雪。1958年費雪出版了其著作《怎樣選擇成長股》,其背景就是市場中已經沒有什麼“菸蒂”的機會了,想賺錢只能去注重企業的發展,而不是盯著眼前盤子裡的淨資產。

費雪這套理論用的最出名的人也並不是巴菲特,而是彼得林奇。彼得林奇出版了兩本著作《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裡面對股票進行了重新分類,提出了6種不同的類型,並分別介紹了不同的投資技巧(緩慢增長型、穩定增長型、快速增長型、週期型、隱蔽資產型以及困境反轉型)。

這個方法其實就是林園買茅臺的邏輯,在價格合理低估的時候買入優質公司,而茅臺就是中國最優質的公司之一。極高的利潤率、極度乾淨的資產結構(沒什麼存貨更沒啥負債),買茅臺的下限就相當的低,而上限則非常高,於是林園也不客氣,在熊市時瘋狂買入茅臺,坐等投資法。

這個階段的價值投資可以歸納為,低價買優質。如果說“菸蒂”這個方法已經過時了的話,那麼這套方法現在仍舊沒有過時,只不過機會顯然不會像過去那麼多了而已。

巴菲特的投資方法不僅僅是這一種,在巴菲特開始全職做投資的早年,主要的操作方法有3種。第一種就是剛才說的,在二級市場上低價買優質(包括極少機會的菸蒂)。第二種是套利,第三種是控股要約收購。所謂的套利,其實只是菸蒂的一個變種,把低價的股票變成了買可轉換優先股或可轉債。可轉債和可轉換優先股本質上都是保本的,幾乎不存在虧損的可能,但當股票出現大幅上漲時,可以換成股票享受資本溢價的利潤。

巴菲特受到費雪的影響很大,他買可口可樂就是這種影響的產物,諸如此類的投資還有“吉列”,“富國銀行”,都是。這些投資為巴菲特變成首富做出了巨大貢獻。

現在的價值投資

查理芒格的出現再次改變了巴菲特,他自己的原話是“芒格的思想把他從猿猴變成了人”。實際上芒格對於巴菲特在投資方面的貢獻是提出了更多投資相關的辯證和哲學的思考方式,這被芒格稱作“模型”。也就是在芒格的影響下,巴菲特從一個投資者,逐漸變成了一個“生意人”,或者說是“企業家”。時下版本的價值投資,本質上早已脫離投資的範疇,而是在做生意。做生意講究什麼?有三點:一、風險小;二、賺錢;三、越來越賺錢。這就要提到創業了,試想,如果你去創業會去做一個什麼業務?是否滿足上述3個條件?很多人創業就第一時間要去開飯館。須知,開一家飯館這個生意是非常糟糕的,賺錢上有封頂,一旦做不好虧了,由於各種成本加起來很貴,虧起來真是沒完沒了。

既然現階段的價值投資已經把買賣股票上升到做生意的高度,做價值投資的人也就應該自己的思考方式切換成股東視角。選擇和哪個公司一起做生意應該怎麼著手?這問題就變成了讓你和別人合夥開公司,你找誰,做什麼生意,怎麼做。

首先你得找一門好生意,這個生意可以現在不賺錢,但最好賺錢,且最好以後可以賺大錢,這樣才有做的價值。其次你要選好合夥人吧,你是股東,也要選好公司的管理層吧;最後,如果是你來操刀這公司,你會怎麼做?現在的管理層是怎麼做的?為什麼?

解答這些問題構成了現版本的價值投資,其本質從購買股票,變成了購買一個生意,你必須要懂的如何給這個生意估值,你必須要知道市場是怎麼運作的。如果你不理解,那麼就千萬別買,價值投資本身就是對價值的判斷,如果判斷不了,幹嘛要去買呢?

價值投資是否會過時

如果你認為價值投資是撿菸屁股,那麼確實已經過時了。

如果你認為價值投資是低價買優質,那麼很可能你也難以找到幾個能下手的公司了。

如果你認為價值投資是在做生意,那麼即便是現在這個市場,機會也仍舊存在,且還不少。

不同的理解會帶來不同的結論,至少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一定會深刻的知道,這種投資方式永遠也不會有過時的一天。

延伸思考

價值投資經過數十年的進化,已經演變成一種對生意本身的分析和思考,但真正難能可貴的是這樣一種求真務實、獨立思考的精神。或許價值投資不僅僅是一種投資方式,更是一種探索問題本質,求索真相的生活方式和行事風格。所以,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為什麼說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