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與李光地:義雖君臣,情同朋友

自康熙四十四年(1705)冬李光地被召拜為文淵閣大學士以後,李光地成為康熙帝所信賴的內閣重臣,二人之間基本上建立了“義雖君臣,情同朋友”的關係。

在這一時期中,李光地直接輔佐康熙帝處理國家軍民要政,他所提出的建議多為康熙帝所採納,他所推薦的人才亦多為康熙帝所任用;李光地營救清官張伯行、陳鵬年和文學家方苞,也都能夠如願。除了這些以外,李光地還擔任國史館、典訓館、方略館、一統志館總裁,承修《朱子全書》《性理精義》《周易折中》等作為傳統社會政治指導思想的重要著作,擔任國家選拔文武人才的最高考試的殿試讀卷官等等。他成了康熙帝在全國推行文治的最主要的助手和學界領袖。康熙五十二年三月,朝廷舉行“萬壽節”盛典。康熙帝給李光地賜御書匾聯。匾曰:“夾輔高風”;對聯是:“太平有象佔霖雨,庶事惟康敕股肱”。

康熙與李光地:義雖君臣,情同朋友

由於政治鬥爭的極端複雜性,即使在這一階段,李光地也並不見得就是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直到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還對李光地作了最後一次間接審查。這次審查是拿李光地屢次保薦的武英殿編修官何焯開刀的。何焯是江蘇崇明人,康熙四十一年經李光地推薦,被召入南書房兼武英殿纂修,其母去世後,家居六七年。康熙五十二年冬,又經李光地推薦,被召回武英殿供職。次年秋,京城密報傳到康熙帝駐蹕的熱河,康熙帝立即啟駕回京,彷彿京城中馬上就要發生政變似的。京城的朝廷百官得知康熙帝回京,皆跪迎道旁。康熙帝一到,立即命武士們把何焯捆了起來,投進大牢;又下令將他寫的東西盡行搜索,送到南書房審查。南書房的官員整整審查了五天,只發現其中有一些譏笑貪官汙吏的話,還有一封拒絕吳縣縣令饋贈的信函。康熙帝看了這一切,才消了怒氣,將何焯從大牢中放出來,官復原職。這次突然襲擊,表面上是衝著何焯來的,實際上也是針對李光地的。假如真的查出何焯有什麼問題,那麼一次又一次地保薦何焯的李光地也會被牽連進去。不過,經過這一次突然襲擊的間接審查之後,康熙帝似乎可以說是完全信任李光地了。

在突然襲擊逮捕何焯並進行審查的事件以後,康熙帝似乎也覺得這樣做是太過分了一點,於是又找機會補償。同年十一月,李光地任武殿試讀卷官,因操勞過度,疝疾劇發。康熙帝立即派魏廷珍、王蘭生前往慰問,所傳諭旨中至有“義雖君臣,情同朋友”之語。同時,康熙帝還派太醫前去給李光地治病。為了安慰他,特傳下諭旨:提拔徐元夢為內閣學士,召楊名時入京,恢復文志鯨的翰林職銜。

康熙與李光地:義雖君臣,情同朋友

從康熙五十二年起,李光地就一再請求告老還鄉。康熙帝一再挽留,直到五十四年六月,李光地再次提出申請,康熙帝才勉強同意給假兩年,又讓李光地修完《性理精義》再走。同年八月,李光地赴熱河行宮向康熙帝辭行。康熙帝聽說李光地將到,派魏廷珍前往迎接,又專門為李光地安排了舒適的住所,在內苑深處設宴為李光地餞行。又賜給李光地匾額,御筆書寫“謨明弼諧”四個大字。

康熙帝又與李光地密商朝廷機要。怕內侍洩密,康熙帝將所說的話一次又一次地寫在紙上給李光地看,看完後,康熙帝立即將紙毀掉。密談持續了很長時間,君臣握手告別。

李光地於康熙五十四年九月離京,大年三十才回到家鄉。在家還不到半年,康熙帝即派魏廷珍密傳李光地進京,後來又命福建督撫敦促李光地回朝。

李光地於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啟程,六月到京。胤禛的門人戴鐸在這一年給主子的信中講:“近因大學士李光地告假回閩,今又奉特旨,帶病進京,聞係為立儲之事,召彼密議。”這時康熙帝的兒子們都在關注著確定誰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所以胤禛的門人及時將探得的情報向主子報告。康熙帝的秘密建儲計劃,看來是與李光地進行過多次密商的。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康熙帝曾感嘆道:“大臣中每事為我家計萬世者,獨此一老臣耳。”

康熙與李光地:義雖君臣,情同朋友

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1718年6月26日),李光地在京與世長辭。康熙帝在熱河行宮聞訊後說:“惟朕知卿最悉,亦惟卿知朕最深。”特派工部尚書徐元夢、侍讀學士魏廷珍趕赴北京治喪,命皇子臨奠,文武百官都前往哀悼。給李光地賜諡文貞,並賜《御祭文》。祭文中有“君臣之契,特有深焉”之語。後來的雍正帝稱李光地為“一代之完人”,追贈他為太子太傅,祀賢良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