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爭議這麼大,到底是救了教育還是毀了教育?

衡水中學爭議這麼大,到底是救了教育還是毀了教育?

提到河北的衡水中學,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所中學創造了太多的“高考奇蹟”,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高考話題”,在享受榮光的同時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我們雖然說高考存在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大絕多數人來說,高考目前是學生們實現人生跨越的最公平的方式。而衡水中學的模式,正是順應了高考的應試教育模式。

衡水中學歷年高考成績

  • 2015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人數118人
  • 2016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人數139人
  • 2017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人數176人
  • 2018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人數超過200人

有人說衡水中學救了教育,畢竟通過自己的方式培養了一大批成績優秀的學生,讓很多家長和孩子實現了高考夢想。

同時衡水中學的軍事化管理也有值得讓人稱讚的地方。現在的大環境下,很多學校剝奪了孩子的課餘時間,甚至鍛鍊身體的時間也佔用了,而衡水中學則不同,它不僅歷練了孩子的心態,還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可以說衡水中學對於整個教育行業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並不認可衡水中學的教學理念,甚至稱衡水中學正在毀教育,雖然孩子通過衡水中學的教育成績能突飛猛進,但孩子畢竟不是機器,他們的未來也不僅僅是高考,把他們當做機器一樣來培養,完全是不對的。

學生是有情感的人,不能為了高考就剝奪他們其他的一切,如果失去了天性,就算孩子考得再好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讓人接受不了,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衡水中學的成功不僅僅是在學生管理,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衡水成功的先天條件:極其優質的生源。

衡中不僅招收本地優秀生源,周邊地市的“尖子生”也會前來就讀,甚至還有全國各地的學生。這些學生可謂是優中之優,再加上衡中嚴格的學習規定、生活管理等,成功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說,其他的學校也不能完全復刻衡中的管理模式,也要考慮到自己的本校的實際生源狀況,需要制定出適合學校發展的各項管理制度。否則的話可能只是害了教育而不能起到促進作用。

衡水中學可能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也不能全盤否定他的成績。學生不是機器,也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但是在面臨高考時,放棄這些所謂的自由也不是不可以的。

目前學生的“苦、累”可能更多體現在心累上,而不只是體現在身體上,作業的繁重、過高的期望,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全面發展,社會變化太快了,大學生都已經非常普遍了,如果不努力考上大學的話那未來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

上個好的大學當然重要可以改變起點,但是之後的路還十分遙遠。雖然職場不只需要大學生,有能力、有經驗的學生也更佔優勢,但學歷可能是目前求職的第一敲門磚,所以說上大學還是很重要。

衡水中學的教育方式雖然略顯死板,但起碼讓更多的學生畢業之後都站在了比較高的起點,對未來是有利的;而如何能不讓學生變成純粹的書呆子、不揹負那麼重的壓力,是學校、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一味譴責衡水中學是不理智的。

衡水中學的模式可能不適合全部的學生,但是也應該能夠從中發現可供參考的地方,而在如今高考的大趨勢就是考高分、上好學校,衡水無疑是順應目前發展趨勢的,所以似乎很難判定他到底對教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可能還是要辯證的去考慮吧。

所以大家覺得衡水中學到底是毀了教育還是救了教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