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上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来自印度媒体的消息显示,日前印度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上调85卢比,至1925卢比/100公斤。

资料显示,在历史上,印度曾一度粮食短缺。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国为了帮助缓解印度的粮荒,在自己非常缺粮的情况下,向印度提供了66万吨大米,为印度顺利度过粮食危机贡献了力量。

因此,粮食生产在印度也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每年都会出台对大米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以此稳定其国内的粮食生产。

聚焦: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上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据悉,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也可能是第一大),印度的粮食产量每年约为3亿吨,占据世界第三位,其大米和小麦产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其小麦的产量仅次于大米),仅次于我国。

不过,与我国不同的是,由于印度特殊的社会环境及饮食习惯等,使得尽管其粮食产量仅为我国的一半,但粮食消费却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并有相当部分粮食用于出口。

目前,印度是全球最重要的大米出口国。

聚焦: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上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不过,虽然印度每年会公布主要农作物的最低收购价格,但受资金限制,收购数量较为有限。

根据当前汇率对比,明年印度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约合人民币0.96元/斤——相比之下,我国小麦托市收购价格虽然经历两次下调,但仍达到1.12元/斤。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印度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不断上调,印度的小麦出口市场逐年萎缩。六年前印度小麦出口量曾达到650万吨,但去年的出口量仅有22.6万吨。

由于出口不畅,目前印度小麦库存达到3900多万吨,是正常年景的2倍。

聚焦: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上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此外,对于印度和我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粮食市场局面,此前每日粮油在《 》一文中就曾指出,这种状况无需羡慕。

从耕地和水资源来看,我国比不上印度;但从居民的饮食营养健康方面,印度比不上我们。

在2013年,印度通过了《全国粮食安全法案》,要给8亿左右的印度穷人每个月提供5公斤的廉价粮食,惠及印度75%的农村人口及50%的城市人口——这在我们想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