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勒索者通过利用他人的恐惧感、义务感与罪恶感,来控制对方按照勒索者的意愿行事。情感勒索不止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发生在其他亲近的关系里,例如发生在父母子女之间、好友之间、关系紧密的上下级之间等。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朋友转给我一个小视频,我看了几眼之后说:道德绑架,这有什么好看的。她说:不是,我让你看这个视频上面写了什么?我定睛一看,视频上方赫然写着几个黄色的大字:为父亲的教育方式点赞!

这行黄字如此刺眼,让我一时间竟愣了一下。我问朋友:你跟我在一起"浸淫"已久,知道这是道德绑架,如果是以前的你,会怎么看这件事?她摇摇头说:要是以前,我可能也觉得这个爸爸做的对。

视频中,解说员这样说道:今日,网上流传一段父亲因儿子带手机到学校玩,另类教育儿子的视频。众多父母在孩子犯错后,都会打孩子,但这位父亲很不一样,视频可见,男孩手持一根藤条,父亲对他说:子不教,父之过。让男孩打自己。男孩泣不成声,父亲自己抢过藤条,一下一下抽在自己身上,教育其:这次错误是爸爸没有教好你,爸爸来承受,但是下一次再犯,就会打到你身上。

视频里,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手里拿着一根藤条,,满脸惊恐,哭着站在一旁,他爸爸蹲在一旁,气势汹汹的喝到:"快点!爸爸的话都不听,是不是啊?!"男孩抽泣着,小声嗫嚅着说:"不是"。爸爸继续大喝:"打!快点!动手!"男孩身子缩了一下,哭着往后退了一步。爸爸一边像革命烈士一样大喝着说:"动手!",一边大义凛然的说:"子不教父之过,是爸爸没教好你,让你越变越坏,既然爸爸没有教好你,就是爸爸的错!爸爸错了,就应该接受惩罚,替你接受这次惩罚!动手!快点!打!"

男孩无力的弯下腰,双手紧紧抓着藤条,发出无力的抽泣,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神情,分明在求饶:"求求你,放过我"。这时,爸爸站起身来,一把夺过棍子,狠狠的抽打在自己的后背上,一时间,木屑飞溅。

男孩在一旁绝望的哭喊着"不要"。爸爸一边抽打自己,一边铿锵有力的说道:"我的错!我没教好我的儿子!这一次我应该替我儿子受罚!我太没用!我没教好我的儿子!我犯了错!我的错!我的错!我的错!"

"我的错"这句话一直持续了十几声,越说声音越大,打在身上的藤条也越发用力,男孩在一旁用胳膊擦着眼泪,不敢吭声。一个稚嫩的男童的声音冒了出来:"爸,你别打了",听声音猜测,大概是男孩的弟弟。

再连抽自己数十下之后,爸爸伸出手指,指向男孩,喝问到:"满意了没有?",男孩双手背在身后,哭声渐小,绝望抽泣。爸爸定目瞪了男孩几秒钟后,再一次伸出手指,指向男孩,说:"子不教父之过,爸爸这么用心去教你,你非常让爸爸失望!你还敢说是你们老师让你带手机玩游戏的?!"

男孩听到这,小声争辩了一句:"没有,我那时候听错了。"但爸爸好像没有听见,继续说到:"你居然说是你老师允许你的。你敢带手机去上课!爸爸这次替你承受这次惩罚,你要记住,下一次,所有的棍子全部打在你身上,你给我好好的记住,爸爸打断了几根棍子,你也打断几根棍子!"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这段视频连解说一共只有3分钟的时间,但是我刚才用文字记录这段视频时,因为需要一句话一句话的还原,所以只能一帧一帧的重新观看它,这让我产生了一种非常触目惊心的感觉,可以说,其刺激程度远比我第一次看到它时严重得多。

这一次再仔细看这个视频,我似乎完成了一次从"感受"上和男孩的共情——他的恐惧、压抑、憋屈、愤怒…..隔着手机画面毫无隐藏的传导到我这里。

我相信这位父亲既然这样做,自然是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正确,而视频的传播者,更是大言不惭的在视频上添加了"为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点赞"的字幅。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位父亲的做法简单粗暴,甚至无耻至极,是在赤裸裸的打着教育孩子的名义伤害着孩子。所以,毫无任何可以借鉴的成分。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想谈一谈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 "情感勒索"的话题。

情感勒索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这种隐秘的控制,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常见到令很多人麻木。但是,它的影响之恶劣却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看懂它,识破它的真面目,然后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应对它。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1. 道德绑架:父母对孩子最伪善的勒索。

道德绑架和其他形式的控制一样,其本质上都是为了对孩子实施控制。然而道德绑架比一般的责骂更令人"恶心",因为它们往往披着一层温情的面纱,让你像吃了死苍蝇一样恶心,又说不出来。

在《情感勒索》这本书中,福沃德博士将其定义为:

勒索者通过利用他人的恐惧感、义务感与罪恶感,来控制对方按照勒索者的意愿行事。

这个定义清晰可见,情感勒索的目的是控制,而方式,是利用他人的恐惧感、义务感以及罪恶感。

道德绑架,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的情感勒索。在视频中,爸爸口口声声说"子不教父之过",并"甘愿"将藤条之苦打在自己身上。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可见他的伪善,他这么做,对孩子的伤害,甚至比直接拿藤条打在孩子身上更甚。直接殴打,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孩子很可能会将"攻击性"转向外界——我犯了错,而你也打了我,那我们扯平了。而像视频中这位父亲的做法,则充分利用了孩子的恐惧感和罪恶感,让孩子的攻击性无法宣泄,只能选择压抑。这样,他不但可以牢牢的控制孩子,更会让他的孩子变成一个活在恐惧之中、只敢压抑自己的人。

这样的影响,还不算是极其恶劣吗?

福沃德博士将情感勒索者分成四种类型:惩罚者(Punishers)、自我惩罚者(Self-Punishers)、苦情者(Sufferers)

引诱者(Tantalizers)。而这四种类型,往往并不单一,而是很可能会在几种面具下来回切换。

视频中的爸爸,至少具备其中的二种:惩罚者以及自我惩罚者。惩罚者在生活中很容易被识别,因为任何拒绝都会引起ta的愤怒。惩罚者会让他人明确知道他们的要求,以及如果他们不被满足,别人可能会承担的后果。而自我惩罚者则把威胁指向自己,强调如果他们没法得偿所愿,会对自己做什么可怕的事情,比如用自残挽留要离去的恋人,用自杀绊住想要远离家庭的孩子等等。自我惩罚者知道,想要操纵他人,最成功的方式就是威胁要损害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擅长使用道德绑架的父母,往往在这些情感勒索的游戏中游刃有余。他们清晰的知道孩子的弱点,并巧妙的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所有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需要被看见,被理解,更需要得到合理的疏导,如果实在没有能力恰当的疏导,那么

宣泄也总好过压抑。可以说,压抑情绪是对自身影响最恶劣的处理方式,但如果一个孩子很不幸,遭遇了擅长使用道德绑架的父母,那么压抑,却往往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正如视频中的这个男孩,我清晰的看到他的恐惧和无力。他所有的情绪都只能压抑,因为他爸爸太"正义"了,正义到无言以对。

杀死一个孩子的精神胚胎很简单,让ta无时不刻的感受压抑就够了。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2. 羞辱和冤枉:仅次于死亡的伤害。

这是我的老师李少成上课时说过的一句话,从我第一次听到,就刻在心里。

一个人的负面感受有很多种,但是"羞耻感"无疑是绝大多数人无法逾越的横沟。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父母给孩子带来羞辱和冤枉,会给到孩子濒死的伤害。就像视频中的父亲,虽然没有直接用语言羞辱孩子,但是毫无疑问,他打向自己的藤条,带给孩子的,是最大的羞辱感。

孩子天生忠诚于父母,这是孩子的天性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洛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就是"

印刻效应"。它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也同样存在于人类。

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对父母有天然的依赖——父母失去子女可以再生育,而缺少父母照顾的孩子却只能死亡。所以,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将父母作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权威,而博得父母喜欢,更是孩子的本能。

当父母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像拿巴掌狠狠的抽在孩子的心上,这会带给孩子非常强烈的负罪感和羞耻感。这种惩罚方式,也许短期看非常有效,但是从长远看,却是以牺牲孩子人格发育为代价的。

它的结果,要么使孩子生命力萎缩,变得压抑、懦弱,要么激发孩子强烈的攻击性,将攻击转嫁给外界。不管哪一种,都对孩子的命运影响深远。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视频只有短短3分钟,但是一个人的人格却是基本稳定的。换句话说,这个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一定是前后统一的,他今天是因为手机这样惩罚孩子,明天会因为其他原因。控制与羞辱,将伴随着他教育的始终,这才是致命的伤害。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3. 觉察自己对孩子的情感勒索,高效应对孩子成长中的困境。

情感绑架和父母的控制欲对于孩子的伤害,谈的太多了。但是,伤害孩子绝不是父母的本意和初心,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人父母,如何将自己的不恰当抚养方式带给孩子的伤害感降到最低?如果以更高效的方式应对孩子成长中的困境呢?

① 积极关注:将惩罚变为奖励

视频中的父亲一直强调他在替儿子接受惩罚,以及下一次要他自己接受惩罚,而且还是以威胁的口吻说的。

谁愿意被威胁?谁愿意接受惩罚?如果有这样的人,你站出来,我们谈谈。

对,这就是人性,没有人喜欢被威胁、控制,接受惩罚。所以,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换一副眼镜,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从"眼睛里只盯着问题"改为"即使做得再糟糕,也能发现闪光点"——这是一个新模式,也是一个新习惯。正如每个人都不自觉的活在过去经验产生的条件反射中一样,我们可以选择有意识的为自己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模式。

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恰恰相反,世界充满了灰色。所谓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如同阴阳八卦图一样,完整的太极图,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我们可能以前习惯于盯着黑色的部分,并且误以为只有黑色。

这是一个巨大的谬误。

当一个父母,可以有了这个"祛除非黑即白"的觉知之后,就可以有意识的对自己进行训练,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可以专门为自己建立一个手册,每天找出3件体现孩子闪光点的品质或细节,记录上去。我可以断定,那些内心充满控制欲和评判思维的家长在最开始会觉得这非常艰难,但是如果你真的这样做,短短3个月的时间,自己看待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实,孩子没有变,变得是家长的眼睛。

正如对孩子的负面关注等同于对孩子的诅咒一样,对孩子的积极关注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看到自己被尊重、看到之后,ta自身的潜能就会充分挖掘出来,ta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律,越来越能为自己负责。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② "谁有情绪谁负责"

没学过心理学的人对这句话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可以先记住这个结论。当我们产生巨大的情绪的时候,一般会将自己的情绪归因于外界,认为是对方"惹"我们生气。就像视频中的父亲,之所以暴跳如雷,是因为他认为,是儿子的不听话让自己很愤怒。

但真相恰恰相反。

实际上,任何人的情绪都来自于当时当刻的刺激,激发了自己原始的创伤。换句话说,真正让你"疼"的,不是当下这个人,这件事,而是因为你那里本来就有未愈合的伤口。

以视频中的父亲为例,他之所以暴怒,是因为他感觉自己"失控"了,儿子的表现让他有一种无法控制对方的失控感,这种失控感的深层感受(潜意识中的感受)是恐惧,也就是对失控的恐惧,而愤怒,只是因为恐惧而衍生出来的二级情绪。

为什么他会对"失控"这么难以接受呢?原因在于,在他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自我"也同样没有得到很健全的发育和滋养,所以

当他缺少内在的掌控感时,就会习惯于向外界索要,当自己的期待落空,就会愤怒。

所以,如果有了这层觉察,依然可以在下一次因为儿子不写作业愤怒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很愤怒,但是这是我自己的情绪,我可以为我自己负责。

"我负责",是心理学上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技术。几乎所有的控制狂,都是无法为自己负责的人,虽然他们在意识层面并不这样认为,很可能还认为自己是很有责任心的人。但实际上,他们是心理上的巨婴,无法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所以,才会向外求,寻求控制他人。

所以,当孩子再"激怒"自己的时候,请认真的告知自己:我已经长大了,我要为我的愤怒负责。

“爸爸,你自抽耳光的样子真丑”:情感绑架,何时休?

③ 充分协商,制定规则

孩子撒谎也好,将手机带去学校也罢,所有的行为背后,都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他的动机。

而孩子之所以选择撒谎,恰恰是因为之前的经验——犯错必惩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的惩罚,是滋生孩子品性恶劣的温床。

很多父母从小对孩子多加控制或软控制(包办替代),这使得孩子从根本上缺失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一个不能为自己负责的孩子,谈何自律呢?

所以,爱与规则,从来都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家长在孩子3岁开始,就要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了。有了规则,行为也就有了规范,这样孩子可以更清晰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样,家长也不能依仗自己权威的身份,随意的惩罚孩子。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规则绝不是父母说了算,或者父母用各种方式说服孩子制定的。而是在充分尊重孩子自主意志的基础上,和孩子共同协商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太多的家长,以规则为名,对孩子实施着伤害。

制定规则有几个原则。

第一:充分尊重孩子的意志。以写作业为例,家长很可能心理的预期是孩子每天8点前写完作业,但是和孩子协商时,孩子可能会说,10点写完。这时候很多家长就急了,要么循循善诱,要么软磨硬泡,总之,要让孩子按自己期待的来。

这样虚伪的尊重,不但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孩子对规则逆反。

尊重孩子,他才能真正为自己负责。

第二:规则可量化,细化。比如玩手机,怎么玩,玩多久,一周几次,具体玩什么….尽可能的清楚,明确,可量化。这样才能在执行规则的时候有据可查。

第三:制定过程中适当放宽,给孩子惊喜

。孩子一般会踮起脚尖说出ta认为父母高兴的条件,比如ta本意是想10点前写作业,但是ta考虑自己说出来父母会生气,所以,会说9点。这样的结果是,虽然话是他自己说的,但并不情愿,所以效果也不会太好。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比如孩子说9点,父母可以放宽到9点半,这样做,孩子会非常惊喜,效果也会更好。

第四:跟孩子协商奖惩措施。需要的注意的是,一定是孩子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家长的意思

第五:仪式感。将协议打印,签字,并且制定出完成表等等,都会加重孩子对规则的仪式感,让他更好的执行。

第六:一次只定一个规则,而且从最小的,最容易的事开始

本来规则是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制定的,但是如果错过了,就更不能贪多求全,这样会极大的激发逆反心理。所以,先从最小的习惯开始,让孩子有正向体验,才可能有其他的规则,一下子制定很多规则,孩子就会选择"不玩了。"

第七:不要光盯着怎么拿定好的规则惩罚孩子,让孩子感觉父母像一个督察队长。奖惩措施是要有的,也是需要执行的,但是执行的时候,父母决不能拿出"看,你没做到,接受惩罚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未做到的行为,而是应该看到孩子未做到这个行为的背后,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看到,而不是被监控。

很多父母对孩子没有具体的规则,只有禁止——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这样做,绝无可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所以,规则落地,具体,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自我负责,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和各位家长共勉:培养孩子的人格,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能为自己负责的人,才是父母对孩子养育的根本。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的成长自己,不断的检视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利,还是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只满足自己控制欲的父母,必然养育精神胚胎虚弱的孩子。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这个结果,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