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纵论新中国70年|巴西学者埃万德罗·卡瓦略:到中国寻找拉美问题解决方案

【编者按】70年沧桑巨变,中国崛起令世界瞩目,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参考消息》特别策划“世界纵论新中国70年”专题报道,邀请外国政要、政党领袖、海外专家与中国学者纵论中国发展成就、解读中国成功经验、畅谈中国未来愿景,向读者展现一幅世界眼中的中国壮丽画卷。以下为本专题推出的对巴西学者埃万德罗·卡瓦略的专访。

“很多客观数据已经证明了研究中国的重要性。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巴西人则有更多的理由去研究它:中国是巴西自2009年以来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也是其最大的投资者。基于以上所有原因,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中国’时,我会回答他:‘为什么不去中国?’”巴西学者埃万德罗·卡瓦略近日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巴西最重要智库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以及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这两大学术机构的国际法教授,卡瓦略眼中的中国既古老又年轻,既是他研究的对象,又可为巴西乃至拉美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借鉴。他说,在之前的几十年中,巴西的发展速度领先于中国,在许多方面给中国提供了经验。但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老师”和“学生”两者的位置发生了变换。

反对西方给中国贴标签

卡瓦略认为,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动荡之后,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块古老的国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充分体现出中国人超强的适应性。由此,新中国进入了国家经济的繁荣阶段,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卡瓦略被选中参加中国的一个奖学金项目,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奇妙旅程”。他的中文名字高文勇也从此被更多的人知道。

在中国,卡瓦略一方面学习汉语,一方面积极接触中国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了解中国现状。2015年是卡瓦略在中国停留的第三年,也是他40年人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他回忆道,那年中国政府举行了外国专家座谈会,与会人员为60名外国专家,其中还包括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他很荣幸成为这六十分之一。“中国政府组织与外国专家会面的倡议让我们看到中国在知识和科学对话上的开放态度。”

返回巴西后,卡瓦略与中国的缘分仍在继续。在巴西,他不遗余力地组织开展推动中巴、中拉交往的活动。

2017年,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里约热内卢法学院设立了中巴研究中心。随后,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我们与中方机构合作举办了许多活动。2019年我们在瓦加斯基金会召开了‘一带一路和一河’研讨会。‘里约’在葡语中是‘河流’的意思,它既代表里约市和里约州,也代表连接新丝绸之路广阔海洋的自然水道。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瓦加斯基金会中巴研究中心的主题,就很好地印证了无论在专业或个人领域,只要我们积极与中国联系,就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卡瓦略说。

作为一位习惯独立思考的学者,卡瓦略并不认同西方世界给中国随意贴上的一些标签。“我从不相信西方人对当今中国的看法,尤其是那些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没有紧密联系的人。尽管中国努力融入世界,但世界上某些国家及地区仍难以与中国在认知上达成一致。出现这种不情愿的态度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对中国的偏见、对所谓‘中国威胁’的恐惧、以‘冷战’逻辑为基础的过时世界观等。”卡瓦略强调。

中国法治建设亮点纷呈

卡瓦略的专业是国际法,因此他更多地以一位法学家的角度来观察中国。他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中国在进行法治建设时,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保证了中国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也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感。”他强调。

卡瓦略赞赏中国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时,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今天的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如何进行法治建设也令全世界关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司法执法合作,也是近几年中国法治建设的亮点之一。

卡瓦略关注到近年中国在反腐败、控制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强了立法。他认为这是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此外,他认为,包括民法总则在内的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巴相互借鉴之处很多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卡瓦略看来,自2013年起,随着一系列积极政策的实施,中国与拉美的关系变得空前重要。中国已经成为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5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拉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尽管从地理上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距离“一带一路”非常遥远,但是伴随着中拉合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进入拉美地区。“换句话说,尽管‘丝绸之路’对拉美来说是个遥远的概念,但中国的投资却是触手可及。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将拉美视为‘一带一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强调。

“无视中国即承认自己世界观的局限性。20世纪和冷战意识形态让我们对中国等国家的看法产生了扭曲,现今西方社会应认真反思。在努力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找出巴西自身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巴西人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中国人对巴西的看法,因为巴西和中国间就有着许多值得相互借鉴之处。”他说。(本文由陈威华、赵炎采写)

世界纵论新中国70年|巴西学者埃万德罗·卡瓦略:到中国寻找拉美问题解决方案

巴西学者埃万德罗·卡瓦略(资料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