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菩萨我想对你说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这最后清王朝统治时期,也就是列强帝国主义侵华时期。这就是题主说的72年。

严格意义上说,虽然在这段时期,中国人民饱受列强帝国主义的各种炮火和各种掠夺,签订割地赔款等条约也成了李鸿章的主要业务。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晚清王朝还能延续半个多世纪,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列强只想打开中国的市场,好和中国贸易往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就是如此。要求中国开放五口通商口岸等关口。至于后面为什么会有八国联军侵华和中日甲午战争、中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是因为列强在中国的渗透中出现了问题,自然经济的抵抗。还有那时候的中国人的排外,看洋鬼子们这些老毛子挺不爽。当然这其中也有民族仇恨存在。老毛子们在中国的为所欲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典型的案例就是曾国藩处理的“天津教案”,那时候的洋人在中国无恶不作,又有政治特权,可以说非常猖狂。排外的代表团体更是有义和团,号称“扶清灭洋”。奈何清王朝扶不起!只是在后来的战争和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这些老毛子们发现,清政府好说话,也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军更是连战连败!最后竟然连小日本都打不过!才逐渐刺激着他们的野心,想瓜分中国,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副表现列强帝国主义野心的《时局图》



人的野心就像是荒野里的野草,一旦得到丝毫的养分就会疯长!

从原先的强盗行为到现在的想侵吞别人家产的恶霸行为!这是野心的逐渐滋长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洋鬼子都跑到紫荆城坐了坐皇帝的宝座,仍然没有把清王朝的政权灭亡的原因!

这就不得不说第二个原因了!

在英美等国家的历史中,他们并没有处死国王或者皇帝的传统,整个欧洲历史,处死的国王或者皇帝一共只有三位,英国的查理一世,法国的路易十六,还有被苏俄政府处死的俄罗斯帝国皇帝!这些皇帝都是在统治阶级性质和社会性质交替的时候被处死的。相反他们还比较尊敬国王和皇帝,例如英国的国王就是他们的信仰。因此,当英美等列强攻破北京和紫荆城的时候,并没有继续把慈禧和皇帝揪出来,而是通过签订条约的形式来谋取在华利益。这对慈禧他们来说是不能想象的,中国的历代王朝中首都被攻破,就是江山易主,但对于英美等国家来说显然不是,所以慈禧就开心地说出了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跪舔英美!

既然满清王朝的皇帝和统治者没有被一网打尽,满清王朝就暂时苟延残喘吧!

中日甲午战争后,想瓜分中国的企图还没有得到大施展,就闹出了义和团活动,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通过这次行动英美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反抗很激烈,中国人民是不可被征服的,外国人去统治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中国显然不成,那就只有让他们自己去统治自己了。

所以以英美为代表的列强帝国主义国家就开始扶持清政府,好让清政府做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只要不把清政府推翻,还能保证自己的统治,清王朝的统治者也乐见。因此中国才只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而没有像印度那般成为全殖民地。

第三个原因是清政府竭尽所能的自救行动。

除了列强侵略,那时候国内真正能威胁到清王朝统治的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可惜的是以洪秀全为首的四大天王在起义尚有一点成果的时候就坐享其成,还大闹内讧,而清政府更出了曾国藩、左中棠、李鸿章等中兴之臣,硬生生把太平天国耗死了!而义和团更是没有认清满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被慈禧卖了后彻底败亡!这是清政府镇压人民起义的成功!勉强又多活了些日子!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活动又重新带给了正在黑暗中挣扎的中国人一份微弱的希望。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还有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中的欺骗性!才真正让国人对这个王朝彻底失望!

清王朝灭亡中……

一旦失望,必然要另寻救国之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人士组建了如同盟会、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爆发了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等起义运动。而当时的清政府与人民的矛盾更是再次得到激发,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后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份宣布脱离满清王朝统治,这就是辛亥革命。革命才形成了一个雏形!之后的南北和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逼迫满清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至此满清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句号。之后虽然有两三次复辟,但终归是昙花一现,成不了气候!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朝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为什么满清王朝覆灭后,封建等级思想,封建陋习仍然存在的原因。直到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东西才逐渐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


青鱼小贤


我在这里不妨打个比方。

我们把清朝比作一个大的家族,清统治者比作族长。人民群众比作大家族的成员,而列强当仁不让就是强盗。

正常逻辑,强盗闯进这个家族,其主要目的就是抢劫财物。当然,强盗嘛,看到女人也不会以君子自居,行尽卑鄙之事。看到这个家族有好的地盘也会强占去,方便自己再来时歇歇脚.打打尖什么的。但决不轻易毁灭这个家族,因为还得为以后再来留有余地。

这个家族的族长偏偏又是个不学无术,却又精于吃喝嫖赌之人。但又是个怂包软蛋,眼睁睁地看着强盗抢劫财产,侮辱家人不敢抵抗。只是哀求强盗给自己多少留一点。至于地盘,反正有的是,给就给一点,保命要紧。

而这个家族的成实在难以忍受族长的所作所为,只好奋起反抗推翻老大,然后选出有德之人带领大家奋发图强,振兴家族,把强盗赶出家园,让强盗再无可乘之机。

不知本人这一比方是否确当,希望大家多留言指正,谢谢!


车工00


因为近代时期除了俄国和日本,英法等列强并不是出于掠夺中国国土或者是彻底灭亡中国为目的,英法等列强重视工商业,他们的目标是在中国获得更多的经济特权,从而方便倾销商品以及投资,获得港口导水权,你也可以理解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再就是获得领事裁判权,因为中国的法律还没有近代化,很多方面存在空白,未能同列强制定的法律体系接轨,所以列强侨民犯法需要用他们本国的法律来审判。虽然领事裁判权也不代表列强侨民可以不遵守中国法律,但是然并卵,因为弱国无外交。

对于英美等列强来说,由于中国国土庞大,吞并中国并改造十分困难。因为英美和俄日一样都是强盗,但是英美好歹还讲究盗亦有道,知道改造殖民地使其文明化,并且培养殖民地的本土精英,让殖民地更好的为本土服务。但是中国庞大的国土使其无法支付征服以及改造的成本,但是这又是一块巨大的市场,所以英美等国只是把中国作为其倾销商品的市场,而租界等殖民据点不过是其倾销商品以及培养扶植利益代言人的桥头堡。

但是俄国和日本则不一样,这两个国家都是赤裸裸的强盗,尤其是俄国,骨子里都是强盗劣等的基因,直到今天还有着一大堆令人作呕的强盗行径。而且历史上,俄国和日本也是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


清朝时期,俄国就利用清政府的孱弱以及不懂近代外交规则侵占了中国大量的国土
,尤其是中国丧失外东北的领土后。比如《中俄瑷珲条约》以及《中俄勘分东北界约》,恩格斯曾经如此评价俄国强盗:俄国通过这两个条约获得了相当于法国和德国国土面积总和的土地,以及一条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而且,俄国还积极策划分裂中国,甚至不惜赤膊上阵,把外蒙古从中国肢解了出去。而且俄国一直到苏联时代还妄图把新疆从中国肢解出去,只不过中国政府看的紧,俄国的目的没有达到。

而且,俄国还有一个黄俄罗斯计划,妄图吞并中国北方国土。
可以说俄国佬的野心是昭然若揭,而且俄国至今也不承认其对中国的侵略行径。

另一个就是日本,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从一个落后的东亚农业国蜕变为一个近代的工业国家,并把侵略定为主要国策。因为明治说过,日本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所以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攫取了辽东半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最后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
庚子国变之后,俄国赖在东北不走,虽然日俄战争粉碎了俄国独吞东北的野心,但是日本获得了满洲南部的一应经济特权。

只不过,日俄战争是清政府引进外部势力平衡俄国的结果,因为如果不如此,俄国可能就会在东北实现黄俄罗斯计划。这也是清政府无奈的选择,因为弱国无外交。

所以,我很纳闷,哪来的那么多的黄俄孝子和野生精日。

同时,日俄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洋人也不会坐视不理,因为如果任由这两个强盗为所欲为,势必要影响其他列强的在华利益。所以,清政府再弱也只能忍痛割肉,以列强的在华利益作为制衡,维持主权独立。
其结果就是主权受损,因为不得不承认列强在华的经济特权以及领事裁判权,但是好处是不丧失主权,保证中国独立。想要废除列强的在华特权,只能进行全面的近代化改革来自强,最后这一历史重任由新中国造成了。



20世纪末中国相继收回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则是标志了中国彻底洗刷了列强给中国留下的殖民印记,也是中国富强的标志。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从1840年起,清朝紧闭的大门在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慢慢地被打开,让外国人看见了一个东方国家的真实面貌。而作为东方大地主人的清朝,并没有因西方势力的渗透而亡国,反倒苟延残喘几十年,直到了1912年的辛亥革命才推翻了清朝。

清朝的生命力可以说是相当强了,对外经历好几次外国侵略,对内农民起义弄的是轰轰烈烈,一个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虽说这都是对清朝是伤筋动骨的事情,但清朝还是还是扛住了这一次次的风波。


清朝能够坚持,分内外因,内因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拯救江河日下的政权,一直在努力采取措施改变,像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这都是当时有识之士为了改变国家局势的一些尝试,只是这时的清朝已经积重难返,它采取的一些措施只能治治皮外伤,烂到骨髓的东西已经无力改变,结果当然也是不尽人意。



而外国侵略者也不想让清朝这么快就亡国了,为什么呢?因为清朝能够很好地代表他们的利益,外国侵略者只要一与清朝作战,即使清朝作战胜利了,也会签订有利于侵略者的条约对于清朝这样的表现,侵略者自然是极力维护清朝统治,而清朝也逐渐地沦为了列强的狗腿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洋人的朝廷”,清朝到后面也真是为外国列强服务了。

清朝能够存在下去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在种种历史条件之下,清朝苟延残喘了七十二年,到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时,清朝根基才逐渐瓦解。


历史百家争鸣


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1840年到1911年,晚清一共存在了71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有一本书就叫《晚清七十年》。


问题是有问题的,清政府何时被西方列强打了70年啊。在晚清的最后七十年间,清政府和列强进行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冲突。

西方列强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同清政府发生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市场,从而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后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入了列强之列,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清政府。通过《马关条约》,日本从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割地、赔款和通商口岸。唯一例外的是俄国,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朝的灭亡完全是自掘坟墓。慈禧太后亲自扼杀了戊戌变法,而后又效仿戊戌变法实行清末新政。因此,清政府是变革也灭亡,不变革还是灭亡。


历史军魂


准确来说,列强的入侵并不是导致大清灭亡的主要因素。通常来讲,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都是由内外因素所致,以前朝大明为例,它灭亡的最主要因素是朝廷政治腐败,地方民不聊生,最终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将大明拉下了历史舞台,关外的满人势力在这当中只是充当“帮凶”的作用。

而大清也是如此,整个清末72年,虽然经历了列强多次的入侵,但对于他们的政权统治的影响却并不大。

晚清72年,列强的一致诉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清朝灭亡为止。大清在72年期间先后经历了四次影响较大的列强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四次侵华战争都是以清政府战败收场,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条约当中所见最多的便是赔款和开通商口岸,赔款名为赔付战争所花军费,实为敲诈勒索。而开通商口岸则是最根本的目的: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以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列强的每一次侵华战争都是适可而止,如两次鸦片战争,他们并没有灭亡中国的想法,当然他们也知道不具备这个能力去统治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庞大民族。而“殖民”这种新型的侵略方式显然更符合他们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即一个稳定而庞大的市场。

于是乎,即使大清国内爆发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时,英法列强的态度也反应出了他们的诉求。比如,当太平军占据优势时,他们有考虑过支持太平军推翻清政府,但是在之后他们发现太平军的种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大清政府则不同,如若能够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一些诸如赔款、割地、开通商口岸的要求,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所以列强最终选择了大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列强的入侵非但没有加速大清的灭亡,反而起到了延长大清统治时间的作用。



再来看看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较前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还要更大,因为他们对于市场的需求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两次战争都有过灭亡大清的想法,其实就当时局势来看,无论是日军还是八国联军,推翻清政府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最终为何没有付诸行动呢?

首先,即使他们推翻了大清政府,但是短时间内并没有办法完全统治大清,而这段时间大清境内必定是战火纷飞,反抗四起。在这种局势之下经济无法发展,列强所需要的稳定市场也无从谈起。再者,列强在华的势力和利益本来就存在着纷争,如《马关条约》时,日本方面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但最终受到俄、法、德三国的干涉而为果。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时,曾有人提出就此灭亡大清,但遭到了美国的反对。

因此,这便可以反应出,列强们一直在维护本国在华的利益,而这个利益的前提便是大清政府的稳定并且能够听命于他们,而非抱着灭亡大清的目的进行入侵。

结语:

大清之所以能在列强的入侵当中挺过72年,一方面是由于列强们的诉求不在推翻大清政府,另一方面则是大清政府所表现出软弱、妥协的态度让列强感到满意。总而言之,清政府在这当中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华的代理人,而列强显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推翻这一代理人。


旧时楼台月,坚持原创,欢迎关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旧时楼台月


清朝在1840年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被敲开了大门,此后英国、法国、日本、沙俄等国家或轮番或群殴地对清朝进行了攻击,清朝割地赔款,屡屡战败,但是它却挺了72年,直到1912年才正式宣告灭亡,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列强并不希望清朝灭亡,因为清朝灭亡后,他们无法和一个混乱的中国做贸易,彼时的列强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扩张阶段,他们的首要目标是争夺市场,而不是相隔万里之遥的土地。

如果有一个比清朝好一点的替代品,他们是愿意扶植他的,曾经迅速崛起的太平天国一度被纳入他们的扶植名单,但是太平天国的态度比清朝强硬很多,比如1854年英国大使给杨秀清写信要求通商,杨秀清回信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通商可以,鸦片先停了。太平天国的强硬已经影响到列强的在华利益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在列强那里看起来是对正统基督教的亵渎,他们一开始对拜上帝教有好感,还想着帮助洪秀全纠正“错误”,人刚去就被洪秀全赶走了,洪说这帮洋人是异端。列强能接受洪秀全把自己说成是耶稣的兄弟,上帝的儿子吗?他们想了想,这个太平天国还不如清朝,于是就派出了洋枪队和清朝一起打太平天国。

到了后来,列强也没找到能替代清朝的势力,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到了在清朝内部寻找“开明人士”上,光绪一度是他们中意的目标,所以,在慈禧打算废掉光绪改立溥儁的时候,他们出来反对。戊戌变法失败,清朝走向保守、任用义和团时,他们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把清朝打回来了。他们对顽固派首领慈禧的观感一直不好,光绪被囚禁后,他们一度对年轻的皇帝弟弟载沣很感兴趣。

清朝倒是“能屈能伸”,一次次地在战败之后割地赔款,这种软弱让列强觉得没有推翻清朝的必要,也缓和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割地赔款实际上成了清朝延缓自己寿命的一种手段。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那是后的清朝应该被称为“清政府”,列强承认清政府的地位,他们即使不停地割地,但也被列强承认,因为列强在某种程度上把清政府当成自己在中国的代理人。


东方晓1954214


不请自来

一部72年的晚清史,血泪斑斑,多少中国人含恨而终,又有多少中国人在列强的铁蹄之下沦为了半殖民地中的无家游民。

不过,我们需要正是这段历史。在这段屈辱不堪的历史当中,也有那么点光亮,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用历史课本里的话来讲,这段时间是先进的中国人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陈旭麓先生称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无论如何,1840年的中国,自愿的也好,被迫的也罢,中国确实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当中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随着洋纱洋布的涌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瓦解。同时,先进的中国人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翻译《各国律例》《四洲志》,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在这段时间里,清政府在政治层面上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但是此时间中国的外交也开始逐渐放弃了宗藩关系,试图以西方的眼光去办外交。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与外界的交往逐渐频繁。中国近代化的脚步也加快了。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军用、民用工业,同时创立了近代化的三支水师。受到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在六七十年代诞生。在有了如此经济基础之后,出现了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思想家。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说明了晚清社会并未停滞不前,他也在内外交困中做出他所能够接受的改变。

甲午战争,对中国人的影响最为巨大。堂堂天朝居然被蕞尔日本打垮。同时,由于《马关条约》的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着如此局势,光绪帝开始维新变法。只不过,戊戌变法因为步子迈的太大,不为慈禧等人所接受。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却留下了新式军队,这为日后北洋武人统治中国埋下了伏笔。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场战争虽是列强强加于中国身上,但是起因却是由于中西文化信仰的冲突。在这场冲突当中,民间的义和团被中西剿杀,最终连最顽固的上层都不得不接受西化的主张。

清政府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与“预备立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只不过,这些动作最终是没能赶上世界的潮流,且摄政王载沣刚愎自用、庆亲王奕劻贪污腐败,成为了压死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上,简述了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当中的部分叙述。这72年,清政府也并非是一味的挨打,也做了一定的改变。可以说,在民国初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皆在晚清时期,便已有了影子。


月晓YB


前期感谢曾国藩,后期感谢李鸿章,不然大清在1860前就亡了。严格地说是安徽132万淮军,多保大清江山40年。淮军消灭捻军,安徽农民的内战,使大清王朝多延续了近40年。


边走边言


第一各国列强都是为抢东西。第二,各国也互相制约,不能让一国独大。第三,中国的体量巨大,不是那么轻易能被占领的。第四,中华民族当时虽然在沉睡,但骨子里的不屈不挠精神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