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廣東省東莞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廣東省東莞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廣東省東莞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廣東省東莞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語 文

注意事項:

1.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 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第I卷 閱讀題(7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最近,一款在線濃縮知識文庫悄然走紅。一套大部頭的作品,在線文庫可以給你濃縮成最精華的句子,讓你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對整本書概覽性質的閱讀。不少人表示,這樣閱讀節省了很多時間。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一頁一頁翻書通讀的樂趣再也找不回來了。

“濃縮書”,說白了就是給書做筆記,把最精華的部分劃出重點來,讓讀者得以快速把握全書內容。這聽起來像是個新概念,但我們或許早有接觸。舉個通俗的例子,網上經常有人炒作的“狀元筆記”,其實就是針對教材及老師所講授的課堂知識的“濃縮書”。但大家也都清楚,絕對不是買了“狀元筆記”就能成為狀元,“狀元筆記”也無法替代上課與教材,它只是個人對學習方法及思路的總結,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對於“濃縮書”來說,道理也是如此。“濃縮書”的原作多是具有深厚影響力的名著,為我們劃重點的畢竟不是作者,作為知識中介,固然可以給你描述、推薦書籍的精彩之處,但是書的全貌如何,恐怕還是需要自己去親自體會。更何況,知識中介對全書的理解是否到位、對精髓的把握是否準確,這些都要暫時先打個問號。而即便是原作者來給書進行摘要濃縮,做的也是留下全“骨架”、剔除內容“血肉”的工作,也會讓閱讀的樂趣大幅下降。這就好比一個人為了提高吃飯的效率,不吃豐盛的肉類、水果、蔬菜,直接喝營養液、吃維生素片---吃飯變成枯燥單調的營養攝取,而丟失了享受美味的樂趣和飲食文化的內涵。

當然,“濃縮書”的出現是有其必然性的。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普遍加快,拿出完整的幾個小時來安靜地讀書,很多時候已成奢念。這種情況下,與其不讀書,還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讀幾本“濃縮書”,至少能做到開卷有益,讓人保持獲取知識的積極心態,而不至於在無意義的娛樂中消磨時間。從長遠來看,如果人們看了“濃縮書”,對原著產生興趣,可能就會產生將原作拿出來看的動力,這不失為一個在浩如煙海的知識出版物中甄別篩選的有效方法,對於培養多讀書、讀好書的社會風氣也大有裨益。

總之,雖然“濃縮書”價值遠遠低於原作,但是閱讀總比不閱讀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一時抽不出足夠的閱讀時間時,偶爾從知識中介那獲取一點“血肉”有限的內容,也算不上壞事。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始終保持清醒:“濃縮書”畢竟不是完整的知識,對其不可過度依賴。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對整本書概覽性質的閱讀,在線“濃縮書”迎合了人們需求,悄然走紅。

B.“濃縮書”並非新概念,它借鑑了“狀元筆記”的手法,劃出書中的精華和重點,方便快速把握全書。

C.“濃縮書”在快節奏的生活、工作背景下出現,改變了人們在無意義的娛樂中消磨時間的不良習慣。

D.就像不能將吃飯簡單理解為枯燥單調的營養攝取一樣,人們讀書也完全不能依靠閱讀在線“濃縮書”。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開篇提出“濃縮書”這一論述對象,然後列舉人們對其不同的態度,引起下文的議論。

B.採用對比論證方法,將“濃縮書”與“狀元筆記”作對比,通俗易懂地闡釋了其特徵。

C.對於“濃縮書”現象,文章在論述時較為辨證,既指出不足,也指出意義和價值。

D.將“濃縮書”定義為“知識中介”,這是全文立論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展開相關論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如果日常的閱讀全部變成在線“濃縮書”類閱讀,人們將再難以享受翻書通讀的樂趣。

B.如果進行摘要濃縮的是原著作者,那麼對“濃縮書”的理解、對精髓的把握會更準確。

C.讀“濃縮書”可能使讀者對原著產生興趣,可見其對培養讀書的社會風氣有一定益處。

D.只要能夠獲取知識,即使內容有限,也有積極作用,因此“濃縮書”在當下應當提倡。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扶貧往事

侯德雲

下鄉,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車裡。吉普車是老朱的。老朱當過多年鄉鎮領導,年前才調入瓦城。

路過一個叫八里的村子,這個村子以種桃出名。春天的時候,村子還張羅過一場“桃花節”,可以想見,桃樹的種植規模有多大。現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節。人、桃、車擠在公路兩邊,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個人的話題裡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說桃的價格、桃的味道,說桃的其他種種。

吉普車擰擰巴巴終於離開了八里村,這時話題已經轉到櫻桃上。

不管是說桃還是說櫻桃,老朱都是主講。後來才知道,老朱是內行,農大畢業生。

老朱不光說桃說櫻桃,還說了些扶貧往事。

老朱說,他在三臺鄉當農業助理那會兒,搞扶貧,動員農民栽櫻桃。鄉幹部一撥撥挨村動員,大會小會,可村民一個個都木著臉,袖著手,似聽非聽。白給的櫻桃樹苗沒人要。鄉長氣得拍桌子,說:“他們不栽,我們栽!把樹苗栽到老百姓的地裡去,非逼著他們富起來不可!”

車內一陣鬨笑。

我說:“真去栽啊?”

老朱說:“可不是!那個春天,我們天天栽樹,灰頭土臉的。”

我在心裡感慨,沒想到鄉鎮幹部還得上勞動課。[來源:學#科#網Z#X#X#K]

老朱繼續說:“你說可氣不可氣,有的村民,就站在地頭上,叼著煙,看你給他栽樹,好像這事跟他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後來呢?”

“後來,”老朱說,“四五年後,櫻桃結果,市價居高不下,老百姓嚐到了甜頭,不少人跑到鄉政府要櫻桃樹苗。鄉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們三個聽眾都感慨:“扶貧這事兒,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說起他當副鄉長期間發生的事兒。“我們在一個村裡搞試點,原計劃只扶持十戶,結果二十多戶報名,那個吵啊。沒辦法,鄉里咬咬牙,決定扶持二十戶,每戶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技術,還挖了沼氣窖,乾淨,也節省能源。忙了一秋天。快到過年的時候,一天,我們正在開會,突然聽到一陣農用車的轟隆聲進了政府大院。走到窗前一瞅,我嚇了一跳,心說這是誰要鬧事啊?一溜三輛農用車,裝滿青黃的蔬菜,擠在政府小樓門口。每輛車的車斗邊沿,還都坐著兩三位壯漢。我趕緊下樓,仔細一瞅,樂了,這不是種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嗎?大夥兒見了我,也樂,說:‘第一批蔬菜下來了,我們不能忘本,給政府送些來,讓領導嚐嚐。’”

我故意問老朱一句:“三車蔬菜,怎麼處理的?”

老朱說:“我指揮他們送食堂裡了。”

三個聽眾都笑。

老朱說:“笑什麼笑?沒白吃!我們哪能佔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沒白吃,我隨後還給他們聯繫了幾個蔬菜批發商,定期到村裡收購。現在那個村,已經是蔬菜大棚專業村了。”

“噢,幹得不賴。”三個聽眾都感慨。[來源:Z_xx_k.Com]

四個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說:“還是我當副鄉長的時候,遇到過一個怪人。那年鄉政府決定,為水稻種植區內的貧困戶補助一些稻種和化肥。挺好的事兒,大夥兒都高興。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辦公,突然‘砰’的一聲,門被踢開,一個老農衝進來,敲著我的桌子說:‘你是不是莊稼人啊?什麼時候了,還不送稻種和化肥?’”

三個聽眾忍不住,還是笑。

老朱說:“我抬頭一看,認識,就是前一年我的貧困戶,老李頭。老李頭氣得渾身發抖,他腋下還夾了兩隻蛇皮口袋。”

老朱說:“你說那老李頭,那麼蠻橫,為什麼呢?”

我給老朱的三個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結論是:“扶貧這事兒,難心,開心,偶爾也鬧心。”老朱聽罷,連連點頭:“對對對,就這意思。”

(選自《百花園》,有刪改)

4.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小說首段交代老朱當過多年鄉鎮領導,為下文老朱講述扶貧往事做了鋪墊;接著以整段筆墨寫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貧工作卓有成效。

B. 村民不要櫻桃樹苗,扶貧工作無法開展,鄉長為了避免被上級批評,逼迫鄉鎮幹部種樹,可見鄉長是一個不能體恤下屬、沽名釣譽的領導。

C. 小說善於運用動作和語言表現人物,老李頭“踢”“衝”“你是不是莊稼人啊”活畫出一個急躁的老農形象。

D. 小說中多次寫到“笑”,但每次笑的含義都不同,“三個聽眾都笑”,包含了對老朱做法的肯定和讚許;“四個人都笑”則表達出對扶貧工作見成效的開心和滿足。

5. “老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6. 小說寫了三個扶貧故事,這三個故事之間有什麼聯繫?請結合作品分析作者這樣安排的藝術效果。(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摘編自《統計局: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59億元同比增長8.5%》中國網財經版2018年6月14日)

材料二:

“未來十年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時代。”2016年馬雲提出了“新零售”概念。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為探索新零售而創造的一種新型超市業態。”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說,“我們創造盒馬,是希望探索中國的新零售之路。”按照設計構想,盒馬鮮生的目的是通過數據驅動,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技術完全融合,從而為消費者創造出30分鐘極速送達的智能購物體驗。

“傳統的零售行業是以“貸’和‘場’為中心的,新零售的核心是真正回到以‘人’為中心的時代。未來會通過天貓,讓電商和線下商業機構緊密合作,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以實體門店、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為核心,通過融合線上線下,實現商品、會員、交易、營銷等數據的共融互通,向顧客提供跨渠道、無縫化的購物體驗。”張勇說。

(摘編自於洋《“新零售”推動商業模式變蘋》,《人民日報》2017年08月31日20版)

材料三:

從百貨,到連鎖,到超市的前三次零售革命要麼在成本,要麼在效率,要麼是在體驗方面有根本性的變化,而第四次零售革命在這三個方面都會產生提升。消費的變更指引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方向,技術的升級為這種變革做了支撐。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成功的必要條件:一是大數據;二是要有跨界數據科學家;三是要有計算資源;四是應用場景和邊界清晰,例如:京東的無人機場景應用。

未來的零售本質?我們認為還是成本、效率和客戶體驗。人工智能引領的新零售,在不斷的優化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方面,供給端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需求端會是所見即所得,誰想誰得。人工智能會滲入到零售的方方面面,但是我認為人工智能僅僅是一種變革,而不是一種能力,它只能輔助人類,不能代替人類。

(摘編自京東集團副總裁楊平《人工智能和未來的零售》2017年9月深圳演講實錄)

材料四:

2018年4月28日,位於廣州天河曜一城的廣州首家“盒馬鮮生”正式開業,店內可邊逛邊吃,還可直接在APP下單,門店附近3公里範圍內,生鮮最快30分鐘可以送貨上門。

無論是天貓,還是騰訊,已經入場新零售,以上海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已然成為新零售的橋頭堡,面對重構商業價值的浪潮,千古商都廣州又將呈現怎樣的商業新格局?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實體零售五年來首次回暖,社會零售進入黃金期。巨頭紛紛佈局新零售,或許正是看中了數字經濟的巨大潛力。隨著盒馬鮮生落地廣州,其他零售新物種的陸續現身,新零售業態和廣州將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

(摘編自《盒馬模式重塑廣州零售業態?》《南方日報》2018年05月03日)

7.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間,雖然部分月份有小幅增加,但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整體上呈下降趨勢。

B.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月絕對量為149176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24819億元,同比增長為30%,說明新零售發展迅猛。

C.2018年1-5月份,鄉村與城鎮相比,消費品零售額絕對量低,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高,這說明鄉村消費品零售市場潛力大,是今後的主要消費地。

D.2018年5月份,按消費類型來分,在四種主要消費類型中,商品零售絕對量達到27038億元,佔據絕對優勢,飲料類同比增長7.1%,同比增長率最低。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勇認為,電商會和線下商業機構緊密合作,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開展以移動互聯為核心的新零售,向顧客提供全新的購物體驗。

B.從百貨,到連鎖,到超市的前三次零售革命分別在成本、效率、體驗方面有根本性的變化,新零售就是在這三個方面都有提升的零售。

C.京東集團副總裁楊平認為新零售成功的必要條件,除了大數據、跨界數據科學家、計算資源之外,還有應用場景和邊界清晰。

D.面對重構商業價值的浪潮,廣州雖然是千古商都,有著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但在新零售的嘗試方面,落後於上海。

9.關於新零售,材料二、三、四的側重點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謝瞻,字宣遠,一名簷,字通遠,陳郡陽夏人,衛將軍晦第三兄也。年六歲,能屬文,為《紫石英贊》《果然詩》,當時才士,莫不嘆異。初為桓偉安西參軍,楚臺秘書郎。瞻幼孤,叔母劉撫養有恩紀,兄弟事之,同於至親。劉弟柳為吳郡,將姊俱行,瞻不能違,解職隨從,為柳建威長史。

弟晦時為宋臺右衛,權遇已重,於彭城還都迎家,賓客輻輳,門巷填咽。時瞻在家,驚駭謂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歸趣乃爾。吾家以素退為業,不願干預時事,交遊不過親朋,而汝遂勢傾朝野,此豈門戶之福邪?”乃籬隔門庭,曰:“吾不忍見此。”及還彭城,言於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過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榮冠臺府,位任顯密,福過災生,其應無遠。特乞降黜,以保衰門。”前後屢陳。高祖以瞻為吳興郡,又自陳請,乃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語瞻,瞻輒向親舊陳說,以為笑戲,以絕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憂懼。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於不永。晦聞疾奔往,瞻見之,曰:“汝為國大臣,又總戎重,萬里遠出,必生疑謗。”時果有訴告晦反者。瞻疾篤還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於晉南郡公主婿羊賁故第在領軍府東門瞻曰:“吾有先人弊廬,何為於此!”臨終,遺晦書曰:“吾得啟體幸全,歸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厲,為國為家。”遂卒,時年三十五。

瞻善於文章,辭采之美,與族叔混、族弟靈運相抗。靈運父瑛,無才能。為秘書郎,早年而亡。靈運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謂瞻曰:“非汝莫能。”乃與晦、曜、弘微等共遊戲,使瞻與靈運共車;靈運登車,便商較人物,瞻謂之曰:“秘書早亡,談者亦互有同異。”靈運默然,言論自此衰止。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瞻疾篤/還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於晉南郡/公主婿羊賁/故第在領軍府東門B.瞻疾篤還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於晉南郡公主婿羊賁故第/在領軍府東門

C.瞻疾篤/還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於晉南郡/公主婿羊賁故第在領軍府東門

D.瞻疾篤還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於晉南郡/公主婿羊賁故第/在領軍府東門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二千石”是漢代郡守這一官職的代稱,因其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

B.“太守”為一郡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自行任免所屬掾吏。

C.“降黜”在古代指官員被降低或免去官職,並被髮送到邊遠地區服勞役。

D.“永初”是南朝宋武帝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要更改年號。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謝瞻知恩圖報。叔母把他們弟兄養大成人,他們對叔母也如同親生母親一樣,甚至叔母要到吳去,謝瞻也辭官跟了過去。

B.謝瞻有先見之明。前後多次向高祖陳請給自己的弟弟謝晦降職,來保住謝家的門戶。

C.謝瞻重視手足之情。臨終的時候,還覺得自己有很多遺憾,寫信要求謝晦多加勉勵,一心為國為民。

D.謝瞻受人推崇。族叔謝混請謝瞻對族弟謝靈運進行教育,結果謝靈運改變了原來評價別人的毛病。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晦或以朝廷密事語瞻,瞻輒向親舊陳說,以為笑戲,以絕其言

(2)靈運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遠遊①

杜甫

賤子何人記,迷芳著處②家。

竹風連野色,江沫擁春沙。

種藥扶衰病,吟詩解嘆嗟。

似聞胡騎走,失喜問京華。

【注】①本是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詩人時在梓州(今四川三臺)。②著處:處處,到處。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敘遠遊之跡:遠遊多年,迷失方向,處處為家,因此,對遠方的兒子非常惦記。

B.頷聯既描寫眼前之景,又即景寓情,以飄搖動盪的風竹、江沙隱喻自己的人生際遇。

C.頸聯述遠遊之事:強扶衰病之軀種藥,借吟詩來排解嗟嘆,字裡行間充滿悲苦之情。

D.全詩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層次分明,章法謹嚴,頗能體現杜詩沉鬱頓挫之風。

15.詩的最後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通過後天不斷廣泛學習獲得的。“金”要鋒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

”的君子,就要“ ”,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2)杜甫在《春望》中以“ ”兩句詩刻畫出自己的衰老形象,暗示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

(3)當人們漫步秦淮河畔的烏衣巷中,除了會想起“烏衣巷口夕陽斜”,還會在這“ ”中想起曾經“氣吞萬里如虎”的劉寄奴。

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教育中的儀式自古就有,如開學禮、成人禮、拜師儀式等。儀式中包含著某種承諾,意在將一些美好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 。“兒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這個身份很容易就讓社會低估。心理學研究證明,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渴望被社會接納、認同。兒童的身份價值得到重視才會發展其主體意識,去大膽、主動地實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成人常用“小孩”這個詞稱呼兒童,當孩子對團體中的某件事情

的時候,成人總是會說“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會做……”,結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夠的尊重、足夠的認同,往往變得 。對於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現得 ,但卻慢慢喪失了想象力。( ),而“兒童節”恰好是對兒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機。對兒童身份價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現出社會對兒童的接納、認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會的發展需要他們從現在開始努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一脈相承 蠢蠢欲動 灰心喪氣 惟命是從

B.薪火相傳 躍躍欲試 灰心喪氣 言聽計從

C.一脈相承 躍躍欲試 心灰意冷 惟命是從

D.薪火相傳 蠢蠢欲動 心灰意冷 言聽計從

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唯有兒童的身份價值得到重視才會發展其主體意識,去大膽、主動地實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B.兒童的身份價值得到重視才會發展其主體意識,去大膽、主動地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

C.兒童只有身份價值得到重視才會發展其主體意識,去大膽、主動地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

D.要想兒童的身份價值得到重視就必須發展其主體意識,去大膽、主動地實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19.下列補寫到文中括號內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孩子身份價值的重塑需要一場特殊的儀式

B.一場特殊的儀式可以重塑孩子的身份價值

C.孩子身份價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儀式感

D.一場特殊的儀式可以滿足孩子身份價值重塑的需要

20.下面是某節目組一則致歉聲明的片段,其中有五處詞語使用不當,請找出來並作修改。要求修改後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5分)

第二期節目因為剪輯失誤,使得其中一片段引起了觀眾的曲解,節目組已第一時間作了修正,並下達致歉聲明,懇請廣大觀眾的認可,也希望大眾不要再對該片段進行散佈。以後我們將不忘初心,嚴格剪輯,認真審核,給廣大觀眾帶來優秀的節目。

21.下圖是“素質教育冰山模型”圖,請把這個模型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得當,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角色不同,“共同記憶”的意義便不相同。例如:

爸爸: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時間陪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

老師:共同記憶是精神的家園。我要做一名謙謙有愛、修己達人的園丁。

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我們更需要文化底蘊。

上述三位長輩關於“共同記憶”的認識,對你有什麼啟發?你對“共同記憶”的意義有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從子女、學生、市民三種角色中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