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对决: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两个超级强国的世纪碰撞(下)

帖木儿率领二十万东征大军,渡过锡尔河,并要求统帅东征右路军大军的孙子哈里勒,在三月初拿下蒙古。哈里勒是帖木儿孙子,在帖木儿家族,是最年轻有为的将领,曾跟随帖木儿东西征伐,屡立战功。

巅峰对决: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两个超级强国的世纪碰撞(下)

但在这期间,野心勃勃的帖木儿,却遇到了三件烦心事。

第一件事:行军途中,遭遇极低气温的暴风雪,帖木儿作为大军补给,驱赶随行的牛羊,不堪寒冷冻毙大部。

第二件事:这一时期地球、土星、水星连珠,在远征大军随行的占星师,说不利与兵。

第三件事:帖木儿孙辈中,最优秀的统帅,哈里勒疯狂爱上自己的女仆,为此哈里勒患上“少年怀特之烦恼”,茶饭不思,无心率兵打仗。这引起帖木儿极大不满。

最终,帖木儿这支远征大军,克服种种困难,前锋在2月下旬到达别失八里,此地距离大明帝国在西部第一个军事重镇哈密卫,距离只有400公里。

大明帝国派出的细作,侦知帖木儿大军东征,报告给了明成祖朱棣。朱棣非常重视,派出甘肃总兵宋晟,宁夏总兵官何福加强戒备。宋晟是大明开国将领,曾跟随朱元璋转战江西、广西等地,战功赫赫,四次出镇凉州,前后长达四十余年,期间多次打败北元及西域各国的进犯。

明成祖对宋晟很信任,把自己两个女儿安成公主、咸宁公主,嫁给宋晟两个儿子。

在帖木儿远征大军,困于暴风雪之际,大明帝国也没闲着,西部各卫所,“练士马、谨斥堠、计粮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巅峰对决: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两个超级强国的世纪碰撞(下)

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强悍帝国之间,战事一触即发。

帖木儿为了远征大明,忍辱藩属,精心准备了三十年。大明明成祖朱棣也不是吃素的,明成祖一生五次征伐蒙古北元,并不畏惧如日中天的帖木儿帝国。

1405年2月18日,正在进军的哈里勒,突然得到消息:72岁的帖木儿已经在讹答剌去世!

关于帖木儿的死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帖木儿得了疟疾,不治身亡。另一种说法,是帖木儿饮酒爆量,最终死于烈性的阿拉克烧酒。

据说,帖木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向敌人示弱!拿紧你们的……剑!”

帖木儿东征大明帝国的行动,就这样随着他的离奇死去,烟消云散。

帖木儿死后,帖木儿帝国陷入了混乱。帖木儿的孙子与帖木儿子为争汗位,开始了几年混战。

帖木儿帝国和大明帝国之间,未开启的世纪大碰撞,可以看做是东西方两个超级强国之间,史诗级的大冲撞。两个同处于国力上升期的帝国,如果战事发生,完全可以改变双方的历史的走向。

但这一切却随着帖木儿的离世,轻轻散去,犹如从未发生过一样。历史就这样,恶作剧般地拐了一个大弯。

公元1407年,继承帖木儿帝国王位的哈里勒,派出使臣出使大明,表达修好之愿望,同时放回十余年前,被帖木儿扣留的杨德文和傅安等明朝使臣,并派兵护送回到大明。

这支十余年前出使帖木儿的使团,出使时,有一千五百人,归来仅剩下十七人。可还是终于回归祖国,对哈里勒,“举朝皆感其忠义”。

明成祖在得知帖木儿帝国内,依然陷足其国内的汗位争夺战时,决定采纳大臣的建议:“派使节,熄其兵火,宣示天朝威德”。

巅峰对决: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两个超级强国的世纪碰撞(下)

公元1408年,明成祖朱棣派出郭骥为使节,率团出使帖木儿帝国,并带去自己的亲笔书信。郭骥此前曾出使过帖木儿帝国,此行的目的,是宣示天朝威德,熄其兵火。

帖木儿曾嘲笑朱元璋儿子和孙子,为争夺皇位打的不可开交,没想到在他死后,同样的剧情,也在自己儿子和孙子上演。帖木儿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居然也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马黑麻。看起来隔辈亲,不唯独我大中华所独有。这位马黑麻是帖木儿长孙,能力居然和建文帝朱允炆也很接近,帖木儿和朱元璋一样,安排了一群老臣辅佐马黑麻长孙。

有趣的是,和朱允炆一样,马黑麻居然也有一个战功卓著,声名赫赫的叔叔。和朱允炆不一样的是,马黑麻还有一个能打仗的堂弟哈里勒。后面的剧情要比朱棣和朱允炆精彩多的多:哈里勒击败了堂兄,王位指定继承人马黑麻,而后他们的叔叔沙哈鲁摘了桃子,抢占了王位。

具体过程,可以查阅资料,这里不再赘述。

郭骥来到帖木儿帝国,此时的王位已经被哈里勒那位叔叔沙哈鲁夺得。这叔侄二人,都有同大明修好的强烈意愿,在郭骥的调解下,沙哈鲁将被囚禁的哈里勒释放。

1409年,正式成为帖木儿国王的沙哈鲁,再次派使团至觐见朱棣,送上豹子,狮子等贡品。帖木儿帝国正式恢复了和大明帝国的“宗藩”关系,两国就此修好。

帖木儿这次未能成行的东征,引发了此后无数史学者、历史爱好者们的激烈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这两个世纪之战,如果开战,谁会胜利的问题。

巅峰对决: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两个超级强国的世纪碰撞(下)

对帖木儿而言,东征大明帝国,对他自身意义重大。帖木儿一直以成吉思汗自居,但蒙古部族,一直有非黄金家族传人,不能做蒙古大汗的传统。帖木儿自比成吉思汗,蒙古各系,并不认可。

因此帖木儿精心准备几十年的东征,目的并非仅仅是大明帝国,还有大明北方,漠北深处的蒙古各部。只有臣服了大明王朝和蒙古各部,帖木儿的成吉思汗梦,才可以名正言顺。

但帖木儿的野心,能否在远征中得到实现,却是个很大的疑问。帖木儿不仅要面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以逸待劳的大明王朝,还要面对沿途西域各国,北元瓦次各部。当时瓦剌被马哈木、秃孛罗等把持,都与大明是藩属关系。而帖木儿是信奉某教的入侵者,势必会遭到这些沿途国家的强烈阻击。

最主要的是帖木儿帝国内部的权力争斗。帖木儿在中亚臣服的那些地区,多有不稳的内部因素。而且帖木儿帝国周围,也是强敌环伺。

明成祖为了防范帖木儿的入侵,不仅为甘肃和宁夏补充了火药兵器,还进一步加强了宁夏的军事力量,并任命了两名将领驻守延安静观其变。

大明当时可以动员的军队,大致有110万,而帖木儿能动员的军队,是70万。帖木儿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并不足以攻击国势日盛的大明帝国。即使二十万帖木儿的远征大军,后勤补给也是数目惊人,如果帖木儿的远征,陷入和大明军队的持久战,则基本可以确定必败无疑。

当时大明皇帝,是明成祖朱棣,毫不畏战。朱棣驻守北疆,本来也是奉朱元璋旨意与蒙古人作战,他一生五次进攻北元,是为了不起的军事家。因此朱棣也被称为永乐大帝

十六年后的1421年,盛世王朝的大明皇帝朱棣,邀请帖木儿国,观礼明帝国的阅兵典礼,帖木儿曾经的副使盖苏耶丁,作为帖木儿帝国的使节,来大明。

观礼完大明的阅兵后,盖苏耶丁给明成祖朱棣下跪,并献出帖木儿东征时的坐骑,表示敬意。

盖苏耶丁回国后写到:

我不得不承认,大帝(帖木儿)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帖木儿一生罕有败绩,作为了解他的副手主将,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当时的大明帝国军容和威仪,非同小觑。

这也是为什么永乐大帝,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帖木儿帝国最终分崩离析,帖木儿的子孙们有的互相残杀,有的纷纷出逃。

其中的巴布尔,逃出帖木儿后,杀向印度,他征服了印度,在那里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