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交社保,是缴费越高越划算,还是交的越低越划算?为什么?

职说社保


是否划算是相对的。从不同角度看,结论不同。高缴费也好,低缴费也好,都是既有利又有弊。甘蔗没有两头甜,怎样缴费更划算,就要看你自己怎么权衡了。

与用人单位参保人不同,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没有单位承担统筹费用,全部费用都要自己交,貌似高缴费不划算。但青青认为,如果抓大放小,看最终获得多少养老金,晚年是否更有保障看,还是缴费高划算。

前提是你属于有经济条件,交得起,不和他人攀比的的朋友。如果没有经济条件,连按低标准缴费都困难,就没有权衡的必要了,量力而行就好。

一、高缴费的利与弊

1、利:多得养老金

如果你想多领养老金,总的来说,高缴费更划算,养老金的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有经济能力的朋友,最好尽量按高标准缴费。毕竟将来领的养老金多,且可以终身领取。和其他投资比,把钱投到养老保险的高缴费上回报更丰厚,更划算。

2、弊:养老金杀富济贫使高缴费者吃些亏

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总的结果来说高缴费更划算。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相对而言,这里面只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绝对公平的。在青青看来,基础性养老金更利于低缴费者,过渡性养老金更有利于高缴费者。

(2)基础性养老金

如果看基础性养老金部分,高缴费或许有些吃亏。

首先因为基础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1+个人历年缴费指数均值)÷2×缴费年限×1%

所以只要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大于1,加上当地的社平工资,除以2的时候,就会吃坒亏。有点数学基础的朋友对此应该不难理解。

大多数地区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最低是0.6,少数地区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指数在从0.4~0.6过度,全国所有地区养老保险的最高缴费指数都是3。

所以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1)求和平均后,结果就成了0.7~2。

凡是缴费指数低于1的,就占了点儿便宜;凡是缴费指数高于1的,就吃了些亏;凡事缴费指数正好是1的,既没吃亏也没占便宜。

这就是养老保险的共济互助功能,有的朋友戏称之为“杀富济贫”。因此对照低缴费,从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来看,高缴费不大划算。

(3)过渡性养老金

如果你是中人,还会涉及到过渡性养老金,不过这部分对高缴费者更有利。原因就是这部分缴费指数工资不会被平均,所以对指数高的有利。

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是统一的,过渡性养老金不是。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各地有各地的计算办法,而且视同缴费指数从1.0~1.4不等。但道理上和基础性养老金不同,指数化缴费工资高者多得。

青青之所以没有把它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看成是同等的公平,是因为这部分钱是由统筹基金支付的,所以指数化缴费工资高的,占了统筹基金的便宜。不像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你个人多年来缴费金额的积累,羊毛出在羊身上。

二、低缴费的利与弊

1、利:养老金杀富济贫的功能利于低缴费者

正是基于如上所述原因,低消费的利与弊和高消费的利与弊正好是相反的。

前面已经详细说明了,只要你的缴费基数低于1,就能占统筹基金的一些便宜,获得社保统筹的杀富济贫的好处。不再赘述。

因此如果你在意低缴费和高缴费进行性价比的对比,或者经济条件不好,交不起,那么按低标准缴费划算。

2、弊:将来养老金水平低,晚年保障也就低

养老金的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因此缴费标准低的朋友,尽管局部占了些便宜,总的来说养老金水平低。很难为自己的晚年积累更有力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是从最终获得养老金多少的绝对金额看,缴费高划算,多缴多得。

如果对比高缴费和低缴费,从养老金的投入和产出比看,缴费低划算,因为基础养老金部分可以占一些社会统筹基金的便宜。

而过渡性养老金虽然有利于高缴费者,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朋友不能享受。所以没有那么强烈的普适性。

青青的建议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尽量高缴费,将来退休养老金高更划算。真的不必和别人攀比,从某种角度讲,别人怎么交,拿多少养老金,和你没有根本关系。最要紧的是多缴多得,缴费高,晚年更有保障,比吃点亏重要。你说呢?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社保顾问,欢迎大家加我的关注,方便及时查看更多同类文章。愿天下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水流云在草青青


个人自费缴纳社保,整体上看,性价比不高。既然是职工社保,那它就是为职工量身订制的,是职工的福利,单位缴大头,职工象征性缴纳,不影响生活。虽然私企也有缴纳,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缴的都是个人的钱,和灵活就业者自费缴纳没什么区别,所以私企参保率也不高。从个体分类上看,女性参保要比男性划算一些,因为女性大慨率上要比男性更长寿。另外影响灵活就业者参加职工社保的一大关键因素是缴费数额太大,除去少部分经商的以外,大部分打工群体确实难以负担。从长远看,高福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国外普遍实行65岁退休,日本近期更是提出要70岁退休,看起来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国家为什么不考虑一下降低社保缴费,降低退休金额度,不要让退休工资高于社会在职社平工资,形成工资倒挂,阻碍经济发展,毕竟社保不是商业投资基金。假如这样的话,不就人人都缴的起,人人都老有所养,也就不存在参保划不划算的问题了


酷炫宝贝6


个人自费缴纳社保。缴费越高和越低都不划算!但是,最划算的是这种情况!

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参保,需要自己独自缴纳养老保险的统筹部分和个人部分两块费用,统筹占12%,个人占8%(由于地区不同,这两部分的比例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但是,统筹部分多,个人部分少是一致的),并且要最少缴纳15年才能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无论缴纳多少年的保险,缴费高的和缴费低的这些人员,如果不能活得很久,都是不划算的。

缴费越高,说明你的个人账户存储额越高,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那么,将来的养老金也就越高。但是,你所负担的统筹部分的费用当然也会很高,而这部分资金是不属于自己的,是所有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必须缴纳的、用于调剂养老金高低平衡的、有杠杆作用的基金。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例如,在缴费中途突然有一天人没有了,或者是在退休之后没有几年,人就一下子不存在了,虽然个人账户存储额可以继承,但是,统筹部分资金却不可以继承,即使你的个人部分有一些利息和基金运营收益,但是,和不能继承的那部分资金比起来,那有可能真的是亏大了。

缴费越低的,也是不划算的。虽然在出现上述意外情况时,统筹部分因少缴而少吃亏,但是,毕竟还是要吃亏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呢?我认为,这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保证自己在退休之后要有能力活得很久,并且,越久越划算!因为,时间越久,领取的养老金才能保证足够的多,而且,到了70岁之后还会有额外的收入:分年龄段发放高龄补贴,岁数越高,补贴越多。

总而言之,个人缴费无论高低,只有活得越久,才有可能越划算!

(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谢谢阅读!)


中小学教育者


个人缴纳社保,缴费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因此,社保投入和养老金产出成正比关系。

个人缴纳社保,也就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费,是极不划算的。原因如下:

1.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城镇职工缴纳社保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

2.个人交纳社保,只有8%进入个人账户,其余进入统筹账户。以城镇职工身份缴纳社保,用人单位缴费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3.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以城镇职工身份缴纳社保,缴纳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都参加。

因此,相比个人缴纳社保,用人单位缴纳社保更划算,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回报率更高。

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不论是个人交纳社保还是用人单位缴纳社保,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相同的。

  •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岁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170个月,50岁195个月)

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关,在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相同的条件下,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和以城镇职工身份交纳社保所领取的养老金是相同的。

总之,用人单位缴纳社保比个人缴纳社保更划算,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小可职场日记


如果有单位,肯定是缴费越高越划算,如果是个人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费,那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划算不划算都是相对的。

首先你要明白,影响退休金的计算方式(向暖心人社表示谢意,借张图)。

从这个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你可以看到,当你选择的缴费指数高于1时,起到的效果打折;当你的缴费指数低于1时,减少的基础养老金也打折。 从这个角度讲,养老保险缴费系数低的时候,效果也降低,肯定是交钱越少越划算。

例如:一个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指数为0.4,那么根据公式,他基础养老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0.7×缴费年限×1%。与选择100%缴费指数相比,虽然每月缴费少60%,但是基础养老金仅少30%。

但是退休金划算不划算的帐不是这么算的。这主要是因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养老保险倡导交钱越多,享受待遇越高,交钱多,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自然就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能光想着划算不划算,还要考虑够养老金花不够花。虽然选择最低缴费基数交的要占一些便宜,但是退休时也拿着最低的退休金,养老金不够花这是很大的问题。

二、国家的养老保险退休金最大的福利就是每年都给涨工资,这个工资是按比例涨的,退休时候退休金越高,涨得越多,越占便宜。这就比如你退休时候每月2000退休金,另外一个人3000退休金,如果当年都涨5%的工资,你实际每月涨了100,而人家涨了150,工资低的人当然吃亏。当然,我就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涨工资有基础部分,有年限部分,还有养老金提高部分,算起来更复杂。

国家的养老保险还是很划算的,如果有富裕钱,还是选择交一份适合自己的,能承受的起的养老保险,让将来自己退休后你能拥有一份保障。


七叶一支花


很多人社保都是自己缴纳的,根据往年数据显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比例大约占全部参保人员的1/4。未来随着社会就业结构的转变,可能这一比例会越来越高。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应该如何选择缴费档次才划算呢?

实际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待遇一般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我们可以分析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出结果。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社平工资、缴费年限都不需要单独解释,最主要的问题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指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缴费档次,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经常会遇到60%、 80%、100% 、300%这样的档次。缴费档次越高,自然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由于各地的缴费比例是恒定的,不同缴费档次的情况下,缴纳的钱数是按照比例来的。按照300%基数缴费,花费的钱数是按60%基数的5倍。

可是基础养老金待遇却不是这样。按照3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按照60%技术缴费,却可以领取到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待遇比例只有2.5倍。

看起来似乎是低缴费基数划算,但现实情况真的这样吗?

由于跟社会平均工资相关,实际上我们过去即使按照300%基数缴费,花费的钱数仍然较少。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的时候,300%基数是3000元;而社会平均工资变成了5000元,60%基数就是三千元了。很明显,只要我们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超过我们自己投资理财的收益率,按高基数缴费就划算的多。2019年全国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指导线增长率一般在5%~8.5%之间,相对而言缴纳社保还是非常划算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全国统一的,50岁是195个月,60岁是139个月。对于相同个人来讲,不会有差别。

个人账户的余额,主要跟个人缴纳的缴费基数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有关。养老保险只要正常缴纳,国家每月都会在个人账户中记入缴费基数的8%作为个人账户的余额。这种情况下300%基数形成的个人账户余额,将是60%基数的5倍。个人账户养老金不会因为缴费档次的差异,而存在谁吃亏的情况了。

个人账户记账利率,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2019年是7.61%。很多人看到这一记账利率会非常惊讶,远远超过了我们银行理财利率。更何况记账利率还是复利。

所以说,从个人账户养老金角度讲,缴纳养老保险明显也比自己存钱养老划算的多。

结论

从性价比角度讲,可能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略微受到照顾一些。但是按照低缴费基数缴纳养老金明显会更低。如果想要一份更充分的养老金待遇,自然是缴费基数越高越划算。尤其是由于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以及工资增长率非常高,如果为了一份更好的养老金待遇,越早缴纳社保越好,缴费基数越高越划算。


暖心人社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

结论:职工社保缴费成本都和待遇都比居民社保高,关键看你寻找的缴费标准和缴费体系

1 个人缴纳社保,如果收入比较高,那可以参加本地职工社保,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费用全部自己承担,由于没有企业挂靠参保,所以没有企业承担大部分保费,缴费成本高。但是整体的待遇上,医保和养老积累都会比居民社保好很多,职工社保一般是在职人群和灵活就业人士参保。

2 如果收入一般,可以选择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成本低,而且都有财政补贴大部分,比如医保部分三分之二是享受政府补贴的,个人每年缴费250元以上就可以享受居民医保报销。属于按年缴费,自愿原则。缴费成本和压力都比较低,但是待遇上总体比职工社保差些。

3 无论是选择缴纳职工社保还是居民社保,个人缴费越高,意味着个人养老金账户积累越高,同时居民养老保险的补贴也高,职工社保的基础养老金领取也越高。如果从医保角度看,职工医保有个人年限积累,可以享受终身免费医保,而且报销比例高,这点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比较低,没有终身免费医保待遇,交一年保一年,不交不保。

综上:无论是职工社保还是居民社保,都鼓励的是多缴多得,少交少的额基本原则,缴费越多自然待遇越高


路人蚁


〔职说社保〕观点:影响养老金的其他因素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高,但是养老金/养老保险的“回报率”却越来越低。所以,至于高档还是低档划算,看你追求的是高养老金还是高回报率?


第一,影响城镇职工社保养老金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从养老金计算公式公式来看,除“中人”之外,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影响基础养老金的主要因素是缴费基数、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和缴费年限。

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因素,除了缴费基数影响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之外,就是退休年龄了,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储存额的计发月数就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小结:影响月养老金的四大因素主要是:退休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

第二,最高基数和最低基数缴费20年,养老金差多少?

1.案例分析;

若保证甲、乙两人退休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均社平工资都为7000元,缴费年限都为20年,法定退休年龄都为60周岁。

两人的唯一区别是甲按历年社平工资的300%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为20万;乙按照历年社平工资的60%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为6万。



2.甲、乙两人退休当月养老金为多少?

①甲退休当月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7000×(1+3)÷2×20%=28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0÷139=1438.85元;


②乙退休当月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7000×(1+0.6)÷2×20%=112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0÷139=431.65元;

小结:综合所得,甲、乙两人退休当月养老金分别为4238.85元和1551.65元,最高基数缴费20年的甲比最低缴费20年的乙,退休当月养老金高出2687.2元,涨幅为173%。

所以,就退休当月养老金高低而言,缴费越高越划算!

第三,最高基数和最低基数缴费20年,回报率差多少?

回报率=20年养老金/养老保险缴费;

甲的回报率=(4238.85×12×20)/150000=6.78;

乙的回报率=(1551.65×12×20)/40000=9.31;

小结:虽然甲退休领到的养老金比乙高173%,但是甲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乙高出400%,而且甲的养老金/养老保险的回报率比乙低37.3%。

所以,就回报率而言,缴费越低越划算!

写在最后的总结:

每个参保人之所以坚持缴纳养老保险这么多年,是因为想退休后也能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保障基本生活。

至于高档次缴费还是低档次缴费,哪个更划算?还是要结合缴纳时的经济状况和对未来养老的“投资规划”因人而异吧!

欢迎【关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职场的〔职说社保〕】,一起学习更多职场和社保实操知识。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职说社保


在个人能负担的情况下,还是尽量高一些比较好。当然,不管交多交少,活得长才越划算。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个人交社保,是缴费越高越划算,还是交得越低越划算?为什么呢?

养老金多缴多得,多得多涨

我们的社保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养老金是多缴多得,多得多涨。

你选择的缴费低,负担就轻一些,但是以后的养老金待遇就比较低,每年上涨金额也就比较少。

你选择的缴费高,负担就重一些,但是以后的养老金待遇就比较高,每年上涨金额也就比较多。

因为养老金实行的是挂钩调整,与养老金基数和缴费年限等条件挂钩,养老金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可以涨得越多。

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同样是交费15年,一个按照60%的最低档次缴费,一个按照100%档次缴费,养老金能高出多少钱呢?

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人社部推出的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里面有一个养老金测算的功能。

假设现在的平均工资是5000元,未来每年当地平均工资涨幅5%,个人账户记账利率7%,那按照60%的档次缴费,15年后养老金是1979元。



按照100%的档次缴费,养老金是2778元,养老金可以多出大约800元左右。

可见,这个养老金差距还是挺多的,以后每年养老金上涨也会要比60%缴费涨得多。

所以在你个人经济条件能够承担社保缴费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选择高一点的缴费档次,让自己的养老金以后更高一些。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讨论。


思之想之


其实任何事情权利与义务都是对等的关系,养老保险的缴纳也是如此。肯定是缴费越高越划算,但是我们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时,都必须是从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出发,决不能剑走偏锋,搞极端化。在养老保险的缴纳问题上也是如此,只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交社保,那么是缴费越高越划算还是交的越低越划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如果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从投资回报或是缴纳社保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退休后有一份比较高的养老金,那么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越高越划算;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缴纳养老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到退休年龄,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能有一份基本的养老金,不给儿女今后增加负担,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选择一个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缴费标准,这对自己来说就是比较划算的。

单纯从养老金高低的角度来看,缴费越高越划算,但从经济适用的角度来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比较划算,只要缴纳了养老保险,退休时有养老金都是划算的,无论是缴费高和低,最后的区别就是养老金的高和低,我认为只要能有养老金都是划算的。

那么最后落脚到养老金的高和低来区分,缴费高的肯定比缴费低的划算。这里举个例子来印证一下的我的观点。比如缴费基数都是5000元,我们按照300%缴费和按照60%缴费来简单计算一下,退休后养老基金的情况,计算的前提是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地相同,退休年龄相同。

缴费基数为5000元,按照300%来缴费,那么缴费基数实际上就是15000元,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1200元,每年为14400元,缴费20年个人账户总额为288000元;假如退休时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那么的他的基础工资为8000元+15000元除以2,二者的平均值为11500元,按照每缴费一年发给1%来计算,每月每年的基础养老金为115元,缴费20年,每月应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23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8800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072元。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就是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那么每月的养老金总额为4372元。

同样缴费基数为5000元,如果按照60%来缴费,那么缴费基数实际上为3000元,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240元,每年为2880元,缴费20年个人账户总额为57600元。退休时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仍然为8000元,那么二者的平均值为8000元+3000元除以2,等于5500元,缴费20年,基础养老金为11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5760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414元,每月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总额为1514元。

综上所述,在办理退休时,除了缴费指数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按照300%来缴费,每月养老金为4372元;按照60%来缴费,每月养老金总额为1514元,两者相差了2858元,相差了将近3倍。从养老金的高低来看,缴费越高越划算,从投资回报率来看,缴费越低越划算,但是达不到养老的根本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