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1938 年1 月,在第十師團步兵第六十三聯隊的強勢進攻下,駐山東的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自萊蕪、沂南、泗水一帶撤向曹縣。瞭解此情勢的蔣介石急令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等人,

務必將曲阜的孔子後裔孔德成帶走,絕不可使其落入日軍之手。第十二軍軍長孫桐萱於當晚約 10 點匆忙趕到曲阜孔德成的府邸,要求其在兩個小時內收拾好物品,隨部隊撤向兗州。面對忽從天降的撤退指示,孔德成十分驚異,懇請暫留,因為其妻孫琪方即將臨盆,全府事務著實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安排妥當。但形勢急迫,容不得他們暫緩撤離。第二天凌晨 4 時,孔德成夫婦與孔府聘請的幾位先生及隨從倉皇辭廟,痛別曲阜。而孔德成就是中國最後一個“衍聖公”及第一代奉祀官,他又有怎麼樣的傳奇經歷?

一、歷代加封孔子

對孔子的推崇自西漢開始不斷疊加,西漢孝平帝元始元年追諡孔子為宣尼公,東漢孝和帝永元四年改封孔子為褒成侯,北元魏孝文帝太和元年諡為文宣尼父,北齊高皇帝封為素王,北周靜帝大象二年封其為鄒國公,隋文帝贈先師尼父,唐高祖武德七年詔以為先師,唐太宗貞觀二年、十一年分別封為先聖、宣父,唐高宗乾封元年封為太師, 唐高宗嗣聖七年封隆道公,唐武則天天授元年封隆道太師,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文宣王,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封至聖文宣師,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玄聖文宣王、五年又改諡至聖文宣王,元成宗中統三年改封大成,元武宗大德十一年加封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太祖洪武元年封宣聖文宣王,明嘉靖八年改封至聖先師,清世祖順治二年封稱大成至聖先師。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孔子

除了追封,從漢高祖劉邦開始,有十一個皇帝“駕臨”曲阜祭孔,其中光是清朝乾隆皇帝就八次到曲阜“朝聖”祭孔,並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至於皇帝委派官員來曲阜致祭更是頻繁平常,達一百九十六次之多。

二、衍聖公由來

早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前,漢高祖劉邦即已開始封賞孔子後裔,開創了此後歷代封賞孔子後裔的先河。漢高祖十二年十一月,劉邦自淮南過魯,祭祀孔子,封孔子第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漢元帝即位之後,賜封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關內侯,號“褒成君”。漢平帝元始元年,封孔子第十六代孫孔均為“褒成侯”。東漢和帝永元四年,封孔損為“褒亭侯”。魏晉南北朝時期,孔子後裔封號名目繁多,計有奉聖亭侯、崇聖侯、褒聖侯、紹聖侯等多種。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直至隋唐一統,對孔氏後裔的封賜漸趨固定下來。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在追諡孔子為“文宣王”的同時,晉封孔子第三十九代孫孔璲之為“文宣公”。宋朝建立之後,延續了唐朝封孔子後裔為文宣公之制。北宋仁宗至和元年,集賢院太常博士祖無擇上奏皇帝,認為以孔子“文宣”一稱加之其子孫後裔,於禮不合,因此於次年正式改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官居一品,為文官之首。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孔子六十九代孫

雖然中間曾一度將孔宗願之子若蒙改封“奉聖公”,但不久便恢復舊稱,“衍聖公”的封號也由此延續下來。自此,衍聖公成了孔子嫡系長子長孫的爵號。 “衍聖公”之稱確立於北宋,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改封七十七代孫孔德成衍聖公爵號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前後延續了八百八十年

三、民國繼續保留——北洋時期

在八百八十年的傳承中,承襲“衍聖公”爵號的人須是孔門認可的嫡系裔孫,這種“嫡傳”觀念毫無疑問充滿封建世襲的味道,因此,在 1912 年清朝末代皇帝退位,民國建立後,“嫡傳”“衍聖公”就尖銳地凸顯與時代格調格格不入。當時的“衍聖公”孔令怡已經感受到非議。然而歷史在此處與國人開了一個小玩笑,在此後多年中,孔令怡的危機感非但沒有加劇反而有所緩解,因為袁世凱就任大總統職位後,懷復辟帝位之心,因此對孔令怡格外優待。袁世凱下令

衍聖公以及復聖顏子後裔、宗聖曾子後裔、亞聖孟子後裔等配祀賢哲後裔所受清代的榮典一切照舊,另外還頒給衍聖公孔令貽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

四、末代衍聖公出生

1919年,對孔府來說是重要的一年,“衍聖公”被推置到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這不僅因為“五四”運動爆發,呼聲高漲的新文化運動不再容忍世襲文化,更在於孔令貽在探望其岳父的途中突染重病,自覺不久於人世,便向大總統徐世昌呈文,提出側室王氏已懷孕五月,倘若生男則當繼承公爵封號。

衍聖公繼承權的問題,在當時是個天大的事情,內務部當時就要求孔府就王姨太是否確實懷孕,開具一系列的證明。同時,曲阜的族人也開始了一場緊張而激烈的爭奪戰,大宗戶紛紛登場,各不相讓。最後經過官府協商,最後達成協議,如生女孩,繼承權則由最近支五凝裡的孔德呸繼承。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1920年正月初四,王姨太臨產。產房之外,北洋政府派軍把守,府內各處也都設崗。時任山東省主席屈映光與顏、曾、孟三氏的後裔同時在場監督,並由顏子第七十六代嫡長孫顏世鏞具體負責。孔府本家中眾多年長的老太太則集中到產房內監產,以防“狸貓換太子”。孔德成就是這樣戒備森嚴的氣氛中誕生的。“衍聖公”確定後繼有人,山東曲阜全城鳴放鞭炮慶祝,北洋政府也鳴放禮炮13響。4月,未滿百日的孔德成繼承“衍聖公”的世襲爵位。幼年的“衍聖公”孔德成安然的在孔府長大成人。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孔德成兒時考試本

時間到了1928 年,這年4月北伐軍路經曲阜時,蔣介石專程參拜孔廟,並對少年孔德成頗懷好感,稱讚他“年僅九齡而貌甚慧也”。 隨後,蔣還發布尊孔佈告,宣稱必須發揚孫中山“提倡之固有道德智能”,才能從根本上剷除共產主義,匡正人心。幾乎同時,南京國民政府通令恢復舊道德,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作為教化國民的道德規範。

然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孔德成的衍聖公名號與國民黨黨治體制不合的問題引起內政部的注意。1928年,蔡元培以“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的名義頒佈廢止春秋祀孔的通令,要求各學校取消祀孔典禮,並稱此舉的根據在於儒家的尊王忠君思想“實與現代思想自由原則及本黨主義,大相悖謬”,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同年,孔府曾以孔德成的名義電請蔣介石、孔祥熙等人,反對蔡氏之議,但亦未能改變現狀。此後,圍繞衍聖公賜封和祭孔典禮的變更之聲頻頻見諸公議。

國民黨大佬蔣介石、孔祥熙、戴季陶等人雖認同孔子的大成至聖先師地位,但也擔心被譏以保留“封建典制”,因而不便明言將衍聖公名號直接嵌入黨治體制。1934 年7月,國民政府通令,以每年公曆 8月27日為先師孔子誕辰紀念日,屆時全國舉行紀念活動。 這一決議意味著孔子在國民政府治下只是“先師”,而非“至聖”。

五、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1935 年1月,國民政府任命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予以特任官待遇。同時,任命孟子後裔孟慶棠、顏子後裔顏世鏞、曾子後裔曾繁山為奉祀官,予以簡任官待遇。2月,對孔子後裔南宗孔繁豪也給予奉祀官的職位和簡任官待遇。所有奉祀官為“世襲之官”,不同於普通公務員,孔孟顏曾四位奉祀官赴南京就職。1935年7月8日上午,國民政府舉行奉祀官宣誓就職典禮,陳立夫任主席,戴季陶負責監督執行。自此“衍聖公”的爵位走下歷史舞臺。

1935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指示山東省政府討論衍聖公府名稱修改及曲阜聖地警察機關設立等問題。9月決定在曲阜設立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署,下設秘書處與總事處。同時決定,孔德成配用中央政府頒發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銀印。其公文格式除對國民政府和五院用“呈”外,對其他機關均用公函。南宗與其他奉祀官對外行文一律由孔氏轉呈。至此,年僅16歲的孔德成在曲阜開府辦公。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七七事變後,隨著日軍在山東地區的步步推進,孔德成面臨著被其劫持的危險。1938 年 1月2日,日軍逼近曲阜,便有了本文開頭蔣介石急令務必在撤離時將這位奉祀官帶走。蔣介石對孔德成的擔心不無根據,因為當時侵華日軍正利用儒家“王道”思想粉飾其侵略行為。

隨著在華佔領區域的擴大,其不斷加強對孔氏的籠絡,未料孫桐萱搶先一步將孔氏帶走。聞聽此事,負責山東文化研究會的馬場春吉為自己長期拉攏孔氏的計劃失敗而惋惜,還聲稱孔氏遭到國民政府的“劫掠”。危急時刻孔氏免遭日軍劫持,蔣對此甚感欣慰,在日記中稱: “聞孔德成衍聖公不願附倭來漢,甚歡也。”

當時衍聖公名號已停用近 3 年,但蔣仍稱孔氏為衍聖公,顯見他對孔子心懷敬意。

雖然孔德成公開擁護國民政府,批判日軍的侵略行為,但日偽政權仍不斷舉行祀孔典禮,以混淆視聽。偽滿洲國每年在盛京舉行大祀孔子的典禮,華北偽政權也連年舉行春秋丁祀,用以號召民眾對日偽殖民統治的認同。汪偽政府批評說國民政府的孔子誕辰紀念有“儀”無“禮”,並不符合儒家的禮儀精神。1939 年汪偽政府還在其治下的山東、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的文廟普遍設置奉祀官,試圖建立以儒家“王道”思想為主體的社會控制網絡。1942 年,汪偽政府恢復了對孔子的春秋釋奠典禮。

抗戰勝利後,孔德成隨即電賀蔣介石,稱讚他“克服暴倭,終歸德命,雪累世之奇恥,開有史之榮光”。孔德成於此再度表達其抗日之義與擁蔣之心。在內戰日漸緊張的時局中,國民政府連續安排孔德成參與政治會議。1946 年 11 月,由傅斯年等人推薦,國民政府確定他為國大代表。孔德成著實對政治沒有興趣,在會議上幾乎都是“代”而不“表”。

從衍聖公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國最後一個世襲官職

孔德成志在成為一位不問政治的平凡學者,也想成為一位不帶聖裔光環的普通公民。1947年,他對記者稱,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署只是一個組織簡單的“學術文化機關”,自己是一位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學者,“以後仍本此為之”。1949 年 4 月,在蔣介石的指示與教育部的安排下,孔德成離開大陸,遷往臺灣。抵臺後不久,孔氏出任“總統府資政”,並被蔣視為傳承儒家文化的“國寶”,直至2008年10月28日病逝臺北,孔德成始終沒有再回到故鄉曲阜。

六、延續

歷代統治者,多是藉助孔氏聖裔身份、儒家思想的“道統”來維護自身統治的“正統”。2009年9月25日馬英九發佈聘書,聘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孔德成長孫)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並擔任當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臺灣地區教師節)在孔廟舉行祭孔大典的主祭官。只不過此時的奉祀官變成了以一種榮譽稱號,不再具有實際官署,只在宣傳中華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