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保險理財靠譜嗎?

風吹亂了你的頭髮2


我是一名保險經紀人,立志做保險界的一股清流,只說真心話,歡迎關注。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理財型保險以及理財的相關概念。一旦這些都清楚了,我相信您自己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那接下來我們就逐一來說明一下:

一、理財的相關概念

(一)什麼是理財?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進行管理,已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從概念上我們可以知道,理財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那如何對財務進行管理呢?一般來講目前的居民理財有兩種方式:貨幣儲蓄和投資。貨幣儲蓄大家都很好理解,一般是通過將貨幣類資產存入銀行,保本獲息。那投資都包括什麼呢?

(二)什麼是投資

投資是指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所得回報應該能補償投資資金被佔用的時間、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以及期望更多的未來收益,未來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從投資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所得的回報是預期的,且未來收益不確定的,即有賺錢的可能,也有賠錢的可能。二是預期所得的回報要和資金佔用的時間相匹配,時間越長,收益應該越高。三是投資的收益應該比較高,起碼要超過預期的通脹率。這幾點綜合起來也就是,要想獲得比較高的收益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那我們百姓常做的投資有哪些渠道呢?

(三)百姓常見的投資渠道及優缺點

1.國債和大額存款

其實這兩個渠道更類似於貨幣儲蓄。目前國債3年期的利率是4%,建行的大額存單20萬三年是3.85%,30萬三年是3.9875%。優勢:安全。劣勢:靈活性差,收益逐步走低。

2.支付寶(貨幣基金)

支付寶因為其方便性,這幾年發展迅猛,我至今依然記得大概在2017年左右的時候,支付寶天弘貨幣基金的利率能達到四點幾。然而今天七天年化是2.294%。其他的貨幣基金表現也基本如此。優勢:靈活安全。劣勢:收益低。

3.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一直以來以其收益高,安全性高,時間靈活而被大眾喜愛,但是目前的情況是,由於到2020年取消剛性兌付,現在是過度階段,四大行的理財產品的利率逐漸低。今天,我看了建行和農行的理財產品。

建行的普通客戶(非高淨值即資產100萬的客戶,非新晉客戶)98天3.6%、140天3.55%。農行保本浮動,91天3.2-3.3%,非保本浮動,128天3.8%。大概3-6個月前,大行120天左右的理財基本能達到4%。長期做銀行理財的朋友會有感覺,銀行理財的利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優勢:2020年前比較安全,收益尚可。劣勢:收益走低,未來沒有剛兌。

4.信託

信託歷來是高淨值人群的首選理財工具,因為它門檻高、收益高,安全性好。之前很多在銀行工作的朋友,都集資去投信託,收益確實不錯。但是隨著打破剛性兌付的資管轉型持續深入,信託違約也出現了。僅2019年4月就有6家信託公司7款產品發生違約,涉及金額35.32億元。優勢:收益較高。劣勢:已經不剛兌,需要比較專業的投資經驗。

5. 股票、基金和P2P

玩股票、基金其實需要更多的金融知識,而不是跟風操作。對於很多金融知識匱乏的普通人,提起股票、基金估計都是一把辛酸淚。不提別的就說現在A股大盤點數2800點,我想就可以說明問題。P2P就更不用提了,隨著P2P的不斷暴雷,大眾對其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但凡碰過的基本不敢再碰。優勢:操作得當,收益高。劣勢:風險很高。

6.保險年金

最近比較流行的養老年金產品,有收益確定、強制儲蓄、鎖定利率、終身現金流等優勢,被大眾日益接受。優勢:收益穩定,利率尚可,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劣勢:需要長期投資,利率短期內無很大優勢。

二、理財型保險的相關概念

(一)理財型保險的分類

所謂理財型保險是集保險保障及投資功能於一身的新型保險產品,大體分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年金險。

投連險:是一種保險保障與投資儲蓄相結合的保險形式。保險公司為保戶單獨設立投資賬戶,由專門的投資專家負責運作,投資收益扣除少量費用後劃入保戶的個人賬戶。簡單說就是它不保本,也不保險,但是隻有它有可能獲得很高的收益。它適合理性投資者,追求高收益,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保人

分紅險: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上一會計年度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餘,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不低於70%)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的一種人壽保險。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定風險,但是收益率要看歷年的分紅狀況。

萬能險:也稱萬能壽險,與傳統壽險一樣給予保護生命保障外,還可以讓客戶直接參與由保險公司為投保人建立的投資帳戶內資金的投資活動,保單價值與保險公司獨立運作的投保人投資帳戶資金的業績掛鉤。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買了一份萬能險,保險公司會為你開設兩個賬戶,一個是“保障賬戶”,一個是“投資賬戶”。而你繳納的保費,也會分為三部分:一部分被保險公司扣除,可以理解為各項手續費;一部分進入保障賬戶,就是你的風險保費;而剩餘的部分就會進入你的投資賬戶,由保險公司去進行投資運作。保險公司所公佈的萬能險收益(一般每月公佈一次,目前收益比較高的萬能險可以達到五點幾)只是投資賬戶中的收益率。投資賬戶有最低收益保障,一般在2.5%左右,差的更低,好的之前能達到3.5%。

年金險: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一次或按期交納保險費,保險人以被保險人生存為條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給付保險金,直至被保險人死亡或保險合同期滿。是人壽保險的一種。年金保險的形式非常多,今天我就簡單說說我最喜歡的固定收益形態的養老年金。該養老年金是到被保險人到達一定年齡後按月或年給付養老金的保險,養老金給付會持續至身故,也就是通過規劃養老年金可以獲得退休至身故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用以補充養老金,獲得更高品質的退休生活。一般來講被保險人身故後還會有一些保險金作為身故金傳承。

(二) 各類理財型保險的理財功能簡介

1.投連險是所有理財類保險中唯一一個能夠獲得較高收益的險種,但是它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就是它不能保本,不保險。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時間香港安盛保險鉅虧4個億的產品其實就是投連險。所以並非所有的保險都保險,投連險的投資風險還是非常大的。

2.分紅保險的紅利來源於死差益、利差益和費差益所產生的可分配盈餘。也就是分紅的高低主要要看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而且有的公司是三差分紅,有的是兩差分紅,所以如果購買分紅險,就一定要關心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瞭解分紅的具體情況。而且需要強調的是購買分紅保險時,銷售人員應該為您提供高中低三擋分紅演示,不能只看最高檔的,同時要參考歷史分紅,總之不要期望從分紅險中獲得高額收益,畢竟風險也不是特別大。

3.萬能險在2017年134號文後,受到了種種限制,賬戶不如原來靈活,提取受限,增加“砍頭息”等,但是投資賬戶依然有保底利率,目前市場最高的保底利率是3%,結算利率也能達到5%,如果短期內不取的話,還是可以作為一種投資手段的。

4.年金險目前市面上預定利率最高的產品是4.025%複利的產品,如果作為一種長期投資,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投資項目,不但能夠保本,同時由於時間的力量,未來的收益還非常的客觀。但是切記不要退保,所以在購買該類保險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的支付能力。

(三)用保險理財靠譜嗎

通過上面的描述,相信您已經大體瞭解了,您問的“用保險理財”中的保險本身就包括4種,每一種的靠譜程度是不一樣的。投連險風險最大,不保本。分紅險和萬能險的風險稍低,是否能夠盈利要看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養老年金如果是固定收益的,保本是沒問題的,收益就看預定利率和保險公司的費用率了。目前預定利率4.025%的產品中,有的產品保險公司的費用率比較低的就非常有優勢。因為經過測算,基本可以認為是本金以4%的複利進行增值。4%的複利聽起來不高,但是隻要給它足夠的時間,複利就會起到神奇的作用,如下圖,10年的時候,單利和複利收益差不多,但是到了30年,複利比單利多出近50%。30年4%的複利換算成單利是7.5%,如果40年4%的複利換算成單利是12.7%。除此之外,養老金還有強制儲蓄、終身現金流、高額身故金等優勢,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優勢就是它能夠穿越經濟週期,在經濟衰退期內發揮自己重要的作用。不過依然還是那句話,如果您手裡這筆需要理財的資金不能夠長期投入的話,那是很不靠譜的,因為您一旦投入,就需要長期不動,如果短期內退保,則會損失慘重。因此保險理財到底靠不靠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如有異議,請留言探討。


天天保備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保險理財產品有哪些特點:

一、合法性,所有保險公司發行的保險產品都要經過銀保監會的審核備案。能上市銷售的保險理財產品肯定都是合規的,只是不同產品的風險程度不同(分紅險最低、混合型次之,萬能險第三,投連風險最高),這和銀行、基金、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樣。

二、安全性,保險資金的運用受到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絕大部分資金都是投資於較低風險長週期的國家基建工程(高鐵、大型水利工程、高速公路等)、銀行協議存款以及行業龍頭公司的股票等,抗風險能力強。保險公司也開立專門賬戶予以管理投資。

三、收益性,保險理財產品由於風險較低,同樣收益也不會高,由於其採用的是複利結算,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穩健持久的收益。由於其要從保費裡面提取風險準備金,短期收益是不明顯的,提前退保甚至會虧損。所以要結合人的生命週期來確定投資用途,比如是給子女作教育金用還是做自己的養老金,而不是純粹的投資增值。

四、流動性,投資金融產品都要考慮其流動性。不然萬一需要急用大額資金,就很麻煩。保險理財產品的分紅和投資收益隨時可以提現,而現金價值或保單價值賬戶可以貸款或領取,保證急用現金。

所以,結合以上幾點來看,保險理財產品還是靠譜的,前提在於你的需求是否明確,避免被銷售人員誤導是關鍵。


獨孤求白先森


我們首先要對保險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保險是生活的基礎保障,把生活中的一些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同時我們要學會設計不同的保險架構,來發揮保險本該擁有的功能。

分紅型的保險具有一定的收益,可以抵禦一部分通貨膨脹,但是不能把買保險當做理財來做。豪宅不戶型,保險不受益。

保險的優勢:

1,購買分紅型的保險,保險期間分為終身和定期兩種類型,定期的一般是20年或者30年,或者是保到60週歲,70週歲。從時間上來說,讓我們養成一種強制儲蓄的好習慣,而且這筆錢的週期很長,年輕的你為年老的你做準備,健康的你為患病的你做準備。

2,保險是一種免稅的隱性資產。財產分為顯性資產和隱性資產,像我們的房產就是屬於顯性資產,我們看得見摸得著。保險是屬於隱性資產,有指定的受益人,私密性很強。可以作為財富的定向傳承。

3,分紅型的產品,每年都會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這筆錢可以用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同時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需求,可以用作子女的教育金、婚嫁金、創業基金、自己未來的養老基金等。分紅型產品的功能多樣,要充分發揮分紅型保險的功能優勢。

錯誤的觀念:把購買保險當做理財

1,把分紅保險的收益跟銀行的儲蓄進行對比。

2,把分紅保險跟其他金融產品進行對比。

我們在家庭的資產配置裡面,可以把分紅保險作為長期資產來配置,把保險作為基礎保障的部分來配置,然後再去配置一些穩健型和激進型的金融產品。我們要講究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屬性,應該充分發揮金融工具的最大優勢。

我們美好的人生不是靠我們想象出來的,而是通過法律和金融工具設計出來的。


小米老妖精


大白在做保險科普的時候,反覆強調:

保障和理財要分開。

年金保險是屬於穩健、長期、低息(即不適合理財)的投資,適合中產階段人群在配置完基礎保障之後作為穩健型投資進行補充。

那就是說,如果你家庭該買的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都買齊全了,保額也夠用。

並且還有經濟餘力,現在就想給自己和配偶晚年留一筆養老錢,或者給孩子的教育存一筆錢,那可以考慮。

再者,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但未來的錢放到今天究竟值多少錢,不知道……

有人於是就研究了IRR函數,用它來算真實的利率。

這裡的“利率”可以是你借房貸、車貸、螞蟻借唄、花唄、微粒貸、信用卡分期、網絡小貸等的真實利息。

也可以是理財保險,比如年金險、萬能險、分紅險、返還型保險等的實際收益率。

用起來還超簡單,只要在Excel裡找到“IRR函數”,再選定作用的區間就行。

你想指導你買的保險收益率怎麼樣,完全可以自己算一算。

這個小工具,想學會怎麼用的,直接戳我頭像私信我!

另外,市場上出現的年金險,大白都做過測評,想了解的可以直接關注公眾號【大白讀保】,直接在後臺回覆產品名稱,就能看到完整測評了。


大白讀保


保險理財是非常安全的。沒有保險的理財就是一場裸奔。通常激進型的理財產品包括股票,基金,信託,債券和P2P等,本質是“買賣風險”,從不確定性中獲取收益,就是風險越大,收益越大,這兩年P2P,信託頻頻爆雷,很多人血本無歸。但保險是管理風險的工具,起的是防守的作用。舉個例子,大家理財肯定希望財越理越多,就像水庫的水一樣,越積越多。但總有一些小概率的事件導致水庫產生裂痕,不斷開始漏水,甚至會把所有的水全部漏光。而保險,就是把“小概率導致大損失”的風險轉嫁到保險公司,起到保護水庫的作用,是在各種投資不確定性面前,唯一能夠獲得確定性的金融工具。比如通過理財掙了很多錢,但一次重大疾病需要的治療費,康復費,營養費,護理費等每一項都是一筆大的支出,有可能會讓家庭財產一夜回到解放前。

保險的高保障及時對應生活中一切必要的支出,保障類,醫療意外,身故等等,養老教育,而且都是專款專用,不會發生一旦挪為他用,出現突發事件束手無策的情況。

保險理財不是為了博得高收益,而是作為一種保值方式,確保收購買力不會下降。保險理財的目的是在未來的一個時間段內,能夠得到安全的,穩健的,持續的現金流,用於子女教育或者個人養老。從哪年開始領取,每年能夠領多少錢,這些都是會明明白白寫到合同裡的。只要保險合同在有效期內,這些都是100%可以拿到手的錢。除了保險,沒有哪一個理財產品會明確的承諾確保本金安全,確保收益100%兌現。



說明:本金都是100,左側橘色部分回報率每年按4%,穩定增長,到第十年變成148。

右側綠色部分,十年只有三次虧損,平常回報率在10-20%,到第十年只有139。


靜享財富


保險理財產品本身不會不靠譜,不靠譜的是某些保險業務人員,片面誇大收益和回報,不能正確為客戶解讀產品的真實功能和作用


保險理財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一般指的是年金險,萬能險和投資連接保險(簡稱“投連險”)

1.投連險,顧名思義,是投資型保險,被稱為“基金中的基金”

是需要客戶根據個人風險偏好,選擇不同賬戶的佔比,根據經濟市場的行情,對自己的賬戶進行操作的。

賬戶的收益並不保底,有可能收益很高,也很有可能是虧損的。

因此,投連險在保險理財產品中,屬於相對複雜的產品。

對於保險銷售人員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不能讓客戶理解到投連險是需要購買後持續關注,並進行賬戶操作的,那麼,一旦賬戶發生虧損,客戶會很難以接受。

以下是截取某保險公司投連險賬戶價格的公示,可以看到,賬戶價格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沒有選擇好購買和持有某個賬戶的時機,就會出現賬戶價值負增長

投連險曾經因為股市大漲而賣的很火爆,但隨著08年經濟危機的爆發,投連險被頻頻投訴,投連險便漸漸退出了各家保險公司的銷售目錄

2.萬能險,是被誤解的最多的保險,很多人都認為“萬能險是萬能的”

萬能險,之所以被稱為萬能險,不是因為它是萬能的,而是因為萬能險非常靈活,可以根據客戶所處的不同人生階段進行調整

傳統的萬能險有兩大賬戶,一是保障賬戶,主要是為客戶提供壽險保障,保費是自然費率;另一個是萬能賬戶,有保底利率,可以實現賬戶的持續正增長

以下是某公司萬能價格的公示,可以看到,萬能賬戶是日計息月複利的

客戶繳納一定的保費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一定範圍內,調整壽險的保額,額度越高保費越高,相應的,用於萬能賬戶的資金就越少。反之亦然。

另外,因為壽險的保費是自然費率,即,隨著年齡增長,保額即使不變,保費也會隨著增長。

因此,客戶在保單後期,是需要調低保額以降低保費,保證賬戶價值正增長的。

萬能險還會扣除初始費用,保單管理費......所有的這些情況,都是需要跟客戶說明的。

現實是,很多業務員並不夠專業,自己都沒弄明白萬能險的特性,就盲目推薦客戶“6000一份,交十年保終身”等到客戶交滿十年後發現,如果不繼續繳費,很有可能保不到終身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被保險”騙了“

保險公司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也為了簡化產品功能。近些年的萬能險,已經發展成了只有一個萬能賬戶的產品。

前幾年,因為萬能賬戶較高的保底利率,以及很高的實際結算利率,也一度非常火爆過。甚至某些公司把萬能險做成了”快返型“產品,當年交當年即可部分返還。並且用萬能賬戶圈到的錢,用於資本市場的投資,只是方式有點”野蠻“,招致了證監會主席的”驚人一罵“。最後,原保監會一紙公文,強調”保險姓保“,並做出了一系列具體規定。這才剎住了這股萬能險投資風。

3.年金險,按照合同約定,按年領錢,可用於教育金,也可用於養老金

年金險,有分紅型年金,也有固定領取型年金。

之前,由於萬能賬戶的火爆,也帶動了年金+萬能的理財方式,年金險也一度銷售火爆。

隨著萬能賬戶的調整,近兩年,年金險也進入了”冷靜期“,保險姓保的功能也逐漸凸顯出來。

為客戶鎖定利率,並提供安全,穩定,持續的現金流的特性,使得年金險成為近兩年理財市場頻繁”爆雷“後,客戶的安心選擇。

而且,目前為止,較高的預定利率,也吸引了客戶投入部分資金,以防未來利率下行。

以下,是某公司養老年金險產品的部分利益演示表

因此,不靠譜的不是保險理財產品,更多的時候是”人“。再好的產品,缺少一個”靠譜“ 的專業人士的解讀和說明,很可能也會成為一個”不靠譜“的產品,您說?對嗎?

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並在留言區評論~


明亞保險經紀王蓓


有些朋友在買保險的時候有一個誤區,覺得保險可以當做一個理財產品賺利息。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買保險最重要的功能。是為了得到一份保障,在你生病的時候或者發生意外的時候,不會因為沒錢而耽誤了治病。

雖然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這種理財性的保險,說買了理財有一些保障而且還能獲得一些收益。但是這些保險的收益並不是很高,一般也是年化3%左右。

很多其實咱們正常的理財產品的收益,都能輕鬆的跑贏這些理財的型的保險。

而這種理財性的保險,它保費是相對這種純保障型保險是高很多的,不划算

當然買保險的時候,還有很多誤區,需要提醒大家來避免的。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買保險、瞭解保險知識,我準備了一份“武林秘籍”,都是保險乾貨、防坑攻略啊一大堆我總結的,價值千金啊,私信我“武林秘籍”就可以領取。

只給咱們小司淘保的鐵粉啊,有沒有用你看了秘籍就知道了~


小司淘保


先說結論:

1、理財型保險是靠譜的;

2、保險是解決問題的,要結合需求購買,針對性解決問題;

3、理財型保險屬於中長期穩健型投資;

4、重要原則:先配置保障類保險,再配置理財類保險。

理財型保險能解決的問題及對應險種:

1、子女中長期教育問題——教育年金;

2、家庭成員養老問題——養老年金;

3、單純財富增值,或家庭財富傳承問題——年金或增額終身壽。

理財型保險的優勢和缺點:

優點:

1、強制儲蓄,專款專用;

2、長期鎖定當前利率,對抗經濟下行;

3、利用複利和時間效應,獲得更高財富增值;

4、資產的跨週期配置,對沖未來風險;

5、持久正向理財,沒有虧損風險;

6、法律保證,沒有兌付風險。

缺點:

1、投資前期流動性相對較差;

2、投資前期,複利收益體現不夠好,短期沒有高回報;

3、專業性強,產品複雜,不同保險公司收益差別大;

【風險提示】

有幾種理財型保險,一般不太建議購買:

1、分紅型保險;分紅多少取決於保險公司各項財務指標設定;

2、萬能型保險;即帶有理財,又帶有保障。這種產品往往理財和保障都難以監護;

3、快返型產品;很多快速返還的產品,相對也要謹慎,保險還是解決中長期的理財需求。

有很多好的保險理財產品,但是一定要找專業的人進行諮詢,保險行業還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找對人最關鍵!



七色土保險說


對於要求收益高的人來說,保險可能不是第一選擇。

但保險理財還是有以下幾點好處:

1.資金安全。保險公司的牌照是很難拿到的,國家也對險資管控嚴格,因為跟保險公司簽訂的合同都是法律上承認的,受法律保護的。

2.長期穩定收益。在全球進入利息下降通道的過程中,能提前鎖定長期穩定的收益率是很好的,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不可預測的事情,像有些發達國家在銀行存錢已經是負利率了。

3.強制儲蓄。很少有人能夠有很好的意志力做到強制儲蓄,大部分人都只關注眼前的生活,收到工資當月就花完了,但是我們身邊其實有強制繳納的保險了,就是五險一金,這是國家規定的,所以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我們已生活在需要靠外界幫助我們存錢規劃未來的日子裡了。

想想看,如今我們生活用的哪一筆錢是十年前存下的?如果不能保證自己有良好的儲蓄習慣和長期穩定安全的收益,那麼建議買份保險,不要等到要急用錢,才後悔當初沒有存錢。那什麼是肯定需要用錢的情況呢?還是看個人對未來的規劃,比如說子女教育,養老生活。如果對自己未來有很清晰的規劃,知道我現在稍微節約點,以後就能擁有這筆錢,那就達到了購買保險理財產品的目的😀


小飛俠聊保險


保險是最靠譜的理財方式。原因有以下幾點:

1、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保險公司不能倒閉。也就是客戶在保險公司的投資,是絕對零風險的。這是任何一種理財都無可比擬的優勢。孫子兵法說:善戰者,不能為敵之可勝,能為不可勝也。投資也是,我們不能做到100%盈利,但是一定絕對要做到100%不虧損。

2、保險公司不會有跑路的風險。像P2P理財一樣,跑路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唯有保險公司是向國家上交了鉅額保證金,並且每年上交相應盈利的機構。是絕對不可能跑路的機構,保險客戶不用擔心錢被人一夜之間帶走。

3、保險有避債,避稅的功能。比如客戶欠人十萬元錢,銀行會把錢強制轉走,進行還款。但是如果此客戶當天收到十萬元保險金(例如分紅險生存金),銀行是無權把錢轉走的,客戶可以把這筆錢用於生活。這是其它投資做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