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否可以飛出太陽系?飛出太陽系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很難,目前存在著飛得最遠的飛行器!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再經過了35年的飛行之後,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里的距離。

所以人類能不能飛出太陽系,可以,但是不保證活著。而且一個人像囚籠一樣困35年,他絕對會瘋。

所以如果想讓人類可以活著快速地飛出太陽系,只能提高航天器的速度。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日前表示,美國將研發下一代核熱推進技術,利用核裂變反應產生的熱能推進航天器進行深空探索。核動力發動機有望使航天器用3到4個月時間抵達火星!

而地球到火星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就算我們算成到最遠距離只需要3-4個月,但是你知道地球到太陽系邊緣有多遠嗎?

那地球到太陽邊界是多遠呢?現在比較多認同的是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提出的太陽系邊界"雲團"論。此論點認為在太陽系遙遠的疆域有一片冰冷的"雲團",這裡孕育著1000億顆長週期慧星。科學界把這個區域稱作奧爾特雲,認為這裡是太陽引力最後束縛天體作圓周運動的地方,所以是太陽系的邊界。

其距離太陽最近處在2,000~5,000天文單位(0.03~0.08光年),其距離太陽最近處在2,000~5,000天文單位(0.03~0.08光年),即使以0.03光年來算,1光年為9.46萬億公里,那就是0.2838萬億公里。人類目前的挑戰點還是花費3-4個月到達火星,而飛出太陽系需要0.2838萬億公里,你想想需要多少年。



除非我們掌握空間跳躍技術,這是一種建立在弦理論的發展上,通過基於人工蟲洞建造的宇宙弦,來實現超空間跳躍的技術。或者研發超光速飛船,墨西哥物理學家米格爾·阿庫別瑞在1994年提出阿庫別瑞引擎。這是一種理論上的機制,可以使宇宙飛船在周圍形成的“曲速泡”中扭曲時空,從而進行超光速飛行 。

但是這樣的想法還遙遙無期。人類在宇宙面前,真的很渺小,連螻蟻都算不上!


胖福的小木屋


人類是否可以飛出太陽系?

現在來看,談飛出太陽系一點都不現實,因為就目前來看,人類去過最遠的地方才是月球,發射最遠的探測器,才飛了220億公里,實際上它還沒有飛出太陽的引力範圍,太陽的引力可以達到1光年。這樣一算,人類是不是飛不出太陽系,永遠得困在太陽系。其實不然,科技是一步步發展的,從地面到太空,再從太空到火星,我們的火箭用的是化學燃料,這種燃料的缺點是續航低,給飛船的提速有限。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續航高,能給飛船提高到很大的速度,人類或許能飛出太陽系。目前,對於人類來說比較有希望的或許就是核聚變。

飛出太陽系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1.要飛出太陽系,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飛船的速度問題。我們以太陽的引力範圍內為太陽系,太陽系的引力範圍有一光年,你想一下旅行者號飛了42年,相當於20光時,照這種速度飛下去,至少得飛上萬年才能飛出太陽系,所以說要飛出太陽系飛船的速度是最關鍵,你必須的讓飛船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才可能飛得出太陽系。

2.長時間在太空飛行你必須想辦法解決好飛船上的人吃喝,因為怎麼說太陽系也有一光年,你飛出去肯定要花很多時間,這取決於飛船的速度,速度越慢,你需要儲備的食物和水資源也就要越多,期間還要考慮到食物是否會變質的問題。

3.太空中充滿了危險,尤其是宇宙射線,長期在太空待下去人體內細胞容易發生基因突變,所以你的想辦法制作出能有效阻擋宇宙射線的材料,塗在飛船外層,以保證飛船上的人安全。另外,還要想辦法解決長期處於失重狀態下帶來的肌肉萎縮和骨質疏鬆帶來的影響。


星空最前線


飛出太陽系,可以算做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個小目標了吧。

但是,目前的科技距離這個小目標的實現還差的很遠,太陽系已確認的邊界是奧爾特雲,這是個半徑達到1光年的一個球狀分佈的小天體區域。那裡存在著無數微小的天體,但也不排出有些大一點的,類似衛星級別的天體,甚至是矮行星,但是絕大部分應該都是小行星級別的微小天體,總的數量可達到萬億級別。

不過,這裡依然非常空曠,即便我們到了這裡,也很難撞上其中的一顆,因為這裡的空間實在是太大了。

那麼,以現在的水平,我們需要多長時間能飛出1光年的距離呢?目前最快的飛船差不多是每秒20千米左右的速度,這與當年的旅行者號基本是一個級別的,按照這個速度,大約需要1.6萬年才可以飛出奧爾特雲。

因此,如果想要在一代人的有生之年飛出太陽系,那麼至少速度還要增加200倍,也就是達到每秒4000千米以上的速度,才有可能在100年內飛出太陽系。

目前,離子發動機理論上是可以達到這個速度的,但是距離實際應用還有較長的時間,也許在未來100年後人類可以應用這種發動機吧。因此,人類要實現宇宙旅行的小目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呢。


寒蕭99


答案也充滿了哲學的意味,是,也不是。

太陽系探索的先驅——旅行者們

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1961年第一個人類進入太空

1969年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登月

向宇宙深處進發,是人類永恆激動人心的目標!

在科技領域,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摸著石頭過河,不如摸著美國過河。作為航天業霸主的美國,在1977年,調集了11000名科學家、工程師,將兩個當時最先進的航天器送入了茫茫太空,它們就是——旅行者一號、二號。

旅行者1號按照木星-土星路線航行,之後離開黃道面(即太陽系眾行星的軌道水平面);旅行者2號則按照黃道面內的常規路線,沿著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航行。

這個人類至今為止獲得最大速度的飛行器,在35個地球年後,即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距離太陽大約19個光時。

大約在48個地球年後,也就是2025年,旅行者1號、2號將耗盡所有電力,靜默前行。

如果一切順利,38295個地球年後,公元40272年左右,旅行者1號將會接近小熊星座AC+79 3888,這時候,我們可以認為他們終於離開了太陽系。

看到這裡,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你是否有一絲面對浩瀚時空的失落呢?

我們是否被困在光速裡

拋開我們奔向宇宙的先驅,假如有一天,我們可以獲得科技的飛躍,是否我們也將永遠困頓於100光年之中?

很簡單,就算獲得了光速,人生匆匆百年,我們不也是隻能跨越100光年嗎?而銀河系的直徑大約10萬光年!人類註定與宇宙星辰大海無緣嗎?

其實,你是可以在有生之年走的更遠的,比你想象的要遠得多,當然,這樣做也是有代價的。

時空其實是一體的,假如你非常接近光速,鐘慢尺縮效應將同時作用於你,你時間發生了改變,空間肯定也是要受影響的!

如果你開著接近光速的飛船在一年之內衝出了半徑為5萬光年的銀河系,你自己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你自己實打實的在一年之內飛了地球上看起來有5萬光年的地方。

但是,另一個參考系裡面,地球上卻也是實打實的過了五萬年。一來一回,你一個折返再花一年回到地球,你將來到10萬年後的地球。

你沒有困在光速裡,但你的朋友們卻逃不過時間的飛逝。這就是相對論無情的詛咒!

結語

相對論就是這麼無情,時間和空間都為了光速不變讓路。

不過,現在仍舊在玩化學燃料航天的人類,擔心這個,是否還太早了點呢?


貓先生內涵科普


從目前的人類航天科技水平來看,沒有任何飛出太陽系的可能性。美國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飛船有可能飛出太陽系,目標也是飛出太陽系,但那只是理論上的分析,實際情況可能出現變數。

目前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地球大約220億公里,這看起來是一個很遠的距離,在在宇宙的尺度,旅行者一號飛的太慢了。220億公里也只不過20光時左右,也就是光速飛行20小時的距離!

2012年美國航天局曾經宣佈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但事實上遠不是這樣,太陽系的範圍遠不僅僅是到冥王星外圍的柯伊伯帶,而是延伸到奧爾特雲,最遠處距離地球大約一光年。以旅行者一號飛船目前速度約17公里/秒計算,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才能飛出太陽系,而且是被動的飛出,沒有任何目的性,也不受人類控制。

能夠看出,速度是能否飛出太陽系的關鍵!而目前人類所用的傳統化學能源因其本身效率很低,很難在速度上有一個質的飛躍。如今發射衛星和飛船的火箭結構中,大部分質量都是燃料,這是極大的“浪費”,燃料越多意味著能夠被人類使用的部分越少。

所以,要想飛出太陽系,傳統的化學能源是絕對行不通的,事實上如果使用傳統化學能源,到達火星基本上就是極限了,要想達到更遠的木星土星等(載人到達)必須使用更高效的能源。

比如可控核聚變,反物質能源等。而可控核聚變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能源,我國去年實現的高達1億度的“人造太陽”就是向可控核聚變邁出的堅實一步!理論上可控核聚變最高可達到10%光速的速度,如此速度飛出太陽系只需要10年時間,起碼在人類壽命中是可行的。

速度是飛出太陽系的基礎,但僅僅有速度也不行,安全和食物供給也是必須的!外太空遠不像地球,那裡有致命的宇宙射線!食物供給相對比較好解決,用“人體冷凍”技術可以讓人類在“冬眠”狀態下度過漫長時間。


宇宙探索


感謝@鍾銘聊科學 與@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邀請,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人類是否可以飛出太陽系?未來當然可以!不過這將是一個非常遙遠的未來,你我都看不到。不僅如此,甚至你我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可能都看不到這一壯舉。同時,人類要想完成這一壯舉還需要滿足許多苛刻的條件。

太陽系有多大?

要想知道咱們能不能飛出太陽系,這是第一個需要了解的問題:它到底有多大?

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近日點)大約是1.47億公里,最遠的時候(遠日點)約1.52億公里,平均軌道半徑(半長軸)約1.496億公里,我們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1.496億公里規定為1個天文單位(AU)。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但對於太陽系來說它並不算什麼,因為太陽系外圍奧爾特雲外邊緣距離約為100000AU,而太陽的引力場範圍大約是2光年(125000AU)!擺脫了太陽的引力才算是真正飛出了太陽系。

(太陽系的範圍)

人類的“足跡”到了哪裡?

1977年9月5日,NASA發射了一顆深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經過長達42年的飛行,它現在已經到達了距離地球220億公里的地方,如果換算成天文單位,大約是147.347AU。

旅行者1號以16.9公里/秒的高速航行,它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速度最快的航空器,並且早在2012年就穿越了日球層來到了充滿星際介質的空間,但它距到達太陽系的奧爾特雲理論上的內邊緣至少還需要300年時間,而穿越奧爾特雲則是4萬年以後的事了。

(地球很小,太陽系很大)

旅行者1號和2號都是無人探測器,它們依靠核電池供電,或許可以飛得遠一些。人類航天員目前為止最遠只到過距離地球36萬公里的月球表面,更多的時間,我們的宇航員僅在距離地面40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裡活動。富豪們一擲萬金,希望飛到高度僅100公里的臨近空間窺視地平線。

(國際空間站軌道距地面僅400公里)

人類從事太空旅行的難點究竟在哪裡?

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為了與蘇聯進行太空爭霸,美國傾全國之力開啟阿波羅計劃,先後6次將12名宇航員送上月球(有些人質疑這一點),之後便偃旗息鼓,給世人留下諸多謎團。其後包括美國和蘇聯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沒有能力將宇航員送到更遠的太空。

載人航天是一項技術極複雜耗資極巨大的系統性科學工程,人們不僅需要研究和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還需要極其龐大的資金投入。我們為什麼要飛出太陽系?到太陽系外做什麼?為什麼要派人去而不是送探測器去?這些都是必須回答的問題。

(阿波羅11號乘組在地面模擬訓練)

當人類認為確有必要將人送上太空,或是去尋找一個新的家園。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確定目的地、花多長時間、送多少人去,以及如何確保這些人能安全到達。這很重要,因為人不是機器,機器可以設定休眠定時喚醒,人是否可以?人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空氣、水、食物以及藥品等等生命保障系統,這一切機器都不需要,未來的飛船需要攜帶多少物資、需要多大的空間來供宇航員們生存?在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太空旅行中,人如何生存繁衍?這些基礎問題都需要解決。

(空間站貨倉,堆滿了食物、水和生活物品)

人類飛出太陽系,進行太空旅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確定目標

我們為什麼要從事星際旅行?我們飛出太陽系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進行太空探索,看看太陽系之外到底有什麼,就大可不必派人去,像旅行者1號、2號那樣,未來發射一些更強大的無人探測器完全可以達到目的。所以宇航員飛出太陽系的目的只能是進行星際移民,到太陽系之外創造一個新家園、播撒人類文明的種子。

距離太陽系4.2光年外的比鄰星b並不是個好去處,因為比鄰星是個脾氣暴躁的紅矮星。更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或許是距離太陽系12光年的天倉五(Tau Ceti),目前已知它的大小與太陽相當,有5顆行星,並且其中有2顆處於宜居區內,這裡或許是我們更好的歸宿。

(天倉5距我們約12光年)

打造飛船

這種飛船也許只在科幻電影裡才會出現,因為需要保障若干名宇航員至少數千年的生存與繁衍,所以它至少需要像一座太空城市一樣龐大。它也許有500米寬、1000米長,質量超過1000萬噸。建造如此巨大的飛船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或許幾千年後我們的後代可以做到。

驚人的速度

為了能夠儘量縮短太空旅行的時間,飛船需要極快的速度,甚至達到光速的1%(3000公里/秒),這是一個極其驚人的速度。旅行者1號目前的速度是16.9公里/秒,它是通過木星及其它行星的重力輔助(引力彈弓)效應才達到如此快的速度。為了獲得更快的速度,縮短飛行時間,825.5千克的旅行者1號需要儘量靠近木星,通過木星的引力作用將它彈射到深空。

(旅行者1號通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彈弓獲得加速)

旅行者1號能做到的事,我們未來的飛船做不到,它太龐大,任何行星引力的潮汐作用都可以將它撕扯成碎片,更不用說飛船裡活生生的宇航員了。星際旅行的飛船需要與行星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飛船的洛希極限。

(旅行者1號引力彈弓)

龐大的能源需求

星際旅行無法依賴太陽能,深空是一個暗淡無光且極度寒冷的地方,所有的飛行器都需要自帶電源來為設備進行供電。

旅行者1號、2號各自攜帶了3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RTG),它們可以在發射初期為航天器提供約470W的電能。因為核電池都具有半衰期,所以電池輸出的電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減少。

為了滿足太空飛船巨大的能源需求,未來太空旅行需要強大的核聚變發電系統,這或許不是問題。問題是在高速飛行的全程中,能源是得不到補給的,所有的燃料都必須隨船攜帶。同樣得不到補給的還有全船人一切的生活所需。

將1噸的物質加速到光速的1%至少需要消耗12.5太瓦小時的能量,10000萬噸的飛船需要1.25億太瓦小時,這大約相當於目前全球年能源消耗量的1000倍。

防護盾

太空旅行充滿風險。這裡不僅有強烈的太陽輻射、宇宙射線,還有細小的塵埃。較大的碎片極少見,但它們卻更具有破壞性,要知道不僅在柯伊伯帶有數以億計的小行星和撞擊碎片,在奧爾特雲中的冰粒和小天體更是難以計數。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可探測,但其中任何一個小碎片撞擊飛船都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和平號空間站的一個艙段遭到撞擊)

為了保證人員和飛船本身的安全,同時又不犧牲飛行速度,未來的星際飛船需要安裝先進的防護系統,它不僅可以阻止宇宙射線損害人員健康、破壞電子設備,還要能抵擋強烈的意外撞擊。

生命的繁衍與健康保障

人的生存不僅需要水、空氣、食物和空間,還需要一套極其複雜的生命保障系統。在飛出太陽系的漫長旅行過程中,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條件比地球上要更為苛刻,失去重力不僅將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使我們的機體退化,狹小的空間還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這一切都需要加以解決,而解決這一切同時意味著極高昂的成本。

(國際空間站希望通過男女搭配來緩解宇航員的身心壓力)

總結:

我們的太陽系在浩瀚銀河中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光點,但對於人類來說它卻是極其巨大。

旅行者1號深空探測器花了42年時間才剛剛飛出日光層,理論上它還需要4萬年才能飛出太陽系,未來人類要想進行深空旅行無疑是一項遙遠而艱鉅的任務。

在太空中旅行將需要獲得水、食物、空間、人、建築材料、能源、運輸、通訊、生命支持、模擬重力和輻射防護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裝進一個龐大的宇宙飛船裡,建設這樣一個飛船不僅需要極先進的技術,還需要極龐大的資本投資。

總之,它是一艘未來之船,我們所能做的是幻想一下。

幻想很容易,不是嗎?


老粥科普


現在人類智慧可以想象的交通工具,包括能夠想象的外星高智慧交通工具都無法穿越十萬光年的空間。——做夢都實現不了。因為人類目前還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宇宙究竟是什麼。所以,目前差的太遠。

反正大家在認識宇宙環節上基本都一個水平,那麼大家也都可以隨便預言宇宙。那麼,今天我也在此預言下宇宙。以搏荒謬之稱。

預言:宇宙的整體輪廓是一個無限大有限量的雙曲線組成的閉合空間。宇宙的中心就在這個閉合雙曲體的軸線全向對稱點上。這個點就是現在人們通常說的“奇點”。這個奇點就是整體宇宙的正負分界點。點的一端為正物質能量世界;點的另外一端是負物質能量世界。這個奇點的正端意味著質量無限有量密集,能量無限有量大;而奇點的另外一端則是質量無限有量的小,能量無限有量的低。

由於宇宙的這一特點,使得宇宙世界從奇點開始向奇點的正物質能量方向擴張當達到一定臨界值時物質和能力發生爆炸,爆炸的物質飽含著能量延宇宙輪廓線方向噴發。我們所在的星系、星球就是在這一輪廓線當中的某一段路程上。這一路程一直到這些物質的能量耗盡,到了油盡燈枯的極點臨界值時,那個時候正物質質量趨近與0,物質狀態改變為質量無限小的“基本粒子”,被吸入宇宙奇點的另一端,最後迴歸奇點重新獲取能量進入物質的下一個輪迴。

基於此,人類作為現階段的智慧生命,在適合自己生存的宇宙時空某一階段,某一星系,某一星球上。當這個階段繼續前行至惡劣無法生存時,那時的人類已經進化成“終極進化人”。人類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將自己以量子的形式利用恆星星球終極爆炸能量將自己的量子定向發射到返回最佳宜居宇宙階段上的某個星系的某個星球上去,然後在重新組合成生命世界,從單細胞分裂開始進化,重新走一遍人類進化的輪迴。一萬年太久,可是在宇宙浩瀚無垠的時空中不過是一瞬間而已。如果用好萊塢描述,就是七里咔嚓——完事!終極進化人又成了,在地球上又可以美美的生活十幾億、幾十億年!然後再進入下一個輪迴……。


頑石補天


感謝“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的邀請,神交大神很久沒想到邀請到我,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不足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我認為對於人類而言,在可見的未來,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的只有人類自己。在未來,只要人類不發生大規模的滅絕性的戰爭,走出太陽系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第一、人類走出太陽系的難點在哪裡?答:距離!

到目前為止,關於太陽系的疆界人類並沒有準確的界定和認識。在現實中,有人將冥王星軌道視作狹義上太陽系的範圍,也有人將柯伊伯帶視作太陽系的疆界。但如果以太陽的引力範圍計算,太陽系的疆界實際要超過奧爾特星雲,半徑達到2光年以上(約13萬天文單位)。在這個天文數字面前,以人類目前可展望的技術簡直是難上加難。

以美國1977年發射的,目前航行最遠的航天器旅行者1號為例,雖然經過兩次引力彈弓加速,達到每秒17千米左右的高速,經歷40多年的飛行也僅僅是剛剛跨越冥王星。如果是有人飛船,考慮到燃料消耗,生命保障等條件,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到達火星尚有難度,不要說飛出太陽系了。

第二、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來看,飛出太陽系幾乎是一個不用討論的必然過程,但所有人忽視的是,人類為什麼要飛出自己溫暖且安全的母星系?這個問題直接決定了人類以何種方式飛出太陽系。

從理性角度而言,就像人類現在討論開發太空一樣,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人類從太空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具體的、有價值的回報,人類在地球上也並未遇到資源枯竭或者環境惡化到不能滿足人類生存的情況。在現階段人類所有的航天計劃都是靠人類對未知探索的主觀意願所推動,可以說是一個完全賠本、投資巨大,且在當下看不到任何回報的事業。如果要將這項事業放大到飛出太陽系的範疇,將會在這個基礎上將成本再放大數十萬倍甚至數億倍。

所以人類要飛出自己的母星系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要飛出自己溫暖、安全的母星系,踏足完全未知且漫漫的星際航程,甚至直接面對所謂的黑暗森林,人類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直接決定人類究竟以什麼樣的方式飛出自己的母星系。

第三、人類為什麼要飛出太陽系,會以何種方式飛出太陽系?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來看,人類要飛出太陽系儘管有很多原因,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第一、被動原因,不得不飛出自己的母星系;第二、主動行為,是文明發展的需要。

第一、被動原因,不得不飛出自己的母星系。這種情況可能包括太陽氦閃、太陽毀滅、核戰爭、環境變化,以及外星文明軍事威脅等,造成人類不得不逃離自己的母星系。

如果真的面臨這樣的危機,人類事實上沒有多少選擇,只能不惜代價,不計成本,不計結果,動用一切可能的技術來逃離自己的恆星。甚至劉慈欣先生《流浪地球》中,流浪地球方案也是人類的選擇之一。

第二、主動原因,這是文明發展的需要,是一個文明自然進步、發展、擴張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用何種辦法飛出自己的母星系,跟自己的技術積累、文明發展方向有直接的聯繫,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的方案。

A、傳統方案:高速飛船。這是最傳統的方案,按照一些科學家的估算,如果人類徹底掌握了核聚變技術或者更高一級的反物質技術,就有可能將飛船的航速提升至光速的1%——10%,在這樣的航速下,在一個人壽命的時間內,依靠傳統飛船飛出太陽系就成為了可能。

B、星艦文明方案:化身星際文明。根據大多數科學家或者科幻小說家的設想,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既不是殖民火星也不是殖民某個類地行星,而是完全脫離行星,變成生存在星艦上的星艦文明。這就要求人類建設一支既能滿足所有人類生存,又能在外太空自主補充能源,具有生態循環功能的太空艦隊。這支艦隊一旦建成,人類就從行星文明徹底變成了宇宙文明。不管這支艦隊的速度多少,總會飛出自己的恆星系。

C、信息化文明革命:變身信息文明。這是最極端也是在目前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方案,在尋找外星人的過程中,有一種猜測認為:人類之所以時至今日找不到外星文明,是因為根據自然法則,一個文明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變成二維化、信息化的文明。結合人類的發展歷史,這種猜測有很大的概率和可能。在這樣的文明中,人類無論變成一組無線的代碼,還是和機器融合的硅基生命,要逃離自己的母星系都不再是難事。

全息解讀《三體》,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人類是否可以飛出太陽系,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可以將死人帶離飛出太陽系。

為什麼?

因為死人不會吃東西!

目前所有探測器,包括登月,其實都只帶有少量的食物。探測器衛星等等最多也就幾噸的重量,人類現目前還無法將更大重量的物體給弄到太空中去(通過火箭)。

其實如果加強一下飛機也可以飛到太空,但經過加強的飛機也僅僅只能在太空中呆上幾天而已。

要讓人類飛離太陽系需要克服很多個難點。

1、空間

飛船必須有足夠生存的空間,不會是一兩平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個人絕對會半路就瘋掉。

2、食物

沒錯,還要儲存數十年的食物,才能經歷一次往返的旅途。

3、空氣

幾十年的空氣儲備,也需要飛船擁有更大的體積,或許要重上幾十噸。

4、重力

如果在一個無重力的環境下生活幾十年,那可能身體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這個飛船裡要有一個重力裝置。以現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發明,就算髮明出來,體積也會相當龐大。

5、燃料

要飛這麼久,其實這個並不是問題,敢肯定的是,第一臺載人飛離太陽系的飛船絕對是核能飛船,如果攜帶普通的燃料,可能會比整個飛船還要大幾十倍。而且還要考慮到燃料結冰的問題。

(更多的東西可以在評論區幫我想想)

所以,這一個飛船的重量最少也要數百噸(理想狀態,現實應該是2~5000噸)。考慮到飛離太陽系可能是做科研,所以只可能更重。

這些種種因素,人類想要飛離太陽系最早應該是23世紀,最晚是25世紀。


你是我的大白兔723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


存在於人類DNA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早晚會促使人類走到對宇宙進行思考的那一天,所以說離開地球擴張到太陽系乃至系外行星絕對會是人類文明的必經之路,但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飛出太陽系?”

天文學界把46億年太陽系形成後由剩餘物質構成的奧爾特雲作為太陽系的邊界,而由於太陽處於奧爾特雲中心位置所以從地球出發不論朝哪個方向飛都需要飛行一光年才算離開包裹太陽系的奧爾特雲。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以17km/s的速度飛到今天也才飛了20光時左右,想要飛出太陽系的話前方至少還有364光天的距離在等著它,而以它現在的速度想要飛完這段距離至少還需要數萬年才行,所以1977年發射的時候卡爾.薩根並不擔心旅行者一號攜帶的黃金唱片會暴露地球位置,因為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太陽系的大小以及旅行者一號的速度。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人造設備想要飛出太陽系的話其速度只要超過太陽系的逃逸速度就行,再具體一點就是超過16.7km/s,這個速度對目前的人類文明來說並不難,畢竟“帕克號”就曾創下過220km/s的速度記錄。

但220km/s的速度相對於一光年的距離來說還是太慢了,宇航速度起碼要達到光速的10%甚至更多才能談得上“飛出太陽系”,這意味著宇航推進方式必須從“化石燃料反作用力推進”變成“可控核聚變輻射推進”

按照可控核聚變2050年取得突破的時間點來看,人類最早將在下個世紀末獲得離開太陽系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