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是扁平盤狀爲何發射的探測器不垂直往上飛?

幽草Vic


宇宙非常之奇特,從局部(地球、太陽系或銀河系)來看,是有前後左右上下的,也就是三維的。但是從更大尺度來看,宇宙卻是平坦的,也就是一張平面。這類似於以螞蟻的視角來看草坪。螞蟻只看到了身邊的草叢,是立體的。但是在人的高度,就看到一大片草坪,是平坦的,是一張平面。人之觀察宇宙,就目前的視野來看,就是這種感覺了。

更為廣大的宇宙到底是無限展開的平面,還是由平面閉合而成的球形?人類還無從知曉。這就好像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地是平坦的,天是蓋在地上的鍋蓋,四周有海(所以地叫四海之內)。後來人們才逐漸知道,平坦的地面閉合起來,形成球面,也就是地球,人類是生活在地球表面上的,從大尺度來說,等同於二維生命。同理,我們今天觀察到的宇宙是平面,很可能是球形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最終可能是閉合的平面而構成的球體。

這樣就好理解了:為什麼太陽系的太陽和行星、慧星等天體都基本處於一個平面;為什麼銀河系也是一個草帽形的扁圓的形狀;為什麼我們目力所及的範圍也都是處在一個平面上的?原來,我們都在宇宙球體的一個面上生存。只是這個球體太大,我們感覺不到它的起伏和弧度。

因此,你要垂直地飛出這個面,就如同在地球表面跳高一樣,需要克服地心引力。你所受到的,有來自於附近天體的引力,還有來自於垂直於這個平面的“向下”的引力。這個力遠比你在平面上飛行要克服的力大得多。

目前科學家指出,宇宙中的能量,70%以上是暗能量。正是暗能量使得宇宙不斷地膨脹。膨脹是所有天體彼此遠離,就如同吹氣球,球面上的點彼此遠離。那麼,我們可以再次形象地想像:我們就是生活於宇宙球體的表面——球面上的二維生物。我們要想垂直跳出這個表面,就要受到宇宙中心的引力,即暗能量的束縛。

當然,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既然太陽系的天體都在一個平面上,你要去探測它,就必須也在這個球面上運行才可以接近它。如果你垂直飛出去,就離目標越來越遠了,那還探測啥呢?


大武漢小周公


人類發射探測器可不是讓它飛著玩兒的,而是為了讓人類對太陽系有更清晰的認識,從地球向太陽系外飛可以順道研究外側行星。

太陽系扁平盤狀只是我們常見的一個簡化模型,實際上太陽系構成很複雜,除了繞太陽運行的八大行星、矮行星,還有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從軌道上來說,八大行星基本繞太陽黃道面運行,與黃道面的夾角比較小,這樣看來太陽系是盤狀。

而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繞太陽運行的夾角可以很大,依據計算機模擬和一些科學預測,太陽周圍有球形分佈的星雲、隕石,這樣說來太陽又是球形,只是可能太陽系除了太陽,大部分質量都在“扁平盤”上。

人類科學史400來年,走出地球研究太陽系才幾十年,沒有能力飛出太陽系,但為了研究太陽系,還是發射了大量探測器,去往土星、木星、海王星等,通過天文望遠鏡,人類還不能知道這些星球表面特性;因為探測器攜帶燃料有限,也需要藉助行星的引力加速、變軌,探測器也就需要向“盤狀結構”的外側飛行。這是人類可以最快、最全獲得太陽系各行星信息的途徑。

雖然“向上飛”也能探索太陽系,但是能夠得到的數據卻少很多,至少沒辦法對其他行星進行較詳細的研究,飛船攜帶的燃料,也難以支持其飛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