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哪座城市能成为经济副中心?你怎么看?

川南唐先生


四川丰富多彩多姿的城市,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个城市可以成为经济副中心;衡量经济副中心的标准大概有以下几个条件的,如果都满足了,那离副中心不远了,首先:

第一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强,除成都外,其他城市形成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第二是地理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已有的国家交通干线和规划建设的对外大通道都有交汇点,与周边城市在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上有密切关联。

第三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率高

目前四川比较有潜力的几个城市: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去年四川省有计划发展这几个城市打造成经济副中心,但是实力上还不够,虽然这几个城市已迈入百万人口城市行列,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但是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区域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能级不高,除成都外,仅绵阳经济总量刚过2000亿元。所以经济实力上不允许,也不满足经济副中心!

虽然四川省已经在为经济副中心方向努力,有计划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区域性城市中心发展,再慢慢发展成经济副中心城市:目前确定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那么这七个城市里面目前绵阳市是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有希望…所以还得努力啊!差距还很大!



小蚂蚁观点


不要争论这个无聊的问题了,四川没有经济副中心,不论是德阳绵阳宜宾泸州还是南充,没有一个可能的,一个一个看吧。

德阳:重工基地,拥有东汽东电二重几大央企,工业发达。缺点是县域经济,几大央企拉高了当地的“人均gdp”但并没有给德阳这个城市带来多大好处,还占用了大把资源。代管了广汉什邡绵竹三个县级市,然而德阳市区本身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又是成绵德经济带成员,受成都辐射太大。

绵阳:四川在重庆直辖后真正的实力二哥,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拥有多个大型军工以及九院、827、624等国防工业科研院所和一大批长虹、京东方、惠科等电子产业配套。gdp看似并不比德阳高多少,但其综合实力真的没法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这些院所的gdp是不计入当地数据的。科研发达,科技产业落地政策很优势,文教也发达,可以说中小学基础教育吊打除成都外的川内其他所有地区。缺点也有,因为国防工业科研等的特殊地位,造成外资落地难度超高,而且同为成绵德经济带的成员。

宜宾:川南地理位置优越,优秀的水系资源造就了五粮液这种超级酒企,五粮液就是当地的庞然巨物,工业发展基本以五粮液系下配套和控股为主。缺点同样明显,五粮液的存在造成其他产业特别是对水有影响的一切工业均不能落地,高科技产业有成都和绵阳更高的政策选择,造成发展受限。

泸州:同宜宾的境地。。

南充:川内人口规模第二大城市,川东独大,成渝之间,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受重庆更多辐射,但重庆毕竟是直辖市,政策永远不会去支持南充,有点类似于北京和石家庄的感觉。所以也造成了南充毫无工业优势,被当地人戏称“重工业打石头,轻工业打麻将,第三产业打锅盔”。农业城市的确和工业城市差距很大,虽然是人口第二但更是人口流失率第一。

经济副中心,不要想多了。。。

以成都为中心,成绵德经济带才是四川的真“核心”想法。


一马青尘612


我是头条号贺千城财经的作者,我来回答。

四川包括省会成都在内的一共有18座地级市,成都是它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那么,自成都外,哪些城市在四川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呢,又或者说是四川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四川城市行政图

一座省内的经济副中心城市,它可能不需要是省内的经济二把手、三把手,但它一定要有足够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和交通便捷度。

这3项指标均较好的城市才有很大的希望成为经济副中心城市,如广东粤东的汕头、江西赣南的赣州等2座城市。

那好,接下来我给各位分析下过去的一年四川各市GDP的情况吧!

2018年四川经济总量前5的城市是哪些

在2018年度,省会成都以15342.7亿元的经济总量位列中国城市榜的第8, 省内的第1。其它城市方面,绵阳的2302.8亿元、德阳2213.9亿元、宜宾2026.3亿元和南充2006.9亿元排在第2到第5位。

它们之外的四川各地级市的GDP均未迈过2000亿元大关,特别是西北和西南的阿坝州306.6亿元、凉山州1533亿元和攀枝花市1173.5亿元的经济在四川内部排名靠后的位置,与成都以东的城市有较大距离。

所以我认为,四川成都西北和西南地区等多高山的城市没有多大可能成为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条件,只能在绵阳、德阳、宜宾和南充4座城市之间产生了。

谁是四川的经济副中心城市

宜宾地图

首先我认为是宜宾,它是四川的一个长江沿江城市,位置又在四川的东南部,经济总量排在四川前5,2018年常住人口达453万多人,有条件成为四川东南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

宜宾还是一个水陆空交通枢纽的城市,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地,有内河航运的优势;宜宾对外对内还有诸如4条高铁和一些高速公路联通,到省内的城市都便捷,还是全国的为数不多的铁路枢纽之一。

宜宾也是一座四川省内的重要的有航班的城市,可到达国内的十多个城市。

绵阳城区

第二,绵阳也是四川的一座重要经济城市,它位于成都平原的北部,也是成渝经济带的主要城市之一。

绵阳是一座电子工业和国防工业发达的城市,境内还有四川第2大的绵阳南郊机场,环境较好,年载客量达百万人次。

第三,南充是四川名副其实的副经济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的东北部,2018年常住人口641.7万人,是成都之外的第2人口大市。

南充产粮多,是中国的商品粮食基地之一,农副产品多种多样,商业物流较繁荣。南充也是四川东北连接甘肃、陕西的门户,是一座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综合分析

结合我的上面的看法,所以我认为四川有3座重要的经济副中心城市,如绵阳、南充和宜宾,无论是位置的不同、够好,还是人口、GDP及交通方面,都有条件成为之。


贺千城财经


我不是四川人,在四川工作生活。老婆绵阳人,两个小孩户口在成都。从我个人观点来,如果只有一个副中心城市,不一定是经济副中心,综合四川发展大方向,应该是宜宾。理由有以下:一、从成渝城市群发展、整个西南城市融合发展以及西部物流大通道建设,川南需要一个副中心(宜宾、泸州)。成都到贵阳和昆明距离太远,相比贵阳、昆明,对贵州、云南城市辐射和影响力有限,需要一个副中心辐射滇黔周边城市,甚至和贵阳、昆明去竞争。二、从经济GDP和交通,宜宾比泸州更合适。GDP比较,宜宾 2019年上半年GDP 1045亿元,增速全省第一,增速9.5%;泸州GDP 891亿元,增速7.0%,差距会越来越大。交通方面,未来宜宾有渝(蓉)昆高铁(计划2020年开始建设),成贵高铁(2019年底全线通车),川南城际铁路三条高铁交汇,三条高铁通车后,宜宾所有区县都具有高铁客运站,而泸州只有渝(蓉)昆高铁和川南城际铁路两条高铁,且达不到所有区县通高铁。三、人口上宜宾会略占优势。宜宾人口550万,泸州500万人口。目前泸州在城市人口和城区建设面积上占有优势,但宜宾在宜宾县改为叙州区,南溪县改为南溪区后,两个区经济重心由农村经济建设转变为城市经济建设,城市人口会逐渐增加。而且引进和建设了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华大学、同济大学宜宾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引进高端人才(材)和高端产业。五、至于为什么不是绵阳和南充。绵阳和南充从经济、人口和未来交通都具备成为副中心城市,但西北方向陕西城市和绵阳、南充之间距离太远。而宜宾市区至贵州毕节市区、云南昭通市区250公里,到贵阳400公里,昆明600公里。而绵阳(南充)至汉中350公里,西安700公里,而兰州更远,经济发展一般。贵州虽然经济一般,但发展速度快,居全国第二,云南经济居全国中游,发展速度全国第一,而且昆明在2019年被评为新一线城市,有巨大发展潜力。所以从大西南融合发展、四川借广西出海、对接港珠澳大湾区等,川南宜宾成为副中心首选。当然,绵阳政府和人民不要懈气,加油干。做好产业发展,建设好绵阳京东方AMOLED产业,扶持长虹、九州做好做强实体产业,加快建成新一环,二环,建好成绵高速扩容,争取渝兰高铁重庆至绵阳段获国家支持上350时速,并尽快建设,宜宾在经济、城市建设、交通上短期内也无法超越,你就是第二个副中心城市。南充不是很了解,不做详细评论。人口比宜宾、泸州、绵阳多,经济GDP还可以,未来有成南达万高铁出川大通道,争做成渝第二城。


周游看中国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GDP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了40678.13亿元,位居全国第六,是我国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但从各市GDP来看,省会成都无疑是“一城独大”,其GDP高达15342.7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高达37.7%;而排名第二的绵阳,其GDP只有2303.8亿元,不到成都的1/6。

其实这个现象不只是四川省独有,中西部很多省份都出现“一城独大”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南、陕西、河南等省份,它们的省会城市在省内也是无敌的存在,不过四川省的情况显然更加严重,因为四川省内除成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情况大致相同,而且全省大部分优势产业都集中在成都市,因此就有些人把四川省戏称为“成都省”。为了平衡四川全域的经济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迫在眉睫!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湖北与湖南的省域副中心,湖北是“一主两副”,一主想必大家也知道,就是武汉,而两副就是宜昌与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从经济规模来看,宜昌与襄阳的GDP都超过4000亿,稳居全省前三,从地理位置来看,宜昌与襄阳都离武汉比较远,偏向湖北省西部,而武汉则更偏向东部,这更有利于湖北经济平衡发展。


而湖南省拥有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别是岳阳、常德与衡阳,它们的GDP也都超过3000亿,紧随长沙之后。而从地理位置看,岳阳与长沙毗邻,而常德和衡量则远离长沙。湖南省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在长株潭区域,常德与岳阳偏北,衡量偏南,也有利于带动湖南南北经济发展,使得全省经济更平衡。


基于此,小编认为四川省至少要有2省域个副中心城市,而且要成为四川省域副中心的城市,首先经济规模较大,其次在地理位置上尽量远离省会,分布各地,这样更有利于避免经济集中在某个区域,导致省内经济发展更加失衡。综合来看,个人认为四川应该要有4个省域副中心,分别是绵阳、南充、宜宾和攀枝花。


绵阳、南充位于成都平原的北部,GDP都超过2000亿,位居全省前列,是省内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把这两个城市定为省域副中心,能够带动川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宜宾是成都经济区联系川南经济区,以及攀西经济区的核心点,GDP亦超过2000亿元,将宜宾列入省域副中心,可以带动川南和川西的经济发展。而攀枝花是一座传统的能源和工业城市,经济规模虽然不大,但把它列入省域副中心,能够对攀西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好的示范性作用。所以小编认为绵阳、南充、宜宾和攀枝花比较适合列入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


锦绣中源


应该是达州,理由有三:

1.达州是中国的圆心,且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国家一线城市的中心点,区位优势特别明显,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2.交通发达,拥有西南地区的第四大火车站🚉,还有两条高铁🚄交汇,四川省第二大机场✈️,与万州实行一体化建设,🚢可联通“一带一路”;

3.文化因素,四川的文化主体是蜀文化和巴文化,成都是蜀文化的中心,有三星堆遗址,达州是巴文化的中心,有罗家坝遗址,而且达州至今还拥有生活下来的巴人(土家族)和賨人(达州市渠县人),建有达州博物馆和巴文化研究院。








河东来


最近几年,围绕四川经济副中心设在哪里?网上有大量猜测和探讨,甚至出现将自贡市和内江市合并,共建一个贡江市的说法。

作为一个客居成都,祖籍自贡的人,自贡的点滴发展都牵动我的神经,希望自贡的天更蓝、水更绿、经济一年更比一年好。世间之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骨感的。接下来我就客观、公正的和大家讨论一下这种合并。

经济地理上说200公里产生一个大型城市,夹在重庆、成都中间,要长不短的,尤其现在快速交通的形成,对于内江、自贡两地自身没有什么优势的牵强合并,首先区位上有问题。

其二,如何吸引人口流入?不是简单的修房造屋,搞一座空城,肯定要有产业来支撑,这是先要人还是先造城的问题,和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无解。没有产业支撑,居民不能安居乐业,通过行政手段来合并,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美梦而已。

其三、四川是全国的另类,举全省之力建设成都,好处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把成都建设成内陆不靠江不靠海的超级大都市,如果全省均衡发展,和吃大锅饭一样,最终哪个城市都不怎么样,城市吸引力降低,都成了西都欠发达地区。成都独大这个局面很受四川人民非议,其实看看韩国、日本,全国近80%的国民都集中在首尔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发展得很好也很成功,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圈。再看成都,四川一城独大就很容易理解,城市大了,吸引力才会上升,不仅吸引本省人民还吸引外省甚至外国人涌入,有人口涌入和资本、产业带入的城市才是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至少我是很认可目前成都现状并看好其未来,当然和北上广深、甚至杭州、南京、或者武汉相比,成都还要继续举全川之力发展自己。在当前成都独大,又距另一座大城市重庆不算太远,内江、自贡合并,夹在中间,去抢成都、重庆资源和机会,去谈和谐发展,我看有点难。

参照北京搞一个雄安新区,成都好比是北京,把贡江比做雄安行不行?肯定不行,这首先不是一个量级的比较,接下来,北京的目的是城市功能的优化,雄安新区是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自贡内江组建的贡江市承接什么?成都重庆忙于做大自己,不在城市竞争中打压都已经很开恩了,靠自己,做什么?城市如何定位?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还是什么?现在两座城市都在竞争中发展迟缓,比周边的宜宾、泸州、还有乐山都差,优秀的企业、高净值人口在不断外流,合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合并的目的,是为了争做四川经济副中心,这是图虚名,没有实际意义,相信网友们不过是头脑风暴法中的脑洞大开,民间茶余饭后的闲聊。

说到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绵阳GDP全省常年第二,但离成都仅百余公里,太近;德阳工业基础不错,离成都才五十公里,将来有被成都同城的趋势;南充有戏,人口多,离成都相距较远,可以争取一下;宜宾非常有区位优势,又是川、黔、滇三省交界处,辐射近三千万人口,陆路、水运、航空、制造业都在川内可圈可点;沪州这些年发展势头强劲,很有大都市范儿,但较之周边,我更看好宜宾,至于贡江市嘛,只是个有想像空间的话题而已。

凡事无绝对,或许合并后,从中央到省级政府、到地方,铁了心要建设好贡江市,把全省制造业、物流服务业等,像有人说的把省政府都搬过来,这种操作还是有希望的。


一路狂奔222930401


2017年四川的经济总量36980亿,其中成都以13890亿排在第一,占比38%。总量是全省排在第二名绵阳2075亿的6.7倍。即便在其他20个地级市中选择一个作为经济副中心城市,那么这个城市也只能做一个撇脚的副经济中心。

靠投入建设可以打造经济副中心吗?

要在成都之外选择全省的经济副中心,虽说有些晚。可这也是四川意识到成都一省独大的风险性,也是8300万人口的四川人这些年只对成都输血的结果,以后还会反过来制约着成都的经济发展,以及全省的经济发展。

但这种经过几十年时间沉淀下来的结果,很难在一朝一夕时间可以改变,以后只要能够让成都的占比维持在这个1/3的水平不再增加已经很不错了。

加大对一个新的经济副中心的支持,主要是在经济、产业、政策上予以支持。在投资加大的期间,基建快马加鞭,产业以中低端转移为主。可一旦支持热度退却,便又回到了常态,回顾到平静。

要靠什么才可以持续发展?

人口流入及中低端产业流入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从交通枢纽和教育投入二方面来突破。

交通枢纽主要是航空、高铁、城际、地铁、高速等交通转运功能的建立。航空与高铁以成都龙头无法撼动。教育是以高校转移的方式给予支持。

地铁建设从面前的333审批要求分析,20个城市中没有一个符合建设要求。未来即便有那么一二个城市够到审批条件,建设二三条地铁那也形成不了地铁网络,起不来多少作用。

四川还有木有城市可以打造有潜力的经济副中心?而不仅仅是喊口号。

笔者认为这个城市只有资阳市。资阳距离成都只有70、80公里,离机场更是只要20公里。即便不能再把简阳要回来,那也不能让资阳再向成都输出。

以全省力量打造资阳,建设与成都的城际,与机场的地铁。以机场为契机,把资阳打造成一个航空产业基地。这样才会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副中心,而这个经济副中心就是资阳。其次,感觉没有其次。


鞅论财经


宜宾引进了一批大产业,还有两个双城运动,长江口的六岸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城市人口数量迅速上升🔝,小汽车🚗产业今年投产,大量的手机📱销往国外创汇,电动汽车🚘产业园区马上就要开始投产了,还有轻轨电车产业园正式投入下线,还有一莫多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港口铁路正在建设,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江安撤县设区,扩大城市规模面积,完善城市功能,沿江大城市规划正在逐步形成规模,今年的GDP经济增长速度迅猛,高铁🚄八纵八横经过宜宾,还有国家的大型水电站工程不断推进,旅游景点非常之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抗战文化遗产在李庄古镇、五粮液旅游大产业层出不穷,新机场✈️马上就要投入使用,铁、公、水、空全方位的提升,成宜高速明年通车!一么多的事物腾空出世。宜宾学院国际校区,这就是宜宾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为宜宾创造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创造良好的条件。


文鹏无不良嗜好


马上就泸州省了(自贡、宜宾、内江、荣昌、永川、赤水、毕节、习水、仁怀、昭通全部划入泸州,形成一个川南行政区,汇集川滇黔渝综合部,满足3500万人常住人口!宜宾链接南溪连接江安连接大渡口连接纳溪区连接大桥镇连接合江,泸县连接泸州,形成长江经济带都市圈!同城化!自贡内江连接向泸州地区发展!形成四市同城化发展!届时城区人口超过800万)

想象大胆,希望有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