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相信大家無論是在朋友圈、還是微信好友、微信群都收到類似的支付寶紅包邀請,甚至你很多年沒聯繫朋友這時候也會突然的“詐屍”,給你發一條,“給表姐徵婚,27歲,165米,48公斤,阿里巴巴工作,負責支付寶業務,支付寶工號: xxxxxxxx

漂亮大方愛好讀書健身游泳王者榮耀(偶爾吃雞)。她本人要求不高,只要真心對她好。

到支付寶搜索工號可見照片詳情”。

支付寶的活動一直都有,只不過在這個12月愈加活躍和火爆。商店、菜市場、甚至我們公司的前端小哥哥也加入這一波掃紅包大戰中,我們就簡單來分析下支付寶雙12紅包背後的營銷“套路”。

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公司程序員小哥哥修改bug專用 快遞也有紅包推廣

一、讓更多人開通消費金融產品——“花唄”(目的)

隨之用戶的增長,微信支付的“圍剿”,支付寶的支付用戶增長趨勢已不如從前了,甚至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如果支付寶沒有做出先對應策略,相信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更替變換的市場裡,很快就會擠下神壇。也正是處於這樣的危機,支付寶更加迫切在重重“圍剿”中殺出一條血路。大家也都知道,自從支付寶上線花唄功能之後,已然讓“辦信用”成了真正的零門檻,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現在78%的90後年輕人是在花未來錢。所以可想而知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用戶體量。所以基於這樣的一個用戶體量,花唄是支付寶當下獲取更多市場用戶的一個突破口。相比微信,支付寶不單單是可以在線支付的,還具備可以在線透支的功能,這是支付寶的優勢之一。而微信憑藉社交優勢已經完美滿足人與人之間的支付場景,支付寶想要搭建,或者滿足人與人之間的支付場景,則需要一些“手段了”,支付寶紅包是其中的一個策略之一,也是目前看來比較成功的。

二、玩法策略(方法)

01、降低傳播成本

但大家試想下,支付寶紅包的傳播場景是在哪裡?你經常在哪裡看見這些信息?是不是是在微信、朋友圈、QQ經常收到這些紅包消息?那支付寶是如何突破微信生態,形成裂變的呢?這裡不得不佩服支付寶的“口令”。之前是一串火星文便可在微信裡暢通無阻,現在是一串簡單的數字便可突破、形成裂變。


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傳播的一些樣式)

02、從品牌的思維分析。

廣告詞——消除用戶疑慮——心智層的建立

(1)瓜分15億

聽到瓜分這個是不是有點熟悉呢?按照慣例,相信在不到一個月之後,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又要開始了,當然這是後話了。瓜分這個詞,簡單的說,就是我要分錢給你了,你再不來,這些錢就會被其他人分完了。所以還是直接的傳達一個目的,我要分錢了,你快來吧。但用戶也不是傻子,你說我就會信,畢竟這是真金白銀,所以還是很多用戶會處於觀望的狀態,會有些疑慮。

(2)“敢掃敢賠”——消除用戶疑慮,

一句簡單的廣告語,直接把還在觀望的用戶拉入行動中,消除用戶的心中疑慮。我們仔細分析下這個廣告詞,“敢掃敢賠”,這是句因果句,掃是因,賠是果;而掃和賠是動詞,直接在語境上刺激用戶行動;而敢,則是代表一種承諾,一種責任,起消除用戶疑慮作用。聯合起來,既簡單有有效,直接衝擊用戶,使用戶行動起來。

當然單單廣告語是不夠的,支付還在不斷的實時輪播“***已獲得XXXXX元賞金”,更加去刺激用戶行動起來。用戶行動起來就是一個好的開頭,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去推進了。

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瓜分紅包的流程與心智層的建立)

(3)心智層的建立

從你打開支付寶的那一刻開始,所有的頁面的安排都是在營造“瓜分紅包”這樣的氛圍,視覺、交互、營銷都在指向一個目的——瓜分紅包,前面說的“瓜分紅包”的作用及一些系列的營銷邏輯,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03、降低獲客成本——帶新

(1)當然這裡的老帶新的營銷的支付寶紅包這塊一直有做,當然推廣層級相對較低些。通過邀請獎勵的機制,邀請者獲得一定的利好,促使用戶的增長,當然,現在互聯網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支付寶單單老帶新的模式,新用戶的增長已逐漸顯疲態。

(2)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針對已經具備開通花唄資格了,還沒有開通的用戶。當你掃描到的花唄紅包需要消費的時候,支付寶回提示你還沒有開通花唄,是否需要開通花唄功能?通過這樣的一些簡單的機制來刺激新用戶的增長。當然我想支付寶用戶增長的核心並不是玩帶新這樣的方式。而是——利用用戶薅羊毛的心態,也是接下來我們要分析的一個要點。

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帶新的活動頁面)

三、支付寶紅包背後的——羊毛黨

薅羊毛,首先大概解釋下這個詞的意思,百度詞條是這樣說的:現在以80、90後為代表的新興都市族們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蒐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絡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這種行為被稱作薅(hāo)羊毛。簡單的說就是,賺取一波互聯網商家的優惠紅利,

正是這樣利用用戶“有利好”的心態,用戶會自願的各顯神通,為支付寶帶來精準的外部流量,至於你是瘋狂發短信、微信群刷屏還是張貼二維碼,支付寶並不在意。只要幫我傳播出去就好了,我能獲得更多的用戶就好了。

衍生背後的灰色產業鏈——羊毛黨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凡是有利可圖的機會,必定會產生一幫“專業”的人,在從中獲利,雖然一次的紅利很少,但是積少成多,也是一筆很驚人的數字。網上流傳的一張截圖顯示,竟然有人在短時間內就狂賺137.8萬元,還有的賺了52.5萬,並且顯示還有10萬多個紅包在路上。當然借“羊毛黨”,以“小利共享”的模式大規模擴張用戶,是支付寶一貫的策略。也算是默許了吧。所以大家都是相互“利用”,可以說是互惠互利吧

四、大數據殺熟

最後我們說下這個,大數據殺熟的問題吧。有沒有發現紅包領到後面的金額越來越少,阿里的大數據統計一直很讓人佩服和“恐懼”的,現在已經做到了,你瀏覽什麼,下一秒能夠精準的給你推送什麼了,慎思極恐,但想想用戶也習慣了,不以為然了。總之天下沒有白費的午餐。“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無論是商家還是用戶都是站在“利”抉擇,各取所需,平安、喜樂。當然“瓜分15億”的活動並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畢竟這是資本的遊戲。

五、成果

最後我們看下支付寶這場活動取得成果吧,畢竟分析了那麼多,說的天花亂墜。都不如是靠數據說話(數據來源:七麥數據)。可以看到到12月1號開始,數據有明顯的上升,上升名次擠進前十了。生活免費榜從第二,進入第一了。對於一個這樣量級的產品,還能做大這樣大幅度上升,已經是非常難得了,畢竟進步的空間已經很少了,產品已經進入平穩期了,還能再進一步的增長,從側面也反應,支付寶的這次活動的成效。

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11月30日數據)


淺談支付寶紅包營銷策略分析如何實現再次用戶增長—營銷策略分析


(12月1日數據)

最後總結下

我的本職工作是一名ui設計師,很多圈內的同行和我說,他們在從事UI設計的時候進入到一個瓶頸期了,發現做什麼都不太對。練習,打卡一直都在參加,後期發現沒什麼進步了,處於疲倦了。其實我想說的是,認真觀察生活,去體驗去發現,我們不一定要糾結一個點去突破,或許增加你的廣度認知,去接觸本職工作以外的東西,或許能找到新突破口。用產品的思維去思考ui的設計,或許有不一樣的視野。希望能夠跳出安全區,看到更多不一樣的風景。和不一樣的人多交流,體會更多感悟。2018最後一個月了,希望天馬行空的暢遊,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共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