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據官方報道,連雲區與中核環保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簽約。本次簽約的中核環保項目總投資500億元,包含鹼渣池綜合治理開發、鹼廠生活區改造、鹼廠異地搬遷和環保產業園四個子項目。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也就是說,鹼廠搬遷和地塊治理終於提上日程了。

瞭解連雲港工業史的人,大抵對鹼廠的來源都有耳聞。

連雲港鹼廠是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7.45億元,於1989年9月建成投產

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使鹼廠生產遠遠達不到設計水平,出現了連續幾年的嚴重虧損。當時甚至有人講,國家在蘇北投資7億買了個包袱背。連雲港鹼廠受到了社會各家的深切關懷,終於在1996年建廠十週年前夕實現了零突破。首次扭虧為盈,實現了年產60萬噸純鹼的設計生產能力,提前2個多月完成年度任務,一舉成為全省化工系統的利稅大戶。

1990年與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合併,1998年整體併入中石化集團。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2016年5月劃歸連雲港市,連雲港鹼廠正式變為連雲港國資體系內的企業。

根據2018年統計年鑑,連雲港鹼廠在全市資產總計最大的企業排行榜中位列第33名、全市工業總產值中位列第41名、主營業務收入中位列第48名,全市從業人數排行榜中位列第10名。其提振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地方就業。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其實,當初鹼廠的選址也算“郊區”了。偏遠,人少,除了本廠職工外,附近並無其他廠礦單位。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幾年下來鹼廠周圍被一眾小區包圍,都已是大量在建和已建成的小區。

眾多的新建小區,拔地而起。大量人口的聚集,對居住的生態環境有著更高的要求。

作為一個以制鹼為主的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水,以及渣塵汙染等等。無一不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體驗。

雖然鹼廠在治理汙染上一直下了不少功夫,投入巨資對老廠進行環保等各方面的改造,但無論是環保要求,還是城市面貌的提升,鹼廠遷出城區已是必然的結果。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相對來講,重新開發鹼廠板塊還是很有必要的。

1、緊靠連雲新城。我們知道連雲新城定位為“城市新中心”,是整個城市未來的封面,目前也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基於這樣的背景,鹼廠這個“不利因素”的存在勢必會影響連雲新城的定位和形象。

2、自貿區的確定。自貿區的範圍如下,鹼廠也算位於自貿區內。整治後,可引入貿易、物流、服務業等產業,推動實體化運作,促進產業格局進一步優化。

拔掉這顆眼中釘之後,周邊的在售的房地產項目,都將獲得較大的利好。鹼廠板塊也算時東部城區近年來住宅供應的主要聚集地,目前在建的新小區有光伸綠洲學府、華東國際新城、德惠尚書房等。板塊內以小高層為主,均價在6300元/㎡。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除此之外,鹼廠板塊還有一個消息,姑且也算是個利好吧。就是在港城大道與連霍高速互通新增匝道,具體圖片如下: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這個匝道可以簡單地理解成“通高架”。修建匝道後,海州方向可以直接通過匝道上242高速直達鹼廠片區和連雲新城、港口方向,不必繞行墟溝城區。反之,同理。

鹼廠這個“眼中釘”,終於可以說再見了

可以說,該高架也算是港城大道快速化的一部分。通車後,將減少兩地車程時間

但這裡存在個問題,這個位置也是242朝陽互通的連接地方。242朝陽互通可承擔大港路、新光路的部分大貨車車流。假時日後兩個連接點全部通車,又如何保證道路的安全性呢?不又是重蹈現在新光路的路況“覆轍”?大港路和新光路的大貨車車流,又該如何解決呢?

總的來說,這個片區弊不一定不是利,說起來有些繞,其實就是說這片區域今天的弊,註定著今天有著帶著弊的價格。

未來鹼廠搬離,且不說這塊地能否改建公園,即便是建成商業或住宅區,這片不再有鹼廠貼身汙染,周邊的幾個項目還會和墟溝城區差價一千元麼?首先,搬遷時間以及修復時間待定。另外鹼廠板塊的弊端除了鹼廠外,還有兇猛的大貨車車流。

當前的有缺陷,才註定能以缺陷的價格買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