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永定客家人百吃不厭的“芋子包”


「客家美食」永定客家人百吃不厭的“芋子包”


永定芋子包,人稱“客家美食”,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名揚閩西。在客家永定,每逢“端午節”、“重陽節”以及“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做這種美味佳餚。

永定芋子包,主要原料是芋子、薯粉和餡,柔軟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愛。

做芋子包主要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備包皮。裝出幾公斤芋子,用冷水反覆清洗後放人鍋中,待芋子煮熟撈起來剝皮去毛,集中在簸箕裡,趁熱用木槌將它捶爛,然後放人適量薯粉,用手反覆攪拌,直至成不會黏手的芋泥。

第二步造包餡。芋子包餡的原料主要有牛肉、瘦豬肉、魷魚、胡椒粉、魚汁、味精等等。先將肉類及魷魚切得粉碎,倒進鍋裡並參人適量豬油、魚汁、味精等一起煎炒,直至香氣撲鼻時放冷水下去將它煮成糊狀,這樣,可口誘人的芋子包餡便製作成了。

第三步做包子。做芋子包可要有點技巧,一隻手抓起一小團芋泥放在另一隻手巴掌心,繼而用兩個手巴掌將它摩壓成雞蛋形狀,接著用拇指擦進去,其餘四個手指沿周邊反覆摩壓,直至包內有一定空間,然後放人適量包餡並封閉包口,便成了一個完整的芋子包。

第四步蒸包子。將已做好的芋子包擺放於蒸籠,端人鍋內利用水蒸氣的熱力將芋子包蒸熟。永定坎市地區出產的“牛泳浴”,可以說是最具特色的芋子包。所謂“牛泳浴”,就是先將生芋子包倒人正在沸騰的水鍋裡滾燙,待芋子包都浮於水面時把它撈起放人陶瓷盆。接著朝鍋裡倒人足量豬油並將油鍋燒熱,然後把切細的蔥頭與鯡魚粉放人熱鍋油炸,兩分鐘後,再將胡椒粉與牛肉碎撒人油鍋煎炒,待香氣撲鼻時,放人適量清水並撒些蔥葉,滴些魚汁,待鍋裡的水燒開後倒人盛有芋子包的陶瓷盆。這種特別加工的芋子包,更加可口,令人百吃不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