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第18—20課)實用教學簡案

18.牛和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重點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

3、學著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

4、學習用批註的方法閱讀。

5、瞭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點

1、學會抓住重點詞句,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體會人物的心情。

2、學習用批註的方法閱讀。

教學難點

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大家都認識牛和鵝吧?說說你對它們的瞭解。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第18—20課)實用教學簡案

2、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麼特點?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麼啟發。

(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生字和新詞,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指名開火車讀。

(2)男女生賽讀。

(3)指讀擬聲詞。

(4)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4、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麼?接著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嗎?

5、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熟讀課文,引導質疑

反覆朗讀課文,用以前學過的提問方法來提出自己的問題。

1、“為什麼牛的眼睛看人,會覺得人比牛大;鵝的眼睛看人,會覺得人比鵝小?”

2、結合課文中的批註,想想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註?

3、作者對牛和鵝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4、為什麼“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

5、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抽生認讀生字新詞。

2、羅列並探討上節課提出的問題。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邊寫下批註。

2、讀課文第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3、對於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於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4、抽生讀第6自然段,畫出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麼?指導感情朗讀。

(體會到鵝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第18—20課)實用教學簡案

5、找出描寫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麼?指導朗讀。

6、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這句話的含義。

7、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麼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從這句話中,你有什麼啟發?

(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9、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

三、指導書寫生字新詞

1、課件出示生字新詞,全班齊讀,分男女讀,抽生讀。

2、觀察字形,想想怎樣記住生字。

3、指導學生書寫字詞。重點指導:“捶”“繞”“概”“摔”。

四、拓展閱讀

1、閱讀課後“閱讀鏈接”《牛的寫意》。

2、課外閱讀《丟失的駱駝》《兩個農夫》。

19.一隻窩囊的大老虎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第18—20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找出表演前後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並創設情境仿照寫一寫。

3、聯繫自己生活實際,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麼“一點兒也記不起來。”

4、學會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批註。

教學重點:找出表演前後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並仿照寫一寫。

教學難點: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麼“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仿寫一段心理活動。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大家對老虎對比較瞭解吧?在你的印象中,老虎是什麼樣兒的呢?老虎會哪些本領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這隻大老虎為什麼“窩囊”?“窩囊”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出標批註。

3、標出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

4、查閱字典或工具書。給課後田字格中的生字註上音。

5、同桌之間互相認讀生字,正音。

6、採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

7、抽生認讀生字。

8、全班齊讀生字,口頭組詞。

9、找出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讀一讀,記住這些詞語。

10、哪些語句你覺得有趣,找出來讀一讀,細細體會它的意思。

三、指導學生書寫字詞

1、觀察字形,想想自己怎麼記住這些字。

2、在老師指導下書寫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齊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1、找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與同桌交流分享。

2、用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說一說演出前後我的幾次心理變化。

(期待 自信 緊張 不明白)

3、完成課後表格。

4、為什麼演出的過程我“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了”,你有過緊張得的時候嗎?回想一下,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5、作者一直覺得自己演砸了鍋所以不開心,你覺得“我”真是一隻窩囊的大老虎嗎?誰能把題目改一改。你想怎麼開導“我”呢?

(引導學生說 :“我”是一隻可愛、有趣的大老虎,給大家帶來了快樂。)

6、小結:

生活中我們也會經歷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論是高興的,還是難過的,不論是好事,還是傻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平時同學們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及時記下來。

三、拓展延伸

1、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我”的演出窩囊嗎?可以怎麼開導“我”?

2、“我”表演時“到底怎麼演完的,我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寫下來和同學交流。

20 陀螺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第18—20課)實用教學簡案

陀螺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和體會“人不可外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3、在你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上批註。

4、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5、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遊戲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大家玩過陀螺嗎?怎麼玩的?和誰一起玩的?在玩的過程中心情怎麼樣?

2、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是陀螺,看看作者是怎麼玩的,結果怎麼樣?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事。

2、標出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3、在四字詞語下面畫上橫線。

4、默讀課文,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上批註。

5、把文章分成下面幾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製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給“我”帶來歡樂和自豪

(7)明事理

三、再讀課文,識記字詞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第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內容。

2、在課後的田字格中給生字註上音。

3、採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並組詞。

4、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新詞,抽生認讀。

5、區別形近字:

仍——扔 恨——狠 帥——師 豪——毫

6、熟讀帶生字的詞語和四字詞語。

7、分析生字的字形,想一想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8、在老師指導下書寫生字。

9、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說說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二、研讀課文

1、齊讀課文。

2、學習第1、2自然段。

默讀,思考回答:陀螺又叫什麼?陀螺的構造是怎樣的?

3、學習3—5自然段。

(1)小夥伴是怎樣玩陀螺的?

(2)第4自然段哪一句話是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

(3)得知叔叔要送我一隻陀螺,我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麼會這樣?

4、學習6—11自然段。

(1)誰的陀螺最棒?

(2)當我看到自己“鴨蛋”似的陀螺時,心情怎麼樣?

5、學習12—13自然段。

你是怎樣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的?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只根據外貌評估一個人的才能、品質和行為。)

6、在文中找出“我”心情變化的句子和同桌讀一讀,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7、小結:

一個不起眼的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和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三、拓展延伸

1、你平時玩過什麼遊戲?怎麼玩的?心情怎麼樣? 你從中領悟到什麼道理?

2、寫一寫你和小夥伴玩過的遊戲的一個小片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