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我們總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夜讀︱我們總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 資料圖

毫無徵兆的,一首“老掉牙”的、幾乎人人都能哼唱出主旋律的歌曲在社交媒體上刷了屏。10月25日,滾石唱片官方發佈了高清版本的《明天會更好》MV。蔡琴、蘇芮、娃娃、齊秦、羅大佑、潘越雲、費玉清……當一張張年輕的面容出現在畫框中時,總讓人不禁產生時光穿越之感。

這不光是因為歌星們不可避免地老了,漸漸地遠離了我們的視線,還因為“滾石唱片”這個久違的名字,再度喚醒了我的記憶。音樂數字化的浪潮,恐怕會讓今後的年輕人徹底遺忘“唱片”這回事。音樂作品的傳播,變得更快速、更便捷,但它本應具有的質感,還會回來嗎?

當然,懷念,不是為了厚古薄今。《明天會更好》值得被銘記,因為它是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單曲,沒有人會有異議。它的成功,不光得益於豪華的全明星陣容,更是因為它所獨有的溫度。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細膩感性的筆觸,觸動人心的意象,這一切,久違了。它們再次提醒我們,音樂的力量,不在旋律的動感,不在歌詞的時髦。

“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青春蓬勃向上的力量,流淌在動人的旋律之中。“正能量”,從來不該是空泛、抽象的概念。總有一些情感,值得永遠被回味。

說到《明天會更好》的誕生,坊間流行著兩種說法。一是適逢世界和平年,《明天會更好》的創作者們希望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為公益而唱的模式,共同呼喚世界和平。二是當時中國臺灣地區唱片市場的盜版、盜錄問題十分嚴重,故“反盜版”“反盜錄”“反仿冒”也成為許多參與歌手強調的主題。

《明天會更好》的公益訴求到底為何,時隔多年後,答案已經顯得模糊、混沌。但這恰恰能夠說明,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跨越各種界限,成為人類精神世界的集體財富。而臺灣地區歌手們字正腔圓的唱法、最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歌詞,無一不在說明,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的事實。

說起來,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誰沒有在學校的合唱活動中親身演唱過一兩次《明天會更好》呢?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思緒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被帶回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

或許,和今天的偶像、神曲相比,《明天會更好》已經“落伍”了。但眼下,還有沒有這樣一首歌,能無視“圈地自萌”,跨越不同粉絲群體,在所有人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明天會更好》所傳達出的情感,更顯得應景。無論你身處的是人生的低谷還是高峰,無論你面對的是生活的順境還是逆境,這首歌曲總能滋養你的心靈、振奮你的精神。我們一直懷念《明天會更好》,是對藝術本質的再思考。我們永遠歡唱《明天會更好》,因為我們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