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大河流都能通航為什麼黃河中下游沒有通航呢?

迎客松46738425


首先澄清一個問題:歷史上大多數時候,黃河中下游是完全通航的。黃河不能完全通航,是清朝晚期開始的,主要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後至今這段時間。

歷史上很長時期均可通航

黃河中游航運的最大自然障礙是壺口瀑布。但是,翻開黃河晉陝峽谷兩岸各縣縣誌可以發現,途徑黃河三門峽的漕運從秦國就開始了,歷秦、漢、魏、晉、隋、唐、宋等朝約千餘年間。漢唐時期,黃河年漕運量高達400—600萬石,是歷史上的通航高峰。後來由於人口暴增,土地開發過度,黃河上游生態破壞加劇,土地沙化嚴重,黃河泥沙含量劇增,大量泥沙沉積於河床,使隋唐以後,黃河三門峽漕運規模開始減小,北宋以後,經黃河三門峽漕運的規模就比以前小多了,清乾隆以後黃河中游漕運逐漸終止,只能在部分水域分段通航。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根治黃河水患,多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橫截黃河,增加了黃河通航障礙。比如1957年開工建設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由於當時各種條件的限制,工程建設沒有考慮到通航問題,未預留船閘的位置。1965年實施改建工程時,大壩船閘位置被排沙洞所佔據,從而使三門峽水利樞紐成為黃河中游重要的礙航閘壩。此後在黃河中游幹流上建成的天橋、萬家寨、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都未同時建成通航船閘。這些設施彷彿一座座柵欄將黃河航道硬生生地割裂開來。致使黃河航道日益衰落,到2000年初,分段通航里程累計僅1900餘千米,不足幹流河道總長的40%。

為何漸漸喪失了通航價值

1.首先是黃河的來水量。航船需要足夠的水深,水量不足,自然無法通航。由於氣候變化和人為破壞生態的原因,新中國以來,黃河下游的來水量越來越少,以至從1972年開始出現斷流。據統計,在1972~1996年的25年間,有19年出現河干斷流,平均4年3次斷流。1987年後幾乎連年斷流,1997年黃河下游甚至斷流達200多天。

2.航道條件差。通航,除了需要足夠多的水,還需要達到航道的標準才能行船。而黃河下游水流極緩,泥沙又多,很多地段的整個河道多為灘塗,沙洲密佈,串溝眾多——這種河段被稱作遊蕩性河段,河道條件複雜,很難確認哪個才是河流主幹,水流寬、淺、散、亂,很難設置固定航道。

3.經濟效應差。通航的目的,無論行人,還是載貨,歸根結底是經濟效應,否則幹嘛去勞心費力。但是黃河下游多為地上河,換句話說,河床比兩旁地勢還高,有的甚至高出十幾米。這導致修造碼頭極其困難,且下游沒有支流匯入,也就意味著沒有分航道。

如果說主航道好比高速公路,那麼,碼頭就好比下道口,支航道好比與其他高速公路的互通切換路口,如果一條高速公路幾百公里都沒有下道口和互通切換口,意味著對途徑地區沒帶去也沒帶走任何經濟價值。那麼,這條高速公路的經濟價值就很低,也不會有人願意去走這條道。黃河下游正是這個道理。


由於以上三點原因,什麼凌汛期,什麼橋樑工程影響等,都不需要考慮,因為即使沒有這幾個因素,僅僅前面三個原因就已經不可能發展得起航運。

不過,國家正在治理,計劃通航,拭目以待。


又見知了


黃河下游70年代還通航,之後公路發達了,水運沒有生意,就停了,全中國除江蘇外,都停了。只有蘇北紅紅火火,凡河必有船,長江客運只剩三峽旅遊。兩廣雨量充沛,廣州到梧州、南寧、柳州,也很少有船,關鍵是沒有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