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李家聲:《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不應該讓學生背誦

師者|李家聲:《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不應該讓學生背誦

怎麼能讓中學生背這麼多?怎能一味強調“多讀多背”學語文、教語文?高考怎麼能讓15%的學生做不完試卷?

中學語文教育名師、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北京市第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家聲,對語文課改有“一千種焦慮”。近日,他在北京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呼籲——如今有人一味提倡閱讀量,卻不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同樣是一種走偏了的形式主義。他直言“偽教育”會把學生的才氣、興趣、創造力磨掉。

李家聲希望,在大家越來越重視語文教學的今天,讓語文教育能真正走上正道——即通過“高貴的語文教育”,讓學生真正明事理,明白如何做人,這才是目的。而不是通過各種“學習技巧”與“應試技巧”讓學生拿高分、上名校。“心眼好,學養足,比什麼都重要!”

儘管退休多年,但李家聲一刻也沒有閒著。他的身影時常出現在北京四中,不久前剛給高一人文班上了古文專題課,本月底還將同他們一起遊學四川並講蘇軾;作為北京西城區教委聘請的“導師團專家”,他過去在北京56中、北京15中等中學做教學顧問,今年是北京七中。

以下為澎湃新聞和李家聲的對話。

师者|李家声:《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不应该让学生背诵

李家聲接受專訪。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語文學習“不可替代”,它與思想情感交流結合在一起

澎湃新聞:如今語文被前所未有地重視。以前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天卻說“得語文者得高考”。怎麼理解這一巨大的變化?

李家聲:一切都要與時俱進。新時代對語文的教育需求也發展了,這是語文的特質決定的。語言文字是交際工具,在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不可或缺。我們現在提倡綜合學科的培養,多個學科交叉、跨學科培養,這是新時代提出的一個鮮明特點,以前沒有認識到。此外,隨著時代發展,我們現在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時代,在很多方面,將來人工智都能夠代替人的工作,可是唯有語言文字,因為它和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合在一起的,所以這方面無可替代。

澎湃新聞:時代飛速發展,語文課改也在變。語文教學是不是會有一個跨時代的變化?

李家聲:是的。今天我們面臨一個語文教育教學轉向的問題——要提升學生的能力,要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原來主要側重老師教什麼,現在轉到學生能夠學到什麼,習得什麼。要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乃至將來能夠終身學習。語文還要重視文化的傳承。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把文化傳承作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來看待和運作。

澎湃新聞:有人說高考要將語文分值從150分提高到180分。你怎麼看?

李家聲:最先提出來的是北京。大概是五六年前,有這樣的設想,後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擱淺了。

過去一段時間,教育偏重學科,學習重“技”與“術”,所以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說。很多人口頭上重視語文但行動上並不把語文當回事。現在這麼強調重視語文的情況下,很多人的認識還是不夠,他們僅僅把語文的學習當工具、當考試的敲門磚,學語文更多地是考慮怎麼能夠短時期突擊一下,怎麼見成績。這種心態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語文的重要性。其實語文教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真正的學養與素質教育,語文修養是讓所有人一生受益的。我覺得高考如果將語文總分提到180分,可能會對人們重視語文起到一點促進作用。

澎湃新聞:從根本上重視語文,可能要從哪些方面著手?

李家聲:從根本上重視語文是個綜合任務。語文的教材、教學、教師,這三個方面就很重要,都應該抓起來。語文某種程度上就是四個字,聽說讀寫。一方面是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一方面是閱讀理解,還有一方面是運用能力,包括作文,鑑賞能力。

提高教學質量,就要讓學生能夠具有實實在在的語文能力。接下來的高考,已經不出考試大綱、考試說明了。考試大綱或多或少促使人們針對性應試,所以現在的語文,也把應試教育控制到合理的範圍內。應試應該是和促進教學質量二者兼顧的。

考試只強調閱讀量而不給人思考時間,還是一種形式主義

澎湃新聞:語文高考有一種趨勢是閱讀量增加,怎麼看這個現象?

李家聲:閱讀能力非常重要。因為閱讀是培養語文能力的主要環境。我們語文學習,主要是學習文本,閱讀文本中受到思想情感的渲染,也培養了能力,所以增加閱讀量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有一個“度”的問題。

比如現在高考語文出題量在加大,這當然是希望有正向的引導。但有一種說法強調,高考選拔性考試,就是要讓一部分孩子閱讀題都做不完,這樣對於真正有語文學養的學生更公正。這種認識可能就存在另一種偏向。還是要有一個把握度的問題,適度是合理的,過度是不合理的。

過去的語文試卷,哪怕一個題的標點符號、題乾的要求,最後都算入字數,不能超過1萬字。這1萬字是普遍的高中生的水平,學生閱讀了還要思考。如果只追求閱讀量,沒有給人思考的時間,這會“逼”著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應試技巧上,學生可能根本沒有讀完閱讀的內容,但是隻要有技巧把閱讀後面的題目快速做對就行。這就不是對素養的考試,成了對應試技巧的考試。這個考試水準就很粗糙的,還是一種形式主義。

澎湃新聞:可是,現在的學生更普遍的狀況,還是閱讀量不夠、閱讀習慣也欠缺,怎麼處理好,增加閱讀量的同時,又能夠不增加教育負擔呢?

李家聲: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必要途徑與學習密碼。語文學習從粗線條上看就是閱讀,然後習得生成能力,認知生成思想情感。平時的閱讀、養成勤奮閱讀的習慣非常重要,有這種素養的人才能終身學習、終身成長。

語文教學的閱讀怎麼做最合適?我認為,主要是要提供優質的教材,優質的閱讀材料。開卷並非完全有益,只有好書才能不厭百回讀。糟粕讀得越多越壞事。

教學中僵化地強調“背誦”,會傷害語文的“魂”

澎湃新聞:高考古詩文背誦量從14篇逐漸增加到72篇,背誦大幅增加一度引起熱議。

李家聲:簡單粗暴地強調背誦,還是一種灌輸教育,是很落後的。

語文學習要培養實際能力,背誦只是學習的一種入門方式,背誦本身並不是目的。有的人把路徑與目的混為一談,結果只強調其中一種路徑,目的是什麼反而不清楚了,這也是不合理的。

關於這一學習理念,愛因斯坦有過最經典的闡釋。有人問愛因斯坦,你說說光速是多少?愛因斯坦立刻很嚴肅地說:我拒絕回答,光速在任何一本物理書上都可以查到。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到現在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錯在那個“而”上,把這個“而”看成是並列,溫故和知新是一樣的,其實不是,這個“而”表示遞進,溫故,而且要知新。

語文教育的實質不是記住事實,而是訓練思考、激發高尚的情感。思考、情感與創新表達才是語文的魂。語文教改在明確目的上首先要實現轉變。但現在很多東西仍不合時宜,還在走形式。只強調僵化地背誦,這反而會妨礙孩子的想象、思維、接受與表達新的東西,反而傷害了語文學習的魂。我們現在應該側重創造力、創新力,所以,機械化的灌輸、機械化的記憶,其實很坑人。

澎湃新聞:除了“多讀、多背”,還有什麼更好的語文學習方法?

李家聲:現在老師們還有一種慣性。如果你到網上查一查,全國都講語文學習,就是兩個字,讀背。似乎學習語文沒有別的辦法,就是讀就是背。這種觀念是很陳舊的。

古人學語文都是在背。古人強調背誦課文,是因為當時他們沒有現在這麼方便的閱讀方式。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前,買書都論字,一個字多少銀子,所以強調每個字都要牢記在心。現在信息大爆炸,查什麼都很方便,還死記硬背,不僅學起來苦,也不合時宜。

有時候,我們強調自己基礎功底紮實,說歐美中學生連兩位數的乘法都不行。其實他們已跨越了一味“死記硬背”這個原始階段。基礎計算用計算機解決,但在高級研究領域與創新力方面,他們表現非常優秀。

澎湃新聞:但歐美也在反思,基礎教育是不是也要向中國學習。

李家聲:這個事需要辯證來看。如果就看短期的效應,中國的灌輸確實見效快,但它不利於人的長遠發展。

工業化時代,有一技之長,就對社會作用很大,能夠生存生活得很好。現在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這是社會乃至家庭的要求。所以通識教育相對於專業教育越發受到重視。通識教育中最典型的是語文教育,所以看上去語文教育越發受到重視。其實從培養人的角度看,並不是通識教育或者語文教育一下子變得“牛”起來了,而是我們過去嚴重偏向於專業教育,現在回過神來,強調對於通識教育尤其是語文教育的迴歸。

《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不應該讓學生背誦

澎湃新聞:現在很多地方盛行“國學熱”,小學把《弟子規》、《三字經》納入背誦內容,還有學生迴歸私塾,你怎麼看這些?

李家聲:國學這個詞本身就不科學。國學的權威是錢穆。錢穆說,國學這個詞就不科學。因為學科沒有國別之分。但他說,在沒有一個更好的概念出來之前,我們就暫時用一用。國學,從現在來看就是傳統中華文化。

對待傳統中華文化,我們就要用對待文化的態度,那就是兩個字,揚棄,該發揚的發揚,該拋棄的拋棄。我們現在很多事做不好,是該發揚的沒發揚、該拋棄的不拋棄。比如,中華傳統哲學真是博大精深,儒家、道家、墨家,孔孟之道、老莊之道,其中有非常多的人類文明的精華與營養。

但是,糟粕也必須要剔除。有的書本絕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體是糟粕,還是拋棄為好。比如《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全書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們目前提倡的價值觀與創新精神相違背。打著所謂“國學”的旗號而讓中小學生背誦《弟子規》,是不合適的。

澎湃新聞:你心目中的語文教學,應該具備那些特點?

李家聲:我想用三個詞來概括語文教育——高貴、優質、高效。

第一,充分選擇利用最好的教育資源,比如教材,人文資源。

第二,就是讓學生進入自主、主動學習的狀態。剛才說的就是發現自我、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第三,教學方法是設立情境。好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都能做到這一點。我講司馬遷的《屈原列傳》,那就是盡我所知,進入情境,好像屈原就活在我們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