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是怎样从清朝割让出去的?

一叶茶1982


据史料记载库页岛曾被中国直接或间接的统治着,早在西汉初年,中国人就已经对库页岛有过粗略的了解,在晋朝年间,中国人就已经知晓库页岛地理位置的具体信息,自唐朝起,中国开始正式对库页岛实施统治,设府驻军,将库页岛正式纳入到中国的统治范围之内,此后历朝历代都从未放弃过对库页岛的统治,库页岛其实从实际统治权归属上一直属于中国,到清代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正式使得库页岛就此从法理上归属中国,就此库页岛一直归于中国的有效控制之下,那么既然库页岛与中国的关联如此久远,也具有明确的法理归属,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的从中国割让出去的呢?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暴露出了清政府外强中干的本质

对于沙俄来说,他本身就是靠扩张发家的,从原本一个小小的公国一步一步的扩张发展成了后来的巨无霸,所以他是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和土地占有欲望的,而面对中国这么个土地广阔的国家,不心动是不存在的,而最初的《尼布楚条约》的始末就是出于对中国的一种试探,然而由于当时的中国实力还很强大,所以没占到什么便宜,但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桎梏思想,使得中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实力大不如前,被英法等西方国家联合打败后进行掠夺,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使得沙俄也看清楚了此刻的中国或者说清政府的一种软弱,同时也萌生了一种分一杯羹的想法,并为之付出行动。

瑷珲条约的签订,北方狼开始露出獠牙

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富有侵略性的沙俄便积极成立了为入侵中国领域服务的“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开始逐步的对黑龙江地区实施侵入,设定据点,而在1857年英法联军侵入广州后,趁着清政府应对无力之际,沙俄政府开始全力进军,直逼瑷珲城下,目的就是想撕毁《尼布楚条约》逼迫清政府与之签订新的符合沙俄政府权益的不平等条约,虽然清政府方积极应对,使得谈判非常激烈,但耐不住一边英法联军的进军京师,一边沙俄的武力威胁恐吓,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开始签订,条约主要内容如下: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黑龙江以北地区全部“沦陷”

由于在之前的《瑷珲条约》中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使得沙俄政府在同年六月又进一步与清政府签订了《清俄天津条约》,占到大量便宜的沙俄人自此更是看出了清政府的软弱和“大方”,于是开始索取更大的利益和特权,于是沙俄政府开始怂恿英法政府进一步的对清朝的核心区进行进攻,而他自己则作为调解人来进行调解,从而借机向清政府讹诈更多更大的好处,而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使得清政府吓破了胆,面对沙俄的调解敲诈,敢怒不敢言,屈辱的签下了《中俄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罗斯。原住这一地区的大清国人,仍准留住。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大清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3.俄罗斯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

自此大量土地被割让,库页岛也不仅从实际统治还是法理归属都不在属于中国所有了。

就这样一步一步,几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就把祖辈们经营了上千年的基业,给割让了出去,如今美丽的库页岛就只能是我们茶余饭后忍息哀叹的对象了,前事不可忘,也希望我们能铭记历史,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守护好我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Y一花一世界YB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第一大岛是台湾岛,面积是3.6万平方公里。但在历史上,我们的第一大岛不是台湾岛,而是库页岛。

不用说,大家就知道库页岛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说库页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就他的地理位置,就拥有着非常大的战略意义。如果库页岛还在我们手中,那东北就有了出海口,就可以盘活整个东北的经济,东北就不用绕路,可以直接跟韩国,日本,加拿大,还有美国的阿拉斯加进行经济贸易。

而且所谓的第一岛链,也将不攻而破。更何况,只要我们在上面进行驻军,修建海军、空军基地,那俄罗斯对我们的态度就会好上非常多,日本也不会天天这么蹦跶,叫嚣着军国主义。

但历史没有如果。要不是清朝的腐败无能,我们也不会在1860年,失去非常重要的库页岛。

早在西汉时期,我们就知道在北边有一个库页岛。到了晋朝,库页岛的具体位置我们也弄清楚了。但我们真正对库页岛进行行政管辖,那是在唐朝。在725年的时候,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当时库页岛就属于黑水都督府管辖。

到后来的辽,金,元,库页岛也还是我们的地盘。等到明朝,库页岛的首领还专门跑到北京面见皇帝,等面见完后,明朝就设立努尔干都指挥使司,并将库页岛交给这个部门管辖。

只不过1616年之后,因为满清的崛起,库页岛就被努尔哈赤给抢走了。等清朝建立,清朝便将库页岛交给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康熙当清朝老大的时候,跟沙俄打了两场架,所以在1689年,清朝跟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也正是这个《尼布楚条约》,便体现出清朝官员的不严谨,自以为是,甚至是没文化。

《尼布楚条约》中说: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好的,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这都是在陆地上,要划出一条线来比较好划。但这个直到海,海面上的国界线是要怎么划?

直到海,是到海边呢,还是将陆地上的国界线延伸到海上?如果延伸到海面上,这条国界线是要往北偏一些,还是要往南偏一些?

像这么重要的问题,清朝都没有跟沙俄讲清楚,都不知道该说清朝不严谨,还是没文化。

当然了,没文化不要紧,只要在上面驻军,至少在当时沙俄还不敢对我们做什么。但偏偏清朝十分不重视库页岛,一兵一卒都没有往上派。这可把沙俄高兴的,《尼布楚条约》还没签订多久,沙俄就组织了一支远征军登陆库页岛,开始了他征服库页岛的进程。

可不要忘了,不仅是沙俄,日本也盯上库页岛,而且他对库页岛渗透的时间,还要比沙俄早几百年。

早在1295年,日本的日莲宗就派人到库页岛进行传教。1297年日本更是在上面建立根据地。到1593年,丰臣秀吉甚至还派遣军队侵略库页岛,经过几十年的侵略,到1644年日本在绘制日本地图的时候,甚至将库页岛纳入日本的版图之中。

时间就这么的到18世纪末。虽然鸦片战争还未爆发,但清朝已经显示出疲惫之势,曾经天朝上国的根基也出现不稳定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178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大肆屠杀,还将岛上的不少居民驱逐到亚洲大陆。在第二年,日本再次派出一群人登陆库页岛,很快日本和沙俄就在库页岛上碰面了。

其实在1732年,雍正便设立三姓副都统来管辖库页岛,还规定库页岛要按时上供,清朝也会时不时派出军队去岛上转一圈。但即便是这样,1790年的沙俄和日本,还是不把清朝放在眼中,两个国家一商量,毫不掩饰的宣布,库页岛的北部是沙俄的,库页岛的南部是日本的。

可笑,可惜,可恨的是,当时的清朝竟然浑然不觉,甚至是毫不放在心上,任由沙俄和日本瓜分我们的领土。到后来,日本和沙俄都想完全控制库页岛,两个国家还在库页岛上进行战争。

什么?当时鸦片战争还没爆发啊!清朝怎么就任由沙俄和日本来抢夺我们的土地?当时的日本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沙俄的实力也没强到哪去,只要清朝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完全可以将这两个国家打趴下。

但是清朝没有,放任不管也就算了,还让沙俄跟日本在库页岛上进行战争,真不知道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怎么想的。

因此,虽说是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国失去库页岛,可实际上应该是1790年。因为在那个时候,沙俄和日本就已经基本控制库页岛,清朝却没有对此作出反应。

虽说名义上库页岛还是属于中国领土,但名义上的,跟实际上的能比吗?更何况,18世纪末的清朝,完全有实力将沙俄、日本赶出库页岛,但清朝并没有这么做。

后来的事情,就更加的屈辱了。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库页岛被沙俄占领。但库页岛南部实际上还是属于日本控制的。为此1875年,沙俄用千岛群岛北部为代价,换取整个库页岛的主权。再到1904年,因为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日本就顺势将整个库页岛据为己有。

但是1905年,他俩凑在一起讨论了下,于是就恢复之前的南北控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便宣布库页岛都是他的,日本因为是战败国,也只好无奈接受。

但最无奈的,还是我们中国。明明是我们的领土,在近代历史中,却被沙俄、日本争夺来争夺去。一说到近代的屈辱历史,我就想到那句话,

列强无不怀念我大清。


狼群讲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众所周知,是被满清割让出去的。

1860年沙俄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又签订《北京条约》。

结果就是,黑龙江以北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合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于俄国。

由此,沙俄彻底吞掉了库页岛。

但,库页岛绝对不是1860年才丢掉的。

大家也都知道,早在满清崛起之处,努尔哈赤就曾带兵攻打过库页岛的敌人,库页岛已经是满清的领土。

到了1689年,雅克萨打赢了以后,满清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都为中国领土。

其实当时沙俄对于远东的勘查很粗糙,甚至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

然而,在条约签订以后,满清一直没有在库页岛驻军。

直到1710年,康熙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才来到库页岛,要求岛上土著向满清朝贡。

这边,1738年,沙俄开始派小股部队进入库页岛北部。

1785年,另一股不速之客,江户幕府也派部队进入库页岛南部。

到了1806年,沙俄和日本分别占据了库页岛的南北,还发动了火拼。

沙俄派舰队攻击库页岛南部的日本据点,将其烧毁。

日本不甘心失败,第二年派出部队开始驻守库页岛南部,随后发布了“俄船驱逐令”,准备同沙俄火拼,争夺库页岛。

到了1850年,沙俄政府正式吞并库页岛北部,升起沙俄国旗,开始大量驻军。

1855年,日俄双方达成协议,规定库页岛各占一半。

1860年沙俄从满清手中通过条约吞并库页岛以后,同日本在1867年达成协定,以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知理保以岛等四岛割让与日本;库页岛整体为沙皇俄国所有。

由此,库页岛归属沙俄。

需要注意的是,满清其实根本没有实际控制库页岛,他们根本没有领土意识。

满清真的是土包子,自己的领土都不要。

沙俄也好,日本也罢,占领库页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因为满清根本就放弃了库页岛。

相反只是日俄之间狗咬狗的火拼有一定的损失。

满清把国家治理成这样,也是无敌了。


萨沙


在中国近代屈辱史中有一件让人无比惋惜,但是知名度却不高的事件,那就是库页岛的丢失。说起库页岛想必大家是很陌生的,有的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今天就请大家跟随笔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库页岛,以及它是如何从我国的版图上丢失的。

1.库页岛的“前世今生”

库页岛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国接壤。地形南北狭长,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其形状如鱼,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

库页岛在历史上曾先后为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这座岛屿战略与资源意义无比重大。在清朝鸦片战争之前,库页岛被纳入大清“三姓副都统”的管理地区,依然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可是,这样一座明珠般的宝岛,今天却换了身份,变成了俄罗斯联邦治下的最大岛屿“萨哈林岛”。到底是怎样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2.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库页岛从中国的版图消失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沙俄与日本的觊觎,野心勃起,准备伺机而动

虽说沙皇俄国“撕”走库页岛,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里趁火打劫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但外国势力对库页岛的染指,却比这早的多。早在明朝崇祯八年(1635),后金(清朝)崛起辽东时,日本松田藩的家臣就跑到库页岛“巡视”。

九年后的日本全国地图《正保御国绘图》里,更擅自把库页岛划入日本版图。在那个明清易代的年月里,清王朝忙着争天下,库页岛的防务也就越发空虚,日本人也见缝插针,甚至康熙年间时,又擅自在库页岛上盖房屋。乾隆年间时,更在库页岛南端设置“市集”。“康乾盛世”时,实力有限的日本人,都来打库页岛的主意了。


但是真正的威胁还是沙俄,虽然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已经确定了中国对库页岛的主权,但是沙俄却视而不见,在库页岛上肆意妄为,不仅在岛上开矿,盖房子盖学校,而且屠杀当地的百姓,并且烧毁日本在库页岛设的税务所,还私自宣布库页岛贵沙俄所有,将自己的野心展现的一览无余。这也就是沙皇俄国第一次宣布对库页岛的占有权,当然这次只是他单方面说说而已。

阶段二:库页岛脱离祖国怀抱

公元1858以及之后的公元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中,只是对陆上边界的管辖进行了说明,均未明确提到库页岛的归属问题。1855年2月7日,日俄双方签订了 《日俄下田条约》,条约规定:在库页岛问题上是“不划边界,维持原状”,这是日俄首次对库页岛进行瓜分。这时库页岛在名义上还是属于清国的,但日俄都对此视而不见。1860年,俄国人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此库页岛才正式脱了祖国的怀抱。


尚武菌


库页岛,目前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岛屿,其位于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岛以北,又名萨哈林岛。库页岛资源丰富,拥有6000多条河流和1600多个湖泊,另外岛上石油、天然气、煤矿、渔业、森林资源都相当丰富。

但这么一块面积足达7.64万平方千米的俄国领土,原本属于我国,随着沙皇俄国对大清王朝的蚕食,我们也最终失去了库页岛,失去了日本海的入海口,如今我们只能站在吉林省的防川口岸远眺大海。那么我们是怎么失去的这座“宝库”般珍贵的岛屿呢?

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当地游牧民族居住地,古代称之为苦叶、黑龙屿,虽然在清朝时期清政府拥有该岛主权,但是并未对其实施有效的管辖,甚至每逢数年才会对库页岛例行巡查一次,而这巡查也经常是草草了事。1858年,沙皇俄国正式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割让库页岛,自此之后该岛在日本和俄国之前几度易手,最后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岛屿被归还苏联,与中国再无任何关联。

早期库页岛的地图,由荷兰探险家马丁•黑利德松•弗里斯于1643年绘制,在地图的右上角,库页岛和北海道岛被错误地连成一气,因为当时各方尚不知晓库页岛是岛屿

根据中国国家测绘局2003年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中国所有地图中都要在“萨哈林岛”之后加之中国名称“库页岛”,以此来提醒国人不忘屈辱历史。

日本对库页岛的争夺早在1485年就开始了,当时库页岛归属大明王朝管辖,但库页岛阿伊努族酋长向日本进献铜雀台后,1593年丰臣秀吉命令松前庆广对库页岛上的阿伊努族进行保护,并确立了对其征税的权利。但此时的日本并没有向库页岛派遣实质性的军队,毕竟库页岛仍然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在当时不存在战略价值,还处于谁开发谁利用的阶段。

1689年沙皇俄国于大清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首次划清北部边界,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领土,但是库页岛并没有被提及。这其中并不存在误会,因为当初俄国人都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1709年,康熙帝下令进行全国版图测量,翌年测量队成功渡过鞑靼海峡抵达库页岛,该岛也被正式被用满文命名。

但到了1738年,在远东地区探索的沙俄中尉什潘别尔克从日本人口中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随后数十年间俄国的探险家几乎勘探了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沙皇俄国也开始意识到库页岛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性。

虽然库页岛是中国领土,但是大清对这块地并不在意,反倒是日俄两国打得你来我往,1808年江户幕府发布“俄船驱逐令”,任何靠近日本沿海的俄罗斯舰船将会被驱逐,甚至会逮捕船员并处死。1850年,沙俄率先展现扩张獠牙,涅维尔斯科伊到达库页岛北部的库艾格达岬,升起沙皇俄国的国旗并宣布:“现在阿穆尔河(即黑龙江)河口、萨哈林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带已经纳入俄国版图,它们不可侵犯并受到俄罗斯武力保护。”

1854年,忙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沙俄无心顾及远东,暂时从库页岛撤军,但大清并没有把握这个机会重新夺回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地区。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卷土重来,这回不仅库页岛,就连黑龙江以北一直到乌苏里江以东也都被沙俄所侵略,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千米。

1858年清廷已经衰弱到无力顾及疆土丢失,所以趁此机会沙俄以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强迫中国先后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彻底将已经占领的中国领土“合法化”。自此,库页岛与我国再无陆上和海上直接交流,被逐渐沙俄化的库页岛也再也无法回归祖国的怀抱。


科罗廖夫


福垊认为从法理上唐努乌梁海和库页岛还是我们的一部分,因为清朝、民国时期的边界条约根本没有涉及到这两个地方。清朝的《中俄北京条约》并没有规定库页岛的明确归属。也就是说库页岛不是清朝割让过去的,而是沙俄抢去的,参与抢夺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日本。于是库页岛有三个名字:俄国称萨哈林岛(Острова Сахалин)、日本称桦太岛(樺太|からふと)、我们称呼库页岛。

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库页岛

根据俄国权威资料显示:俄联邦“萨哈林州”面积87101平方公里,人口(2019年1月1日)489380人。“萨哈林州”范围包括两部分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含俄国强占的日本的北方四岛),其中库页岛的面积面积为76598平方公里。地处北纬51度,东经143度。

库页岛资源丰富,位置重要。她像一把利剑悬在日本头上,雄视着鲸海(日本海)和少海(鄂霍次克海),只到今天日本还对库页岛念念不忘。她是我们北方的台湾,然而却被俄人所占。其实从清中期就成了沙俄与日本的垂涎兵争之地,日俄“战争”早在1806年就开始了。

我们历代对库页岛的管理

有人认为清朝之所以丧失库页岛是因为没有对库页岛设立行之有效的机构进行管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历来强调自古以来,其实这个自古以来正是强调了对于领土取得四大要素: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最早管理。

最早发现:库页岛是我们在西汉就发明的,当时称之为女国,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女儿国。

最早命名:在唐朝我们称臣服大唐的岛上民众为窟说部,对该岛称之为窟说(yue)岛。

最早经营以及最早管理:728年在外东北设立黑水都督府,其管辖范围就包括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而且在后来的辽金元时期,也对库页岛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明太宗(成祖)永乐七年闰四月初七(已丑),即西历1409年5月21日,星期二,明政府在努尔干城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以辽东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军职,从二品),千户王肇舟、佟答拉哈等为都指挥佥事(军职,正三品),驻军少则500,多则3000人,由狗站岁贡明政府海东青。

<strong>

在清朝更是设立了姓长(哈喇达)、乡长(噶珊达)、子弟、白人等四级机构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外东北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建立联姻结亲、贡貂制度,在库页岛建立了7个噶珊(乡)居民点。它们分别是:普隆霭、伊对、特肯、拉喀、萨依、皮伦冈、额里野(《库页岛志略校释》、《康熙皇舆全览图》)噶珊就是屯子的意思。

俄国是怎样占据库页岛的?

前面说了,俄国1806年为了库页岛跟日本发动“战争”。这个战争之所以引号是因为只是冲突。1806年10月10日,沙俄舰队摧毁了日本税务所,宣布独占库页岛。其实《尼布楚条约》53年后(1742年)沙俄才发现库页岛,随即南下。而日本因为距离较近的原因,1297年小诸侯就开始侵略库页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历代虽然管辖库页岛,但很少甚至没有在岛屿上驻军,这就导致日俄在库页岛上争抢我们却还不知道。

鸦片战争前我们的确是不知道日俄双方在库页岛上的勾当,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朝虽然知道却也无可奈何了。因为日俄已经实际控制库页岛,并商议如何分割。1905年日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俄两国以北纬50度为界,分割了库页岛,日本还获得了整个千岛群岛。1918年日本趁十月革命占领全岛,1925年5月15日,日本取得北库页岛油田、煤矿一半的开发权才撤回50度以南。

二战时,苏联于1945年9月2日占领了南库页岛、千岛群岛。1951年9月8日,日本宣布全面放弃库页岛归属权。

中俄所有的边界条约都没规定唐努乌梁海、库页岛两地的归属,也就说这两地对我们来说是名副其实的飞地。



<strong>


福垊


目前库页岛早已经被全盘俄罗斯化,国际上通称为萨哈林岛,只有咱们中国还“悲切”的管它叫库页岛。

库页岛共7.64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三个台湾或者两万个钓鱼岛的面积总和。岛上煤炭及各种有色金属资源、渔业资源丰富,在湖泊河流的映衬下,自然风光也相当秀丽。

然而,面积和资源倒不是最大的损失,最憋屈的是,库页岛那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库页岛是原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日本北海道地区接壤,是东北亚大陆的重要战略缓冲和屏障。

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如果库页岛还在咱们手中,政治军事上,那将是牵制俄日韩美多国势力的咽喉,中国海空力量在东北亚地区的作战半径会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威慑力巨大;还有经济方面,作为优良的对外贸易窗口,没准能发展成个黑龙江的“小深圳”,振兴东北的典范。

而事实上呢,如今的黑吉两省,连个出海口都没有,被封的死死的,想搞外贸,还得去高价“租用”人家的出海口,其实,一百五十多年前,那明明就是咱们自己的地盘儿。一提起来,满满的都是泪啊。

在沙俄近代侵占我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一桩知名度不算高,但损失却无比沉痛的经历,正是丢失库页岛。

早在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就记载了“有毛人(穿皮草的)在大海州上”,这个“毛人”就是指的是现在库页岛居民的祖先;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朝中央政府正式设置黑水府,部署了水军,开始对库页岛以及旁边的海域实行了直接管辖。

但从中唐开始,库页岛黑水府驻军又被撤走,之后的辽金两朝,也多是羁縻统治,即,北方的中央政府不设正式的行政管理机构,委任当地的部落首领管理这些区域,有的甚至不设驻军。

直到元代,中央政府把库页岛纳入了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这被认为是中国首次把库页岛正式纳入全国行政区划;到了明朝又在库页岛设置卫、所;清朝更是进一步继承和强化了对东北地区的主权,库页岛被划归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同时,按照当年有近代国际公约意义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库页岛也是妥妥的属于中国政府主权范围内的,那些认为库页岛一直被“羁縻管理”,并非大清国正式领土的言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鸦片战争后,衰败的清政府和库页岛诱人的战略地位让俄日两国纷纷跃跃欲试。19世纪中期开始沙俄大兵压境黑龙江,最终通过两个趁火打劫的条约《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库页岛。

为什么叫“强占”呢,很显然,这两个条约只是重新划分了中俄之间的陆上边界,并没有涉及到海上岛屿,因此,自然也谈不上讨论库页岛的归属问题。条约的附件地图(由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也只是标注了新的陆上分界线,并未对海疆做出重新规划。

毕竟,当年的沙俄怕引起其他列强的围观和嫉妒,条约签署的既匆忙又低调,没来得及涉及东部海域和岛屿的归属和划分。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连出海口都割让给沙俄了,那么在鞑靼海峡外海的库页岛怎么会还没有割让呢?

当年,大清国的谈判官们,就是这么被忽悠的。

其实,陆疆和海疆的划分是两回事儿(像英国和阿根廷争夺的马岛,跟英国隔了上万公里,英国照样宣誓主权),而刚被打开国门的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仍处于懵懂阶段,又缺乏专业的外交人员,一帮子只会背诵八股文的老头在半哄半骗的情况下,签了那两个条约,更是稀里糊涂的认为出海口没了以后,原来的“海疆”也就不复存在了,给沙俄钻了空子。

条约签署后,沙俄军队迅速登岛,宣布萨哈林岛属于俄罗斯沙皇帝国,并开始大规模驱逐,甚至屠杀中国原住民,只留下少部分被成功同化的岛民,极力抹掉一切和大清国有关联的事物,恨不得空气都改造成斯拉夫味道。

(现代俄罗斯发行的5000卢布上印的是中俄《瑷珲条约》始作俑者穆拉维约夫,此人在俄被奉为民族英雄)这种既成事实下,19世纪60年代之后,中方就再也没有主张过对库页岛的主权。这样,在国际法上,就构成了俄罗斯以时效的方式获得了“主权未定的领土”。而此后,俄罗斯以库页岛所有者的身份,还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签订过多个条约,界定了库页岛的归属和周边海域的划分,这也构成了领土获得方法中的割让,清政府对此,也未表出任何异议,一副早已经置身事外的姿态。

当年的大清国,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普通老百姓在极度贫乏的生存条件下,缺乏家国意识;而统治者呢,在儒家思想“家天下”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和眼界下,仅仅把国家主权和领土当成爱新觉罗家族的“家产”,认为割地赔款就是自己的家事。况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离自己的“龙兴之地”辽宁省挺老远的,冰天雪地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没啥能孝敬自己的产出,割了就割了,换几天安生日子过。

甚至到了近代革命时期,革命党开始提出驱逐鞑虏,眼界也是局限的,竟然只宣布要汉地十八省,而把东北,蒙古,西藏,新疆的民族区域看成了“鞑虏的地盘)。幸好北洋政府及时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方针口号,才避免了国家进一步分裂。搞民主共和的革命者尚且是这么个”认知“,更别要求封建帝王具备什么“家国意识”了。

到了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惨败,日本抢到了库页岛南部,并逐渐掌控了整岛,还夺得了沙俄在远东的大部分权益,直到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又重新收复了库页岛与千岛群岛。

之后的事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作为战胜国,苏联以北纬三十八度为受降分界线,把沙俄时代的“故土”统统纳入囊中,除了库页岛,还有现在经常上新闻的北方四岛,在远东地区分了满满的一大杯羹。

于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用开始了自己最擅长的“居民大换血”活动,花了大功夫,把这些岛屿上的日本人驱逐干净,驻军并大量移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实现了完全俄罗斯化。

当今的库页岛,中国先民留下的遗址已经非常罕见了,而日本人的踪迹也仅剩下了岛上的一些孤零零的日本坟头。倒是当年日本人在岛上建造的灯塔、码头、隧道和铁路桥等基础设施,一些竟然被俄罗斯人坚持用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可见,当年日本的基建质量还是不错的。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库页岛是被俄罗斯强占去的中国领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早在西汉初年的《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库页岛和该岛的住民“毛人”。

这里称的“毛人”指的是库页岛上的吉烈迷人。


《后汉书.东夷列传》、元朝的《开元新志》、明朝的《殊域周咨录》中都有关于库页岛的记载,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掌握了库页岛的地理情况和岛上居民情况。

从唐朝开始,库页岛就是中国有效管辖的固有领土。唐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黑水府,管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

此后历代中国中央政府都行使对库页岛的管辖权,岛上今天还保存着金代的古城遗址,这都是铁证。

1409年,明朝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管辖当地的军、政,库页岛的居民也奉明朝为正朔。


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为中国领土,从法理上确定了库页岛的归属。

而俄国人直到1738年,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

直到1789年,沙俄侵略者才踏上这个东方大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大屠杀和驱赶,强占了库页岛北部地区。

说起库页岛被俄罗斯占领的经过,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道光皇帝的侄子——爱新觉罗·奕山。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担任黑龙江将军的奕山,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武力恫吓和威胁下,被俄罗斯人的大炮吓破了胆,认可了俄方“为了双方的利益,清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的说法,对俄方撕毁《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无理要求不敢辩驳。

奕山这个民族罪人屈服在俄国人的淫威之下,与俄国人签订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的《瑷珲条约》。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


(奕山)

《瑷珲条约》签订后,奕山也感到没办法交差,便向咸丰帝谎报军情,说自己是在沙俄逼迫下签约的,企图为给自己开脱罪责。

而昏庸的清政府居然只将他撤职,并没有追究他丧权辱国的卖国行径责任。

一个如此不重视自己国土的政权,怎么可能不亡国!

库页岛在日本和俄国人眼中是一块“香饽饽”,日、俄双方为了争夺该岛,来回拉锯,最终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了俄国,占领了全岛。

1905年,根据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双方以北纬50度为界,库页岛南部地区由日本占领,北部归俄国占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是战败国,苏联乘机夺走了库页岛的全部领土。

而战败的日本于1951年宣布放弃库页岛的主权。


目前总面积7.64万平方公里的这座岛屿归属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经过多年数代的移民,全岛人口中,俄罗斯族已占84.3%,已经完全俄罗斯化了。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强大了,但我们不要忘记,曾经我们有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某个国家占据,我们真的要居安思危,不能让历史重演。

不但不要重演历史,写此文出来让大家谨记,北极熊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一个国家。希望有生之年,我能看到失土被咱们拿回来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其实从法律上来看,清朝并没有割让库页岛,也就是说,库页岛一直是清朝及其继承国的外飞地。

(库页岛位置)

我们一直认为清朝是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让库页岛的,其实《中俄北京条约》中只规定了如下内容:“此后两国东界……顺黑龙江下流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国,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所有地方属中国……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

(一般认为是《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库页岛)

有人说了,库页岛位于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的东边,当然被包括在了《中俄北京条约》里呀。其实不是——《中俄北京条约》中所针对的土地只包括东北亚大陆地区,而不包括库页岛这一座岛,因为当时的俄罗斯人根本就没把这个岛当做清朝的领土。

(俄国人和很多西方人认为《尼布楚条约》中规定的清朝领土不包括库页岛)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下令制《皇舆全览图》,这幅地图中是包括库页岛的,但清朝皇帝对库页岛疏于管理,导致18世纪末俄国人、日本人纷纷上岛勘察。在俄国人眼中,这个岛不算《尼布楚条约》中规定的清朝领土,因为它属于“新大陆”。于是,清朝还没有对俄国人、日本人擅自登岛行为发表意见,俄国人与日本人倒是先争斗起来了。

(《皇舆全览图》中包括库页岛和朝鲜半岛)

也因此,俄国人与日本人均将对方视为库页岛的唯一敌人,而将清朝这个库页岛真正的所有者忽视了,1850年,俄国人宣布:“现在阿穆尔河(黑龙江)口、萨哈林岛(库页岛)和鞑靼海峡(间宫海峡)沿岸地带已纳入俄国版图,它们不可侵犯并受到武力保护”。所以《中俄北京条约》与库页岛完全无关。

(库页岛在清朝没有放弃的情况下成了日俄争夺的地盘)


切割地球


落后挨打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桩知名度不高,损失却无比沉痛的大事,正是丢失库页岛。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入海口的东南部,南临日本北海道地区,面积七万六千四百平方公里,在这广袤的大岛上,有六千条河流和一千六百个湖泊,风景无比美丽。还有棕熊东北马鹿绿头鸭花栗鼠等珍奇动物,以及十多种森林资源。更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外加大量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简直是到处都是宝。战略与资源意义无比重大。

而这么个“到处是宝”的“宝岛”,更曾是中国宝岛。唐朝开元年间时,库页岛纳入唐朝“黑水都督府”治下,还开辟了从库页岛到勘察加半岛的航线。自此以后,它就接受着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管辖,明朝在岛上设立了“囊哈儿卫”“波罗河卫”“兀烈河卫”三大机构,下辖多个卫所,管理岛上的军事民政。清朝鸦片战争前,库页岛被纳入大清“三姓副都统”的管理地区,依然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

可是,这样一座明珠般的宝岛,今天却已换了身份,变成俄罗斯联邦治下的最大岛屿“萨哈林岛”。一千多年来的中国固有领土,竟就这么被生生撕走。虽说沙皇俄国“撕”走库页岛,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里趁火打劫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但外国势力对库页岛的染指,却比这早的多。

早在明朝崇祯八年(1635),后金(清朝)崛起辽东时,日本松田藩的家臣就跑到库页岛“巡视”。九年后的日本全国地图《正保御国绘图》里,更擅自把库页岛划入日本版图。在那个明清易代的年月里,清王朝忙着争天下,库页岛的防务也就越发空虚,日本人也见缝插针,甚至康熙年间时,又擅自在库页岛上盖房屋。乾隆年间时,更在库页岛南端设置“市集”。“康乾盛世”时,实力有限的日本人,都来打库页岛的主意了。

而库页岛更大的威胁,却是实力更强的沙皇俄国。虽然在中俄《尼布楚条约》里,就确认了中国对库页岛地区的主权,但贪得无厌的沙俄一直没闲着,不停朝着库页岛地区派“探险队”。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沙俄“探险队”竟明火执仗登陆库页岛北岸,疯狂屠戮当地赫哲族同胞,还大摇大摆的开矿。二十四年后(1789),他们又登陆库页岛南岸,不但驱逐屠杀当地赫哲族部落,竟连学校和居民区都盖了起来。

么,面对如此侵略行径,清政府干什么去了?实在是因为库页岛离得太远,外加清朝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东北大地一直处于人口稀少的状态。有限的驻防兵力,实在鞭长莫及。这才叫这些胆肥的侵略者,抽冷子就占点便宜。可笑的是,就在俄国人侵扰库页岛南端时,得知消息的日本松田藩,竟还派人与沙俄谈判,商量一起瓜分库页岛。

不过这时的中国,毕竟还是“康乾盛世”的时候。无论沙俄还是日本,当然都不敢当面撕破脸,也就是小偷小摸占便宜。比如闹得欢的沙俄侵略者,其身份也都是沙俄“俄美公司”的“员工”,属于沙俄政府支持的探险队,而非政府军。

但是,也正是通过这些小偷小摸的活动,沙俄侵略者也逐渐摸清了库页岛的全貌,野心也越来越大。清朝嘉庆八年(1803),沙俄再次派出了由两艘船组成的“环球航行探险队”,并提出了露骨目标“必须将库页岛置于俄国管辖之下”。当然,虽说话说的狠,但这支“探险队”走到黑龙江口外就不敢前进,然后又吃柿子找软的捏,把日本设在库页岛南部的“税务所”烧个精光,随后大大咧咧宣布:库页岛属俄国所有。

这也是沙皇俄国第一次,正式宣告对库页岛的占有权。当然,也只是说一说。

但是,待到清王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里狼狈战败,沙俄对清王朝的忌惮,也就彻底荡然无存。昔日的“俄美公司”,也由沙皇俄国政府直接接管,磨刀霍霍的杀过来。1849年起,凭着往年积累的情报,沙俄开始了对库页岛的大规模侵扰,并在1853年登上库页岛,在库页岛设立了武装哨所,并升起了俄国国旗。中国领土库页岛,这时已被沙俄控制。

甚至,就是在清王朝眼皮底下,登陆库页岛的沙俄,还和日本大摇大摆的谈判,1855年与日本签订《下田条约》,约定“库页岛上,俄国和日本暂不分界”。没有经过清王朝同意,他们就盘算着分岛了。

而这时的沙俄,又哪里在乎清王朝的感受?签订《下田条约》第二年,沙俄就完全控制了库页岛北部,将其纳入其“西伯利亚总督”治下。1858年,沙俄又连打带吓,吓得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腿软,哆嗦着签了《瑷珲条约》,主动放弃了黑龙江以北的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两年后的《北京条约》,清政府更正式割让了库页岛。这座宝岛,就此脱离中国怀抱。

虽然说,条约的签订,是1860年,但是,正是之前二百年里,清王朝对这宝贵国土的漠视,对东北边防的疏忽,才叫沙俄等侵略者步步渗透,然后“一步到位”撕走国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清王朝在1860年痛失库页岛,但岛上的赫哲等部落,依然心向中国,直到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还坚持向中国进贡。这也是库页岛上的同胞,对祖国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喊。可是,落后挨打的清王朝,早已无法守护这国土了。

这步步昏聩,丢失国土的过程,痛,且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地图集》、《萨哈林的第一个发现者》、《苏联百科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