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前写下“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12个字,准确预知了千年后的事,是巧合吗?

孙美斯


清康熙年间,宋可发来到四川,担任按察使期间,他积极发起并参加重修武侯祠,还为此撰写《重修忠武侯祠碑记》。相传,在宋可发重修武侯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石碑,只见上面有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为“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它是一个哑谜,准确地预测到了千年之后的事,即这一次重新武侯祠。这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来破解这个哑谜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水月主”,水一般都是作三点水的偏旁部首,青上半部分和主很像,下半部分是月,三个加起来就是清,代表当时处于清王朝。

“庚不大”,不大的意思就是小,庚和小比较难组建新的字,把小字放在上、下、左、右,都组不成一个汉字。这也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读书人,如果把小和庚重叠,组合起来就成了康字,而当时的年号正好是康熙。

“盖十八”,打哑谜就是,盖是“宀”头的部首,而十八合起来就是木,加起来就是宋,指的是宋可发这位朝廷大员。

“龙复卧”,龙指的是卧龙诸葛亮,结合是在武侯祠里面发现的,综合意思就是武侯祠再次修建。

因此,“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十二字谶语代表的意思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姓宋的官员重修武侯祠。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下,这是巧合,还是诸葛亮真的能准确预测到千年之后的大事。

个人认为这十二句谶语是后世之人为了增加诸葛亮的神秘而牵强附会的,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简单安排后事,应该没时间写下这十二字谶语。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这是蜀汉和曹魏两军交战的前线。当时,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这是在两军前线,诸葛亮一直操劳着国事、军事,是没有时间留下哑谜的。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智者,是有能力留下高深莫测的哑谜的,那也得是在他悠闲的时候。

此时,诸葛亮为复兴汉室无望,正愁怎么引诱司马懿出战,愁得病倒了,自然不会无聊的编著这十二字谶语。诸葛亮只是先后交代了后事,如遗命长史杨仪主持军务,带领蜀汉军队撤回成都,他还给刘禅建议蒋琬、费祎可以继承丞相之职。然而,在蒋琬、费祎之后,谁还能继任丞相,诸葛亮也不知道了,也管不了了。因此,对于千年之后的事情,诸葛亮同样无能为力。《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其二,即使诸葛亮留下这十二字谶语,也不一定是指的清朝康熙年间,宋可发重修武侯祠。

退一步,即使诸葛亮为了显示自己的才智,留下了这十二字谶语,也不一定指的是这件事。因为古代谶语都是模棱两可的,怎么解释都行。如秦朝初年的谶语“亡秦者胡!”,秦始皇认为说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胡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非常厉害,铁骑纵横草原,无人能挡。

强如秦始皇,也不得不继续修建万里长城,屯扎数十万大军,采用防御措施。而在大秦帝国亡后,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谶语“亡秦者胡!”指的是秦二世胡亥将秦始皇的基业给葬送了,亡在秦二世胡亥手里。这里的“胡”指的是胡亥,并不是胡人。

因此,如果挖出这块石碑的时期如果是宋朝,那么“盖十八”指的就是宋朝了,而不是姓宋的官员了。

其三,这二十字谶语可能只是当时人们为了重修武侯祠而捏造的。

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迅速统治中原。当时的汉族被满清所统治,他们为了不丢失自己的信仰,宣扬自己的英雄,可能编造这些谶语。这时,可能是宋可发本人,也可能是其他人,提前在武侯祠下面埋藏这个谶语石碑。在重修武侯祠的时候,故意将其挖出,大造舆论,为武侯祠的重新名正言顺。这也应该是最合理的了。

总结:谶语自古有之,在不同的时代,都能解释通,而有的谶语就是当时为了舆论造势,这就是有心之人编造的了。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我们无法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假。然而,我们对诸葛亮忠君爱国、为报刘备三顾茅庐及白帝城托孤之恩,牺牲在了岗位上,我们应该向诸葛亮的这种精神学习。


魁哥说三国


这12个字,肯定不是诸葛亮写的!这是历史知事给出的结论。

1,“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的本意和源头。

水主月,合起来就是一个“清”字;庚不大,就是一个“康”字;盖十八,就是“宋”字;龙复卧就是“武侯祠重新翻修”的意思。

这12个字的源头来自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姓宋的官员。这个人叫做宋可发,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担任四川布政史期间,重新翻修了武侯祠,在翻修武侯祠的过程中,挖出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上面就写着这12个字。

从这12个字的文学素养来看,绝无可能是诸葛亮的手笔。

诸葛亮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诫子书》《出师表》流传千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而这12字组成的谜语,既没有平仄,也没有押韵,更没有任何意境,其实是最拙劣的字谜,如果硬要安在诸葛亮的头上,诸葛亮还不是要气到爆炸吗。

这12个字,前三句分别代表清、康、宋三个字,第四句却直接点名是翻修武侯祠。这样的行文规范,其实是不伦不类,别说是诸葛亮,任何一个成名的文学家都不会写出这样的字谜来。

所以,这12个字的碑文,一定是别人伪造的。

从现有的各种资料来看,宋可发本人的嫌疑最大。

但凡官员,都喜欢搞大型工程,有了工程,就可以吃回扣,还可以涨业绩,甚至有可能流芳百世涨名声。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可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百废待兴,经费严重不足,把钱用在了武侯祠上,就意味着有很多难民会被饿死。所以,这件事必须有一定正义性,重修武侯祠的话,从诸葛亮嘴里说出来,才最有说服力。所以,就有了这块石碑。

从历史上的类似事件来看,这块石碑也是伪造的。

历史上出土的最有名的石碑,莫过于“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块石碑出土于元朝末年修建黄河堤坝的工程。当时流传着石人一只眼的传说和谶语,当石碑出现时,就天雷勾动地火,引起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

从诸葛亮本人的情况来看,绝无可能想到前年后重修武侯祠的事情。

武侯祠,原本叫汉昭烈祠,是汉昭烈帝刘备的祠堂,按照刘禅的要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大臣也住了进来。汉昭烈祠,其实最早开始于刘备的陵寝——惠陵,后来有了汉昭烈庙,再后来才有武侯祠,到南北朝三处合一。到明朝武侯祠才并入了汉昭烈庙,而武侯祠的正式名称定下来,正是康熙十年宋可发重修武侯祠。

就是说,宋可发修建武侯祠的时候,武侯祠这个正式名称还没有出现。诸葛亮绝无可能体现预知自己在哪。再者说,武侯祠是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并不一定是诸葛亮墓的所在地。全国的武侯祠有好几处。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自己死的时候甚至不能判定刘禅会不会秋后算账把他挫骨扬灰,进入汉昭烈庙,甚至后来喧宾夺主,“汉昭烈庙”改称“武侯祠”,这是诸葛亮完全无法预知的。

2,翻修武侯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在成都武侯祠的官方网站,我查到了清朝修建武侯祠的具体情况:

在川湖总督蔡毓荣的倡导下,四川按察使宋可法、抚蜀大中丞罗森、四川督学使张含辉、四川布政使金儁等官员的共同捐资下,由宋可法主持修复工程。从康熙十年九月开工,于次年五月完成。所有捐资参与复建工程的官员在竣工后,分别撰记刻碑记录其事,今存蔡毓荣《重建诸葛忠武侯祠碑记》、宋可法《重建忠武侯祠碑记》,另从《昭烈忠武陵庙志》中查到张含辉、金儁两官员分别是《重建诸葛忠武侯祠碑记》、《重建诸葛忠武侯祠堂记》。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重修武侯祠的时间在康熙十年,就是1672年。

在此之前的10年,1662年,朱由榔吴三桂处死。在此8年前,1664年大陆上最后一支明朝残余势力、李自成侄孙李来亨在三峡地区兵败自焚。在重修武侯祠的十一年后,就是1683年,明朝最后一支力量,台湾的郑成功孙子郑克爽势力,在清军铁蹄下覆亡。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重修武侯祠的地方,在四川。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定蜀先定!张献忠进入四川,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不久后清军进入四川,张献忠在大军中被清军的狙击手打死,他的干儿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都投靠朱由榔,成了南明王朝的顶梁柱。可以想见,张献忠势力在四川抵抗清军的战争十分惨烈,而清军的报复行动也更残暴。清军大概率在成都极其周边进行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样的大屠杀,然后把杀人的罪行,一股脑都抛给了张献忠。

在成都修建武侯祠,本来就是清朝政府收拾四川民心的做法。因为四川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最受人们怀念的,只有诸葛亮。诸葛亮是政治家,是萧何那样的民政管理人才,所以他在四川才有那样高的人气。重修武侯祠,并且把汉昭烈庙改为“武侯祠”,可以最大限度争取四川人民对清朝的支持。

回到那个字谜上,不仅说出了主持修建武侯祠官员的姓氏,还专门点明了修建武侯祠的时间是清朝康熙年。诸葛亮都说清朝必然得天下,诸葛亮都说康熙是一代明君,你们这些屁民还造个什么反?

3,诸葛亮近乎妖的智慧,到底怎么来的。

在陈寿《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是这样的: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在陈寿这里,诸葛亮是善于管理民政、镇国家抚百姓的政治家,类似于管仲和萧何。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在于连年北伐,耗尽了蜀汉的民力,却一事无成。

诸葛亮在蜀汉的作为,足以成为千秋万代的官员楷模,所以康熙就说

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诸葛亮事必躬亲,最后被活活累死了,那里有时间算卦,哪里有时间算一下自己死后埋在哪里,死后2000年谁来修庙的事?


历史知事


诸葛亮的准确预知不是巧合,因为这12个字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本人写的都是一个未知数。

“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被后人说为字谜,翻译出来就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姓宋的人,会再次修建武侯祠。而在清朝康熙年间,确实重新修缮了一次武侯祠,负责修缮武侯祠的人名字叫做宋可发。

所以后人都说诸葛亮通神,能预知千年之后的事。但事实上着12个根据史实来看,多半不是出自诸葛亮本人之后。因为根据诸葛亮自己的性格来看,他不是这样张扬的人,怎么可能自己写出后人要为他建武侯祠呢?

再说当时的官员都喜欢做一些大工程,因为成功完成了大工程之后既有业绩,又能有额外的回扣,甚至还能流芳百世。但是在当时发现这12个字的宋代,整个国家的百姓生活都不太好,如果花很多钱来做这些面子工程,很容易激起民愤。

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宋可发自己杜撰了这个碑文,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修建武侯祠更名正言顺。这样不仅能满足他自己的私欲达到目的,更能完美的完成皇帝的任务。所以说“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12个字,多半不是诸葛亮本人预知,连字都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更别说什么巧合了。


史料未及VL


诸葛亮死前写了“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12个字,千年后被验证纯属巧合。


后代人认为这12个字的意思是:清代(水月主)康熙(庚不大)年间,姓宋的(盖十八)修武侯祠(龙复卧),意思就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姓宋的人替他修武侯祠。


叨叨大妈认为,这简直就是牵强附会。


疑惑有二:


1、试想,诸葛亮作为近两千年万名景仰的智慧之神的化身,在他死后,全国各地为他建立武侯祠多如繁星举不胜举,这么多的寺庙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


其中每个寺庙会历经多少次的休葺?


每次休葺又需要多少包工队人员?


在众多的小领导当中,姓什么的没有呢?


2、试想:两军对垒之际,作为忠君爱国的宰相临死之前,他不考虑国事家事,却要考虑自己死一千年后谁来给修复祠庙的琐碎小事,不是有点滑天下之大稽嘛?


那么,诸葛亮临死前留的这12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待叨叨大妈细细为你叨叨。


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孔明令人把虚弱的自己慢慢扶出营帐。


万籁俱寂,他站在五丈原高坡上,望着远处起起伏伏的渭河水,月光静静的洒满河面,他多想这个天与地就是他的主宰。



唉,已经是第六次北伐了,依然收效甚微,真急死人啊。


他仰观北斗,遥指那颗勺柄处的星星对手下说:“那就是我的星星啊。”


众人举目望去,见那颗星颜色昏暗,摇摇欲坠,不禁各自黯然神伤、低头不语。


看着士气低落的部下,孔明百爪挠心,突然,他手举利剑指向苍穹,内心咒骂道:“该死的上天,我一生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你为何不让我寿终正寝!”


一阵冷风吹来,孔明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挪进营帐,提起笔想写点什么,但又一时不知所云。


自己的大期指日可待,君主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尚未成功,年幼的儿子尚未成年,这叫他怎么能够安心离去呢?


想起远在四川成都的妻儿,孔明内心起伏不平。


他不相信上天弄人,历史竟然如此的相似,自己三岁丧母八岁丧父,而儿子今年恰恰也八岁,难道自己就这样撒手人寰弃之而去嘛?


他心不甘!


老来得子,儿子就是他的心头肉,是他诸葛家将来光耀门楣的顶梁柱啊!


只可惜,在儿子出生后这几年,自己年年北伐出征,与儿子聚少离多。



那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那个蹒跚走路的幼儿、那个嫩声嫰气的儿童,唉,他多想陪伴儿子读书练字、骑马射箭,一路陪伴走到成年。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


此前,他已给哥哥诸葛瑾写了一封信,把对儿子的殷切希望都寄托在七封家书里,在巜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成大器的君子。


营帐外响起了脚步声,一阵冷风吹过,床塌周围的49盏灯忽明忽暗。


此时,孔明的心悬在了嗓子眼上,他知道,只要这里面的灯灭了一盏,那么向天再借12年的愿望就灰飞烟灭。


看来,他今天终究要像流星划过一样滑向茫茫的黑暗。


“思远,思远⋯⋯”儿子诸葛瞻纯净的脸庞好像浮现在营帐昏暗的灯光中。


一片明亮的月光照进来,渭河水低声的缓缓流淌,一切都在默默的运行着。


儿子啊,就像纯净的水、明亮的月一样,只是年龄尚小,等他到了18岁的舞象之年,我就可以死也瞑目了。


于是,他攒尽平生的力气写下了12个字:“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


意思是天地万物的主啊,儿子年龄还小,等他长到18岁可以上战场了,我也就后继有人死也瞑目了。


(古文中,主,是万物的主宰。庚,指年龄。盖,表推测,大概的意思。18岁,是男子的舞象之年、成童之年,此时可以上战场。龙,诸葛亮,被称为卧龙。龙复卧,意思是他可以安然的倒下。)


写完字,扔掉笔,孔明颓然的倒在床上。


此时尚书李福前来探望,见他脸色蜡黄,气息奄奄,便侍立榻前。


弥留之际,孔明把百年后的任命断断续续地告诉了李福正在这时,魏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门帘撩起的那一刻,一阵风吹过,本命灯忽闪忽闪了两下,灭了。


此时是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公历十月八日),诸葛亮五十四岁,驾鹤西去。


后主刘禅看到诸葛亮的12字遗嘱,放声痛哭,发下宏愿,让诸葛瞻18岁之前成家立业,让相父安息。


诸葛亮的一生,是为了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仅仅在临死前的那一刻他才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充分体现了智慧之神同样有普通人的是舐犊之情。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康熙11年,在成都重建武侯祠的工地上,民工们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12个大字。


众人看着石碑一脸茫然。按道理这个从武侯祠原址挖出来的石碑,一定有着它深刻的含义,弄不好就是诸葛亮他老人家生前埋下的。

这个消息在民工之间先不胫而走,然后越传越广,然后第一时间就有人上报给了成都府,后来事情便上报到了四川按察使宋可发那里。


所以官府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然后经专人翻译后,民众果然盛赞“诸葛亮有先见之明,能算千年事。”

“水主月”是“清”,意思是“清朝”,点明了朝代;

“庚不大”是“康”,意思是“康熙”年,点名了具体时间;

“盖十八”是“宋”,意思是“姓宋的人”,点明了人物;

“龙复卧”不是具体的字,但是表达了一个事件,就是“重修武侯祠”,点明了事件。

合起来就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姓宋的人主持重建了武侯祠。”

而这个姓宋的不正是四川按察使宋可发吗?一下子所有的事情都对上了。


老百姓之间风传,“诸葛亮一千多年前就已经算准了,自己的祠堂会毁于明末的战火,然后有一个姓宋的官员会给自己重新陵墓,百姓得以太平。”

在中国历史上“谶纬”之术,一直非常有民间市场。这个并不高明的“谶语”的宣传效果,却出奇地好,对于稳定人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是其实很显然,这块碑肯定不是诸葛亮埋下去的,因为诸葛亮根本不是死在成都,武侯祠原本也不叫武侯祠,而是汉昭烈庙。

而武侯祠实际在汉中定军山对面,而且刘禅那会一开始并不允许人在成都祭奠诸葛亮,是到了后期才允许民间设祠的,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所以这很显然就是四川按察使宋可发“搞的鬼”。他这么做得目的非常清楚。因为他利用了诸葛亮的在民间百姓心中的神圣性,通过重建武侯祠,在民众心中合法了两件事情。

第一个是清朝;第二个是康熙。这两个关键合法了,自己作为清朝康熙的臣子,管理四川自然也就是合法的。


所以对整个清朝而言,四川因为康熙11年重建了武侯祠,四川就成了清朝西南的堡垒。

后来经历了三藩之乱、征伐准噶尔、云贵川改土归流、平定南疆、西藏,四川就一直都是大本营、桥头堡的作用。

然而最终清朝的覆灭,也是因为四川的“保路运动”促成的。

到了清末,赵藩在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的两侧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炒米视角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说起诸葛亮,人们心中马上就想到了那个拿着羽扇的儒雅男人,他的智谋深入人心,他的忠诚流芳百世,而且他留下的十二字更是让人惊奇不已,因为真的实现了!

“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

据传说,刘备死后,蜀汉的人修了一个汉昭烈帝庙来纪念他,在诸葛卧龙去世,百姓们要求朝廷修建他的寺庙,但是朝廷怕会冲了祖庙,所以没有采纳这个提议。

在诸葛亮死了几十年后,某中书郎给刘禅上书,让其给诸葛亮修建寺庙,刘禅万般无奈才答应,据记载武侯祠就建在汉昭烈帝庙旁边。

清朝,武侯祠年久失修,出现了坍塌,地方官员组织人员对武侯祠进行了整理维护。在维护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块刻有字的石碑,上面写着十二个字“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后面还留有一个“亮”字,人们猜测这肯定是诸葛亮留下的。

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些想要的:“水月主”是指水字旁加月主青就是清字,“庚不大”是所谓的康字,“盖十八”就是宝盖头加十八九是宋字,“龙复卧”就是指武侯祠。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姓宋的人来修缮武侯祠。恰巧的是康熙年间来修缮武侯祠的官员刚好姓宋,这就是说诸葛亮早就料到会有一个姓宋的人来给他修缮武侯祠。

这就神了,真的是能通神?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能让我们对诸葛亮有更多的了解也是不错的,有可能是他人为了赞扬诸葛亮的“谋”也说不定呢。

巧合与否我们终究无法查明……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


烟花繁华看火花


水月主是“清”,庚不大是“康”,盖十八是“宋”,联想起来就是“清朝、康熙、姓宋”,那么诸葛亮碑上的十二字连起来意思就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姓宋的人会翻修武侯祠,谓之“龙复卧”。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

这件事被记载在一本名叫《万玉山房杂记》的野史中,光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个不入流的书,连作者的名字都没能留下,其中的内容也光怪陆离,个人认为杜撰的成分大。

而诸葛亮碑上12字预言就是出自这本“杂记”。故事是这样的——

康熙年间,武侯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而当时一位姓宋的人被派到成都府任臬司,这个人打算拿出自己的积蓄,翻修武侯祠,借此在当地站住脚。

工人在修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块小石头,呈碑状,在武侯祠的地下面,上面刻了很多字,似乎是诸葛亮刻下的,其中就有“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十二个莫名其妙的句子。

中国人最好拆字,于是当时有人随便拆解便拆解出“清、康、宋”三个字来,再稍加联想,便将十二字解释为“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姓宋的人翻修武侯祠,诸葛亮复卧”。

这是书中记载的故事,实情怎样,不得而知。但是前后联想一下,一切都太“顺理成章”了,太过巧合,便是故意而为之了。

姓宋的人初到新地,没有名气,想凭借诸葛亮武侯祠的名气,翻身成为网红,于是预先做旧埋下了一块小石碑,刻上与自己相关的预言,借此一鸣惊人,这么想就合理多了。

就好像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推背图》一样,很多事情都是发生了之后才联想到《推背图》的“象”中的,属于由果推因,便多了些推算人个人的观点在其中。

当然,《推背图》被称为中华道家预言第一奇书,实至名归,我想中国人都希望这个60象中所预言的事成真,因为暗指了中华重归文明巅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终于实现,令人振奋。


史味人生


中华民族历来是智慧的民族,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他们的智慧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唐代易学大士袁天罡,李淳风著作旷古奇书《推背图》,可谓人尽皆知,它号称是中国预言界的“第一奇书”,流传至今。明朝国师刘伯温,神机妙算,这一生预测七大预言,也是个个精准,那么同样精于占卜八卦的诸葛亮,所预言十二字,到底属于巧合,还是属于精准预测,还是人为布局,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死前写下的十二字真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做如何解释吧。

水月主,字面上拆解就不难理解,水也就是汉字里的三点水偏旁,月,不难理解三点水加月,加上月上之主,主又可以称为主人的意思,因此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清”字,清朝可做天下之主。

庚不大,这其实很明显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字谜,庚、不、大,三个字拼在一起就是“康”字。喻指的康熙皇帝。


盖十八,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字谜,盖不接受宝盖头八,就是个宋字,也就是寓意一个姓宋的人。

龙复卧,复就是再,这其实就是一句简化的短语,龙再次卧起来而诸葛亮正好又是有卧龙先生之称,也就是卧龙先生的武侯祠。

好吧,字面意思已经很明显,虽然感觉有一点牵强附会,就姑且当是真的吧,诸葛亮十二字预言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千年以后,大清将作为天下之主,在康熙年间,有一宋姓的人将翻新武侯祠。


二,诸葛亮的十二字预言在千年以后的大清朝是不是都精准实现了呢?

无独有偶,在千年以后的大清朝还真碰上了巧事,那年是康熙十年,就是1672年,四川按察使宋可法向朝廷建议重新翻新武侯祠,借用诸葛亮在民间的威望地位来收拾当地失散的民心,也就是在这次的翻新中,从原来的汉昭烈庙挖掘出了一块石碑,也就是这块石碑上刻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十二个字。


三,事情就是那么巧合,咋一看,诸葛亮的十二字预言全部实现了,宋姓官员建议翻新武侯祠,正值大清朝康熙年间,但是细细推敲一下还真不是那个味。

疑点之一:宋姓官员翻新武侯祠也好,还是诸葛亮的十二字预言也好,大都是民间传说,并没有任何的事实证据和历史文献记载,真实性有待考证。

疑点之二:诸葛亮十二字预言解释有点牵强附会,而且,其他种种不预言偏偏去预言千年以后的康熙王朝,况且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怎么会预言后世给他修祠堂呢?

疑点之三:当时,正好朝廷与四川当地交战,百姓对朝廷甚为不满,宋姓官员很有可能利用诸葛亮在百姓中的威望,以翻新武侯祠来拉拢人心,并且杜撰碑文,利用杜撰的诸葛亮预言来顺理成章的大造特造武侯祠,以从中得以渔利。


综上所述,虽然古人们的智慧无可限量,李淳风袁天罡也确实有旷世奇书流传至今,诸葛亮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但是要说到这预言十二字的事情上面,不免有些牵强附会,后人杜撰捏造事实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既然预言都可能是假的又何谈巧合呢?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唯恋无名


传说中国历史上那几个聪明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转世而成。姜太公辅佐周文王问鼎天下,转世成了张良,辅佐汉高帝刘邦建立大汉朝。

随后又转世成了我们最敬重的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王朝。随后诸葛亮又转世成了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strong>

诸葛亮转世后的刘伯温,预言神准。

这几个人都是神神叨叨的那种人,也都跟道家有着说不尽的牵扯。所以大家觉得神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有关于他们能够预言很多事情,这就有点过分了。尤其是刘伯温,居然还发明了烧饼歌,而且烧饼歌居然还那么准,实在是让人气愤啊!

烧饼歌里讲述了大明王朝的未来兴衰,首先便说明南京城虽然固若金汤,但是是守不住的。因为祸乱朱元璋天下的,是一只燕子。

这里的燕子指的当然就是后来的燕王朱棣,除此之外刘伯温甚至还扯到了满清入关的事情,甚至再后来的近代事件都有涉猎。

可见刘伯温的语言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如果烧饼歌是真的,那我真的要相信语言这回事了。但是我觉得这件事太假了,语言这种事情如果靠谱的话,那还要科学做什么?

诸葛亮预言刘伯温会来到自己的坟前。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建国以后,自以为天下就他一个人最聪明,甚至都不把自己的前世诸葛亮放在眼里。因为他认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能够抵得上三个诸葛亮。

所以刘伯温就去了诸葛亮的坟前,这是一般人找不到的地方。刘伯温就发现诸葛亮的坟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吾到无人到。刘伯温大笑诸葛亮的无能,诸葛亮到了这里,刘伯温不也到了这里吗?

所以刘伯温就用铁锹砸了诸葛亮的石碑,结果往回走没多久,又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刘伯温吓得冷汗直流,没想到诸葛亮居然有如此广大的神通,可以预言千年以后有个刘伯温会到这里。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就是说刘伯温本来也觉得诸葛亮没有自己厉害,所以准备毁了诸葛亮的坟墓,结果诸葛亮的石碑上却预言千年以后,有一个刘伯温会来这里。

这让刘伯温也惊叹不已,因为诸葛亮本人可以预言到千年以后,有个刘伯温跟自己一样聪明。但是刘伯温却预言不出千年以后,到底有谁跟自己一样聪明。

这两个故事大家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我宁可相信老婆饼里真的有老婆,也不相信这些预言故事的真实性。

诸葛亮的这十二字预言,显然也是造假的典型。

为了烘托出诸葛亮的神秘感,古代这些文人可谓是不遗余力。诸葛亮的确非常值得尊敬,但是我认为完全没有比较把他搞得跟关二爷一样,成了神吧?

这里所讲的十二字预言就是题目中的: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后来的解释是这样的,水月主指的就是大清王朝,庚不大指的是康熙年间,盖十八指的是姓宋的一个人,龙复卧指的就是给武侯祠翻新。

退一亿步去讲,就算这个预言是真的,难道诸葛亮会无聊到,预言千年以后,有人要给他的坟墓翻新吗?这种事情都要预言,可真是够累的。

但是这件事确确实实发生了,就是在大清朝时期,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宋可的人,出土了这么一块石碑。所以他坚定不移地相信,是诸葛亮让自己给他修葺祠堂了。

宋可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为自己的偶像编造一些神乎其技的事情,这也不算太过分。现在某些明星的粉丝,不也经常说某某从来不用替身,从来不后期配音等等,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所以可以理解宋可的心理。但是诸葛亮真的没有那么神,他要真的有那么神的话,老早就带着蜀汉大军横扫天下,跟民国小说《反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恢复大汉王朝了。

总结:我尊敬诸葛亮,但我不相信任何预言。

诸葛亮的马前课其实也是比较著名的预言,有关于诸葛亮的神奇时间还有很多很多。逐渐让人们远离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是一个兢兢业业,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他愿意花费十分的心思,去完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27年,从未有过太大的失误。

他帮助刘备逐渐壮大势力,建立蜀汉江山,这本身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更是能够辅佐刘禅,从未有过篡位的想法,堪称千古明相。

诸葛亮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了解。所以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毕竟预言,一般都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合法性而杜撰出来的,那些杜撰的人,看着深信不疑的众人,说不定正偷偷躲在暗地里笑他们傻呢!


江湖小晓生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出名,最富有智慧的人物之一,他对刘备,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写照,每每读到隆中对,读到先帝托孤,读到北伐中原总会被诸葛亮的智慧与忠义所折服。


其实关于他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太多太多,由于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懂阴阳,识面相,所以世代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能预知未来,且深信不疑!

但是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这里大家且当一个故事来听吧!

关于“诸葛亮留下十二字预言”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康熙八年,朝廷下旨重新修缮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就在重新修缮武侯祠期间,当时的人们于地下发现了一块石碑,只见碑文上仅有短短的几个字:

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


很显然,这是一个猜字的游戏,那么这十二个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分别来看:

“水月主”三个字加起来其实就是“清”字。

“庚不大”,这个可以这么理解:“不大”说明就是小,那么“庚”与“小”结合起来不就是个“康”字吗?

“盖十八”,距后人猜测,“盖”其实就是“宝盖头”,那么“宝盖头”与“十八”结合起来就是“宋”。

“龙复卧”,“龙”肯定指的就是诸葛亮,“复卧”更好理解,就是重新睡下的意思。

所以,将以上的解释合起来然后根据当时的情况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件事:康熙年间,一个姓宋的人会主持修缮破败许久的武侯祠,让诸葛亮能再次安息。

那么这件事的可信度高吗?说实话很低,这件事出自《万玉山房杂记》,看书名就知道这就是不入流的野史,里面的内容很少有真实的。

而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康熙八年,武侯祠确实曾被修缮过,而主持修缮工作的是当时的四川按察使宋可发,根据这个事实其实我们可以试着去猜测一下这十二字出现的整个经过,因为毕竟不是正史且造假成分居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可以去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而我则是这么认为的:

一切都是这位名叫宋可发的官员杜撰出来的,当年他来到四川任按察使后便开始想着如何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官职,但一直苦于没门路,某一天他“突然想到”可以利用武侯祠来做做文章,于是他便发起并最终主持了重修武侯祠的工作,某一日他暗中将刻有“十二字预言”的石碑埋入地下,后面的事情大家就能自己想象到了。




石碑上的“十二字预言”重建天日,由于有了“诸葛亮”的“点名”,宋可发一夜成名,很快他便受到重视升到了广东布政使一职。

而在我看来,宋可发的行为更像是今天娱乐圈内的某些所谓的明星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故意在“炒作”,所以关于这件事,大家只当个故事听就好了,不必多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