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縣孫開市的“樑甫山”情懷

他是一名退役軍人,退伍回鄉後,當過工人、開過超市、擔任過村黨支部書記,不管工作崗位如何變化,不變的是他的軍人本色。工作中,他用自己的真心和公心,用開闊創新的思路帶領群眾行走在致富的康莊大道上,他就是日照莒縣梁甫山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開市。

孫開市:這穀子快熟了,大哥,得罩上網子,防止蟲害,咱得加強田間管理,防止鳥害蟲害,罩上網子,插上彩旗,這麼看長勢也很好啊!

這位正在進行查看穀子生長狀況的就是孫開市,1996年12月,孫開市懷揣著到綠色軍營建功立業的夢想,參軍到了軍營。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裡,他不僅錘鍊了強壯的體魄,而且還鑄就了有紅旗就扛得創優精神。

孫開市:兩年的部隊生活,培養了我服從命令、踏實肯幹的工作作風。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998年退伍回鄉的孫開市先是被安置在龍山鎮供銷社工作,後又被選為龍山鎮孫家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當時的村莊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市級貧困村,面對鎮黨委政府期望和全村老少爺們的信任,孫開市感到肩頭沉甸甸的。

孫開市:當時經驗不足,又比較年輕。為了儘快掌握村情民意,入戶走訪老黨員老幹部和村民,通過走訪瞭解以後,因為俺莊又是個山村,再要富先修路,主要把修路、治水作為重點來開展的。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孫開市看到自己的村子是小山村,群眾種地澆水困難,於是,他和支部一班人商量,決定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促進農戶增收增產。

傳統封閉的小山村,在孫開市的帶領下,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後來,由於他接受了公益性崗位的安置,便辭去了村支部書記工作,就在他人生轉峰的同時,他發現了一條商機。

孫開市:有一次去外地,跟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談到現在市民很難買到無公害的農產品。當時,我一想,俺那地方,那小山村,兄弟爺們種的穀子、杷豆、綠豆、五穀粗糧,藥物殘留比較低,都用土雜肥養護土壤,種出的農產品都很好,能不能回去成立個合作社或者成立個公司?叫著兄弟爺們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把兄弟爺們種的農產品賣到城市裡去,讓市民吃到優質的生態的有機農產品,同時,也帶動了兄弟爺們發家致富,也解決以前農產品不值錢,賣不上價,不好賣的難題。

思路決定出路。孫開市把自己的想法跟妻子唐雲合進行了溝通交流,妻子也非常贊同他的想法,

孫開市妻子 唐雲合:我一聽也行,這個事是好事,但是,想一想沒那麼簡單,不是說這個一成立(公司)咱出去賣,是很好賣,得慎重考慮,那他說咱就試試吧,試試就試試。

夫妻倆達成了一致意見,經過外出考察學習,孫開市於2016年註冊成立了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梁甫山農產品有限公司。

孫開市妻子 唐雲合:他就去成立了一個公司,加上合作社,加上村民種植戶,都叫在一起,商量商量,當時,都很同意。到了秋收以後,這個東西成本投入太高,頭一年基本上加上包裝,再就是出去推銷,除去一切的費用,錢沒掙著還賠了一兩萬。

但是面對市場高強度的激烈競爭,如何使產品走向市場,讓消費者認可?孫開市覺得產品質量才是企業生存之道。

孫開市:由於我們公司是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要求加入合作社的每一戶,本著“三心”經營理念,哪“三心”呢?是真心、愛心、誠心,傳承傳統種植,使用土雜肥養護土壤,使農作物飽和度更高,同時,也力爭做到每件農作品達到國家有機綠色生產標準。

現如今,公司逐漸走入正軌,從當初的單一梁甫山小米產品發展到煎餅、五穀雜糧、編制品等十多個產品種類,入社成員已從成立之初的90戶發展到現如今的380戶,給偏遠山村的群眾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種植戶 魏延榮:以前,這些山嶺薄地種小麥、種玉米,也不值錢,現在種這些地瓜、種穀子、種點綠豆、小豆,我們現在加入了合作社,一塊兒管理,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一年也能掙個兩三千塊錢。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綜合莒世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