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候,不必“隨禮”,要學會放下

在生活中,必要的人情往來應該有,該禮尚往來的時候要有所往來,在該隨禮的時候,即便自己“囊中羞澀”,也該有所表示。然而,在不該隨禮的時候,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礙於面子,被“從眾心理”所左右,進而放棄自己的處事原則。

有些“禮”是要“隨”的,如在你辦喜事時,對方給你隨禮了,在他辦事時,你若是沒有表示,肯定是說不過去的,同時,對於那些關係好的親戚朋友,有著一些約定俗成的隨禮規則,這個時候,你還是該入鄉隨俗,跟著習俗走。

然而,有些“禮”是沒有必要“隨”的,如在你辦喜事的時候,你邀請過對方,而對方對你毫無表示,掃了你的興致,在他辦喜事的時候,你就沒有必要“隨禮”了,同時,有些關係不好的同學、朋友,你們平時很少走動,甚至不再來往了,就沒有必要“隨禮”了。下面談談不必“隨禮”的幾種情況,在這個時候,要學會放下,沒有必要庸人自擾,揹負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這些時候,不必“隨禮”,要學會放下

不再來往的朋友辦喜事時,不必“隨禮”。

在生活中,有些親戚、朋友會隨著距離的拉開,地位的變化,時間的流逝,最後感情變淡,不再來往,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在你辦喜事的時候,你邀請過對方,而對方對你沒有表示,找各種理由拒絕你,這表明他不想和你來往了,你也沒有必要再和他聯繫了。

故而在對方辦喜事的時候,對方沒有邀請你,而你卻礙於面子去“隨禮”,這會讓對方感到尷尬,對方也不會因此而對你改觀,你最後常會自討沒趣。

這些時候,不必“隨禮”,要學會放下

對方沒有主動邀請你,不必主動“隨禮”。

在生活中,與人打交道,對方若是看得上你,你把你放在心上,真心想和你做朋友,在他辦喜事的時候,是會主動邀請你的,以顯得很重視你,在這種情況,你可以“隨禮”,拿出自己的心意。

然而對方在辦喜事的時候,沒有想到你,沒有對你發出邀請,這說明你們之間沒有什麼交情,他並不重視你,對他來講,你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人,你卻去“隨禮”,最後常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你是沒有必要“隨禮”的,對方沒有邀請你,你沒有“隨禮”,也沒有失禮之處,要知道,這也是對方不想和你深交的信號,你也該識趣,不要與之來往太過密切,以免招致對方的厭煩。

這些時候,不必“隨禮”,要學會放下

以佔便宜為目的的一些宴請,不必“隨禮”。

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歡辦喜事,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的,如孩子滿月辦酒,滿一週歲辦酒,滿十週歲辦酒,買第一套房子辦酒,買第二套房子辦酒,等等,而你和他頂多算認識,只是點頭之交,並不熟悉,他卻頻繁給你發邀請函,讓你參加這些宴席,你肯定不好意思空手過去,只好隨禮。

也有些人,平時很少和你來往,都幾年不聯繫了,在他辦喜事的時候,突然和你聯繫,邀請你參加他舉辦的宴席,而你和不在一個城市,相距很遠,如你在國外,你不好回來參加他的宴席,他還一再邀請你,讓你給他面子。有甚者,會暗示你“人可以不來,紅包要發過來”,這讓你非常不好意思,你只好給他一個紅包意思一下。

其實,對於這種人,你若是遇到了,還是早點避開吧,這種朋友不交也罷,在他大辦宴席的時候,你是沒有必要“隨禮”的。

這些時候,不必“隨禮”,要學會放下

結束語:

來而不往非禮也,對方若是願意和自己來往,在自己辦事的時候,對方會“隨禮”,表達自己的心意,在他辦事的時候,你若是不和他“禮尚往來”,主動“隨禮”,這是說不過去的。

反之,對方若是不和你來往了,在你辦喜事的時候,對方沒有“隨禮”,同時,在他辦喜事時,也不通知你,完全把你當作外人,不想和你有進一步的交往,你要順其自然,也沒有必要礙於面子去“隨禮”。

同時,若是碰到那種愛佔便宜,不懂得為他人著想,喜歡頻繁大辦宴席的人,你要學著“做自己”,要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選擇,只要自己是對的,是問心無愧的,是沒有要受“從眾心理”影響去隨禮的,同時也不要有心理負擔,要學會放下。

這些時候,不必“隨禮”,要學會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