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典型 學先進 揚正氣

威海文登是革命老區,戰爭年代湧現出很多傳奇式的戰鬥英雄,於得水就是其中之一。在革命生涯中,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戰,7次負重傷,13次受上級嘉獎。於得水的許多故事在膠東大地上廣為流傳,至今還令人津津樂道。

樹典型 學先進 揚正氣 | 傳奇英雄——於得水

於得水原名於作海,1906年5月22日出生在葛家鎮洛格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時,他的父親因為交不上租息,被縣衙收監關押,祖父母、長兄及弟弟先後挨餓受凍而死。18歲那年,於得水開始拜師學武,練就了一身好武藝,這讓他在以後的軍旅生涯中如虎添翼。

1933年春,於得水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起十多人的武裝,秘密活動於文登、牟平、海陽一帶,進行抗日救國宣傳,建立黨的秘密聯絡站,並奪取地主和反動軍警的武器。1934年3月,於得水任中共文登縣委武裝小組負責人,負責保衛縣委、除奸、籌集黨的活動經費。

樹典型 學先進 揚正氣 | 傳奇英雄——於得水

樹典型 學先進 揚正氣 | 傳奇英雄——於得水

原空軍政治部副主任、高登之烈士之子高厚福告訴記者,於得水前輩曾負傷七八次,好多次都在他們家裡養傷,他的爺爺和於得水前輩關係非常好。

1935年6月,於得水參加了“一一·四”暴動,任東路第三大隊大隊長,率領隊伍兩天一夜行程150公里,奇襲人和、黃山、高村、宋村等國民黨鎮公所、鹽務局,繳獲長短槍80多枝,大刀50多把,土槍30多枝,子彈2000多發。

“一一·四”暴動失敗後,在艱苦的環境中,於得水率領僅存的30多人在昆嵛山區繼續開展游擊戰,並在地勢險峻的“老蜂窩”舉辦訓練班,提高指戰員的政治、軍事素質。他帶領游擊隊襲擊國民黨界石聯莊會,奇襲壘於鹽所......打得敵人聞風喪膽。

孫亮平烈士之子孫利人說,老前輩們在那樣劣勢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同日本帝國主義作鬥爭,這種精神一定要繼承下來。

1937年12月24日清晨,於得水率昆嵛山紅軍游擊隊員參加了天福山起義,在新成立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擔任第一大隊大隊長,併成為攻打牟平縣城的主力。

天福山起義後,於得水先後擔任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五支隊六十三團團長、八路軍山東縱隊五支隊十五團團長和東海指揮部副指揮、膠東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戰鬥足跡遍佈膠東的山山水水。

建國後,於得水先後任浙江省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兼軍區建築委員會主任、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安徽省第三屆政協常委等職。“文革”期間遭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迫害,1967年含冤去世,1979年2月19日獲得平反昭雪。

樹典型 學先進 揚正氣 | 傳奇英雄——於得水

樹典型 學先進 揚正氣 | 傳奇英雄——於得水

作為膠東大地家喻戶曉的傳奇英雄,於得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出生入死,屢建奇功,為建立和發展膠東革命根據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著名作家馮德英的小說《苦菜花》和《山菊花》中於得海、於震海的原型都是於得水。著名藝術大師賴少其先生曾專門為於得水題寫了詩句——從此騎鯨去,雖死亦鬼雄。

儘管血雨腥風的歲月已經遠去,但是家鄉人民以擁有於得水這樣的英雄而自豪,他的故事將永遠被歷史銘記。新時期的文登兒女必將踏著英雄的足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續寫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